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探针与扫描电镜在翡翠饰品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翡翠饰品进行表面形貌、物质组成的测定,结合偏光显微镜研究成果,以其微区、微量、无损、快速的特点,为翡翠饰品的鉴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昶 《岩矿测试》2009,28(5):457-461
翡翠是一种重要的宝玉石资源。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翡翠的研究成果丰硕,在翡翠矿物学、翡翠致色机理及颜色检测技术、翡翠成因研究、翡翠合成技术研究和翡翠鉴定技术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展。文章讨论了上述诸方面的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3.
从缅甸翡翠电子探针分析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激光拉曼光谱、能谱、红外光谱等特征,探讨缅甸翡翠的呈色机理。主要对绿色翡翠和紫色翡翠的呈色机理进行研究。从硬玉呈色、次要矿物呈色和次生色分析得出,绿色翡翠主要由Cr3 致色,紫色翡翠可能是Mn2 致色。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翡翠行业的年销售额都在几千亿元以上,然而翡翠的鉴别标准仍落后于市场的发展要求。大量的测试结果表明翡翠中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较为复杂,充分说明过去有关翡翠的一些定义已经不合时宜,笔者建议将翡翠定义为:能达到饰品级的钠铝辉石矿物集合体,此集合体中可伴生有少量其它辉石、角闪石、钠长石、石榴石类等一种或几种矿物。玉石文化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翡翠一词来自中国汉语,笔者赞同将翡翠一词的英文译名应从"Jadeite"改为汉语拼音"Feicui"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翡翠颜色随外界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通过引入同色异谱概念,对绿色翡翠的颜色进行定量计算。实验表明:更换照明光源后求得的不同样品间的同色异谱指数Mt有很大差别,而同一样品颜色的主波长值也会相应变化,颜色变化程度低的易成为优质翡翠。提出,可将同色异谱作为衡量翡翠优劣的一个定性指标,用以指导绿色翡翠的鉴定、评价,指出同色异谱方法更适用于优质翡翠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杜茂盛  马罗刚 《云南地质》1998,17(3):310-314
衡量翡翠优劣的五大要素,种、地、水、色和裂绺。种的老嫩是翡翠成交的重要因素,种好的比差的价位相差很大,成交率相应也高得多。地张与色相互衬托,干净清透,玉质细腻、温润、充满灵气,它是翡翠估价的重要因素。翡翠的水头与地子密切相关,衡量翡翠的价位必须看它的水头。翡翠绿色多少、浓淡是翡翠估价的决定因素。翡翠最忌讳的就是裂绺,裂绺太多,就会大大地影响翡翠的价格。  相似文献   

7.
翡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妙琴 《云南地质》2000,19(1):53-57
翡翠颜色多姿多彩,质地变化无穷,一直是人们最喜欢佩带和收藏的宝玉石品种之一。但是优质翡翠赵来越少,世界上产翡翠的地方有五处,能达到宝石级的有缅甸一处,而色正种好的优质翡翠更少,促使翡翠的价格迅速上涨,优质翡翠十分昂贵。因而人们千方百计试图用人工处理的方法改善翡翠的颜色和透明度,以增加其商业价值。然而,由于这些翡翠经过强酸漂白、注胶处理或染色处理,其艳丽的色彩并不经久,时间一长,注入的树胶易老化脱落  相似文献   

8.
韩文  刘洋  张钧  陆太进 《矿物学报》2020,40(5):549-555
紫色翡翠是天然翡翠中的重要品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主要有2种类型,一种呈较纯的紫色,另一种为带有蓝色色调的紫色。为探究紫色翡翠的致色机理,除采用传统的谱学及化学成分分析外,本文重点采用电子顺磁共振(E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2种类型紫色翡翠致色机理、致色元素价态等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2种类型紫色翡翠均为硬玉颗粒本身呈色。紫色样品致色与Mn有关(w(Mn O)=0.0035%~0.036%),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具有由Mn导致的580 nm吸收带,电子顺磁共振分析显示其主要为Mn~(3+),而并非Mn~(2+)。蓝紫色翡翠由Fe、Ti元素联合致色(w(Fe O)=0.039%~0.25%;w(Ti O_2)=0.018%~0.17%),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显示其主要致色离子为Fe~(2+)、Fe~(3+)和Ti~(4+),认为蓝紫色翡翠为Fe~(2+)-Ti~(4+)和Fe~(2+)-Fe~(3+)电荷转移致色,由此导致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中具530和610 nm的吸收带。  相似文献   

9.
不同颜色翡翠的微量元素及红外光谱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意红  王成云 《岩矿测试》2003,22(3):183-187
不同颜色翡翠的能谱分析结果及紫外可见光谱特征表明;白色翡翠含有Fe,但Fe^3 不能使翡翠产生颜色;Mn可能是紫色翡翠的致色元素;蓝色翡翠较紫色翡翠含有S及较多的Ca、Fe、Mg和较少的Mn,Fe、Mg可使紫色翡翠带蓝色色调;灰绿色翡翠较绿色翡翠有较多的Ca、Fe、Mg和极少的Cr。同时,分析对比了不同颜色A货翡翠和优化处理翡翠的红外光谱特征。  相似文献   

