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四川盆地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接触关系以及长兴组岩溶成因的认识,地质界一直存在较大分歧。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成像测井、C-O同位素等资料研究发现,普光气田长兴组发育大规模溶沟、溶洞、囊状溶洞、岩溶角砾岩; P/T界线附近长兴组溶蚀灰岩碳同位素发生严重负偏移;长兴组顶见不整合面,成像测井岩溶相带划分明显;长兴组顶部存在地层缺失。综合分析认为,普光气田长兴组发生过表生岩溶作用,长兴阶晚期重大海退事件是引起表生岩溶的主要因素。长兴组长期接受表生岩溶作用的改造,除形成台地边缘礁滩相储集层外,在礁滩欠发育的台地内部和台地前缘上斜坡等区带,是寻找不整合岩溶储集层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四川盆地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接触关系以及长兴组岩溶成因的认识,地质界一直存在较大分歧。通过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成像测井、C-O同位素等资料研究发现,普光气田长兴组发育大规模溶沟、溶洞、囊状溶洞、岩溶角砾岩;P/T界线附近长兴组溶蚀灰岩碳同位素发生严重负偏移;长兴组顶见不整合面,成像测井岩溶相带划分明显;长兴组顶部存在地层缺失。综合分析认为,普光气田长兴组发生过表生岩溶作用,长兴阶晚期重大海退事件是引起表生岩溶的主要因素。长兴组长期接受表生岩溶作用的改造,除形成台地边缘礁滩相储集层外,在礁滩欠发育的台地内部和台地前缘上斜坡等区带,是寻找不整合岩溶储集层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3.
四川宣汉盘龙洞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特征及成礁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野外露头剖面观察与深入剖析,对宣汉盘龙洞长兴组生物礁沉积特征和成礁模式进行了室内综合分析。该礁位于鄂西城口海槽西侧台缘带,为相对海平面整体下降背景下形成的一套加积-进积型台地边缘生物礁。该露头出露良好,长兴组以海绵骨架礁灰岩和海绵骨架礁白云岩为主。综合岩性、古生物等沉积相标志,该区长兴组属于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沉积体系,可进一步划分出斜坡相、台地边缘生物礁和台地边缘生屑滩相,其中台地边缘生物礁又可划分为礁基、礁核、礁盖、礁前、礁后等亚相。区域沉积环境、岩性、古生物以及生物礁的内部构成分析认为,盘龙洞生物礁可分为3期成礁旋回:第一旋回礁是低能环境下形成的未经充分生长而被淹死的礁,主要由生屑泥晶灰岩和少量骨架岩组成;第二旋回礁形成于较高能环境下,经历了充分生长后暴露而死亡,暴露时间短,仅顶部发生了较弱的白云岩化;第三旋回礁则形成于高能环境下,经历了充分生长并暴露出海平面后死亡,其死亡后经波浪和水流的改造作用而形成生屑滩,长期暴露发生强烈白云岩化。  相似文献   

4.
在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地层中,利用大气暴露面上沉积物恢复古环境的研究至今尚未展开.四川盆地东部涪陵地区的二龙口剖面在二叠纪末位于扬子碳酸盐岩台地内,为礁后开阔台地相,在上二叠统—下三叠统界线附近沉积了较为完整的海相碳酸盐岩.该地层从下到上可分为1~31层.其中,上二叠统长兴组(1~6层)顶面为侵蚀不整合面,下伏于厚3~10cm(平均厚度约5cm)的古风化壳(7层).相较于1~6层,飞仙关组7~19层中碳酸盐矿物含量降低,黏土矿物含量增高.而20~31层以泥晶灰岩为主,偶尔伴有薄层黏土岩夹层.二叠系—三叠系界线位于19~20层之间.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显示,风化壳以黏土矿物为主,主要为规则伊蒙混层(I/S)和少量伊利石.在扬子台地范围内不同的沉积相带中,该黏土矿物组合具有较好的地层可对比性,说明研究区长兴组之上风化壳中黏土矿物形成的主控因素可能是区域性的,如火山活动带来的外源沉积.结合其下伏围岩(1~6层)岩石学和稳定同位素组成均缺乏淡水改造特征,可以判断该风化壳形成于加积模式而非改造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此种黏土矿物以规则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的组合方式,与二叠纪末出现的碱性、高温、缺氧的沉积环境一致.自7层向上,黏土矿物中伊蒙混层相对含量逐渐降低,且混层比逐渐减小,而伊利石、绿泥石、绿蒙混层相对含量逐渐增加,则与逐渐加剧的碱性-高温-缺氧的极端沉积环境有关.因此,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黏土矿物对扬子台地二叠纪末古环境突变有较好的记录能力.  相似文献   

