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广东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包含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重要湿地等多种类型。基于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等公布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相关数据,对广东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广东省湿地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湿地资源破坏严重、结构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EI理念规划的湿地公园更注重生态保护,可科学地保护湿地和可持续利用湿地,实现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服务价值。以宁德东湖湿地公园的EI生态开发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等方面对湿地生态开发旅游进行分类定量评价。通过构建基于多因子的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综合评价体系,对各评价因子进行分类计算及定量分析,比较东湖湿地生态环境与其他湿地公园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闽东地区的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有湿地公园仅对湿地公园个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探索了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研究湿地公园。通过对杭州西溪、黄山太平湖和淮北南湖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情况和生态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比较研究,指出了湿地公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生态旅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生态旅游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根据新疆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和水资源现状,分析了湿地公园水源补给不足、水质污染的问题。通过实施水质保护恢复工程、湿地生态环境恢复工程、栖息地恢复工程、野生动物保护等生态修复措施,达到保护湿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同时缓解该区域因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生态恶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湿地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5.
吕咏  陈克林 《湿地科学》2006,4(4):268-273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湿地保护开展较早的国家和地区的通常做法是:选择国际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不同类型的湿地建立保护区或湿地公园,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建成具有指导性的样板。同时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湿地作为合理利用湿地环境和水禽资源的示范点,借鉴示范点的经验和做法,指导其它湿地的保护管理、合理利用和科研教育等方面的工作,使整个国家的湿地生态系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在中国,湿地公园作为新生事物,把湿地恢复、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已经受到了人们广泛赞誉。湿地公园的发展,为湿地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必将推动湿地整体保护事业的更好发展。通过分析浙江绍兴镜湖城市湿地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巨大潜力,并结合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经验,提出了镜湖城市湿地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评价湿地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以盐渎湿地休闲公园为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进行综合评价。从生态环境、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开发等三方面着手,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综合评价体系,然后对评价体系进行计算机处理、排序和检验,最后对各个评价因子进行模糊分类及分析,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方法,利用2019年水质监测数据,研究了苏州市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同里国家湿地公园、金仓湖省级湿地公园、锦溪省级湿地公园、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太湖三山岛国家湿地公园、震泽省级湿地公园、七星揽月市级湿地公园和莲花岛-湿地生态岛...  相似文献   

8.
浅析湿地公园的社区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公园承担着保护生态思想的传播责任,而湿地公园的建设、保护和管理需要社会共同的关注和参与。社区作为生态旅游文化的营销终端,可通过监督、宣传等参与活动与湿地公园形成互动,对城市、湿地公园和社区居民部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列举了国外湿地公园的群众参与情况,提出构建社区参与机制的原则,以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9.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景观为主体,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的区域。以小龙河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湿地公园的现状、规划方案,分析了各个尺度湿地公园小品的空间分布、设计方式,总结了小龙河湿地公园小品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贵阳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的范围和功能区的优化调整为例,系统分析了城市建成区内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从明确调整目标、创新调整方法、统一技术要求等方面深入探析,形成科学合理的调整方案,提出坚持生态区位重要性底线、坚持城市公园基本属性的建议和思考,以期为城市建成区国家湿地公园的科学合理调整提供参考,有助于城市建成区内国家湿地公园的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1.
湿票制度:红线保护下的基建占用湿地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建占用减少了湿地面积。为保护湿地红线,借鉴地票思想,建立湿票制度,解决基建占用湿地的合法性和占补平衡问题。规定先补后占、占补平衡,湿票总量不能超过最高限量。一是给基建占用湿地提供合法平台,纳入有序管理;二是湿票资金激励新建湿地,增加湿地供给;三是适度调高湿地生态补偿费,提高湿票价格,控制基建占用湿地总需求。湿票制度杜绝基建非法无序占用湿地,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实现占补平衡,稳定湿地生态。可在完善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试点并推广湿票制度。  相似文献   

12.
湿地公园几个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湿地公园的几个关系,主要包括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之间的关系,湿地公园与风景名胜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关系,湿地公园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在主管部门、管理主体、客体、主导功能、保护程度和资金来源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而且作为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城市湿地公园缺乏行政合法性;②保护强度上,湿地公园大于风景名胜区小于湿地自然保护区;利用强度上,湿地公园大于湿地自然保护区小于风景名胜区;③湿地公园主要包括系统保护功能、科普宣教功能和资源合理利用功能,三大功能以系统保护功能为主导,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的湿地概念规范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湿地概念的不规范是导致我国湿地管理困境的重要原因。从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两个方面论述了湿地概念需要规范化的必要性,从生态系统视角,将湿地定义为:湿地是一类介于水域和陆域之间的特殊过渡类型生态系统,其地下水位通常处于或接近地表,或整个地带被浅水覆盖,并促进形成湿地土壤,以支持水生植物生长和适于湿地动物活动的区域,并从科学研究和保护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解释分析。同时认为湿地在研究和管理方面面临的共同难点是如何确定湿地的边界,建议从不同方面进行分类研究,科学上对湿地给出相对严格的科学定义,实际研究和管理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济宁市2003年湿地调查,运用矩阵对济宁市湿地进行评价分析,生态类型很好的占25%,较好的占21%,好的占19%,中等的占15%,差的占12%,很差的占8%,并提出了湿地保护恢复措施,为全市湿地资源研究和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南泥湾湿地生态变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泥湾是我国陕北的一片重要湿地,曾为中国革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抗战时期垦殖而至今未被科学认知。根据史料记载以及人物传记,基于南泥湾湿地的科学认定,分析了南泥湾湿地的生态变迁,明确提出恢复南泥湾湿地,为陕北的好江南建设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为南泥湾湿地的恢复与部分重建提供前期基础。理想完美的南泥湾生态系统应当是湿地、森林、农田、草地的综合体,应当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一块绿洲。  相似文献   

16.
玛旁雍错湿地是西藏高原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拥有比较丰富的动植物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保护利用价值。玛旁雍错湿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湖泊周围固体废弃物污染较严重;过度放牧、湿地周边植被破坏、湿地周围蝗虫和鼠(兔)害严重、气候变暖干等因素导致湿地系统内土地沙化和荒漠化日趋加剧;湿地面积日趋萎缩;野生动物资源受到严重威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该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调查和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江汉平原湿地生态旅游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江汉平原湿地旅游资源丰富,具备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在湿地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制定科学规划,明确开发时序,确定开发区域,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完善生态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推动江汉平原湿地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湿地保护调查是湿地立法的基础,湿地保护调查的结果是湿地立法的重要依据。以龙海市湿地调查为例,对福建省湿地的作用、面临的主要问题、现有的保护体系、现有法律法规在湿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介绍,并以此为基础对福建省湿地立法相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在榆林市建成区湿地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湿地资源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湿地保护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恢复技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湿地生态恢复的相关概念,针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基址及总体规划,提出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恢复技术要点,以促进海珠湿地的生态恢复,同时为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