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石阡地区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在石阡-花桥断裂带及其次级构造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温泉群。断裂构造对地热资源具有严格的控制作用。本文通过对石阡-花桥断裂带显微构造、运动学等构造地质特征和该地区地热特征,系统分析石阡-花桥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对地热资源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石阡地区地热资源的主要热源为地温梯度增温,地热资源的分布严格受控于石阡-花桥断裂。石阡断裂为逆冲兼左行平移断层,为地热水的传导和储集提供了有利空间。花桥断裂带发育拉张裂隙、扭裂隙及分枝状断层,圈闭了含水岩系,在拉裂破碎带上形成热储。温泉大多沿主要控热、导热断裂出露,平面上呈线状分布于石阡和花桥断裂上盘及花桥断裂的断夹块中。  相似文献   

2.
孙海川 《地下水》2020,(1):24-27
兰州新区地处秦王川盆地,盆地内具有地热形成的条件,地热成因兼有断裂构造控制型和沉积盆地型,具有较好的地热勘查前景。结合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大地电磁测深2种方法相互验证,查清了区内断裂构造,基底构造形态,为地热勘查提供了依据,避免了单一方法的片面性和盲目性。经钻孔验证勘查效果较好,为今后类似地区进行地热勘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遵义市中部在地质构造的有利用组合部位,构成了良好的热储构造,为地热水的勘查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通过对遵义市中部的桐梓复背斜、遵义复向斜及新蒲复背斜储热构造地质特征、地热水形成条件的分析,认为区内北东向的挽近期活动性断裂带及其伴生的近北北西向断裂与背斜构造的组合控制了地热水的分布.并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地热水资源的需求,提出了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4.
安图县是吉林省大型矿泉水基地之一,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在介绍了资源概况基础上,对勘查、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勘查、保护和开发建议,对安图县矿泉水资源勘查、保护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热资源丰富,未来开发利用前景较好,对西藏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典型温泉开展野外调查、水化学同位素分析、地温温标与硅-焓模型计算等方法,分析了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与地热资源赋存特征,评价了地热资源储量与开发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地热资源分布受活动断裂控制,地下热水主要赋存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通麦-通灯断裂、嘉黎-察隅活动断裂带三个水热活动区,地热资源丰富。区内地下热水具有高温度、高TDS、高偏硅酸和偏硼酸含量等典型特征,符合理疗矿泉水认定标准,可作为理疗矿泉水开发应用。区内地下热水为大气降水起源,补给高程为4309~4988m,循环深度为1403~7202m,热储温度为65.5~303.2℃,受热对流影响,沿构造薄弱部位向上径流,接受72%~96%比例的冷水混合,于地表形成不同类型地热显示。区内地热能资源总量为173.42×1018J,可采地热能资源量为26.013×1018J;地热水资源总储量为2.191×1010m3,可采地热水资源量为3.286×109m3,现状开采系数仅0.86%~27.84%,极具开采潜力。地热资源的梯级利用和集成应用措施与技术是该地区未来重点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仙人桥温泉是我国著名的矿泉水疗养旅游胜地,阐明其成因模式对于温泉区的进一步开发和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采用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属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地热成因模式为断裂岩溶复合型。热储层主要为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灰岩,灰岩本身的孔渗条件较差,但后期发育的构造裂缝和溶蚀裂缝却极大地改善了热储层的储集性能;盖层主要为中生界侏罗系安山岩和安山质火山碎屑岩,封闭性较好。长白山一带的大气降水沿侧向断裂和溶蚀裂缝渗入热储层中成为地下水;然后经正常大地热流加热成为地热水,热储温度为89~118℃,循环深度为2 853~3 820m;最终地热水在区内NE向与NW向断裂交汇处富集并沿导水断裂上涌形成温泉。因此,该区断裂交汇和岩溶发育的部位是地热勘探的有利部位。该结论为该区类似地热资源的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贵州石阡地区矿泉水的同位素年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履安  张世从 《贵州地质》1997,14(3):274-278
本文根据石阡地区矿泉水的碳-14,碳-13的氚等同位素的测试结果和有关组分的水化学分析结果,采用8种方法计算了石阡地区若干矿泉水的年龄,并对这些年龄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估和推断。结论认为:印江甲山矿泉水为130α,印江凯望矿泉水为5700-7800α,石阡关鱼粮矿泉水为1700-2400a;石阡溪沟矿泉水为9300a,石阡城南矿泉水为1000-10400α。石阡吴家湾矿泉水为9500-9900α;石阡  相似文献   

8.
