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综合多特征的极化SAR图像随机森林分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抑制相干斑噪声对极化SAR图像分类结果的干扰,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多特征的极化SAR图像随机森林分类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算法生成超像素作为分类单元;然后,基于高维极化特征图像,利用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统计决策树的分类投票数,计算各超像素的类别概率;最后,利用超像素间的空间邻域特征,采用概率松弛算法(PLR)迭代修正超像素的类别后验概率,并依据最大后验概率(MAP)准则得到分类结果;实现综合利用超像素和空间邻域特征,降低相干斑噪声干扰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得有效抑制极化SAR图像中相干斑噪声的干扰,得到高精度且光滑连续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利用SAR影像提取林火燃烧区主要侧重于单极化后向散射系数,而从火灾导致散射机制变化的角度开展双极化燃烧区提取的研究较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化特征变化的面向对象燃烧区提取方法。以两景Sentinel-1A影像为数据源,构建极化特征变化参数集,使用多尺度分割方法结合随机森林算法提取燃烧区,并采用混淆矩阵精度评价方法对燃烧区提取结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分类总体精度为89.13%,Kappa系数为0.76,说明极化特征变化参数在燃烧区提取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欣  张继贤  赵争  马安东  王萍 《测绘科学》2016,41(4):139-143,164
机载SAR影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使得图像纹理信息更加丰富,对地物分类和提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建筑区的纹理特点,该文提出了一种综合统计和结构多特征加权融合的建筑区提取方法。分别采用经典的灰度共生矩阵方法提取统计纹理特征和采用变差函数方法提取结构纹理特征,并考虑方向信息;然后利用提出的巴士距离特征权值计算方法,将所选特征进行加权融合;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融合后的特征图像进行非监督分类,对分类图像进行后处理并提取外部轮廓。以国产机载P波段全极化SAR影像为数据源进行了实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高精度地有效提取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中的建筑区。  相似文献   

4.
陈启浩  刘修国  陈奇 《测绘科学》2014,39(12):65-69
针对传统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信息提取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林地、居民地的散射机理,文章提出了一种综合多特征(多种极化特征、几何形状和尺度特征)的全极化SAR林地和居民地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采用分形网络演化算法实现综合多特征的多尺度分割;基于对象选择极化特征并制定分类规则来提取林地和居民地.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研究区的林地和居民地,结果明显优于H-α-A-Wishart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出一种颜色特征与极化特征相结合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首先,通过极化目标分解得到极化特征向量;然后,采用最佳指数模型方法生成极化SAR的假彩色合成图像,并提取颜色特征向量;最后,将这2种特征组成综合特征向量,利用SVM方法进行分类。利用Radar Sat-2的Pol SAR数据进行了SAR图像分类实验,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颜色特征的加入能有效提高极化SAR图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特征提取方法不能提取目标高层结构特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软概率的池化方法,结合多层反卷积网络,学习目标的高层结构特征,并将其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分类。首先对SAR图像进行子块划分,然后对每个子块进行基于多层反卷积网络的特征编码,学习出不同层次上的图像特征,最后将该特征用于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实现SAR图像的分类。在国内首批SAR数据上的实验表明,该算法获得了较高的分类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ture radar,SAR)图像丰富的地物信息并解决单一特征在图像分类中的局限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双层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特征融合算法,充分利用特征间的完备性和互异性,以形成更有效的特征组合,并用于SAR图像的分类。首先,对SAR图像进行多种类型特征矢量的提取以能完整地描述全极化SAR图像;其次,进行特征归一化处理,以保证不同的特征向量在同一准则下进行选择,以期在进行分类时具有相同的作用;再次,引入空间金字塔(spatial pyramid,SP)分块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矢量;然后,利用最小冗余最大关联(minimum redundancy and maximum relevance,mRMR)特征选择方法获取每种类别的最优特征子集,避免各类特征的简单组合导致的特征冗余和过度拟合现象;最后,引入多层的思想,构造双层SVM模型,实现单层目标类别概率的优化和再处理。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对于极化SAR图像分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明義森  刘启航  柏荷  黄昌 《遥感学报》2023,(6):1414-1425
湿地植被在固碳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若尔盖湿地的植被分类与变化监测对于研究其碳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在植被监测中各有其优缺点,因此本研究提出结合Sentinel-2光学数据和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的若尔盖湿地植被分类与变化监测方法。基于动态时间归整算法DTW (Dynamic Time Warping)提取Sentinel-1 SAR数据的时间序列物候特征,结合Sentinel-2多光谱数据的光谱特征,以2020年实地获取的植被样本及使用样本迁移得到的2017年样本,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分别对两个时期的若尔盖湿地植被进行分类并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结合Sentinel-1和Sentinel-2数据,充分发挥各自多时相、多光谱的优势对若尔盖湿地植被进行分类得到可靠的分类结果,总精度达到了97.43%,Kappa系数为0.96。(2)基于样本迁移原理,本研究通过将2020年实地采集的样本迁移至2017年,解决了历史时期实地样本不可得的问题,并针对SAR数据的特点提...  相似文献   

9.
