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喀则城市活断层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和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日喀则地质资料匮乏,地球物理勘探资料更加稀缺,该地区在此之前没有开展过地震勘探的工作.本文针对日喀则地区活动断裂,采用夯源为人工震源的浅层地震勘探方法,结合小折射调查低速层,详细讨论工作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提出在该地区地质条件下实施隐伏断裂勘探时的地震仪器选择、方案设计、参数选取、数据处理、断层识别的基本方法;查明拉堆—乃东断裂、抓各落断裂、毕定—甲舍拉断裂、甲岗—谢通门断裂的走向、产状、上断点埋深及其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位置等主要参数.为日喀则地区的深浅构造关系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填补该地区地球物理勘探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在不久以前關於大地電流場的研究曾受到了一番鼓舞。C.和M.斯郎波澤曾指出大地電流是一個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法的基礎,因此人們已經注意研究這些電流的本質和它們與地磁及天電的關係。闕於這一方面的基本文獻是M.斯郎波澤和G.孔湼茲的論文,在此論文里也包含着關於大地電流的振盪的研究。這篇論文是根據在  相似文献   

3.
地球物理方法是页岩气勘探中最有效、最准确的预测方法之一.在调研国内外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勘探页岩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页岩气勘探中最有效的地震和测井法对页岩气的响应特征,讨论了常规油气勘探中已获得成功的电磁法、重磁勘探以及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页岩气勘探中的应用;对我国页岩气勘探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我国页岩气勘探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近地表物质非均质极强、各向异性明显及地形复杂等特点,系统阐述和讨论了近地表折射和反射法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进展,认为:1综合利用纵、横波的优势,开展多波多分量联合勘探对提高浅层地震勘探的精度和分辨率具有重要作用;2现在的浅层地震勘探主要是对地震剖面进行解释,容易忽略一些隐含的地质异常现象,属性提取技术是充分提取地震信息,进行全面综合解释的有效手段;3开展多层折射介质的观测系统和解释方法研究,尤其是折射层析成像研究,是提高多层折射介质成像精度的途径;4开展黏弹性、双相和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反射与折射波法研究是提高近地表地震勘探成像和物性参数提取精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岩石圈三维结构的研究,尤其是海域岩石圈三维结构的研究,需借助地球物理勘探手段.本文主要讨论南海海域岩石圈三维结构研究中所采用的几种地震勘探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效果,其中包括单船反射地震勘探、双船反射、折射地震勘探、海底地震接收以及地震层析成像等.  相似文献   

