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珊 《西部资源》2011,(2):26-26
近年来,随着山区工程开发活动的增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2010年,内蒙古共发生地质灾害26起,其中崩塌7起、滑坡2起、泥石流3起、地面塌陷14起,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640万元。因此,地质灾害预警和防治已成为国土部门的一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某大学学院后山发生滑坡地质灾害,造成坡脚临近宿舍楼一层墙面受损,受损宽度约2m,未造成人员伤亡,造成经济损失11万元,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现对该崩塌所在坡体进行勘查,查明该崩塌所在坡体特征,研究崩塌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预测崩塌的稳定性,对崩塌的防治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滑坡、崩塌、泥石流是广东省比较常见的地质灾害,此类地质灾害往往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存在一定直接或潜在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以某滑坡、崩塌群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地质环境条件为背景,通过研究分析该地灾隐患点的成因,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验算,并对治理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可供类似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宁县城地处晋西黄土高原,地形破碎,黄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严重制约着城区工程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1∶10 000比例尺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和统计分析,总结了大宁县城地质灾害破坏演化模式,定量评估了地质灾害财产风险和人员风险。结果表明:(1)大宁县城周边斜坡地段共发育地质灾害29处,主要类型为滑坡和崩塌,滑坡均为黄土滑坡,其破坏模式大体可分为"拉裂—推移式浅表层破坏模式"和"滑移—压致拉裂式中深层破坏模式"2类;崩塌包括土质崩塌和岩质崩塌,其破坏模式可分为"滑移式破坏模式"和"倾倒式破坏模式"2类。(2)29处地质灾害财产年损失为0.00016~5.859万元/a,单人年死亡概率为2.205×10~(-6)~2.736×10~(-2)。(3)根据斜坡变形破坏模式和风险评估结果,对大宁县城地质灾害制定了搬迁避让、专业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程防治等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建议。研究成果为开展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估与管控工作提供了技术示范。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地质灾害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每年约有30%地质灾害发生在约占国土面积6%黄土高原地区,灾害数量多、危害严重、机理复杂,然而由于对黄土灾害的发生规律仍然不明晰,长期以来制约了区内大型工程建设、移民搬迁选址等工作。依托1:5万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调查数据,通过专题要素图件编制和数理统计等手段,重点分析11680处地质灾害,总结了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在区域地质构造抬升的背景下,黄土高原地形破碎,地貌沟壑纵横,具有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特点。2)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时空发生规律,在整个黄土高原区域尺度上,地貌演化与斜坡结构控制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和斜坡破坏模式;在流域尺度上,老年期、壮年期、幼年期等沟谷发育期控制着地质灾害变形破坏模式及危害程度;在具体斜坡点上,坡型、坡度、坡高等坡体几何形态控制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失稳概率;在时间上,降雨及冻融作用控制年内地质灾害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邸克强 《西部资源》2012,(6):167-168
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污染、矿震等各种地质灾害,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矿山环境治理工作,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签署第44号部令公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明确提出了保证金制度等解决措施。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全国矿山环境治理规划,明确保护好矿山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7.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本文主要针对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的利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洪江市位于湖南省的西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由于自然和人类工程一经济活动的影响,以滑坡、崩塌为主的地质灾害时有发生。这些地质灾害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通过调查与评估,到2008年底为止,全市发生各类大小的地质灾害共77处,其中滑坡66处、崩塌8处、地面塌陷1处、地面沉陷1处、泥石流1处,导致死亡5人,毁房234间,毁田26.4hm^2(396亩),直接经济损失达到642.5万元,间接经济损失更是达到了8744.0万元。  相似文献   

9.
针对仁博高速公路新增崧岭互通立交项目施工中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问题,本文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拟建区域工程建设形成了大量的路堑边坡崩塌/滑坡、基坑(涵洞)崩塌、路堤边坡崩塌/滑坡和鱼塘岸边坡崩塌/滑坡等,对工程施工不利。识别出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区5处和危险性中等区7处,为进一步确定治理方案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滑坡是一种威胁度非常高的地质灾害,其破坏程度仅次于地震和洪水,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我国多山地面积,滑坡灾害的影响非常大。了解滑坡发生的机制,做好滑坡风险的分析,能有效实现滑坡灾害的防治。  相似文献   

