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薄片在粘片前的磨細或光片在上光前的磨光是保証光薄片質量的一个主要环节。对提高制片效率和減輕工人的体力劳动也是很重要的关鍵。目前大部份岩矿室在制片时,这一道工序都是用手持岩矿片在玻璃板上来回研磨。这样工作又累、效率又低。为了适应  相似文献   

2.
粘土质岩,因其质软、松散而易溶于水,成为制片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用一般老式方法磨片,其手续繁多而磨制极困难。为解决粘土岩制样难的问题,经多次试验,试制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薄膜法。其手续简便、操作容易、制作速度快。该法以胶水制成薄膜取代了过去以多种工序制成岩石薄片。其方法简单,成本很低,省了老式磨片机的切片、煮胶、粗磨、细磨等工序;不仅提高工效若干倍,而且也省了磨料金刚砂;省了煮胶用的松香、松节油、二甲苯、石蜡等原料;省了使用切片机、磨片机及煮胶所耗的电;克服了粘土岩松散、易溶于水不易磨制的困难。同时  相似文献   

3.
岩矿光薄片磨抛工艺,过去一直釆用氧化铬粉剂,这种粉剂毒性大,有致癌作用,使用时有损磨片工人的健康,清洗已抛光薄片的残液,通过下水道排放,可导致环境污染。目前我国各岩矿实验室切磨抛仪器设备及工艺过程,基本上仍是五、六十年代的设备。广大磨片工人长期在污染严重、设备陈旧的条件下,从事低效率劳动。磨制出的光薄片在精度、质量等方面,与国外同类实验室的差距很大,已远远不能满足岩石学、砂矿学向微观、定量等方向发展的要求。对磨抛工艺的改革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岩石薄片过去常因盖片工作方法不当而造成薄片破碎,气泡过多,甚至成为废品。为了提高磨片质量,曾采用过液体胶冷盖法、保温箱烘干法,或者用液体胶冷盖以  相似文献   

5.
新书简介     
这是一本磨片技术的专著。书中反映了著者20多年的磨片工作经验、著者试制的各种新粘结胶,并收集和整理了国内磨片的先进经验。全书从磨片所须的设备、材料、一般岩矿薄片光片的制备,到电子探针、离子探针、电镜、紫外、红外吸收谱、荧光、包裹体、裂变径  相似文献   

6.
水质分析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一项重要实验工作。目前,水质分析报告的计算多以换算表、算盘或计算器为主。用这些方法不仅费时,而且容易出错。根据水质分析实验数据较多,计算较繁,很适合用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运算。 本文以SHARP PC-1500袖珍式计算机为例,编写了计算并打印水质全分析报告的BASIC程序。应用本程序运算,不仅操作简便,而且计算结果可靠。其速度较原来提高4~6倍。  相似文献   

7.
<正> 岩石化学图解是研究岩石学的基础工作之一,它计算量大,绘制图件多,利用手工,既费时又费力,计算机的应用为该项工作提供了方便。前人在该项研究中,应用软件多为单一的程序,尚未成为系统,为此我们在IBM-PC 机与SR-6602绘图仪上开发出常用岩石化学图解计算机作图软件系统,它将计算、绘图融为一体,达到计算10余种各类判别法参数,并具选择绘图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TI—59型电子计算器是可编程序的袖珍计算器,它可用磁卡记录已编的程序,需要时可重新读入进行运算。当配有PC—100A或PC—100C印刷机时,还可以自动记录运算结果,使用极为方便。由于它体积小、操作简单,一般地质人员都能很快掌握,很适合在分散的野外和室内工作中使用。最近,我们结合工作,从简到繁试编了几个这种计算器上用的岩石化学  相似文献   

9.
吴春发 《地质与资源》2004,13(3):181-183
地质模拟正从一维、二维技术向三维技术发展,需要分析和处理的数据成倍甚至上百倍增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分析和处理的速度也随之快速增长,但运用常规的编程来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费时又费力.而MathCAD具有解决这一问题的强大的数据分析、处理功能和仿真功能,将MathCAD应用于地质模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中是十分必要的和可行的.本文简要介绍了MathCAD的功能和其在各类地质模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TI-59型计算器是国内使用甚为普遍的可编程序袖珍计算器。由于它体积小,操作简便,很容易为一般地质人员所掌握,因而非常适合在分散的野外和室内工作中使用。最近,因野外教学工作的需要,作者试编了利用野外实测数据计算岩层真厚度的程序。大量计算表明,用它来进行一个岩层真厚度的计算平均仅需15秒钟,而用以往的办法至少需25分  相似文献   

11.
一般在鑑定岩石时,首先將标本經过切、磨、粘等手續,制成0.03公厘厚的薄片,在透射光下进行观察和研究。若在薄片下发现有不透明的金屬矿物时,则要重新在原来标本上磨制光片,进行金屬矿物的鑑定。如果不透明金屬矿物的种类很多时,則金屬矿物和透明矿物的关系在光片下就又无能为力了。为解决光片和薄片在鑑定中各自存在的缺点,我們試用了文献上所介紹的“光薄片”来补偿这个不足。所謂“光薄片”是一种既能作薄片,  相似文献   