6.
地球物理方法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碳酸盐岩储层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勘探的一个重点.本文结合碳酸盐岩的地球物理特征,简要介绍了目前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应用的一些主要地球物理方法,探讨了各种方法的应用基础及限制条件,并分析了地球物理方法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方面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地球物理勘探在地学研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方法种类较多,在各类物探方法的具体工作中,了解相应方法所能探测到异常体的深度范围,对物探工作的开展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地面重力与磁法、常用的电法、放射性方法以及常用的各类航空物探方法在找矿等方面的众多实例勘探深度的研究,总结归纳了现阶段各种常用地球物理方法的勘探深度.总结发现目前重力勘探的找矿深度一般在400 m左右,最大可达到897 m;在地质构造研究方面勘探深度在10~20 km之间,结合其他物探方法最深可达到150 km.目前磁法勘探找矿深度一般在400~500 m,最大深度可达到989 m.电法勘探分支方法较多,多数电法的勘探深度在200~300 m;瞬变电磁法的勘探深度集中在300~400 m,最大可以达到1500 m;大地电磁法的勘探深度集中在700~800 m,最大可达到1800 m以上.放射性勘探主要集中于地表至200 m以浅的放射性矿产勘探.并以典型实例说明各种物探方法可达到的最大深度,研究了影响各种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深度的因素,根据总结得到的各类地球物理方法勘探深度,对不同物探方法所适用的地质研究领域与深部找矿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实际工作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燃料工業部石油管理總局迅速發展的石油勘探隊伍中,地球物理勘探隊已成為一支相当大的力量。解放初期,只有極少 數的重力勘探隊,現在勘探工作中已大量採用了地震、重力、磁力、電法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我國石油資源豐富的西北、西南各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发展岩性地震勘探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性地震勘探法是相对于构造地震勘探法而言的。过去的地震勘探法只是研究地下构造,七十年代以来,逐步发展了亮点法和虚测井等研究地层岩性的方法,包括直接找油气。这些都还只是间接对比岩性的方法,从地震剖面直接提取各种弹性波参数的直接对比方法,还有待于发展。文中评述了间接对比方法的各个步骤的要点及直接对比方法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十三五”规划中桂地区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正有序开展。桂地区页岩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基础较薄弱,如何有效开展地球物理勘探是当前基础地质调查重要课题。着重阐述了桂周边地区页岩油气地球物理勘探研究现状,指出桂周边地区页岩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成熟并取得了进展性突破。基于桂地区与其周边地区页岩油气地质条件具有较好可比性,重点讨论了周边地区页岩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成功经验对桂地区页岩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工作开展的几点认识及展望。指出今后开展桂地区页岩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及评价项目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研究方向,即稳健推广二维地震勘探、优先发展2.5维电磁勘探、加强系统物性测试与分析、重磁电震综合为终极目标,为实际勘探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唐曹铁路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探测断裂为例,采用浅层地震勘探、小折射和钻探等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查明宁河—昌黎断裂的展布情况,并结合钻孔资料判定断层的活动时代。研究结果表明,宁河—昌黎断裂呈NEE向展布,由南、中、北3段组成,南北两段以正断为主,中段为走滑性质,为早—中更新世断裂。补充和丰富了该地区的地球物理勘探资料,为该地区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国土资源规划等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寻找隐伏矿床   总被引:49,自引:5,他引:4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金属矿勘探的发展过程中,地球物理的重要作用逐渐崭露头角.随着地球物理认识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仪器设备以及资料处理的长足进步,使得其勘探能力迅速提高.在当前攻深找盲、寻找大矿的需求下,地球物理勘探不应将自己局限于具体矿床勘探的战术作用,虽然这方面的勘探能力有了很大发展,然而更重要的是地球物理勘探应该而且可能在找矿的宏观战略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电磁法勘探是以地壳中各种类型的岩石矿体导电性、导磁性等电磁学的性质为基本依据,通过对各类电场及电磁场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时间特征进行观测和研究,找到各种有用的矿体、探明区域地质构造以及解决具体地质问题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地球物理电磁法多年来已在世界各处的铜矿、钼矿、铅锌矿、铝土矿、深部铀矿、海底热液多金属硫化物矿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在未来将该地球物理方法更好地应用于金属矿的勘探开发工作,有必要对各种电磁法在应用时表现出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走势作出详细分析.本文主要针对电磁法在金属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与发展,对电磁法勘探的原理、仪器、各种分支方法、数据处理技术、反演解释等方面做出比较全面的论述,同时介绍了电磁法在陆地、空中、海洋等不同环境中的找矿实例与应用效果.未来电磁法勘探仪器将朝着高精度高分辨率、集成化采集、实时处理能力强、便于携带的方向发展,数据处理方面将融合多种地球物理方法进行联合反演及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而且电磁法的应用领域不再局限于地面和井中,航空电磁法和海洋电磁法在未来金属矿勘查工作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埋深花岗岩采用重力法、电法和电磁法、地震法等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结果差异性如何?本文以广东大亚湾花岗岩为例,先后开展了重力法、高密度电法、地震折射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等4种不同方法,探测中微子场地断层破碎带、花岗岩与沉积岩接触带、风化壳厚度、地下水埋深等与隧道工程设计方案和围岩稳定性密切相关的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勘探以岩层物性(电阻率、波速和密度等)为基础,这些特征与岩性及地下水状态相关.同时相同物性特征对应不同岩层和含水状态,因而物探结果具有多解性.在工作中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了相互补充验证.勘探结果比较后发现,对浅表50 m以内风化壳厚度,以人工重锤为激发震源的地震折射法效果较好,对风化壳分带和厚度达100多米的风化囊,高密度电法探测效果较好,而对于深大断裂或密闭断裂,重力法和电磁法效果较好.这四种不同物探方法结果的综合分析,对全面深入认识花岗岩地质条件提供了依据,其结果得到了钻探和隧道工程施工开挖揭露的验证.  相似文献   

