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城镇泥石流严重制约着我国山区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修建了大量的城镇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然而关于城镇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的效果评估鲜有报道。黑沙河沟历史上泥石流灾害暴发频繁,危害严重,1980年左右在该流域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治理方针,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果。本文以黑沙河沟泥石流综合治理工程为例,通过现场调查,遥感解译与模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城镇泥石流治理工程评估模式,并针对黑沙河沟泥石流治理工程评估了其综合治理效果。评估结果表明:第一,经过综合治理后,流域的集水面积从23.7 km2减小至11.4 km2,植被覆盖率较治理前增加了60%,泥石流松散物源量从1.878 3×107m3减小至2.03×106m3;第二,采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综合治理的方式,有效地控制了黑沙河沟泥石流暴发的频率与规模,泥石流洪峰流量从62 m3/s减小为38.4 m3/s。  相似文献   

2.
项目概况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技术创新与临床转化平台工程是以质子治疗与研究为特色的国际化"三级甲等专科医院",项目坐落于济南市国际医学中心,是山东省重点工程、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示范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3.8万m2,总建筑面积8.8万m2,包含一栋地上21层、地下2层的医疗综合楼,一栋1层的质子维护楼,一栋2层的医疗健...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质》2010,(6):16-16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依法规范征地补偿工作切实控减征地矛盾纠纷的通知》,要求进一步依法规范征地补偿工作,建立征地实施前信访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切实控减征地矛盾纠纷。《通知》要求各地国土资源部门在重大政策、项目用地实施前,对因征地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不稳定事端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评估结果及时向政府报告,并提出预防和化解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通过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对其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客观评价,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与建议,并给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从根本上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本文以唐山市某小学为例,通过调查研究与分析,确定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对工程建设场地及可能危及工程建设安全的邻近地区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做出评估,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凌源市翅冀矿业有限公司项目生产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确定了评估范围、评估级别、预测可能引发和遭受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危害程度,并提出了工程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项目概况 江苏园博园(一期)项目是江苏省第十一届园艺博览会的会址,占地面积345万m2,总建筑面积31万m2,项目涵盖28个建筑单体、254万m2绿化面积等,主要包括一个标志性建筑、两大现代技术手段、三大入口、四大花园、五个五星级精品酒店、六大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合同额超过126亿元,采用市政、景观、房建综合EPC工程...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库人工补给的效果评估对于水资源调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回灌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北京市西郊地下水水库永定河河道入渗能力.结果表明在调蓄水源为3.30×108m3时,永定河河道入渗补给量为2.39×108m3,河道入渗率高这72.5%,调蓄能力强.三家店水库弃水后河道入渗影响范围为188 km2,对地下水补给效果明显.可见永定河河道是比较理想的人工调蓄场所,使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北京输水后水资源在丰水年地下水人工补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7,(5)
韩城市下游水面景观工程位于澽河毓秀桥至入黄口段,河道长约13.8 km,共有5座橡胶坝和2座跌水。为改善和美化环境,增强完善蓄水工程在娱乐、休闲、景观等方面的综合功能,需在河道右岸修建船闸,实现游船在整个水面工程范围不间断航行。针对澽水河下游水面景观航线设计、游船选择、船闸建筑物设计、输水系统设计等方面合理性进行论述,提出能满足多级水面景观工程通航的船闸设计方案,解决了多级水面景观工程通航问题,使澽河上下游水上交通衔接成为一个整体,为同类型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页岩风化作用较为复杂,风化页岩由于有机质和矿物组成等发生改变,在页岩气资源评估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地表样品。前人主要利用露头样品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少有从影响页岩气资源评估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以页岩气重要储层下志留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采集了贵州省习水骑龙村龙马溪组竖直钻孔样品共5 m,运用主微量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总有机碳含量测试、热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方法,系统研究了该储层浅表样品的垂向风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0 m处页岩严重风化,0.5~1.5 m范围内中等风化,2~5 m范围内可视为未风化的母岩。因此在页岩气资源初期评估时需要尽可能采集2 m以下新鲜样品。本研究查明了贵州习水龙马溪组页岩垂向风化作用规律,为页岩气早期资源评估野外采样提供了科研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丑永魁  张翔 《探矿工程》2018,45(5):77-80
引洮工程是甘肃省中部地区扶贫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 是以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水源,重点解决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缺水问题。该项目行政区划上涉及卓尼、临洮、渭源、定西、陇西和榆中等6县,工程涉及范围跨西秦岭山地、陇西黄土高原和马衔山—兴隆山山地3大地貌单元,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黄土湿陷等,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观察与现场调查,对评估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泥石流进行了评估,结合供水工程主要为线性工程和泥石流分布特点,将其评估范围向渠道两侧适度扩展,最后提出了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评估是水电工程建设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评估项目应结合项目本身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本文以云南省盘河口水电站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例,对确定评估区范围、评估重点的方法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对盘河口水电站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总结和说明,请类似行业从业者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2.