11.
西部生态建设中的山地灾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建平 《山地学报》2000,18(5):399-399
1 山地灾害是生态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受特殊地形、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 ,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山地灾害分布区域。西南地区的云、贵、川、藏、重庆市 ,西北地区的新、甘、青、陕都有危害程度不同的山地灾害分布。据不完全统计 ,西部地区因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每年造成 60 0余人伤亡 ,约占全国的 70 % (据罗元华 ,《中国减灾》 ,4( 2 ) )。直接经济损失达 2 0亿元以上 (据罗绍武 ,《中国减灾》 ,3( 1 ) )。仅长江上游 1 0 0km2 的范围内就分布灾害型崩塌、滑坡 1 0万余处 ,泥石流沟 1 0万条以上。其中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  相似文献   

12.
金寨县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泥石流,多发育在中低山及丘陵地区,总体呈点多、面广、规模小、危害性大的特点,其形成条件和诱发因素在全国地质灾害共性的基础上又呈现了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许多废弃矿山和老旧矿山由于开采原因造成环境非常恶劣,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随时有可能发生,对周边人民的生活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亟须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本文以实例探讨矿山地质环境的综合治理,为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提供更科学,更合理,更安全的治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张小刚  强巴 《山地学报》2003,21(Z1):139-142
友谊桥滑坡位于中尼公路樟木口岸至国界友谊桥之间,中尼公路(中国境内)最末尾一段。友谊桥滑坡每年雨季时常造成断道,严重地威胁公路的运营和口岸通道的开发。根据地貌形态、坡体结构以及坡体稳定性等因素综合分析,友谊桥滑坡为一处巨型的古滑坡。首次古滑坡活动后,在该区域又多次发生次级的滑动,友谊桥现代滑坡病害发育在古滑坡的背景中,具有多期、多层、多条、多块、多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研究区内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大型滑坡13处,中型滑坡73处,小型滑坡94处,崩塌全为小型岩质崩塌。忠县背斜轴部、长江干流两岸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灯塔村—任家镇、任家渡长江左岸、高家镇—龙孔场—洋渡镇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分布在长江干流右岸洋渡镇一带为地质灾害危害性大区,令牌山,大树坝、洋渡溪、太平寨为地质灾害危害性中等区,这些地区应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结果为地方政府防灾减灾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于滑坡地质灾害及其治理,我国有较丰富的经验。灾害范围逐渐扩大,滑坡灾害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因此分析该类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法,有其必要性。本文对支腿、悬臂、锚固等抗滑桩类型的性能、优缺点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探究抗滑桩在滑坡灾害治理应用中取得的效果,为山体滑坡防治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滑坡和崩塌是山区常见的重力地质现象,往往在强烈地震中大量发生。它严重地威胁着山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1975年前后,我所对炉霍、昭通、松潘—平武、龙陵四个强震区进行过考察,观察到山区强震诱发大量的滑坡、崩塌等块体运动现象。它们所造成的灾害,在一些地方远远超过地震地面运动直接造成的灾害。关于地震怎样诱发斜坡失稳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山区人民和地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修文县崩塌、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发育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简要分析在修文县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其中滑坡灾害每年会造成上百人伤亡及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将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在滑坡变形监测中,能快速准确地进行测量,这对滑坡预警、灾后重建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滑坡灾害监测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提出了将地面三维扫描技术用于监测地表形变产生的滑坡灾害的方法。阐述监测工作原理、变形分析方法,探讨了此方法中点云数据处理的过程,并对比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滑坡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余承君  刘希林 《热带地理》2012,32(4):344-351
广东省地质灾害较为常见,崩塌、滑坡、泥石流是其中比较严重的3种类型。基于现有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原理和方法,建立了可用于广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性的评价模型。以全省88个县级评价单元为基础,根据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度评价结果,将广东省共分为3个危险等级区,其中高度危险区8个县,占总数的9.1%;中度危险区60个县,占总数的68.2%;低度危险区20个县,占总数的22.7%,据此制成广东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危险等级图。高度危险区主要位于粤北山区,危险度数值介于0.6~0.72之间;中度危险区连片分布,是全省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主体部分,危险度数值介于0.4~0.6之间;低度危险区集中分布在平原区及低平台地区,危险度数值介于0.31~0.4之间。采用1994―2009年广东省防灾减灾年鉴和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1―2015年)中的统计数据,验证了本文的研究成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