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量平面混合控制网平差与优化设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勇 《测绘工程》1997,6(4):55-60
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将数据库语言Foxpro 2.5 for Windows 和Turbo C语言结合起来,研制出了测量平面混合控制网的整体平差和优化设计系统。本系统操作方便,成果可靠,适用于各种常规工程控制网的平差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从新世纪初国家建设对大地测量的需求和大地测量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出发,论述了在我国建立新一代高精度、3维动态、多种技术结合、多功能开放式服务的大地控制网的有关问题。介绍了网的基本构成,技术指标、特点及与现有大地网的关系,并阐明了有关理论及其实用中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3.
如果在测量控制网平差时忽略地球曲率的影响,对于精密控制网,则将会产生显著的系统误差。即使对网的影响非常有限,但该项误差也是极为显著的。本文利用了一个局部Cartesian坐标系和对一个控制网的所有观测值进行曲率改正,提出了对小型测量控制网(如精密3维计量网)的平差模型,该平差模型特别适用于由实时(全站)电子经纬仪系统建立起来的精密工业计量控制网。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众所周知,测绘工作者的传统目标就是完成控制网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目前测绘工作者虽面临着为土地经济学服务的新任务,但还是离不开大地测量学。从国外情况看,有些国家已把强调摄影测量转而强调大地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5.
天文-大地测量学的任务在於利用大地测量、天文测定和重力测定的方法研究地球的体形,并为国家测制地形图的工作布置基本的测量控制网。通常认为研究地球的体形是它的科学任务,布置基本测量控制网是它的实用任务或技术任务。不过,完成这两种任务的具体工作是统一的,也就是说,按缜密考虑过的计划进行一系列的具体工作——大地测量、天文测定和重力测定——就可以同时达到研究地球的体形和建立良好的国家测量控制网这两个目的。因此天文-大地测量学术的发展是与天文-大地测量工作的发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国外测绘机构大地测量的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明城 《测绘科学》2000,25(3):51-55
本文概述国外测绘机构大地测量的动向 ,目的在于了解全球大地测量的发展趋势 ,作为借鉴。综观各国的大地测量动向可以看出 ,高精度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 ,都是采用 GPS,无一例外 ,而且它们之间只是细节上的差异。从各国建立高精度大地控制网的目的来看 ,都是为多学科服务的。面对这样的总趋势 ,大地测量工作者必须拓宽知识面 ,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构建和它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国家大地测量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主要包括建立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前者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等,以实现国家3维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框架。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有:①涉及多个学科,如经典和空间大地测量学、天文测量学、重力测量学、近代数据处理理论和技术等;②处理的数据量大、种类多,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有2600多个测点,46000多条独立基线,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联合平差所需解算的未知数多达15万个;处理的数据几乎包含了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和GPS测量等各类测量的成果;③所处理数据的施测时间跨度长,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三个子网的施测时间各不相同,前后从1988年到2000年历时12年,而天文大地网的施测时间是在上一世纪的50至70年代;④处理数据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大,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及天文大地网覆盖了我国整个大陆及部分沿海岛屿,而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则扩展到香港、澳门以及南沙等地区;⑤处理数据需顾及的因素多,如需分析近70年来我国大陆板块运动、板内运动、局部地壳运动和新旧大地测量基准、新旧天文系统、和不同历元对上述这些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影响及其统一归算。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①首次将我国不同部门、不同时期施测的多个平面(2维)和高程(1维)分离的大地控制网通过空间大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科学的整合为全国统一的整体的国家3维大地控制网,将原来大地测量中所采用分离的几何与物理参数,进行了科学的统一的整合;②首次将我国非地心大地坐标框架整体的科学的转换为地心大地坐标框架;③首次将我国大地坐标框架的地心坐标精度由±5 m提高15倍,达到了±0.3 m;将我国重力基本点的精度由±25×10-8ms-2提高近4倍,达到了±7×10-8ms-2;④首次将海量数据由原来采用的最小二乘平差经典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为最小二乘平差,抗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相结合的现代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了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一、总的原则(一)国家大地测量法式的意义国家大地测量工作的目的是在全国领土上建立精密的大地控制网,作为国防和经济建设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研究某些重要科学技术问题提供精确的大地和重力资料。  相似文献   