阚希  张永宏  曹庭  王剑庚  田伟 《测绘学报》2016,45(10):1210-1221
青藏高原积雪对全球气候变化十分重要,针对已有积雪遥感判识方法中普遍采用的可见光与红外光谱数据易受复杂地形与高海拔影响,导致青藏高原地区积雪判识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光谱遥感与地理信息数据特征级融合的积雪遥感判识方法:以风云三号卫星可见光与红外多光谱遥感资料与多要素地理信息作为数据源,由地面实测雪深数据与现有积雪产品交叉筛选出样本标签,构建并训练基于层叠去噪自编码器(SDAE)的特征融合与分类网络,从而有效辨识青藏高原遥感图像中的云、积雪以及无雪地表。经地面实测雪深数据验证,该方法分类精度显著高于使用相同数据源的FY-3A/MULSS积雪产品,略高于国际主流积雪产品MOD10A1与MYD10A1,并且年均云覆盖率最低。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减少云层对积雪判识的干扰,提升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0.
改进的ELU卷积神经网络在SAR图像舰船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SAR载荷的探测体系呈现多种类、多分辨率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检测识别方法很难适应多分辨率、多种类的SAR图像数据,从而需要寻求一种能从多分辨率的图像数据中提取有效特征的方法。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本文基于SAR图像的特点,提出了改进的ELU激活函数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结合ELU激活函数和二次代价函数的深度学习模型。同时,在训练样本中建立样本特征与所在分类中心的距离函数,用模糊支持向量机(FSVM)对提取的特征进行了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提高了SAR图像舰船检测的抗噪性,并且检测率达到了98.6%。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图像特征的星载SAR图像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涛  王超  张红  张增祥 《遥感学报》2007,11(2):214-220
SAR图像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SAR系统的设计和验证、SAR图像的正射纠正、雷达图像解译和目标识别等。随着星载SAR的发展,必然面临着对星载SAR图像模拟的大量需求。本文首先从SAR图像的几何特征和辐射特征出发,探讨了SAR图像模拟技术的原理,分析了RD(Rang Doppler)模型,后向散射模型和斑噪模型。在传统RD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地形特征(起伏地形和平坦地形)考虑不同的后向散射模型。特别强调了在平坦地形情况下,需要地物分类数据的参与,并利用Ulaby和Dobson的后向散射模型。另外,在SAR图像统计特征的基础上,进行SAR图像的乘性噪声模拟,可以满足更逼真的SAR场景需求。然后,给出了图像模拟的算法流程,并对关键步骤的算法做了分析。最后,在实现基于图像特征的星载SAR图像场景模拟算法的基础上,选择新疆窝依牙地区和天津地区分别进行起伏地形和平坦地形的模拟试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模拟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水体信息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水体信息提取中,但目前基于遥感技术的水体信息提取多采用单一的遥感数据源,而没有充分利用多源数据的信息复合优势,因此,提取结果经常受天气气候或空间分辨率限制。本文研究了不同尺度、不同平台的多种遥感数据源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首先,基于波谱间关系决策树分类算法对Landsat ETM+图像进行水体提取,利用其分辨率优势较准确地提取出水体范围;其次,在Radarsat SAR图像上利用阈值法粗提取水体信息后,结合DEM剔除阴影得到水体信息;最后,利用灾前Landsat ETM+图像水体信息提取结果和灾中Radarsat SAR图像水体信息提取结果,进行差值处理,得到洪水淹没范围。研究结果可以为洪水灾害监测与评估提供信息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极化SAR地物分类方法和基于像素的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容易受到SAR图像固有斑点噪声影响而出现的破碎孤立点和精度下降问题,该文在考虑了极化SAR图像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地表覆盖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利用不同尺度的全极化SAR特征融合RGB图像对GoogLeNet模型进行迭代训练,结合对实验区的多尺度分割结果,对SAR图像做不同尺度下的样本分类,并最终获得整体图像的分类结果。实验证明,此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4.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含有丰富的纹理信息,特别是进行城市地物分类时,纹理特征对于图像的解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Gabor变换两种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将灰度和不同纹理特征组合应用于SAR图像城市地物分类,并以ALOS PALSAR影像为数据源进行了实验。通过对不同分类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引入纹理特征后的SAR图像分类结果要优于无纹理信息参与的分类结果,基于不同纹理特征组合的SAR图像分类结果要优于基于单一纹理特征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5.