温岭市西部平原地面沉降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岭市西部平原是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近20年以来,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不断增大,引发了严重的地面沉降,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地形高程对比,分析确定了地面沉降量等特征,研究表明温岭市西部平原始地面高程仅2.5~3.3m,近20年来累计最大沉降量已大于1300mm.已成为浙江省地面沉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地面沉降导致沉降区内部分民房和耕地被水淹,直接影响到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本文根据温岭市实际,提出了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昆明岩溶断陷盆地的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昆明岩溶断陷盆地处于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面积2920km^2。随着昆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滇池地区的自然环境受到极大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滇池及地下水污染,在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下,加之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岩溶塌陷、地面沉降以及石漠化、山地灾害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日愈加剧,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昆明岩溶断陷盆地地质环境条件及各种环境地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形成机理,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可靠的地质环境信息,从而提出环境地质问题治理对策,对于昆明市的科学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邢岩  张琦 《化工矿产地质》2004,26(4):245-247,252
依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选择积分法对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结果认为: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中等类型,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有崩塌灾害—种类型7处,属危险性小的级别,对其危险性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地形条件、地层岩性、构造与地震和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广饶县地下淡水资源丰富,是本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引发了地下水降落漏斗、咸水入侵、地面沉降等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对广饶县地下水多年监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揭示了本区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规律,预测了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趋势。分析表明: 在现状开采条件下,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已基本稳定,无加重趋势。考虑地面沉降和咸水入侵的发展趋势,提出深层地下水的约束埋深不应大于80 m,甄庙地区咸水入侵临界水位为10 m,这为当地地下水的合理开采与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对长江流域水文地质和地下水资源的认知程度,突破以往单独从地表水或地下水角度进行评价的局限性,长江流域水文地质调查工程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和水循环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将水文地质单元和地表水流域有机结合,划分长江流域地下水评价单元,建立典型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开展了新一轮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长江流域水循环要素时空分布不均,降水以中游最多,并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地表径流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长江北岸比南岸集中程度更高;蒸散发量总体上呈现东部高于西部的特征,最大值集中在长江中游一带;长江流域地下水位总体保持稳定,丰枯季水位变化总体不大,一般小于2 m;长三角超采区的地下水漏斗面积已明显减小,相关环境地质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2)2020年长江流域的地下水资源总量2421.70亿m~3/a,其中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2092.79亿m~3/a,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331.35亿m~3/a;地下水储存量较2019年整体略有增加趋势,其中四川盆地最为明显,共增加23.72亿m~3。(3)长江流域的水质上游优于下游,优质地下水主要分布在赣南地区和大别山南麓一带,部分地区水质较差的主要原因是原生劣质水的广泛分布。长江流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水平整体很低,局部地区由于过往不合理的开发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已得到缓解,岩溶塌陷、地面沉降等问题得到了较好控制。建议适当开发利用赣南地区和大别山南麓一带优质的基岩裂隙水。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地面沉降及地下水位监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强  王威  易长荣 《地下水》2007,29(5):101-104
地面沉降是天津市当前最为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影响着各类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和维护,不利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天津地面沉降研究结果业已表明地下水超采是导致沉降的主要原因,大范围、长时间监测地面沉降发展过程及地下水开采状况是进一步开展地面沉降机理分析、预测地面沉降趋势并采取合理防治措施地基础.本文将详细介绍天津市一项地面沉降和地下水位监测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情况,为我国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工作摸索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胡建平  隋兆显  陈杰 《江苏地质》2006,30(4):261-264
1995年以来,针对严重的区域性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苏锡常地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逐渐加强,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江苏省政府分阶段实施限期禁止开采工作,首先在超采区实行地下水禁采,到2005年底,在苏锡常地区全面禁止开采地下水,全区地下水环境、地面沉降状况出现明显好转,地下水水位普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逐渐减缓。根据近年来苏锡常地区地面沉降基岩标、分层标的系统监测资料,对地下水禁采后地质环境的效应特别是地面沉降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并对该区今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产沙河流。嘉陵江干流地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之间的过渡带,其植被覆盖率平均为13.5%。区内主要地质环境问题有水土流失、泥沙淤积、库岸再造失稳、地质灾害等。其中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嘉陵江干流水土流失面积约20 729 km2,占干流总面积的49.98%;嘉陵江河口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51×108t,多年平均含沙量2.25 kg/m3。近年来随着"长治"工程和"天保"工程的实施,水土流失逐渐减弱,地质环境质量渐趋好转。建议采取退耕还林还草、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工程治理、渠化两岸、避让搬迁和监测等措施,全面推行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地质环境,防治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地区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用地适宜性评价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无统一的地质适宜性评价标准,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江苏沿海地区沉积环境复杂,软土严重区软土厚度10 m,地面沉降严重区地面沉降速率10 mm/a。通过探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用地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和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限制性因素评价方法,发现这2种方法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可在城乡规划中发挥支撑规划编制和工程建设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