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絮飞 《地理教学》2012,(22):59-62
刁传芳先生将地理知识的表述系统分为三部分,即文字形式、图像形式和实践练习。地理实践练习是地理作业系统的重要部分。地理作业是依据地理课程标准,根据不同的地理课和肉容,考虑中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和基础知识水平,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完成地理学习的目标和任务,使学生及时巩固和提高地理知识与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邢红  王辉 《地理教学》2004,(11):32-33
音乐和地理课除向学生传授音乐、地理知识外,还共同肩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同时许多名曲、民歌,无论是曲或者是词都不同程度地蕴含、渗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两者若能有机融合,必将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一、观点的提出这里提及的"落地意识"是指一种把现行教材(课本)内容落实到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实际之中(落地)的教学理念。地理教师要养成良好的"落地"习惯,善于把课本知识同乡土地理有机地整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地理源自生活,地理就在身边";让地理课反映家乡的地理特色,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学生的乡土情怀,认识家乡、热爱家乡。这不仅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要求,更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需要。学生只有情动、心动,才能主动融入课堂,让地理知识在课堂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和考试制度改革的今天,地理在初中学生的心目中还和往日一样吗?我们为此进行了调查,想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地理课、地理教材、地理作业和考试、地理知识的应用等方面的情况,以便为全面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具有掌握地理知识、运用地理技能、获取地理信息、探索地理问题、关爱乡土、关爱祖国、关爱全球、学会生存、学会学习与学会合作的地理素养及可持续发展的素养。这三维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衔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桥梁,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是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升华。它们统一于学生的发展之中。新课程教学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更要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反思,引导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学会方法,培养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将三维目标的统一落实到位。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无论知识与技能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都要通过过程与方法来实现。因此,要使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能够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必须注重过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已不再是地理知识与技能的附属物和陪衬,而是地理课程追求的终极目标,这既体现了地理教学认知与情感的统一,又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利用景观图片进行地理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直观性和情境性,能使学生外显行为内化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建芳 《地理教学》2009,(10):42-43
学生学习“认识方法”,实质上就是地理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中的“方法”。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方法,就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与技能的方法,也是学生从中发展能力、进行情感教育的过程。认识方法是学生认识地理事物时心理活动的方法,它直接决定着学生认识活动的水平与效果,进而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叶栋 《地理教学》1995,(3):16-17
学生在完成地理作业和试题解答过程中,常出现把地理知识杂乱罗列,随便堆砌的现象。其实,这是学生对地理知识割裂认识.对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缺乏认识,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因此.让学生明确地理知识结构是地理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沈慈勇 《福建地理》2002,17(3):48-51
本文探讨了中学地理课教学中,Excel在地理数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地理统计图表制作与判读的实践运用,探求新型的地理教学模式,实施课堂学生主动探索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实现地理学科信息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首先,合理安排地理课的时间要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规律。现代教育心理学和统计学的研究表明:学生课堂思维活动水平(s)随时间(t)有如上图所示的变化规律。据此规律,地理课中重要的或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要尽量安排在t1-t2这段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间内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兴奋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1.
浅谈地理教学语言庄培忠(惠安县美仁中学)地理教学中由地理教师利用语言这一工具,将地理知识信息进行编码、发出、传递,而由学生对信息进行接收、判断、译码,这是一种双边活动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对信息的编码、发出,直接影响学生的接收与译码,即对...  相似文献   

12.
谈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不再是地理知识与能力的陪衬、附属,而是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这既体现了地理教学认知与隋意的统一,也凸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作为地理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设计既是重中之重,又是难中之难。  相似文献   

13.
正初一时,学生学习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古代史。到初二时,学生开始学习中国地理。所有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地点和时间,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往往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历史和中国地理之间,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轰轰烈烈的重大历史活动中,隐含着许多地理知识的应用,隐含着许多有趣的地理问题和谜团。将初一历史课本素材在初二和高中的地理教学中巧妙应用,进行实例探究  相似文献   

14.
周建芳 《地理教学》2010,(17):36-37
“地理能力”是指地理“学习活动”中的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学习活动”是指学生经历认识地理事物和学会运用地理知识的方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地理能力必须在学习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有哪些学习活动,就应有哪些相应的能力。根据地理教学中各种地理学习活动的内容,地理能力大致由地理认知能力、地理推理能力、地理应用和创新能力以及特殊地理能力等组成。  相似文献   

15.
在地理教学中,给学生适当加入一些乡土地理知识,使学生通过身边熟识的地理现象与课本知识密切联系,并加以比较,既可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研究能力,也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加深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6.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中学生对地理课却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但挑战欲望强烈、逆反心理强烈是当代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抓住这一特征,在地理课堂上有效的设疑置问,能够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刺激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决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地理的动机,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当前的地理学科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倡导地理知识教学的开放性、综合性与灵活性;强调思维的多层次、多角度、全面性,注重师生互动、互教、互学。特别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构建  相似文献   

18.
王海斌 《地理教学》2011,(20):26-27
策略一 课堂教学活动中再现地理知识的发现过程 教材中的许多地理知识往往只给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教学需要教的不仅仅是地理结论本身,而是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地理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发现过程,知识所产生的背景、承载的文化和地理学科的研究方法。这种过程让学生去体会、想象、模仿,有利于培养学生隋感态度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9.
地理研究性学习和现有的地理学科教学最大的不同点是它不再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纯学术性的地理知识的传授和现成结论的灌输,不再局限于对学生实施静态的、封闭式的、记忆型的地理教学。而是让学生自行选题、自主探究、自由创造,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心去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学会学习和获得信息时代所需要的能力。因此,在实施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明确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实践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因为地理学科是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发生并发展的,让地理学科充分地置身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可以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去探索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20.
郑明进 《地理教学》2010,(21):32-33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这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下面谈谈将生活元素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