5.
盘龙洞剖面长兴组与普光气田同属于川东北的碳酸盐台地边缘相礁滩相层序,其岩石地层和沉积相研究结果对于认识普光气田、龙岗气田的储层发育和分布规律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根据对薄片的仔细观察分析以及对相关地层的认识,对剖面长兴组的结晶白云岩地层进行了原岩恢复。根据古生物面貌及岩石组构特征,将盘龙洞剖面长兴组自下而上划分四段:下生屑岩段、礁灰岩段、上生屑岩段、微生物岩段。下生屑岩段包括了下部含小型有孔虫的深水陆棚相泥晶灰岩、以及上部含腕足类和棘皮类的浅水陆棚相生屑泥粒岩。礁灰岩段厚达108m,由海绵骨架岩和障积岩组成。上生屑岩段厚约45.3m,已经白云石化为细晶白云岩,导致前人往往误划分为蒸发台地相。仔细观察后仍然可以进行原岩恢复,主要由生屑泥粒岩、粒泥岩组成,含棘皮类、有孔虫、粗枝藻、等组成的群落。微生物岩段厚约8.7m,不仅地层以不规则薄层状为特征,而且含有特征的微生物群落。与普光6井、湖北利川见天坝长兴组剖面对比后发现,它们有相似的沉积层序:下部的深水相灰岩、中部的生物礁岩、上部的开阔台地相或相似环境的生屑灰岩。这应代表台缘礁滩相带的典型层序,可作为认识台缘礁滩相储层的基础。前人研究未能识别长兴组顶部的微生物岩段。这直接导致了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无法正确确定。本文提出可以把微生物岩段作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对待,可以作为确定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的标志层,把界线放在微生物岩段的中部。  相似文献   

6.
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成因类型及潜伏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相对海平面升降对礁生长发育控制的角度建立新的生物礁成因分类 (进积礁、并进礁和退积礁 ) ,据此描述川东—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的属性 ,认为该区进积礁和退积礁并存。根据礁体的进积和退积方向对潜伏礁进行预测 ,指出鄂西地区见天坝礁群的东南侧应该存在层位相当于长兴组三段的潜伏礁带 ,华蓥山—川东成礁带以西可能存在层位相当于长兴组三段顶的潜伏礁带。  相似文献   

7.
从相对海平面升降对礁生长发育控制的角度建立新的生物礁成因分类(进积礁、并进礁和奶积礁),据此描述川东一鄂西地区二叠纪生物礁的属性,认为该区进积礁和退积礁并存。根据礁体的进积和退积方向对潜伏进行预测,指出鄂西地区见天礁群的东南侧应该存在层位相当于长兴组三段的潜伏礁带,华蓥山一川东成礁带以西可能存在层位相当于长兴组三段顶的示众太礁带。  相似文献   

8.
四川盆地长兴组发育优质生物礁滩储层,是重要的勘探层系.目前,缺少对其储层特征和成因的研究.以岩石特征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地质研究、镜下鉴定、阴极发光、Sr、Fe、Mn元素和C、O、Sr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盐亭-潼南海槽台缘带礁滩体储层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展开了系统研究.受盐亭-潼南海槽台缘带控制,川中地区礁滩体呈规律性展布.海槽东侧广安-公山庙台缘带主要发育生物礁,以生物礁滩复合体中的礁顶滩及礁内滩白云岩为主要储集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及生物格架孔,白云岩化程度高;其单层厚度薄,分布广.海槽西侧生物礁不发育,以生屑滩为主,储层以生屑灰岩为主,孔隙主要为粒间溶孔、晶间孔、溶缝等;储层单层厚度较薄,累计厚度较大,分布范围比较广.埋藏白云石化是盐亭-潼南海槽台缘带白云岩储层的主要成因,埋藏期封存于长兴组地层中被淡水改造了的海水及来自于飞仙关组底部泥页岩的压实水是礁滩储层白云石化的主要流体来源;长兴末期存在的区域性暴露剥蚀叠加埋藏溶蚀改造是岩溶储层的主要成因.盐亭-潼南海槽台缘带优质储层受海槽台缘带、埋藏白云石化、长兴末期暴露剥蚀叠加埋藏溶蚀改造多因素共同控制,储层累计厚度较大,分布广,为规模有效储层.   相似文献   