15.
覆盖区寻找隐伏矿成为当前找矿工作的热点问题,为了能在地表地质信息少的黄土覆盖区,寻找隐伏的有经济价值的矿床,本文以沙坡岭钼矿为例,综合应用r能谱、高精度磁法、高密度电法三种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找矿勘探,辅以偏提取化探法对地球物理异常进行约束,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译,预测了有利的成矿区域,通过钻探得到了有效验证,初步建立了黄土覆盖区钼矿的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模式,为下一步的综合勘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地球物理工作在石油工业中已获得了公认,并在普查和勘探油田的综合地质勘探工作中居于牢固而称职的地位.三十七年前,苏联就开始了第一次勘探地球物理工作,最初是用来研究库尔斯克磁力异常上的鉄矿床.1919年根据列宁的指示在库尔斯克地区开始了磁力测量.1925年在乌拉尔-恩巴油区开始了第一次用地球物理勘探石油的工作,旨在寻找盐丘构造.  相似文献   

17.
地球物理勘探以及地震勘探方法在中国的发展,和世界各国一样,都是与寻找油田工作的发展紧密相关的。以往少数勘探队所进行的寻找油田的很少工作,以及外国(主要是美国)地貭家所散播的关于中国境內沒有含油远景地区的論調.  相似文献   

18.
综合地球物理技术在采空区的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通常采用单方法反演、仅对不同方法反演结果进行对比解释的综合勘探方式,单方法反演的多解性严重降低了其探测精度.如何提高采空区的探测精度,对采空区进行有效探测一直被认为是地球物理技术面临的首要难题.为了提高地震与电法技术的探测精度,基于交叉梯度联合反演理论,设计了地震初至折射走时数据和高密度电法数据的联合反演算法流程,对采空区理论模型和野外实际数据进行了联合反演处理.结果发现通过两者的联合反演,不仅可以提高采空区电阻率反演模型的成像效果,而且能够获得地震单方法反演难以成像的采空区低速异常体,从而提高了地震与电法技术对采空区的探测精度.表明地震与电法探测数据联合反演是一种提高采空区探测精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进展   总被引:32,自引:18,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回顾了中国油气测井、物探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研究、装备、处理解释技术的现状及在世界油气勘探中的地位,分别从测井技术的方法、井下仪器、地面系统及资料处理解释评价方面和地震勘探的方法、震源、检波器、地面系统及资料处理解释方面介绍了中国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及方向.  相似文献   

20.
尽管在城市中使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探测会受到复杂人文干扰、施工场地有限的挑战,但是相比于昂贵且具有破坏性的钻孔勘探,在城市采用无损的地球物理勘探带来的好处还是远远超出了其限制.本文以成都市天府新区独角兽岛为试验区,在提前了解其地质背景和研究区工况现状的前提下,采用地质雷达、高密度电阻率法组合地球物理方法,对试验区1 km2的面积开展了综合地球物理勘探,地质雷达主要用于30 m以浅的地质结构精细分层,高密度电阻率法重点对30~100 m深的地层进行约束分层.为了提高分层精度,测点及地表起伏形态通过RTK测量控制,最终通过综合地球物理信息、RTK测量信息和钻孔信息,快速获取了试验区100 m以浅的三维地质特征,为正在开展的独角兽岛地下空间规划及施工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