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阻高型寒潮天气预报方法李改花李姝霞(开封市气象局·475003)利用1970~1995年开封市寒潮资料,寻找出开封市阻高型寒潮的影响系统和预报指标。1寒潮指标24h日平均气温下降≥8℃或48h下降≥10℃,且极端最低气温≤4℃,为一个寒潮日。2冷空气...  相似文献   

2.
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及预报回顾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1998年2月3~7日,广东出现了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冷锋3日17时到达广州,3~5日,广州48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0-5℃,6日早晨出现过程最低气温(5-0℃)。与历史上的寒潮相比,这次过程无论从降温幅度、最低气温还是持续时间来看都不算太强,前期的天气形势和要素征兆也不明显,数值预报产品和寒潮预报工具均未能做出准确预报。由于对冷空气的强度估计不足,造成漏报,对农业和水产养殖业影响甚大。本文对这次寒潮的天气和环流形势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因及预报失败的原因。1 过程的天气特点1-1 气温分布特…  相似文献   

3.
杞县冬春季大风预报方法1压谷大风模式从1977~1986年1~3月份历史资料统计中发现,凡是在14h曲线图上出现有明显的降压升温的压谷温峰场时,便记作一次压谷大风模式,如图所示。2大风指标先求出逐日14h气压的24h和48h变压值。当14h气压在24...  相似文献   

4.
用压温湿曲线图制作降水预报张玲(栾川县气象局·471500)不同天气系统产生不同天气过程。不同天气系统影响本站时,本站压、温、湿、风等要素有不同的反映。通过统计分析,找出了单站气象要素的不同变化对应的不同天气过程。1基本方法(1)将14hP、t、e历...  相似文献   

5.
1 前言寒潮是乌海地区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寒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强冷空气入侵后强烈降温所造成的冻害和风害。春季冷空气活动频繁 ,且影响范围广 ,给乌海地区的农牧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因此 ,准确做好寒潮预报是很重要的。文中给出了强冷空气堆积时高空冷中心数值和地面冷高压值 ,分析了寒潮爆发时的环流形势 ,结合本站要素做出寒潮预报。2 乌海地区春季寒潮的气候特点寒潮的标准 :2 4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 8℃以上或 4 8小时内日平均气温下降1 0℃以上 ,且日最低气温≤ 0℃为一次寒潮过程。 4月中旬至 5月初的寒潮对乌海地区的农牧业…  相似文献   

6.
潘忠云 《气象》1975,1(7):3-3
复天的雷阵雨,往往来得快,降水急,常伴有大风和冰雹,对生产建设影响很大。在近几年中,我们着重对雷阵雨的预报进行了分析总结,1974年预报效果较好。 我们体会,当本站在地面图上处于低压、冷锋或暖锋的前部,地面吹偏南风或东风,气压下降或低压少变时  相似文献   

7.
本文先把入侵我地的寒潮冷空气的路径进行分类。然后根据预报员的感性认识把出现寒潮天气的前2天,地面、高空天气图及本站的各种主要气象要素的变化范圈给以概括说明,再从中归纳出6条48小时出现寒潮的条件、量后用逐步回归方法,求出一个24小时降温幅度(率)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8.
冷空气活动是造成我省汛期降水天气的重要条件之一。为了摸清冷空气活动与我省汛期降水的关系,进而改进预报方法,延长预报时效,提高预报准确率,我们普查了1962—1973年7—8月的天气图,对40—55°N、70—120°E范围内的冷空气活动与我省降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统计分析。 一、普查方法和冷空气标准 我们采用固定指标站的降温值和天气图上天气系统(高空槽、锋区、地面冷锋)动态相结合的方法,来表征冷空气活动的情况。根据预报员的经验,影响  相似文献   

9.
陕西2005-03-10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5年3月10-12日发生的寒潮天气过程,从高空环流特征、中低层锋区、地面冷空气的移动路径及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等进行分析,并对T213和欧洲中心(EC)提供数值预报产品格点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高空500hPa阻塞高压崩溃,贝湖横槽转竖导致冷空气爆发而形成的,本地压、温、湿气象要素过程前反映特征明显。数值预报产品对这次过程提早作了准确预报。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几年来应用数值预报产品的经验,结合长”积累的预报寒潮经验,通过天气学概念模式,建立寒潮MOS预报方程。经1993年以来的应用,效果好。现将其制作及使用情况作简要介绍。1、寒潮MOS预报制作简介本文规定达到以下条件之一,使定义为寒潮.①受北方冷空气侵袭,日平均气温24小时内下降≥8℃或48小时内下降≥10℃,过程最低气温(冷空气影响的5天内)≤5℃;②日平均气温下降至≤5℃,且持续≥7天。寒潮到来之前,单站要素有升温、升温、降压的将点。因此,采用单站14时总温度Tt为初始过滤因子,Tt=T+1555e/p(略去县级小的位…  相似文献   

11.
每年3月份,正是锋面气旋或冷锋活动频繁时期,由于北上的暖空气不是很强,水汽不是很丰沛,冷空气尽管活动频繁,但却造成的降水不大,一般都是小雨或小雨关雪,县站预报员用天气图方法,都能作出正确的订正,而对冷锋或气旋式系统影响所造成的S或天气现象,由于天气图方法不是很直观,容易被预报员所忽视,不能很好地为当地一些特殊行业服务,那么结合几天天气形势(看天气图),找出影响我县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地面冷锋,700hPa气旋性切变,500hPa强大冷高,再配合时间剖面图上的单站要素,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本站当天或第二天将出现S…  相似文献   