吴姗姗  姚维军  李琳  康涛  朱鹏 《地质论评》2022,68(4):1501-1510
为了探索苏北盆地赣榆—和安湖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在了解该区地质、物探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热地质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氡气测量、地温测量方法进行探测,对研究区2500 m左右深度内断裂位置和展布特征进行地质物探综合解析研究。研究成果表明:调查区地热资源的分布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并具备形成地热的“热源、流体源、通道、热储、盖层”等基本热储水文地质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查前景,区内北北西向断裂为地热资源勘查有利部位。本研究为苏北地区地热成因与地质结构增添了新的地质及地球物理依据,对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姗姗  姚维军  李琳  康涛  朱鹏 《地质论评》2022,68(2):2022030022-2022030022
为了探索苏北盆地赣榆—和安湖地区地热地质条件,在了解该区地质、物探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地热地质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氡气测量、地温测量方法进行探测,对研究区2500 m左右深度内断裂位置和展布特征进行地质物探综合解析研究。研究成果表明:调查区地热资源的分布与断裂构造关系密切,并具备形成地热的“热源、流体源、通道、热储、盖层”等基本热储水文地质条件,具有良好的勘查前景,区内北北西向断裂为地热资源勘查有利部位。本研究为苏北地区地热成因与地质结构增添了新的地质及地球物理依据,对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山市地处长白山腹地,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质背景为矿泉水和地热水的形成分布提供了有利条件。矿泉水资源居全国首位,地热水资源也名列全省前茅,白山地区矿泉水和地热水资源的优势和特色是广泛而集中,水质独特,无任何污染,碳酸矿泉水水质可与世界知名碳酸矿泉水相媲美,水量极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白山市水资源的开发战略应该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名牌效应,以名牌战略开拓市场,大力招商引资,扩大开发;产品要求多样化,系列化,确保质量,取信用户……。  相似文献   

11.
湖州地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地热资源开发具有良好的前提条件。以往的地质勘查工作中,由于上部白垩系和侏罗系较厚,对深部钻探控制程度不够,影响了该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分析该区地层、含水层,特别是断裂构造的基础上,对区内的热储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区内热源主要来自区域大地热流;盖层主要为分布连续是,且受断裂构造影响相对较少的侏罗系及白垩系;热储层有二叠系长兴组、栖霞组,石炭系船组、黄龙组以灰岩为主的灰岩热储和由泥盆系五通组、志留系茅口组砂岩组成的砂岩热储;热储通道为区内发育的深大断裂及其次生构造。构建了区域地热模式。根据地热赋存状态、盖层条件等,结合当前地热开发现状,将湖州地区划分为四个地热分区,认为Ⅲ区地热开发条件为最好,是首选区域,以控制层状热储(石炭、二叠系灰岩)为主;Ⅱ区次之;Ⅰ区断裂发育,缺乏有效盖层条件,若开发地热资源,则应以寻找深层对流型热储(深大断裂)为主;Ⅳ区因盖层厚度偏大,地质情况不明,现阶段开发地热资源需慎重。该研究对指导下一阶段区域性地热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江西地热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地热资源为赋存于断裂裂隙中的水热对流型地热水,这一特性决定了地热水的形成与分布与断裂构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出露的地热,其形成与分布受断裂构造、水文地质、地形地貌、以及岩性等因素的控制。这些控制因素可以为地热勘查与开发,尤其是寻找隐伏地热指明方向,即在地热研究中应综合考虑地热异常、断裂构造及组合、水文地质及岩性等控制地热水形成与分布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托铜仁市重点项目-铜仁市优质水资源调查,通过对区内300余处自然出露泉点及地热钻孔进行地质调查、水样采集化验,分析矿泉水的分布、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水化学特征,对矿泉水的赋存条件进行综合研究,认为铜仁市矿泉水资源主要赋存于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灰岩、白云岩中,与北东向、北北东向褶皱和断裂相关,区域地球化学背景对矿泉水的赋存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合贵州铜仁地区西部石阡、思南两县热矿水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对其热矿水成因及开发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石阡、思南两县热矿水的形成类型为大断裂一深循环型,形成原因为上地幔顶部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巨大热能沿松桃一榕江断裂上升,经由北东组走滑断束传输到地表构造。在碳酸盐岩处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并进入深部对流循环,再沿导水断裂补给背斜与断裂联合蓄水构造。  相似文献   

15.
