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的数据信息系统和世界数据中心联合召开的会议,以及会议做出的双方进行有效数据合作的若干决定和今后共同中的行动计划做了详细介绍。并根据国际发展趋势对我国有关数据工作的对策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凯  刘媛媛 《吉林地质》2021,40(4):80-82
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互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不断涌现,推动着传统的地质行业在新形势下进行战略转型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大数据和及地质大数据的基本含义和特征,其次指出了当下吉林省地质信息化建设中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重点分析了吉林省地质大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最后,对吉林省地质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胡光道  李振华 《地球科学》2002,27(3):306-310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土信息的集成.在国土信息集成的工作中, 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 (1) 不同GIS间的数据无法共享; (2) 不同种类的国土数据无法集成; (3) 不同行政级别单位间数据无法共享.不同GIS的数据共享可以通过在GIS的ODBC层和数据库之间加一层GIS格式转换层来解决; 将不同种类的国土数据划分成不同的图层, 以空间控制点方式对这些图层进行叠合, 以使它们在空间关系上成为一个比较一致的统一系统; 借鉴数据仓库的管理模式, 不同的行政单位对应于不同的比例尺的数据, 高级别单位数据的综合度高, 存放的数据少, 低级别单位数据的细节性强, 存放的数据多, 整体上呈现出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中不同层次的数据通过空间控制点进行传送.国土信息集成的目的是构筑一个国土信息系统的基础平台.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基础平台是一个基于数据中心的、能统一管理信息的、支持现有流行GIS访问的、能与上下级数据中心无缝互连的国土资源基础设施系统.它处于整个国土信息系统的底层, 目的是向上层的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能满足各种格式的数据需求的、而与具体的信息系统无关的独立的数据平台.   相似文献   

4.
史辉 《山东地质》2009,(11):46-49
该文简单回顾了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的特点,明确了国土资源数据对系统功能的支撑作用,归纳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对于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意义。该文基于信息化实践,初步规划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的业务内容和逻辑框架,以期为行业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致力于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的共享.在介绍西部数据中心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西部数据中心的在线数据共享平台的技术实现方案、开发模式和数据库结构,元数据标准、数据知识关联、分类和导航等关键技术实现进行了介绍.西部数据中心共享平台本着方便查询、详细数据说明、易于管理、着眼未来和突出服务等原则,充分利用最新的Web和GIS技术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实现数据共享.最后,讨论了数据中心之间集成、模型服务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据中心集成开发技术: 新一代GIS架构技术与开发模式   总被引:22,自引:16,他引:6  
吴信才 《地球科学》2009,34(3):540-546
解决分布式异构多源空间数据共享、不同厂家的功能共享和合作开发是当前GIS开发和应用领域的难题.提出了数据中心集成开发模型框架, 并基于该框架提出了新一代GIS架构技术和开发模式, 介绍了数据中心的核心技术——数据仓库技术、功能仓库技术、搭建与配置技术等, 同时给出了国土数据中心的应用实例, 为基于数据中心大型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冯永玉 《山东地质》2014,(11):67-70
从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亟待解决的问题入手,结合山东省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实际,从国土资源数据建设的宏观和规划层面,探讨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的定位、与国土资源各业务系统的关系和科学合理的建设步骤等方面问题,为构建覆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联动更新、资源共享”的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中心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要求,通过分析国土资源业务和国土资源数据特点,在提出分布式、集中式、分布式和集中式相结合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逻辑结构和体系组织,对国土资源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和设想。  相似文献   

9.
在电厂的建设过程中,从规划设计、采购、施工安装到调试运维等各阶段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对电厂的运行管理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核电工程管理实际出发,通过阐述工程数据中心建设的必要性、所采用的理论、技术以及构建方法等4个方面内容,寻找到适用于AP1000三代核电工程特点的核电工程数据中心的建设方式。  相似文献   

10.
徐世武  谢忠  黄志超 《地球科学》2006,31(5):624-630
多年来作为国土管理工作重要依据的空间数据不能进行及时有效地更新交换, 上下级之间数据不能同步, 以至各级审批节点只能进行费时、费力的“定性”审批.通过对国土资源数据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树状层次结构数据中心部署模型, 详细分析了数据中心体系模型和数据中心交换模型; 在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表文件级更新和地理实体全球唯一编码的记录级数据更新方式, 完成了异构数据更新和传输子模块的设计, 实现了多级分布式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更新机制.实践表明, 在湖南省国土资源多级数据交换体系中成功应用后, 省厅与长沙市局之间能够远程动态实时交换空间数据, 实现了政务审批工作从定性粗放到定量精细的飞跃.   相似文献   

