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海洋有毒动物,在魚类中有河(?)和鬼鲉;在棘皮动物中有毒棘海胆;在腔赐动物中有水螅、水母、海蜇、海笔和海葵等。这些动物有的直接影响它们周围的动物,给海津养殖业带来危害;有的直接彩响人们的健康,甚至危害生命。我国沿海渔民曾因误食有毒动物而受害,其中尤以食河(?)受毒者为数较多,而且常有中毒致命的事故发生。因此,今天对海洋有毒动物进行研究,对于海洋养殖事业及人休健康是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仅以河魨为材料进行毒性实验,作为有毒动物研究的开始。  相似文献   

2.
陆地上的白色世界一般与冰雪相联系,一望无垠的冰原带来的是纯洁、平静和孤寂。海洋中的白色更多的是指生机勃勃的动物世界,它们中有的优雅潇洒、善于表演;有的笨拙憨痴、热衷吃喝;有的凶残狡猾、四处游荡……相比之下,海洋中的白色世界则热闹得多,有趣得多。“杂技明星”——白鲸白鲸是地道的  相似文献   

3.
海底的申诉     
有人曾经认为,深海太荒凉、太贫瘠、危害太大,不适合任何生物生存。但事实上,对于那些能在食物稀少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海洋动物来说,深海却是一片沃土。能在黑暗中发光、长着针一样锋利毒牙的鱼在海底慢慢爬行,半透明的水母、身体比鲸还长的令人费解的巨大乌贼,引发了几个世纪的神话.蛤蜊将有毒物质转化成食物,多毛虫能够忍受海底火山的高温……生活在海底的生物能有1亿多种,其中大  相似文献   

4.
海洋动物虽生活在水中,有的却非常有灵性,它们的许多奇妙特性一直是动物学家和仿生学家研究的课题,也是军事家所要的士兵。确实,有很多海洋动物已在海军服役。  相似文献   

5.
在海洋动物家族里,如果望“名”生义,就会闹出笑话,因为确有一些海洋动物是“名不副实”的……是鱼不叫鱼人世界鱼纲动物约有2万多种,平时我们见到的工鱼类动物的名称中往往带有鱼字或以鱼字作偏傍,但是也有例外,有的动物虽说属于鱼纲,从名称上看似乎与鱼纲毫无关系,例如海马、海龙等。海马头部象马,身体侧扁而弯曲并带有环状骨板,躯干与头成直角,长3~6寸,它没有腹鳍和尾鳍,靠背鳍和胸鳍不停地摆动来活动,海马在水中移  相似文献   

6.
梁计林  龙丽娟 《海洋科学》2012,36(1):139-142
甲藻(Pyrrophyta)又称双鞭毛藻(Dinoflagellates),是海洋浮游植物的重要种群之一,其种类繁多,全世界已记录的约有130个属,1200个代表种。随着赤潮的频繁出现及赤潮毒素的强效活性的发现,有毒甲藻的危害及医药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赤潮毒素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中研究、开发进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的动物也和人一样,相互间的关系同样纷繁复杂。例如,有的两种动物生活在一起,相依为命;有的两种动物生活在一起,相互利用。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下面几类动物是怎样相聚一起,成为海洋动物世界“共生族”的。寄居蟹和海葵寄居蟹和海葵是典型的共生关系。为了保护自己,寄居蟹把海螺弄死,自己跆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陆地上的动物是要睡觉的,尽管他(它)们睡觉的姿态和方法不同。那么,海洋中的动物是不是也要睡觉呢?回答是肯定的。睡眠只不过是作较长时间休息的一种特殊方法。不管是陆地上的动物还是海洋中的动物,都需要进行休息,包括睡眠。这种睡眠,陆地上的动物一般时间较长,容易被人察觉;而海洋中的动物大多睡眠时间很短,就难以被人发现了。例如,鱼类的睡眠时间就非常短,有的仅几分钟,有的甚至只有几秒钟,人们眼一眨的功夫,对有些鱼来说,就已睡了一觉。海洋中除鱼类外,还生活着许多哺乳动物。它们睡觉的方法虽然与鱼类不同,但同样要睡觉。例如,海豚睡觉时,多半  相似文献   

9.
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的危害与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中可引发赤潮的藻类约有300种,其中有毒赤潮藻为80种左右。现已知道的赤潮藻主要毒素有麻痹性贝毒、腹泻性贝毒、记忆缺失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西加鱼度和溶血性毒素,前5种毒素的结构已经基本得到证实。有毒赤潮藻的毒素可以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人类误食含有藻毒素的食品时可能中毒,严重者还可能死亡。海洋有毒赤潮藻及其毒素的检测已经成为当今全球赤潮研究和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通过形态学分类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遗传探针)和免疫学检测技术对有毒赤潮藻进行检测;可以通过生物学、物理化学检测方法和神经受体结合、免疫学检测技术对赤潮藻毒素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0.
人生了病,要去医院请医生诊断治疗,生活在海洋里的鱼生病了,到哪儿去医治呢? 海洋中确实也有鱼“大夫”,隆头鱼便是其中之一。有的鱼儿生了病,就游到隆头鱼那儿去“请求”治疗:身上的组织感染了,隆头鱼会给它除掉;寄生的动物,隆头鱼把它当食物吃掉;即使鱼儿的“病”生在嘴巴里,隆头鱼也会游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原本安详、寂静的浩瀚海洋如今也是热闹非凡。美国海军每年都要在海底进行水底爆炸实验,各国的商船在宽阔的洋面上往来如织,海底石油勘探和海洋开发活动也是方兴未艾。些活动都在海水中制研究人员指出,所有这些活动都在海水中制造了大量的噪声,给海洋动物带来严重的危害。人为制造的这些海底噪声将对海洋动物的听觉和行为造成干扰,迫使有些海洋动物不得不离开海洋,爬到海边和沙滩上。研究人员最近已经得到确切证据,表明所有这些海洋噪声已经导致海洋生物患上各种疾病。当鲸和海豚潜入水底时,其肺中的…  相似文献   

