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粮食危机时起时伏,客观上提出了在全球范围内对作物生产进行定量与定时监测的要求。为此,美国三个政府部门: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NASA)、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与农业部(USDA)于1974年联合承担了研制一种以全球天气站网和陆地地球观测卫星上获取有关作物生产情况的技术方法,开展了相应的协作试验,并作了大量的准业务应用的努力。这个计划取名为“大面积作物调查试验”(Large Area Crop Inventory Experiment),简称LACIE计划。其主要目的在于研制美国所需要的监测全球粮食生产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陆地地球卫星的观铡资料估测作  相似文献   

2.
王茂新  叶一舫 《气象》1986,12(3):31-34
1965年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制定了地球资源观测计划(包括阿波罗、天空实验室、陆地卫星等系列)。其中,以陆地卫星取得的成绩最为显著,应用的范围也最广。据不完全统计,已被七十多个国家应用  相似文献   

3.
1.前言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管理局(NASA)的试验性气候资料库管理系统(Pilot Climate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缩写为PCDBMS)为研究人员利用气候相关资料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PCDBMS的建立是为了对收集到的大量有价值的气候资料进行集中管理。这一系统可提供某些选定的NASA和非NASA资料集  相似文献   

4.
第2次全球降水观测计划(GPM)亚洲工作组会议2008年6月2~4日在日本滨松市举行。会议由日本宇宙和航空局(JAXA)及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主办,参会人员是JAXA和NASA的GPM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以及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的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5.
1982年夏季,由 NCAR(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芝加哥大学主持,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国际机场的周围,实施了联合机场天气研究(JAWS)的现场探测试验。这次现场探测试验集中了天气多普勒雷达、激光多普勒雷达、仪器飞机及地面自动气象站PAM 系统等先进的探测仪器设备,有120多名科学家、工程师和各类技术人员参加,着重对严重影响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的下击暴流(Downburst)、阵风锋(Gust)、风切变等天气现象进行探测研究。这项研究工作与航空飞行保障密切相关,因此得到联邦航空局(FAA)、宇航局(NASA)和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等部门的大力资助,且在今后的数年内,FAA、NASA 等部门准备提供较多的经费来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着重介绍 JAWS 计划产生的背景、JAWS 现场探测试验的仪器装备和实施情况,以及取得的一些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9,(1):43-43
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管理局(NASA)戈达德空间飞行中心,于1977年10月9日建立了新的天气和气候研究所。新研究所归应用指导部管轄,它合并了纽约戈达德空间研究所大气和水文应用研究室、大气环流模式和模拟组以及全球大气研究计划、业务卫星改进计划和臭氧处理等气象工程管理办公室。研究所下分气候室、空间计划室、模式和模拟实验室、高层大气室、水文科学室、对流层研究室和气候与辐  相似文献   

7.
2018年10月7-14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周凌晞研究员赴美国波士顿参加了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承办的改进的全球大气实验网(AGAGE)第58次工作会议暨40周年庆典。来自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英国气象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CSIRO)、澳大利亚气象局、瑞士材料测试与研究联合实验室(Empa)、瑞士计量局、挪威大气研究所(NILU)、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GIT)、中国气象局.  相似文献   

8.
极地平流层云(PSC)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它是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的M. Patrick Mc Cormick于1982年提出的。在人们用卫星来探测地球之前,在极其干燥的平流层中所形成的云是很难被看到  相似文献   

9.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病虫害作为严重的生物灾害已危及到世界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病虫害对我国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日益加剧,植保部门目前使用的测报和防控方式无法满足大范围的精准、高效、绿色科学防控需求.因此,建立基于遥感手段的高效、无损的大面积病虫害监测预测方法,将提升我国大面积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测报精度与防控水平,有利于减少农药施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和食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出现的多种形式的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方法和技术手段为病虫害的有效防治和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对相关技术方法进行综述,本文从多尺度下的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与预测机理、监测方法、预测预报方法、典型模型与应用等方面阐述了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和预测预报研究进展,并探讨了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建议通过建立全国尺度的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预测系统,构建作物病虫害绿色智能防控体系,实现病虫害大面积、快速的监测、预测预报和精准、高效、绿色科学防控.  相似文献   

10.
《气象科技》1978,(2):4-4
在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管理局(NASA)和苏联科学院的赞助下,美苏气象火箭联合工作组于1977年8月在美国弗吉尼亚、沃洛普斯岛附近举行一次气象火箭探测系统的相互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解这两个系统  相似文献   

11.
作物产量预报是气象为农业服务的重要课题。及时、准确的作物产量预报,是国家有计划地安排国民经济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对农业部门趋利避害夺取丰产稳产,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百色地区气象局测报站的气象资料和百色县统计局提供的四塘公社历年早稻亩产资料采用调和权重产量趋势预报方法,建立单站作物产量预报模式的思路与途径。 一、农作物产量预报模式 的一般表达 根据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农作物产量预报模式一般可表达为: y=yt ym △y(1)  相似文献   