10.
缅甸翡翠矿石化学成分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尽 《矿物岩石》2001,21(4):28-30
通过对翡翠矿石化学成分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翡翠类质同象关系的存在、划分翡翠矿石类型、探讨翡翠呈色机理,特别是对其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研究,证明物质来源于蛇绿岩化橄榄岩以及可能的成矿环境,对进一步加强翡翠研究和指导翡翠找矿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保平 《云南地质》2007,26(3):369-372
翡翠晶体颗粒间存在粒隙,组成颗粒粗大和(或)结构疏松不紧密时会形成微细裂纹。硬玉本身具有两组完全解理,而解理在外力(压力、摩擦力等)作用下会产生裂开,形成裂纹。在有些结晶颗粒较粗的翡翠饰品表面,硬玉晶体上可见沿解理形成的微细裂纹。  相似文献   

12.
近期广东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来自缅甸的蓝色翡翠样品,该样品目前未见相关报道。为了确定其定名,通过常规宝石学测试、红外光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对样品进行分析,表明样品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硬玉,质量分数约97.1%,检测鉴定结论为翡翠。为了对蓝色翡翠呈色机制进行研究,通过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测试,表明可见光区480nm以后逐渐增强的吸收带是其产生蓝色的原因;采用电子探针进行化学成分测试,表明蓝色的成因与钒离子有关。根据3d过渡金属离子的晶体场理论和翡翠晶体场理论的研究,可以推测:由于翡翠结构中M1位的Al3+被过渡金属离子钒(V4+)替代,目l起八面体结构畸变而导致蓝色的产生,因此,蓝色是过渡金属离子钒(v4+)产生的原生色。  相似文献   

13.
缅甸翡翠颗粒中的充填物的谱学变化特征对于次生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可见光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谱,对缅甸次生翡翠矿的次生色部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翡翠的红黄雾主要是由蓝雾转变而来的,绿泥石在向赤铁矿转化的过程中,使得蓝雾区的颜色由灰绿色变成黄、红色。黄雾的致色矿物主要为针铁矿,红雾的致色矿物除了针铁矿还有少量的赤铁矿。与色彩相似的烧红翡翠比较,天然红翡(红雾)的可见光吸收光谱的一阶导数谱显示出明显的针铁矿特征,而烧红的则为赤铁矿。  相似文献   

14.
余平 《矿产与地质》1996,10(1):44-49
翡翠颜色的研究及其评价余平(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桂林541004)在商业上,对翡翠质量的评价是从色、种、底、"水"等4个方面进行的。而其中对色,特别是对绿的评价又是最重要的,因为买翡翠实际上是买"绿",故有见多少绿,出多少价之说,而且...  相似文献   

15.
采用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鉴别注胶翡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采用传统的中红外光谱技术鉴别不透明注蜡与注胶翡翠有一定的难度。采用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检测鉴定了翡翠、注蜡与注胶翡翠样品,对其近红外反射光谱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同时对微透明样品作了中红外透射光谱的比对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JKF-1型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能获得较好的透明或不透明翡翠、注蜡与注胶翡翠样品的近红外反射光谱,三者的近红外光谱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利用这些特征可有效地鉴别翡翠、注蜡翡翠与注胶翡翠。  相似文献   

16.
均匀色空间中绿色翡翠的色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MPV-Ⅲ型显微光度计测定了32个翡翠样品的可见光吸收光谱,计算了部分样品的三刺激值。在此基础上引入色度学中均匀色空间及色差的概念,通过计算样品NBS值定量分析了不同翡翠样品间的绿色差异。结果表明,色差的定量计算可以反映样品间的真实颜色差别,并且不同于同色异谱指数,可作为绿色翡翠颜色鉴别中一种较为有效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八三玉的命名及其与天然翡翠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三玉问世以来,多数人认为其主要矿物成份为钠长石,定名为钠长石玉。其实八三玉的主要矿物成份是硬玉和少量闪石类、辉石类矿物组成的质粗水平的硬玉岩,属翡翠的一个新玉种。八三玉颗粒较粗,结构疏松,解理微裂隙发育,但经优化处理后可提高透明度、增强牢固性,改善其色泽和外观,可提高八三玉饰品的商业价值。八三玉作为缅甸翡翠的一个新玉种,其商贸名称仍可沿用,但其饰品在是鉴定时应采用国家标准定名为翡翠(处理)。  相似文献   

18.
翡翠的表生地球化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位及 《云南地质》1998,17(3):387-391
缅甸翡翠是一种极少见的富Na贫Si的超基性岩,在高压低温下经受了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一般情况下,翡翠都含少量Fe、Mn、Cr等致色元素,因此出现绿色、紫色、黄红色和黑色。在表生作用中,Fe^2+氧化形成翡和红雾,Mn^2+氧化成棕、黑色的物质,Cr^3+较易被淋失。翡翠皮壳的砂发、红雾、松花、蟒带、黑癣、猫尿等,是鉴别赌石的重要标志;在加工过程中红雾、猫尿常可被作为巧色加以利用,增加了翡翠的工艺价  相似文献   

19.
蒋琪 《云南地质》2004,23(1):113-119
Photoshop软件具有较强的图像编辑能力,而且仍在不断升级。笔者尝试使用该软件中诸如色阶、直方图、曲线等工具,把从数码相机中摄取的图像信息,经过对比度、色调、色彩等校正,打印出能真实反映翡翠雕件的相片,实际运用中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20.
蒋琪  卞善涛 《云南地质》2006,25(1):80-85
新版珠宝玉石国家标准(GB/T-2003)有关翡翠检测部分指出,并非经酸漂白的都定为处理翡翠,需区分是加工工艺的步骤,还是经强酸漂洗。对覆膜处理的解释需更明确。文中介绍昆明市场上可见的仿翡翠、翡翠(处理)和“合成”翡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