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质力学学报》2005,11(2):144-144
2005年5月12日上午,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地质礼堂举行了南极科考先进事迹报告会。参加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的三位地质学家刘晓春、任留东、徐刚分别作了汇报。报告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王宝才主持。  相似文献   

2.
南极考察回顾及今后极地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建成了中国极地研究所、国家极地档案馆和中国极地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拥有2万吨级的运输和科考两用的破冰船,已派出12支南极考察队,先后有5条远洋考察船11次赴南极,航行了25万海里,运送了2000多人次科学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赴南极考察,完成了中国首次南大洋综合科学考察、“七五”和“八五”南极科考计划,开展了包括气象学、地球物理学、高空大气物理学、电波传输等常年观测以及冰川、地质、地貌、环境、测绘、地矿、生物学、人体医学、海洋学等多学科考察与研究,采集了大量宝贵的资料、标本、数据。我国科学家发表了数十部极地研究专著,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国内空白,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和部委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有些研究成果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极地“九五”科考计划,将着重完善基础设施,围绕全球变化、环境监测和保护,争取在我国极地考察研究的一些优势项目中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我国极地科考事业发展与第26次南极科考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极地科考事业走过了26年光辉历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大量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极地考察与研究成果,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效争取和维护了我国在极地领域的权益。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自2009年10月11日启程,于2010年4月10日凯旋回沪,"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载249名队员,历时182天,圆满完成了59项科学调查与21项后勤保障任务,为国际极地年和中国行动计划提交了出色答卷。  相似文献   

4.
南极作为目前世界上惟一没有明确主权归属的大陆,不仅储存了地球表面大部分的淡水资源,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能源、矿产和生物资源,更保存有大量珍贵的地球环境历史记录。南极的气候、环境、生态变化与地球气候、环境、生态变化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极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南极区域内国家权益的争夺与维护……无疑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南极科考,不仅是一项科学系统工程,还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反映。中国南极内陆昆仑站的建成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5.
南极陨石不但是宝贵的科学研究资源,而且对探索和研究冰盖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自1998年第15次南极科学考察以来,中国南极陨石搜集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一个陨石富集区,收集了12000多块陨石样品,成为拥有南极陨石最多的国家之一。然而,相对于美国,中国南极陨石考察和研究还存在明显差距。为了实现中国南极考察的长远目标和安排十三五期间的南极陨石考察工作,基于中国的南极陨石工作总结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本文对南极陨石的长远目标进行设想,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的工作规划。  相似文献   