12.
虎是一种大型的食肉动物,号称为“百兽之王”,是勇猛、威武和残暴的象征,在辽阔的海洋里,有的动物在捕食时好像饿虎一样凶恶,有些动物身上的图案与老虎身上的颜色比较接近,人们在给这些动物命名时,习惯上都加一个“虎”字,下面介绍几种名称中带有“虎”字的海洋动物,请大家看一看它们是否名符其实。虎鲨虎鲨属于软骨鱼纲,虎鲨科唯一一属鲨类动物的统称。虎鲨长1.4米左右,身体较粗,呈黄褐色,有暗色横纹多条,栖息近海底层,约有10多种。由于其身上的横纹有宽有窄,故又有狭纹虎鲨  相似文献   

13.
人类活动给沿岸水域造成了许多问题,如海滩、河口和沿岸水域受到有毒物质和营养盐的严重污染,鱼贝类资源大量减少,有的水域已达到危险程度;给沿海公共卫生和旅游业带来严重影响;安德鲁飓风给美国造成约200亿美元的损失;多年来已禁用的DDT和含氯农药仍在鱼贝类体内聚集,威胁着人类、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的健康。 美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关注着各类沿岸问题,于1989年制定了“沿岸海洋规划”(COP),以集中NOAA和沿海科学界的力量来解决长期存在的沿岸急迫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进入海洋的有机质,除一部分被动物摄取外,相当大一部分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营养盐等。由于营养盐是生物生长和发育各个阶段所必需的,因此在正常的海水中,加入适量营养盐可以促进生物的繁殖和生长。但是过量的营养盐进入海洋以后,反而会对海洋产生污染,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现在有人把有机质和营养盐对海洋的污染称之为“富营养化”。 调查表明,有机质和营养盐对海洋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陈家炜  张海滨 《海洋通报》2017,36(6):601-610
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压力逐渐升高而温度逐渐降低。因此,应对压力和温度变化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海洋动物的垂直分布模式。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关于压力及温度对海洋动物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概述了3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直接比较不同深度近缘海洋动物的差异、使用加压装置培养海洋动物、在常压及原位温度下培养深海动物;然后归纳了压力及温度对海洋动物生理的影响,包括有机渗透调节物质浓度及蛋白质序列、胚胎及幼体发育速率和畸变率、行为模式及代谢速率、基因表达水平;最后讨论了海洋动物适应高压环境的生理机制,压力对海洋动物垂直分布的限制能力,以及浅海动物和深海动物的起源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农业和海水养殖业所使用的有机磷农药(OPs)造成沿岸海水的严重污染,威胁到海洋动物的生存。有机磷农药的海洋生态毒理学研究已经成为海洋环境科学中的热门领域之一。作为动物神经传导过程中的关键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能够被有机磷农药专一性抑制,因此,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动物AChE的影响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以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综述了有机磷农药对海洋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7.
正献给孩子们的即可听又可看的海洋好故事诚意之作。全世界5种以上版本。畅销10万册。新奇迷人的海洋趣味历险故事,在故事中涨姿势,在故事中养成好品格。大海里面有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它们神秘、五颜六色、千奇百怪;它们勇敢、善良、机智、爱冒险;它们很特别,每一个都与众不同;它们需要我们关爱和保护,有些可爱的海洋动物如果我们再不伸出援手,就有可能再也见不到它们了。  相似文献   

18.
多溴联苯醚在海洋生物中的富集及毒性效应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溴联苯醚(PBDEs)作为一种新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海洋环境中广泛存在,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也日趋加大,因此评价PBDEs的海洋生态效应十分必要.本文在简介海水中PBDEs化学行为的基础上,依次阐述PBDEs在海洋浮游生物、底栖动物、游泳生物体内的富集,其沿海洋生态食物链(网)的传递规律与毒性效应,还展望了PBDEs海洋生态效应今后需加强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9.
种类繁多的海洋动物,纵有千种风情,万般姿态,并非对人都无危险;纵有千种风味,万种营养,也并非都是无害的美味佳肴。估计每年约有4万~5万人不幸被海洋动物伤害,还有2万多人因吃有毒的鱼、贝类而中毒,其中死亡者有近300人。因此,人们对这些危险的海洋动物应该有所了解。杀人的水母刺胞案例:1987年8月12日,一位23岁的男青年,在北戴河海水浴场浅水中正玩得开心,突然双腿被海蜇(水母)缠住。他当时并未在意,10分钟后上岸,感到下肢痛痒难忍,被蜇处出现鞭痕状的红斑,以后病势渐重,全身发冷,心悸气短,口唇青…  相似文献   

20.
有毒赤潮的快速检测和赤潮毒性标准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灾害于近几年频繁暴发,有毒赤潮危害更为严重,近年来国内外已发生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有毒赤潮.综述了赤潮毒素的生物及化学检测法,HPLC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准确、快速等优点,是一种很好的快速检测赤潮毒素的方法.在对我国赤潮毒素进行检测研究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适合我国的赤潮毒性标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