9.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发育规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是我国二叠纪发育最好的生物礁之一。该地区生物礁包括茅口阶堤礁、吴家坪阶珊瑚层、长兴阶堤礁和点礁。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系统地研究了该地区生物樵的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特征,建立了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类型较多。礁组合相带齐全,礁骨架结构极为典型,古岩溶十分发育。生物礁发育程度具有明显的旋回性,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和古气候是控制生物礁发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沉积相,以及有机质丰度、成分、成熟度等分析研究,证实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非礁相气藏,除部分来自本层气源岩外,有来自下伏龙潭组的过成熟煤成甲烷混入,也可能存在阳新统天然气混入,但不是来自志留、寒武系气源岩。所以,不是单纯的油型气,  相似文献   

11.
黔东南凯里—麻江—丹寨地区(构造上位于黔南坳陷东北部)下奥陶统红花园组为一套生物碎屑灰岩。该区已发现的麻江古油藏尚未取得油气勘探进展。对区内多处露头剖面中—下奥陶统进行了宏观勘查和采样以及岩样微观薄片分析,证实该套地层曾发生古岩溶作用,并可识别出埋藏岩溶和风化壳岩溶两类古岩溶作用。基于这些岩溶剖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古风化壳岩溶受早中奥陶世古隆起及剥蚀时间控制,主要发育于古隆起区麻江古油藏一带,而其它地区为埋藏岩溶。认为古风化壳岩溶形成大量溶蚀孔洞缝,为红花园组提供了优质储层条件。此外在中—下奥陶统大湾组碎屑岩覆盖下的红花园组碳酸盐岩也可以发生埋藏岩溶并形成较好的岩溶型储层。红花园组在黔南坳陷东北部的油藏大多有过暴露或破坏。认为在坳陷西南部寻找古隆起区附近的上述两类储层应是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具有演化历史长、沉积盖层厚度大、油气资源丰富等特点,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上扬子地区中、晚二叠世之间的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改变了四川盆地古地理格局,造成地壳的快速抬升,盆地西南地区地壳抬升幅度最大,呈现古剥蚀高地,往北东方向的影响逐渐减弱,从而导致沉积环境自西南向北东由单一的海相依次转变为陆相、海陆过渡相至海相沉积。本文讨论了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过程及对四川盆地油气储层的影响,认为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对四川盆地油气储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阶段、3种影响作用方式。两个阶段是指中二叠世末期和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时期。3种方式是指峨眉山地幔柱导致的地壳抬升对下伏中二叠统灰岩储层的改造作用,表现为地幔柱核心区(大理—永仁)中二叠世地层发育风化壳岩溶型储层;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火山喷发旋回对火山岩储层的空间发育的控制作用,发育了火山岩储层;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控制的晚二叠世盆地构造格架对上覆沉积储层的控制作用,导致了峨眉山地幔柱外围伸展区(川东北—西北)发育海槽,控制了晚二叠世礁滩相沉积的发育等。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形成过程不仅形成了优质的火山岩储层,同时也影响了沉积岩相的空间分布、改造了下伏碳酸盐岩的孔隙特征,进而控制了四川盆地的油气储层。  相似文献   

13.
黔北及邻区上二叠统底部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泛产于黔北地区的高岭土矿在地理分布上与川南一带的叙永式高岭土矿是连续的(图1),其矿床地质特征也颇相似。该类矿床最早在四川见有报导、开采和利用。1982年关铁麟同志据该矿床地质特征认定其为古风化壳残余矿床,并命名为叙永式高岭土矿床。我队曾在黔北及川南叙永一带开展区调工作,在搜集前人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部分普查找矿工作后,据其特征将矿床成因划为风化淋积矿床。  相似文献   

14.
基于野外露头、岩心、薄片和测录井等地质及地球物理资料分析,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深入研究了鲁西豫东(东濮)地区奥陶系顶部峰峰组和上马家沟组岩溶储集层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并进一步分析优质储集层形成的主控因素,预测了有利储集层分布区。结果表明,奥陶系顶部储集层主要岩性为颗粒石灰岩、云质石灰岩、泥晶石灰岩、粉细晶白云岩、含膏白云岩和藻粘结白云岩等,裂缝和溶洞是主要储集空间类型。白云岩类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2.5%,平均渗透率为7.43×10-3μm2;石灰岩类储集层平均孔隙度为2.2%,平均渗透率为2.72×10-3μm2。储集层经历了沉积—准同生期成孔(寒武纪—中奥陶世)→风化淋滤(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矿物充填(晚石炭世—白垩纪末期)→溶蚀改造(古近纪)4个演化阶段。沉积相、成岩作用及构造应力控制了研究区优质储集层的形成。颗粒滩及潮坪相带、断裂发育带、白云石化作用和准同生岩溶、表生岩溶、埋藏岩溶作用6项叠合区储集层质量最优;颗粒滩及潮坪相带、白云石化作用和准同生岩溶作用、表生岩溶作用4项叠合区,以及断裂发育带、表生岩溶作用、埋藏岩溶作用3项叠合区储集层质量次之;颗粒滩及潮坪相带、断裂发育带、白云石化作用和准同生岩溶作用、埋藏岩溶作用5项叠合区储集层质量一般。  相似文献   