合成孔径雷达( SAR)图像含有丰富的纹理信息,特别是进行城市地物分类时,纹理特征对于图像的解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和Gabor变换两种纹理特征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将灰度和不同纹理特征组合应用于SAR图像城市地物分类,并以ALOS PALSAR影像为数据源进行了实验。通过对不同分类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引入纹理特征后的SAR图像分类结果要优于无纹理信息参与的分类结果,基于不同纹理特征组合的SAR图像分类结果要优于基于单一纹理特征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特征选择自适应决策树的层次分类算法,用于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radar,SAR)图像的分类。采用Joint Boosting算法选择出最适用于各类的特征组合,并自适应地搜索构造出一个由两类分类器构成的层次分类器,利用特征选择结果和自适应决策树进行了SAR图像的学习和推理,实现了自动分类,在国内首批极化干涉SAR数据上的实验证明了本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遥感图像道路提取算法存在错漏率较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频特征提取和域自适应学习分类器的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图像道路提取新算法。首先利用地统计学抽取道路的时域纹理特征和三维小波变换抽取道路的频域光谱特征,构成高分辨率航空图像中的道路特征。然后使用抽取的道路特征训练由迁移支持向量机模型构建的域自适应分类器,并对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图像进行道路粗提取。最后,结合道路形态特征,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处理粗分类后的道路,获得提取后的完整道路。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降低高分辨率航空遥感图像道路提取中非道路目标的干扰,提高道路提取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提取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图像中的信息,提高图像分类精度,提出结合视觉特征的极化SAR图像分类方法。首先,通过极化目标分解方法提取极化参数组成极化特征向量;然后,通过灰度共生矩阵和假彩色合成图像提取极化SAR图像中的纹理和颜色特征参数构成视觉特征向量;最后,将视觉特征向量与极化特征向量组合成新的特征向量,并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进行分类。对RADARSAT-2的全极化SLC数据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仅使用极化特征向量相比,视觉特征的加入能有效提高极化SAR图像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9.
码头自动识别能够为港口的建设与开发、海岸带地理信息的获取及海上军事实力的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然而由于码头普遍尺寸小、数量多、分布散乱,且受周围船舶、建筑等环境干扰严重,传统算法难以满足对高速发展的码头进行准确监测的需求,如何对码头目标进行准确识别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公开遥感数据集及Google Earth高分遥感影像构建了3种码头类型的数据集,并针对码头的尺寸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对Faster R-CNN算法进行了如下改进:(1)采用K-Means算法对候选框进行预设,使其大小更适应码头尺寸;(2)采用Soft-NMS算法代替NMS算法,以降低分布密集地区码头的误删率和漏检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的Faster R-CNN算法FKSN(Faster R-CNN+K-Means+Soft-NMS)识别精度达到92.6%,相较Faster R-CNN算法精度提高了8.3%。将码头目标识别结果和传统分类方法ISODATA、SSD及Faster R-CNN、Faster R-CNN+K-Means等目标提取模型的识别结果相对比,本文方法在虚警率和漏检率的评价指标表现最好,分别为3.2%和7.6%,说明本文方法对于各类码头目标识别具有更好的效果。基于改进Faster R-CNN算法的码头自动识别研究可以为码头的合理建设、规划及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为港口高效利用和军事实力分析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SAR图像配准要求提取出稳定且分布均匀的同名点,但是传统的SIFT算法没有考虑特征点的空间分布情况,提取的特征呈块状分布。针对SAR图像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控制SIFT特征均匀分布算法,利用局部纹理特征,并结合最优化筛选策略,在保证特征点稳定性和准确性的同时,自适应控制特征在不同空间的分布情况,实现SIFT特征点在图像空间和尺度空间的合理分布。最后从提取效率、匹配正确率和分布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试验,验证了算法应用于SAR图像配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