12.
1.前言美国共有九个机构或部门支持大气和海洋科学方面的研究与试验。它们是:农业部、商业部、国防部、能源部、内政部、交通部、环境保护局(EPA)、宇航局(NASA)和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这两门学科方面的联邦经费,在大气科学方面,1981年将要花费十亿美元(包括气象业务)。其中,研究与试验的  相似文献   

13.
1.利用蒸渗计获取的蒸散(ET)资料和开式器皿蒸发仪获取的总蒸发(PAN)资料,估算印度哥印拜陀冬灌棉花的作物因子(KC值)。在营养生长期、开花棉桃期和收获期,KC 值分别是0.81、1.10和0.57。已知作物生长期间(8月—1月)ET 的日平均和月平均值,用每周 ET 值、50%概率的预计降水和土壤的净持水量,建立计划灌溉模式。棉花的耗水量是616mm,其中213mm 为预计降水。这个模式对于泰米尔纳德冬季 Combodia 棉田的计划灌溉是有用的。  相似文献   

14.
一、诺阿卫星近期状况改进的诺阿/泰罗斯N系列卫星,将稍有改进和发展,从而继续使用到90年代中期。表1较详细地列出了这些卫星的资料,包括预期发射日期,计划的或现有的补充仪器。二、极轨平台计划大约在1994年前期,NASA将把第一个平台送入下午穿过赤道平面的轨道。仪器包括NOAA的核心业务仪器和NASA研制的一套仪器。打算于1995年6月左右送入上午轨道的第二个平台,将由欧洲空间局运作。NOAA的核心仪器也将和欧洲空间局研制的仪器一起在这个平台上运行。随后是NASA的第三  相似文献   

15.
《浙江气象》2007,28(2)
美国极轨环境卫星系统臭氧传感器重获新生美国极地轨道业务环境卫星系统(NPOESS)计划在2009年发射,2006年6月在项目调整中被砍掉的臭氧观测传感器项目最近重获新生。目前,由NOAA和NASA共同参与开发的臭氧绘图和廓线观测组件将加入到NPOESS系统中去。这套仪器将用于观测从地表到大气层顶臭氧分布,同时用于监测南极臭氧洞的恢复过程。据来自NASA的该项目负责人透露,该项目之所以能够重新立项,和美国科学院今年初发表的呼吁美国加强今后天基卫星观测的报告有一定关系。2006年,由于经费严重超支和时间推移,NPOESS系统被当局砍掉了臭…  相似文献   

16.
正据《自然》杂志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最近在加州举行会议,首次公开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投资100万美元启动的全球陆地冰融速提取项目(Go LIVE)。科学家们将利用全新工具,对NASA的"陆地卫星8"(Landsat 8)拍摄的数据进行分析,系统化实时追踪气候变暖导致的世界各地冰川和冰层  相似文献   

17.
1.引言国家天气局(NWS)计划于1981年在国家中心和大部分地方气象台站使用新的自动装备。这项计划称为“全国业务和服务自动化(Automation ofField Operations and Services)计划,简称“阿弗斯”(AFOS)。AFOS是用显象器(电视型)、复印装置和小型电子计算机系统代替电传打字机和无线电传真机。每个预报台(WSFO)和国家中心都将装配两架小型电子计算机(Eclipes S-230)。每个特定的气象台(WSO)和河流预报中心(RFC)配备一套。使  相似文献   

18.
遥感技术在病虫害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虫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它不仅能造成减产,而且大大降低了质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发生了病虫害,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受灾的作物(或果木)和面积。遥感技术可以随时提供情报,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治理或合理安排计划。应用遥感技术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及时对大面积农田、森林、草原进行监测调查,以利制订植保方面的战略措施、防治上的应急措施以及估计措施的效果,不仅能比田间调查省时省钱,而且提早发现就能在灾害并不严重时开始防治。这样,既减少用药量,又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还保护了作物或林果,这在地广人稀地区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作为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推进的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一环,已经有几个国家正在实施关于云和辐射的实验观测计划。日本的 WCRP—气候变迁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是在1986年8月由测地学审议会向有关大臣建议后而开始实施的。其中“云的分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五点加权平均法的耕地复种指数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岩  刘寿东  钱眺 《贵州气象》2008,32(5):9-12
应用NASA(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提供的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采用五点加权平均法对NDVI时间序列曲线进行平滑,由于NDVI时间曲线的波动变化能够反映1a内作物群体生物量的变化,曲线波峰所对应的是农作物群体生物量最大时相,因此可以通过提取1a内耕地NDVI时间序列的波峰频数,计算得到耕地的复种指数。监测结果与统计资料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采用五点加权平均法监测耕地复种指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