15.
贵州沫阳剖面二叠纪末浅水沉积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飞  吴夏 《沉积学报》2012,30(4):679-688
处于大贵州滩南缘的罗甸沫阳剖面在晚二叠世时发育典型的浅水相沉积组构,包括长兴期生物礁、生物灭绝事件界面附近的不连续面以及可能的古岩溶堆积物。其中长兴组为典型的钙质海绵礁,造礁生物主要包括古石孔藻、Tubiphytes和纤维海绵,同时大量的栉壳状胶结物填充礁体孔隙并具有世代性。在沫阳剖面的不连续面,可识别标志包括缝合线和侵蚀面两种,分布于上二叠统顶部泥粒岩-颗粒岩(〖XCTT.TIF〗类、海绵、钙藻以及Tubiphytes为主)与鲕粒灰岩之间。在部分露头上还可见一类特殊的角砾岩:角砾类型既包括生屑团块和泥晶团块,还包括硅质岩碎块,数量众多,大小不一且磨圆很差。大量含巨鲕的鲕粒灰岩直接上覆于角砾岩,以及角砾岩顶部的裂隙之中。除此之外,包括垮塌角砾岩和洞穴堆积物等特征的发现,都指示了沫阳剖面在当时岩溶发育。这类沉积物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晚二叠世时,沫阳地区持续发育的生物礁形成了突出的古地貌单元,随着相对海平面的下降晚二叠世沉积物发生暴露。在大气淡水-渗流成岩作用影响下,暴露地表的突出地形上岩溶作用发育;非突出地形受风化剥蚀及随后海侵过程的双重影响,与上覆地层之间显示侵蚀面或缝合线接触的特征。从野外露头情况来看,沫阳剖面并没有像其他浅水台地一样在生物灭绝事件之后发育微生物岩,而是直接出露一套含核形石和巨鲕的鲕粒灰岩。以鲕粒灰岩为主的“灾难沉积物”紧邻长兴组生物碎屑灰岩的情况在华南比较少见,这对于进一步了解生物灭绝事件起因以及当时特殊的海洋环境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采用EXXON公司"Vail"学派的观点,将晚二叠世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发育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比较完整。层序Ⅱ只发育海侵体系域及高位体系域。通过绘制各种单因素等值线图,并与单井剖面相和连井剖面相分析相结合,从点到线再到面,展开古地理分析。2个层序均反映出海侵自东向西的脉动推进、东深西浅的格局,从而产生了潮坪三角洲-海湾(泻湖)-潮坪-浅海沉积模式在垂向上和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其中海湾-潮坪及碳酸盐台地构成了研究区基本骨架。物源区主要来自西部康滇古陆。总体上晚二叠世研究区遭遇了一个海水自东北向西南不断侵进的过程,因此成煤环境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而不断向西南迁移。煤层主要发育在海湾-潮坪环境里,其次为低地残积平原。  相似文献   

17.
近期轮南奥陶系沉积储层研究取得了几个方面的重要进展:发现了两期三套风化壳岩溶储集系统,其中海西期一套,存在于奥陶系顶部,加里东期两套,存在于奥陶系内部;确定了轮古东奥陶系储集层为风化壳岩溶缝洞性储层;发现了桑塔木组礁滩相储集层。桑塔木组沉积早期轮南地区具有成礁环境,局部发育有小型生物礁;修正了以往对奥陶系沉积相的划分,将奥陶系碳酸盐台地边缘的位置东移30km;提出了奥陶系内部风化壳储层形成的热沉降机制,认为晚奥陶世早期塔里木盆地存在一次热升降运动,该运动使轮南地区发生不均衡抬升,奥陶系良里塔格组出露剥蚀,形成轮南地区广泛分布的风化壳岩溶储集系统,从而揭示了轮南地区奥陶系更为良好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8.
西藏西北部晚二叠世地层新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藏北地区的晚二叠世地层,文世宣等(1979)报导了羌塘东部双湖热觉茶卡一带的上二叠统,命名为热觉茶卡组。梁定益等(1983)在羌塘西部多玛附近发现位于下二叠统之上和下三叠统之下的一套含Waagenophyllum和腕足类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地层,称吉普日阿群。诺林(1946)把塔什立克湖至窝尔巴错一带的二叠系称塔什立克湖群,该群的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