6.
国家海洋局网站消息2011年2月4日23时,正在南大西洋作业区执行中国大洋第22航次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船传来好消息:科考队员在南大西洋中脊成功抓取了多金属硫化物样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5块南极格罗夫山普通球粒陨石(中国第19次和第22次南极科考回收)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分析,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研究表明这些陨石均为平衡型陨石,其中有5块为H群,其余为L群。除GRV 051869和GRV 021491经历较强冲击变质作用、具有S4型的冲击变质程度外,其他陨石的冲击变质作用轻微,主要集中在S1和S2型。这些陨石的风化程度普遍较轻,仅GRV052076达到了W3型,其他为W1和W2型。主要矿物成分分析表明,组成H群和L群的最初始星云物质可能是相同的,陨石的主要差别是由于两个群陨石各自所处环境的不同所造成。L群平均球粒半径大于H群球粒半径,可能为球粒形成过程中星云温度变化不均一或者不同类型球粒分不同时期形成。另外,研究表明橄榄石中的Ca含量可以作为一个反映陨石热历史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8.
《地质力学学报》2021,27(5):688-690
极地地区(南极和北极)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是研究地球演化过程和认识全球海陆构造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也是全球地学研究的最薄弱区域。南极是被大洋围陷的大陆,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大陆之一,经历并保存了地球形成和演化过程中一些重大地质事件的记录,包括太古宙古陆核的形成、古元古代造山事件、格林维尔期(~10亿年)构造热事件、泛非期(~5亿年)构造热事件以及显生宙大陆边缘增生与陆块分离,因此是研究全球超大陆聚散过程的重要基石。北极是被大陆环绕的大洋,随着泛大陆的裂解,北极地区经历了中新生代造山运动、海底扩张及多期次的岩浆活动等构造事件,形成了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构造单元,对了解全球海底构造、世界大洋的形成以及更新世以来气候与环境变化都极为重要。同时,极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和能源资源,对研究区域及全球地质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极地地质考察是极地科学考察的重要分支。自1985年南极长城站建站以来,中国地质学家基本上参与了每年一度的南极科考和多次北极科考,取得了重要的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创新成果,包括泛非期高级构造热事件的识别与确定改写了传统的南极大陆形成模式;印度与东南极陆块间中元古代长寿命大陆岛弧体系和两阶段碰撞模型的建立深化了对南极大陆格林维尔期构造热事件的认识;南极半岛与南美板块分离的时间与过程的重塑为安第斯-南极半岛造山带的中新生代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全南极板块高精度三维地壳和岩石圈结构图的获取为冈瓦纳超大陆的聚散过程提供了深部约束。这些研究成果多发表于国际主流杂志并在有关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交流,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在国际南极地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在南极大陆重点区域开展的一系列地质图的编制为我国主张南极权益提供了基础,而北极油气地质与资源潜力评价为我国制定国家能源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全面展示我国科学家近期在极地地质与资源环境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地质力学学报》在2021地质力学学报http://journal.geomech.ac.cn 2021年第5期组织出版了“极地地质”专辑。该专辑共刊发了16篇代表性文章,聚集了国内正在从事极地地学研究的主要学者,以综述性文章为主,辅以少量专题性和战略性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区域涵盖了东南极、横贯南极山脉、西南极和环北极陆域,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南极大陆基础地质、地球物理、铁矿资源、古环境与气候变化以及冰上丝绸之路和北极油气资源。随着国家发展及保障能力提升,我国未来的极地科考区域将进一步拓展,中国科学家也将逐渐成为国际重大极地科学计划的主角。所以,希望该专辑的出版能有助于读者从中了解极地地学领域不同研究方向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以后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极地地学考察和研究中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极地地学研究领域的水平和国际地位。最后,对该专辑组织出版付出了辛勤劳动的所有作者、审稿人和编辑人员等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9.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32(5):109-109
人类历史上首次在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的大规模科考活动已于今年9月开始,来自中国科学院的20位资深院士将参与这次科考活动。据了解,第一分阶段的科考活动将进行40天,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丁林博士担任科考队长和首席科学家,科考成员将分别在地质岩石、地质构造、宇宙  相似文献   

10.
《河南地质》2009,(12):43-43
日前,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在距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0海里的普里兹湾海域布放一套锚系潜标系统,这是中国首次在南大洋开展潜标观测,将有助于为全球气候变化寻找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在南极科考中,天津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二十冶")利用BIM技术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施工组织,做到施工科学化,既提升了施工效率,又避免破坏环境;在中国最大的烧结机工程——山东日照600平方米烧结机工程中,该公司采用BIM技术管理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两年中,天津二十冶将BIM技术推广应用于15大工程项目,成功地提升了设计和施工管理水平、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大河  任贾文 《冰川冻土》1998,20(3):227-232
扼要回顾中国南极冰川学研究历程,当前国际南极冰川学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并从南极冰盖雪冰物理特征研究,冰盖气候环境记录的现代过程研究以及冰芯研究等方面总结我国南极冰川学研究取得的成果,认为8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南极冰川研究成果显著,尤其是对南冰盖气候环境记录的现代过程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居于国际研究的前沿地位。  相似文献   

