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前对“地质建造”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但彼此之间很接近,仅在细节上有所区别。确定建造的主要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四个特征:1.组成建造的岩石共生同源性;2.在地壳的大构造中,这些地质体产于一定的构造部位;3.具体建造内,岩石的时空联系;4.建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复性。在对上述标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书对于地质建造的认识是:地质建造是出现在  相似文献   

2.
矿石建造     
建造分析在金属矿床研究中的应用建造分析是认识地质现象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地质建造,能够发现和解释一系列普遍的地质规律,进而解决最复杂的地质理论问题.建造分析,对研究各种矿床的赋存规律以及探索矿床的找矿科学原理,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建造研究方法的基础是地质造建的分类,即划分相互密切共生,而且形成年代和地质条件相近的岩石、矿物和矿石的自然组合.地质建造的特点,首先是它具有一定的岩石组合或矿物共生组合,即固定的物质成分特征.划分具体的地质建造并确定其建造类型时,最重要的标志应当是它的物质成  相似文献   

3.
铀成矿作用的基本条件是地壳表层富铀体(层)经各种地质改造作用形成铀元素的相对富集。因此分析研究一个地区铀源体(层)的形成和发育情况以及其分布规律将有助于查明这一区域铀成矿远景。华北地台由数个构造层所组成,其基底约90%由太古代变质岩系组成,10%由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组成。地台上覆中、晚元古代、古生代盖层建造及中、新生代的上迭建造都是基底构造层的改造产物。因此基底构造层的岩石建造组合、变质和混合岩化  相似文献   

4.
实践早已证明,在研究前寒武纪形成物时,其中包括受高级变质作用的形成物,运用建造和建造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取得极好的效果。变质建造是变质岩石的共生,这些岩石具有共同的形成条件,共同的空间—时间座标,统一的原始基体。通过岩石的共生关系,可以揭开具有共同物质来源和近似大地构造形成条件的有规律岩石共存的成因实质。作为自然地质体的建造所具有的均匀性、稳定性、完整性和独立性均反映在组成他  相似文献   

5.
上一讲已经提到,沉积建造是某一特定的长期持续的(时限>10~7年)构造背景(板块构造)作用范围内,形成的岩石、岩相共生组合体。岩石共生是地壳组成物质的普遍规律,也是地壳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既是建造学的研究基础,又是进行建造分析的主要依据。沉积建造作为一个巨型的岩石和岩相共生组合体,其特征主要表现在建造的内部。不论  相似文献   

6.
变质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地质作用。它所形成的变质岩在地壳上分布很广,组成了各种类型的变质区,包括大陆的结晶基底,各个时期的变质活动带和一部分大洋地壳,甚至还包括了部分上地幔岩石。这些变质区往往由结晶片岩所组成,它们是由原有的地壳岩石经过温度的升高或压力的加大,或二者联合所产生的变化而形成的。通过分析和归纳不同变质区的特征,诸如结晶片岩的岩石组合、构造变形、区域分布、原岩建造及其所处的大地构造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变质作用可定义如下:  相似文献   

7.
前言 变质岩原岩恢复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这项工作对确立本区的一套变质岩的原岩建造,进而解决岩石矿床成因,含矿层位及其分布规律都具有重要意义。 迁安是我国北方重要铁矿基地之一。前人在本区做了大量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8.
陈能松  夏彬  游振东 《地球科学》2021,46(9):3049-3056
为建立一个较严密、系统的常见变质岩石的岩相学分类,采用既反映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又蕴含岩石基本组成的变质岩组构组分作为岩石分类的一级分类指标,以岩石结构、构造和组构组分的成分依次作为二、三和四级指标,划分了归属于造山区域变质岩、接触热变质岩、断层动力变质岩、蚀变交代变质岩和混合岩这5个大类变质成因的基本岩石.如岩石的地质产状已知,可用对应于地质产状的成因类型变质岩替换组构组分,升级为一级分类指标,然后用同样程序进行划分.本分类方案中,造山区域变质岩与接触热变质岩因具有相同组构组分,因此,大部分基本岩石名称相同,但可借助其地质产状和一些特征变质矿物的特殊显微构造的有无将它们区分开来.本分类方案的分类效果优于国内外现有的岩相学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成矿地质背景研究工作项目在京以优秀成绩通过专家评审。以此为标志,我国第一次以沉积岩、火山岩、侵入岩、变质岩及大型变形构造五要素图为基础,深入分析五要素建造构造特征与动力学环境,为全国大地构造综合研究与编图提供准确可靠岩石建造物质组成证据的系列大地构造图,完成编制和审定工作。  相似文献   