12.
利用偏光显微镜进行岩矿鉴定和岩相学分析是矿物学、岩石学研究的一项基本工作。常用偏光显微镜的观察视域范围狭小,视域大小不能随意变动,这对大视域观察与识别镜下岩石的结构、构造、显微地质现象和粗大矿物等造成困难。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在偏光显微镜成像原理基础上,开发出利用扫描仪和偏振光片获取岩石薄片大视域图像的方法,即薄片扫描法。该方法能获得大视域的单偏光和正交偏光图像,为科学研究提供精确的、全面的图像证据资料。薄片扫描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易、能获得全域精美的数字化图像、能清晰的反映矿物结构构造和地质现象,为识别矿物学和岩石学信息提供了科学方法。薄片扫描法适用于矿物颗粒粗大、形态复杂的显微地质现象,常规偏光显微镜下不能反映结构、构造的样品。薄片扫描法的成功开发,对岩相学、构造岩相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地质制图,无论在普查找矿与矿床地质勘探阶段是一项精细工作。地形、地质配合一次测图法,使地质人员与地形测量人员密切配合,保质保量的完成党所交给我们的任务,既节约时间又减少了工序。地质与地形测量人员配合的一次测图法,主要应用于地形碎部测量,适用大于1/5000比例尺的矿床地形地质测量。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磨制偏光显微镜用的岩矿薄片,是以光学树脂胶粘结盖玻璃,费工费料. 笔者从1974年开始,在磨制碳酸盐类岩石薄片时,将固体光学树脂胶用二甲苯溶解,制成光学树脂胶溶液,储存于磨口浸油滴瓶内.溶液浓度应低于市面出售的粘信封的胶水制薄片时,用滴棒将溶液滴在薄片上,让其自由浸润,待二甲苯挥发后,薄片上即留下一层极薄的树脂胶盖层,盖片工序即告结束. 此法制成的薄片与盖玻璃盖制的薄片,镜下观察效果完全相同,也能较长时间保存.如要挑取盖胶下的矿物作其他鉴定,只须用二甲苯棉签擦去部分盖胶即可. 溶解树脂胶的溶剂还可以是乙醇、乙醚、丙酮等.光  相似文献   

15.
耿建民 《地质科学》1958,1(1):31-31
加拿大树膠,大家都知道,是膠结物质和粘制岩片薄片所不可缺少的东西。这种东西以前以美国出产的最好,我們一貫是到国外去买,每年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外匯,买美国的东西既化錢多,又不及时,常常影响工作,因此,怎样创制一种新产品来代替加拿大树膠,使粘制薄片工作作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便成了我们地質研究所磨片组老工人余国鈞同志经常考虑的問題。余国鈞同志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按“理”来說要創制这种超国际水平的东西是不大可能的,而以前也的确有好些人連想都不敢想。  相似文献   

16.
行讨论和对比,初步认为可分上、下两个动物群。对阿里地区早二叠世珊瑚,前人未经过系统研究和描述,由于地质工作的大力开展,我院科考队和西藏地质二队科考队在1980年共同组队在该区进行工作并系统采集各门类化石,在古生物方面有不少新的发现。本文资料来源就是他们辛勤劳动采集的二叠纪珊瑚标本,经转交作者研究,现共描述四射珊瑚 8 属 7 新种和 1 新亚种;另外描述床板珊瑚 2 属 2 新种和 1 新亚种。 在研究过程中,部分标本蒙长春地院林英铴副教授审查并提出宝贵意见。文成以后,承王鸿祯教授审阅中、英文稿,我院科考队同志提出宝贵意见,我院北京研究生部磨片室、照相室同志代为磨片和照相,笔者  相似文献   

17.
湿式凿岩和爆破后喷雾是坑道防尘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措施,在坑道无水或少水时,严格执行这项措施是有困难的。在水源距迎头很远的情况下,运水到迎头不仅费力而且费时。凿岩时往往由于水不够,中途上水耽误时间,有时不得不减少水量;爆破后喷雾  相似文献   

18.
岩体节理形貌的分形维数与摩擦角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乃明 《岩土力学》1996,17(3):54-58
在土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岩体节理的摩角是一个重要参数,该值的获取既费时又费力。本文首先简要介绍节理形貌的描述方法和分形几何理论,然后将分形理论引人岩体节理摩擦角的研究中,得出了用分形维数表示摩擦角的经验公式。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黄胜忠 《广西地质》1994,7(2):71-76
本文介绍了用长城系列微机进行钻孔弯曲的校正计算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真接用于存档和作剖面图,并用实例说明计算程序的运行过程。宜在广大地质人员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孙大光同志在一九八三年全国地质局长会议上提出了在本世纪末争取完成成矿远景区和主要经济建设区一比五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200万平方公里的战略任务。这是一项严肃而又艰巨的奋斗目标,我们不仅应当在认识上确立区调工作的战略地位,而且在工作部署上必需实行普查勘探队和区域地质调查队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区调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战略性工作,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工作。区调工作的广泛开展,不但是大幅度提高地质研究程度的有效途径;同时又能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