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反映着城市的实力,科学评价城市竞争力也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以河南省38个城市为研究样本,从经济发展与效益、社会与科教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以及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评价了河南省城市的综合城市竞争力,并对河南省城市内部的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河南城市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数字化评价体系,采用近年来河南省和各地市实际统计数据,提出河南省旅游竞争力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河南省18个地市旅游竞争力差距显著,等级明显;全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可分为4个层次,各层次城市旅游竞争力水平呈梯型分布;4个层次中所包含的城市数目与在全省竞争力中所占的份量明显不成比例,第一、二层次优势突出,第三、四层次落后较为明显。研究指出未来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布应向均衡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全国比较优势格局中,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河南省目前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经济竞争力在全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特别是人均水平始终低于全国的人均水平。根据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变动轨迹,提出了河南省经济竞争力比较优势偏离、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人口众多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等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现状及未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对河南省与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比较的基础上,对河南省相对较弱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及其导致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管理体制、经济结构、发展环境变化、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和历史遗留问题是河南省区域经济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最后,本着提高河南区域竞争力的原则,提出了未来河南经济发展中所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安徽沿江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兼论与江苏沿江城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城市竞争力的强弱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竞争力评价与区域比较足发现城市竞争优势与劣势的有效方法,是针对性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前提。本文在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安徽和江苏沿江16个城市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安徽沿江地区与江苏地区城市及安徽沿江城市内部的城市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安徽沿江城市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探索性空间分析的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选择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标,对东北经济区36个地级市2003-2005年竞争力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相关分析,揭示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的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异质性以及空间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东北经济区36个城市中,城市之间的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该区域城市发展整体上存在着明显的空间聚集现象,2003-2005年城市竞争力的空间聚集程度在不断加强.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竞争力较高的城市位于东部和南部,竞争力较低的城市位于西部,并且趋于聚集,经济发展区域性明显;纵向比较,在3年内东北经济区城市竞争力得到一定的发展,相邻城市空间差异性在减小,城市竞争力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7.
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兼顾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导向,提升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是实现旅游转型发展与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任务。本文阐述了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理论,构建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从动态演变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2009年~2015年的文化旅游竞争力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总体上有所提高,位序较为稳定;苏州文化旅游品牌资源竞争力排名第一,其余指标上海均排名第一;上海、杭州、苏州和南京四地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的空间偏离-份额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研究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偏离-份额空间模型应用到中原城市群2006-2011年各产业经济增长分析中.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整体的结构效益与产业竞争力优于全省水平,相对于邻近区域,具有较强的空间竞争力,而空间结构分量为负;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无论与河南省相比,还是与邻近区域相比,其第一、二、三产业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对比中原城市群9个省辖市在偏离-份额传统模型和空间模型结果中的竞争偏离分量,进而提出提高中原城市群产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模型测算指标权重,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洛阳市为实例对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基于AHP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评价城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潜力,还能够帮助城市更好地参与国内和国际旅游业竞争。城市旅游竞争力是一个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省域中心城市(指17个地级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和主导作用日渐增强,市区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制约愈加突出。这在中部地区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研究河南省中心城市市区行政区划问题,对于培育中心城市,加快河南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河南省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现中原崛起的必然选择(一)河南省已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城镇化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远低…  相似文献   

11.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高地之一.在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周边城市群发展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与周边城市群关系的总体策略: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融合支撑,与京津冀北城市群--互补合作,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合作竞争,与武汉城市群--错位共起,与关中城市群--联合合作.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城市职能结构的有序推进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文章首先根据河南城市的产业结构和行业区位熵将河南城市进行职能类型的划分;然后对此进行分析并找出河南城市职能结构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河南省城市职能结构有序推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战略探讨   总被引:33,自引:7,他引:26  
城市群空间整合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是促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重要举措和内容。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战略构想是:重点发展“两核两线一弧众三角”,同时重组县级市和小城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后,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空间整合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位理论,通过构建市场维、资源维、社会经济维、生态环境维的指标体系,评价2004—2009,2009—2014年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核心边缘理论,建立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格局。研究发现:青岛市城市旅游综合竞争力排名稳居第一,烟台市、济南市紧随其后,其余城市的排名变化不大;山东省城市旅游竞争力呈现核心城市—次级城市—边缘城市的空间格局。核心城市可采取协同发展策略,带动和辐射周边城市的发展;次级城市重在加强市场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边缘城市以特色策略为主,生态位扩充策略为辅,扩大生态位,提高城市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28  
许学强  程玉鸿 《地理科学》2006,26(3):257-265
在界定城市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案例,从城市群的角度进行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通过建立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择1990年和2001年两个时间断面,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影响要素及其内部城市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及提升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研究是优化旅游环境,推动区域城市旅游走上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本文以吉林省九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在选取一定量化指标的基础上,运用SPSS15.0因子分析法对各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各类旅游环境竞争力得分,比较分析各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差异及其与各城市旅游收入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吉林省各城市旅游环境竞争力的措施.以期为优化吉林省城市旅游环境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城镇体系空间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城镇化是引领河南省城镇体系整体加速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而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又是支撑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首先,以河南省地级市、县级市、县城共126个单元为基本分析单位,采用城镇密度法和分形理论研究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结果显示:河南省城镇体系呈现城镇密度分布不均、中心指向性集聚等特征。其次,从豫中、豫北、豫西、豫东、豫南五大区域层面,采用不平衡指数法分析区域间城镇化差异,探讨土地、产业、经济、人口等要素的优化调控。最后,结合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城市群等发展契机与机遇,提出科学规划城镇体系、合理调整空间布局、发挥区域自身优势、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加强生态城镇建设等空间优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