11.
无缝空间数据中心概念模型及其技术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顺平  胡茂胜  方芳 《地球科学》2010,35(3):345-350
随着空间数据中心技术在国土资源等领域地逐渐成熟,开拓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空间数据集成管理与开发利用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应用模型.然而,空间数据集成与整合利用、增量更新问题以及不同厂家的功能共享与合作开发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空间数据中心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分布式异构空间数据无缝集成技术,建立了数据无缝、功能无缝和应用无缝3个层次的无缝空间数据中心概念模型,并讨论了其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黄弘 《湖南地质》2011,(6):93-95
市县两级电子政务系统是集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业务应用、安全保障等功能的全国国土资源电子政务体系的底层和基础。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国土资源市县级电子政务现状的简要介绍,对电子政务的三大核心平台:运行平台、搭建支撑平台和数据中心管理平台的技术架构和使用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13.
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但是直到今天把企业文化发扬光大并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仍然是极少数。究其原因,主要是理论研究的多,企业家在实践中把企业文化建设当作一种自觉行动的少,没有把企业文化的价值上升到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企业文化缺少核心思想和系统规划,缺乏对企业愿景的描绘,对职工群众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以至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发挥文化制胜的作用。如何把企业文化培育成一种不可复制的重要战略资源,笔者认为首先要对企业文化进行提炼,找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系统策划企业文化内容,并在员工队伍及客户全体中持续宣贯培育,最终达到员工拥护、客户认同的目标,以文化的软实力为企业创造出硬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安全哲学预防观谈培育建筑企业安全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跃进  张旭阳 《江苏地质》2003,27(2):118-120
论述了建设企业安全文化应首先树立安全哲学预防观;提出了培育有特色的建筑企业安全文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质》2011,6(2):38-38
本刊讯(记者段金平)近日,北京市发改委批准北京市地勘局建设北京城市地质安全保障服务系统,项目总投资1960万元。其主要任务是整合城市地质资源,初步构建地质专业数据中心;开发建设平原区地下水环境分析、地面沉降分析、数据管理与服务、地质安全综合分析等系统;实现地勘业务跨专业、跨系统的数据应用与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格的水利数据中心数据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实时雨水情数据为例,采用网格技术设计思想研究水利数据中心中异构数据库的数据集成方案.通过确定数据访问策略、定义元数据字典和开发相应的软件来实现分散存储数据的集成访问及应用.通过对分布在不同节点的异构化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进行查询的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验证了集成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全球变化数据共享的经历对我国数据共享决策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美国对国家投资获取的科学数据采取"完全与开放"的共享政策。这一政策分两步落实:第一步侧重于数据中心建设。由NASA在全国优选 9个数据中心组成国家级分布式数据中心群(DAACs)。第二步侧重于法规和网络共享建设。由白宫设立总统长期专项---美国全球变化研究项目(USGCRP),其中包括"全球变化数据信息系统"(GCDIS)。历经十年,建造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科学数据共享体系:GCDIS。在此过程中,政府主持总体规划,并通过预算、法律法规,以及管理条例使规划得以实施。美国在科学数据共享方面的经验表明:公益性科学数据共享的工作应由国家负责;国家综合使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执行对该工作的领导;分布式国家级数据中心群是实现科学数据共享经济有效的途径;科学数据与科学研究的结合是科学数据发展的动力。这些对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工作总体方案的确定和战略方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国家投资获取的科学数据采取"完全与开放"的共享政策.这一政策分两步落实:第一步侧重于数据中心建设.由NASA在全国优选9个数据中心组成国家级分布式数据中心群(DAACs).第二步侧重于法规和网络共享建设.由白宫设立总统长期专项--美国全球变化研究项目(USGCRP),其中包括"全球变化数据信息系统"(GCDIS).历经十年,建造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科学数据共享体系:GCDIS.在此过程中,政府主持总体规划,并通过预算、法律法规,以及管理条例使规划得以实施.美国在科学数据共享方面的经验表明:公益性科学数据共享的工作应由国家负责;国家综合使用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执行对该工作的领导;分布式国家级数据中心群是实现科学数据共享经济有效的途径;科学数据与科学研究的结合是科学数据发展的动力.这些对我国科学数据共享工作总体方案的确定和战略方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在这个重要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传统要素对市场的作用将逐步递减,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将明显上升,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科技与工程之间互相交叉渗透,跨学科领域的诞生和科技创新的快速集成,使科技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工程设计企业是国家基本建设的前沿,如何跟上创新时代的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在推进行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提高企业的…  相似文献   

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研究计划”自2001年启动以来,有力地推动了西部区域环境演化、陆地生态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数据中心”承担“西部计划”项目数据产出的收集、管理、集成,并面向西部环境与生态科学的各个领域提供科学数据服务。“西部数据中心”的总体框架是以“西部计划”和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科学需求为导向,建成以数据共享、知识积累、合作交流和数据科学为主要内容的集成平台,为“西部计划”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和成果的综合集成及地球科学发展的长远目标服务。以共建共享的指导思想集成针对西部环境与生态现状与变化的基础背景数据、环境与生态观测数据、模型数据集、数据工具及数据文档;并以完全与开放的数据共享原则为用户提供推送式数据服务。目前,“西部数据中心”已完成了数据共享平台、知识积累平台与合作交流平台的开发和集成,初步形成了科学数据平台,整理并发布了大量的西部环境生态科学所需的关键数据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