利用遥感解译资料分析研究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确定甘子河为地热勘查靶区。首先用可控源音濒大地电磁测深法确定控热构造位置,然后辅以多种电法进行相互验证,查明了隐伏断裂构造带的部位、深度、倾向、倾角等形态特征,有效降低了地热勘探风险,勘查成果显著,对隐伏断裂地热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水热型地热资源分布及流体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总结贵州省水热型地热资源分布特征和水化学特征,对省内天然温泉和地热井流体进行调查和采样测试,在全面收集已有最新地热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评价相关标准和规范以及流体水化学Piper三线图分析等,划分地热资源类型,分析资源分布、资源富集和热储特征,研究不同构造区、不同热储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微量元素等特征。结果表明: 贵州省水热型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黔中及黔北地区,属低温地热资源,类型以隆起(褶皱)断裂型为主,以层状兼带状热储分布最广; 地热流体富集和出露受构造控制明显,在石阡、遵义、贵阳、息烽等地形成以震旦系、寒武系白云岩热储为主的4大地热资源富集区,动态较稳定; 相同构造区和热储中流体水化学特征基本相似,水化学类型总体以重碳酸盐型为主,具有矿化度低、富含锶、偏硅酸、氟、氡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放射性成分等特征。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1,(5)
广东省阳山县黄坌地区位于西太平洋活动陆源区,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合理选用多种物探方法有助于提高区域地热勘查效果。本文在分析研究区地热形成条件、地质构造和地层等特征的基础上,热结合伽马总量测量、土壤氡气和瞬变电磁等物探方法,对区内断裂位置和地热异常区进行圈定,基本掌握了区域地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阳山县黄坌地区地下热水分布多以温泉的形式直接出露于地势相对较低处的剥蚀堆积类型河谷地带,地下热水绝大部分为小于30℃~40℃的温水,属中低温型,区内地热温泉点主要与北东向断裂活动引起的地热增温和岩浆活动余热有关。通过伽马总量测量圈定的3处与构造有关的地热异常区与氡气测量圈定的3处异常区结果基本吻合,氡气异常与伽马异常的形态及分布位置与已知温泉点基本一致,二者异常范围相似,说明本区的异常圈定结果可靠,具有进一步勘查的潜力。瞬变电磁测量结果表明区内深部可能存在的隐伏岩体是区内热水或温泉的热源之一,F_1断裂深部与隐伏岩体相连,属控热导热构造。研究结果为区域下一步的地热研究和开发利用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萍  张宝明  金波 《贵州地质》2014,31(4):318-322290
黄果树郎宫风景区地热水资源较为丰富,但受地质构造影响热储结构极为复杂多样。阐明区内地热地质条件、热储结构特征,对推动区内地热水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区内实际的勘探资料为依据,通过对地质构造、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地文场特征的分析,揭示了研究区在亚经济的深度范围内分别存在"带状"和"层状与带状组合"两种类型的的热储单元,阐述了各热储单元特殊的结构特征,提出了区内地热水资源勘查和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山东莘县凹陷(聊城段)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地区地下水成因和演化机制的研究不仅对于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可以为日后的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提供重要信息。通过对莘县凹陷聊城段的地下热水的化学成分、同位素及其水文地质特征的分析,进而对这一地区的地下热水的成岩和演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地下热水的形成受区内深大断裂和基底构造对地热形成的控制,地下热水补给是来自大气降水,为入渗变质水,水化学成分以易溶盐溶解作用为主,反映了地下水长期径流及深循环中各种水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胡延生  张万诚 《河南地质》1996,14(2):113-120
河南省中南部处在复杂的地质,水文地质背景下,复杂的地质构造,齐全的地层岩石,强烈的新构造运动控制着天然矿泉水的形成条件,其赋存与分布除受构造体系中活动性断裂及其复合控制外,尚与地层岩性分布密切相关,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形成机制可分为山区活动性断裂机制型和新生代断陷盆地机制型,河南省中南部天然矿泉水分布广泛,类型较全,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具有广阔的勘查与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