10.
徐一伟  林雪萍 《福建地质》1990,9(4):266-280
地质时代置于晚震旦—寒武纪的“稻香组”主要出露于政和城关南面、稻香、铁山等地。根据这套变质岩系岩石共生组合、岩石化学、微古生物和稳定同位素及其 Sm—Nd 同位索模式年龄(T_(DM)~(ND)800±50Ma,作者认为:“稻香组”应属于早震旦世中基性火山—碎屑沉积建造的东岩组。根据稀土元素和 Sm—Nd 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分析,该套变质中基性火山岩岩源来自壳幔混合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是早震旦世华南海域火山喷发—钙硅碎屑沉积建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绿泥石广泛存在于各种岩石和地质环境中,它既是低级变质岩、热液蚀变岩中的主要矿物,也是沉积岩中的常见产物。对三大岩类中的绿泥石通过镜下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技术分析,显示:绿泥石族分为三八面体亚族绿泥石和二八面体亚族绿泥石。在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中,绿泥石的成因、化学特征、赋存状态、结构构造等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在印度南部麻粒岩地体中,除了已被详细研究的紫苏花岗岩和孔兹岩外,还存在许多条带状磁铁石英岩建造的包体。MnO含量不到10%的普通含铁建造(这里称为Fe-BIF)和MnO含量在1~10%的含锰铁建造(MnBIF)的密切共生组合,具有特殊的地质意义(Devaraju和Laajoki,1986)。本文描述了FeBIF和MnBIF在Halaguru-Satnur地区的产出状态。该区位于Kabbldurga采石场西南几公里处,那里以具有典型紫苏花岗岩化而著名。除了紫苏花岗岩,铁质建造形成了区内第二位的麻粒岩相岩石。他们常呈几m~50m厚,几米至几公里长的块体产在麻粒岩和片麻岩之中。 FeBIF是一种主要由磁铁矿、石英、斜方辉石和单斜辉石组成的灰色条带状岩石。  相似文献   

13.
当前,恢复变质岩原始成分的各种岩石化学方法颇为流行.这些方法都是以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总化学成份或其个别组分不发生变化的原则为基础的.在查明带状变质杂岩发育区的地质特征时有必要运用这些方法.但困难在于,许多情况下用这些方法不可能恢复混合成分的岩石和在非等化学条件下蚀变的岩石.为此,作者提出了定量-矿物恢复法(KMP法).它的基本前提是:1)在非等化学变质作用和交代作用情况下,几乎总保留有残余区段,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获得岩石原始成分的信息;2)对于正常的"等化学"变质作用,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含量与岩石的原始化学成分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4.
欧文 《贵州地质》1996,13(1):68-75
非金属矿床含矿建造是在特定构造环境中,由岩浆侵入和喷出、沉积、风化残留、变质而堆积的具有成因上相关和有联系的特征岩类和特殊的非金属矿含性的岩石的共生组合。一定的非金属矿种和它们一定的成因类型矿床常常赋存在一定的含矿建造中。研究非金属矿床的含矿建造可以更好地了解非金属矿床的形成、分布和产生各种矿种之间的共生组合的内在规律。而成矿系列是以含矿建造命名的,它最真实地被记录于含矿建造中,明确含矿建造与所属  相似文献   

15.
“碎裂变质岩是指矿物和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粉碎以及重结晶和新矿物所成的岩石。”不论矿物还是岩石发生破裂都有一个过程,从产生裂隙,到完全粉碎,碎裂到一定程度,就会从量变发展到质变。物质性质发生了改变,就会构成新相矿物和岩石。这一过程相当复杂。碎裂变质岩在数量上可能不多,但分布却十分广泛。随着地质力学的推广,碎裂变质岩的研究,已为许多地质工作者所重视,并取得了不少进展。笔者等在从事煤田地质工作时,体会到,正确辨认碎裂变质岩对研究地质构造,确定断裂的存在及其力学性质有着相  相似文献   

16.
三、变质岩区的调查研究工作有重要突破中和深变质岩往往是由于各种地质作用经过多次叠加而形成的极其复杂的地质体。在许多情况下,这类岩石经历了超变质作用和花岗岩化作用,其原来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样形成的产物,可能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些沉积岩或沉积火山岩(如果原岩是这类岩石的话)的特征,而另一方面在更大程度上具有“岩浆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福建浦城丘源地区晚太古代变质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付树超  张开毕 《福建地质》1994,13(3):193-200
浦城丘源地区出露太古代变质岩,其地质特征类似于建宁西部上太古界天井坪组,并取得了2678±41Ma同位素年龄资料。本文系统论述其岩石组合、原岩建造、大地构造环境及同位素地质年龄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冀北含银岩石建造、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构造地质位置、岩石类型、岩石学、岩石化学、含银丰度、区域展布等方面,确定了冀北存在有3种含银岩石建造类型(1.古元古代含银变质岩建造;2.中元古代高于庄期含银碳酸盐岩建造;3.中生代晚侏罗世张家口期含银火山岩建造)。基于各含银岩石建造内Ag,Au,Cu,Pb,Zn,Mn,W,Ni,Sn,Cr,B,Ti,V,Mo,Co等15个元素的化学定量分析,R型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相关矩阵分析,明确了冀北含银  相似文献   

19.
在可可西里的西金乌兰湖一带首次发现了基底变质岩。岩石组合以石英质变质岩石组成。原岩为沉积建造。出露仅限于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带内。根据区域对比,认为是羌塘陆块的结晶基底。说明西金乌兰构造混杂带是羌塘陆块上裂解形成的。  相似文献   

20.
老王寨金矿区韧性变质带变形特征和岩石组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文信 《云南地质》1992,11(2):153-161
老王寨金矿区在构造上是哀牢山韧性剪切带的一部分,为以韧性剪切变质岩加坚硬原岩块体组成的变形-变质地质体,发育有各种韧性变形特征和以糜棱岩、千糜岩为主的岩石组合。金矿化在空间上和形成机制上明显受控于韧性剪切带,老王寨金矿床属含金剪切带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