13.
2013年4月13日,参加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教师张楠、博士生范晓鹏和胡正毅3名队员顺利完成中国深冰芯钻探任务,返回长春。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2年11月5日从广州出发,先后到达了南极昆仑站和中山站,共历时156天。期间4次成功穿越西风带,总航程29 000多海里,其中冰区航行6 000余海里,并首次到达南纬75°7.2′,开创了中国船舶航行最南纬度地区的新纪录。2013年1月21日,随着长达3.83m的第一支深冰芯从冰芯筒完整地取出,中国深冰芯钻探项目正式宣告开始。此次任务的完成也标志着中国南极深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南极陨石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继1998~2000年我国第15、16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32块陨石之后,2002~2003年第19次科考队成立了以回收陨石为中心任务的格罗夫山综合考察分队,在同一地区成功回收4448块陨石。我国的南极陨石回收工作不但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成为继日本和美国之后拥有南极陨石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通过对第15、16次队回收的32块陨石以及第19次队4448块陨石中的38块代表性样品的化学一岩石类型划分工作,除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外,发现了2块火星陨石、2块橄辉无球粒陨石、6块非平衡L3型陨石、4块碳质球粒陨石和1块非平衡型顽辉石球粒陨石等特殊类型陨石。本文主要介绍了南极陨石的回收和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回收陨石的情况和已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同时对我国今后的陨石回收与研究工作提出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5.
张峤  纪飞 《地质力学学报》2021,27(5):809-820
特拉裂谷是西南极裂谷系统在新生代发生张裂作用的最后地区,因此成为研究西南极裂谷系统构造活动的关键。文章利用中国南极科考采集的以及SDLS国际共享的地震数据,结合多个钻探计划的钻井等基础资料,统一了西罗斯海地区地震反射界面和地震层序。将研究区的断层组合样式分为同沉积断层、层间断层和负花状断层三类,并进一步划分了区内新生代断层活动的期次,圈定了特拉裂谷的影响范围。研究发现,每期断层活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活动时间由北部阿黛尔盆地向南部特拉裂谷越来越新,呈递变性,这是裂谷作用从北向南逐渐传递的结果。为了更加全面地揭示研究区的综合地球物理特征,利用基于弹性板模型下的Fan小波相关技术获得了研究区有效弹性厚度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横贯南极山脉前缘的异常低值条带与晚新生代的裂谷活动和伴生的岩浆作用有关,并指示了西罗斯海的拉张区域。   相似文献   

16.
李华梅荣获第六届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李华梅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她是我国第一个登上南极大陆的女科学家,被誉为南极荒原的巾帼英雄。今又获得第六届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她1956年毕业于东北地质学院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50...  相似文献   

17.
潮汐运动是冰架短期垂直运动的来源, 对冰架影响十分显著. 选取2003/2004年度南极夏季期间中国在Amery冰架上连续5 d的GPS数据, 利用GAMIT/GLOBK进行数据处理, 获取了由海潮引起的冰架垂向运动时间序列;垂直方向精度优于0.18 m, 并且和中国南极中山验潮站的潮汐变化曲线进行了对比, 获得了一致的结论. 利用GPS测量海潮可为精化南极地区的海潮模型提供可靠的现场数据, 对南极冰盖物质平衡研究及冰海交互动力学模型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志军 《冰川冻土》2003,25(Z2):279-280
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将海冰走航调查列入正式项目, 为海洋调查的一部分.为此, 根据渤海海冰和内陆河冰调查技术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 设计、组合和加工了可视技术\, 冰层厚度变化过程测试技术和温度测试记录系统.  相似文献   

19.
南极冰盖与中国风尘堆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南极冰盖消长和风尘堆积物的气候事件对比,说明在4.3—2.5 Ma B.P,间南极冰盖增长和北极冰盖发展,中国第三纪风尘红壤土沉积可能是中国东部季风气候雏形形成的反映。2.6Ma以来,随着北极冰盖的迅速扩展,中国内陆进一步干旱化并促成黄土堆积。南极极锋带北移与黄土区极寒等事件的发生具有同步性,据此建立极寒事件的序列,可能反映大气环流强度变化情况。南极东方站冰岩芯气候曲线说明,黄土高原晚更新世以来的干冷期可能形成于0.115Ma B.P.。我国东部地区转暖大致发生在13000aB.P.,此后不久可能出现欧洲新仙女木寒冷事件。此外,大约在40000aB.P.可能有一寒冷事件。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第33次南极科考—海洋六号航次”在乔治王岛南侧、象岛西侧海域内通过箱式取样获得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硅藻组成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主要统计了硅藻丰度、简单分异度、属种组成等, 并结合沉积物粒度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乔治王岛南侧站位丰度和分异度高于象岛西侧站位, 最高丰度达到1.96×106壳/g。丰度的差异分布可能主要与洋流有关, 别林斯高晋海表层洋流带入充足营养盐导致乔治王岛南侧站位硅藻繁盛, 而威德尔海涡流底层水影响下的象岛西侧站位则难以沉降保存包括硅藻壳体在内的细小沉积颗粒。各站位硅藻组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海冰相关种分布不均和半咸水种类繁盛情况等, 前者可能与漂浮海冰控制的时间长短有关, 而后者与淡水输入等综合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