12.
《气象》1977,3(5):7-7
5月是我县大—暴雨雨日最多的月份,是降水预报服务的重要时期。 造成我县5月大—暴雨的主要地面天气系统是冷锋(15.2%)、气旋波(26.1%)、静止锋(52.2%)。这三种天气系统影响前,本站要素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冷锋影响前,降压、升温、升湿,风向偏东南;气旋波影响前,降压、降温,风向偏南;静止锋影响时,要素多小波动,风向多变,大—暴雨多出现在有新冷空气补充南下,前期多有降压时。这三种系统影响前本站都有一个降压过程,67%的大—暴雨出现在气压曲线的谷点和谷点后一天,85%的大—暴雨前一天是负变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同市气象台及8个气象站点1971-2000年的历史天气资料,应用天气学及气候学原理,以冷空气路径结合关键区内冷空气强度指标,将大同地区秋季寒潮天气过程分为:西北类、西北转西类、西方类、北方类,其共同特点是关键区1内500 hPa温度<-32 ℃,700 hPa有<-12 ℃的强冷区.预报着眼点为:首先考虑上游地区是否有强冷空气堆积,其次根据强冷空气的堆积情况结合天气形势分型进行寒潮暴发的预报,第三根据锋面等温线密集程度、地面冷高压中心及冷锋后24 h正变压和高空冷中心的移动方向对寒潮的强度和路径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14.
张尚朴 《气象》1989,15(12):53-53
1.本站14时压、温、湿曲线上,三条曲线都上升,我们编为“ ”型,则24—72小时内,本站有一次降水或大风天气过程,准确率在80%以上。当压、温、湿曲线编为“- ”型或“ -”型时,也可预报24—72小时内有上述天气过程,但  相似文献   

15.
了解当日最高、最低温度及风向、风速,对预报员做出准确预报非常重要.虽然预报员有本站温、压、湿曲线图(三线图)资料,但由于地方性差异,同一地区的各县(市)之间温度、风向、风速也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1月24日辽宁省出现近46 a最强寒潮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寒潮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11月24日辽宁各地24 h最低气温普遍下降10℃以上,鞍山和铁岭等部分地区24 h最低气温下降22℃,降温幅度大且覆盖范围广,是辽宁地区罕见的强寒潮。此次寒潮过程冷空气主要源自新地岛以东的极地,寒潮酝酿阶段差动涡度平流、差动温度平流有利于寒潮地面高压强烈发展并向东偏南方向移动,横槽南压是引导冷空气爆发的环流形势。对1999年的"11·24"寒潮成因初步分析发现:西北路、超极地和西路3路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有利于冷空气大量堆积;中低层冷空气、锋区、地面高压强度均强于其他寒潮过程;前期暖气团和后期超强冷空气共同作用,强升温后骤然降温导致最强寒潮出现。  相似文献   

17.
1996年2月中旬的寒潮对广东省大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利用EC(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和历史性资料作一简单分析,希望可改善在寒潮方面的预报。1寒潮过程2月14日开始已发现500hPa上有明显低槽在贝加尔湖地区出现,而在地面上西伯利亚及蒙古地区以及中国西北地区气压不断增强。在寒潮到达澳门地区前两天,本地区出现明显的升温、升湿及降压情况。寒潮冷锋在17日晚开始接近本澳,随后是连续11天寒冷天气,整个过程到2月29日结束。2数值预报产品的比较从1996年2月份EC预报24小时最低温度及本台24小时最低温度预报中,可明显看出E…  相似文献   

18.
在地面观测中,有时会遇到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比14时0cm温度表示值高10℃以上的现象。本站曾出现过这种情况:14时观测时总云量为10,14时观测后天气立刻晴好,天空中的云量、云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天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比14时0cm温度表示值高12.3℃。这是由于0cm温度表接触地面,随天气的变化升温、降温敏感;而地面最高温度表因其构造的原因,无论天气怎样变化,将会使一天中最高的温度保留下来。由于14时观测时地面0cm温度表示值不一定是最高的,所以二者会出现较大的差值。地面最高温度表示值与14时0c…  相似文献   

19.
刘光华 《气象》1980,6(2):9-11
一、预报思路 冬春季节,南下到华南沿海的冷空气能否使惠阳地区产生一≤12.4℃,连续3天以上的低温阴雨过程,关键在冷空气的强度。通过普查1958—1976年共19年的12月下旬—3月底的历史天气图,发现凡能使我区出现低温过程的冷空气,当冷空气进入40—45°N时,这一带500mb气温必须下降到—30℃以下。故此,在40—45°N常见的三条冷空气南下的通道上,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Micaps资料、数值预报场,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呼伦贝尔市2014年10月11—13日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黑海、里海高脊东移,新西伯利亚冷空气东移至贝加尔湖,受鄂霍次克海高脊阻挡,冷空气在此堆积,贝加尔湖低槽明显加深,台风北上使鄂霍次克海高脊逐渐减弱,贝加尔湖低槽迅速东移,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造成了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强盛的冷平流是造成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但降水的潜热释放及地面长波辐射对气温升降起到辅助作用。降水开始于冷锋前部的暖区一侧气旋中,冷锋过后降水转变为雨夹雪或雪,较大降水落区在气旋顶部或后部。T639、ECWMF数值模式提前对形势场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比较而言,以ECWMF模式预报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