9.
海底大地测量控制网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精度的海底大地测量控制网是数字海洋和水下网络中心战的基础设施之一,而现阶段我国海底控制网的建设和研究几乎为空白。为自主建立我国高精度的海底大地测量控制网,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国外海底控制网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GNSS/Acoustic系统的组成及发展;详细梳理了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影响海底控制点精度的因素和控制点定位精度;结合我国现状,建议加紧开展我国海底控制网的建设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FGDC)的联邦大地控制测量分委会(FGCS)负责制定适当的标准和规范以用于采集和存储大半测量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及私人企业。1994年6月8日颁布FGDC的《数字空间大地元数据内容标准》,该标准为逐步建立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提供了数字数据交换的机制。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国家大地测量局(NGS)利用这些元数据标准确定了大地测量数据的  相似文献   

11.
GPS定位与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近几年来,对GPS的开发应用表明,GPS系统具有极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精密定位等。在我国已运用它开展了大地测量网的联测和地形变观测。以确定三维坐标和地壳变形量。最近为了解决长江三峡新滩链子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地形图使用问题及其纠正原坐标系统长期紊乱的状态,单纯采用地面观测技术、常规测量方法,在该峡谷地区难以建立国家大地测量三角点的情况下,我们成功地运用GPS联测了两个新建的三角点。本文就其观测方法和精度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面向数字中国建设中国的现代大地测量基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我国大地测量基准建设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当前建设信息化社会,创建数字中国,对现代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中测绘基准的需求。提出了在我国建设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建议。在平面基准方面,建议在国家GPS2000网(三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国家GPS网点和永久性追踪站,构建有足够分布密度的三维高精度动态大地坐标框架,为我国今后建立新的大地坐标系统创造条件。在高程基准方面,建议在仪器设备和规范细则方面作好准备工作,依法定期对国家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在重力基准方面,在国家2000重力基准网和国家2000(似)大地水准面的基础上,有步骤的按省或地区推算具有厘米级精度,10km级栅格分辨率的似大地水准面。在条件成熟时,我国应考虑采用三维地心坐标系统。  相似文献   

13.
综观各国的大地测量动向可以看出:高精度国家大地控制网的建立都是采用 GPS,它们之间只是细节上的差异。从各国建立高精度大地控制网的目标来看,都是为多学科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测量学的基础是全球网或洲际网,然后通过国家大地测量进行加密。网的布设和量测应能够有效地测定地球自然表面上的静态和动态变化。卫星大地测量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用来检验大陆和洲际网的位置、方位和比例尺,即参考基准。它们还用来解决地球静力学和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模式之后,提出了运用接口技术,对多源多格式的大地测量外业观测数据进行集成的解决方案。通过相应接口文件的分析设计,得到了大地测量数据采集的数据模型,并据此制定出大地测量控制网接口文件的数据格式,从而归纳了现有大多数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电子手簿格式,为大地测量数据共享平台的信息共建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电子地图支持下的控制网设计,将地理环境信息、网优化设计理论、技术设计规程相融合,介绍了“大地网技术设计系统”的基本功能,从技术角度探讨了其软件开发的4个关键技术。此类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代替测量规范中有关技术设计部分的操作;这也是大地测量生产中软件开发向可视化和支持质量控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浙江测绘》1990,(1):13-13
一、改造传统测绘技术 1.综合应用新技术成果,形成新的技术方案和作业流程,以加强和改造平面大地控制网,复测精密高程控制网和更新地形图。 2.空间大地测量网布设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CH20071317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构建和它的技术进步=Establishment of 2000 National Geodetic Control Network of China and It's Technological Progress/陈俊勇(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杨元喜(西安测绘研究所),王敏,张燕平,唐颖哲,李辉,程鹏飞,孙凤华,张鹏,郭春喜∥测绘学报.-2007,36(1).-1~8“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国家大地测量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主要包括建立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前者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等,以实现国家3维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框架。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有:①涉及多个学…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概述现代大地测量参考系统的定义及不同参考系统之间的关系。主要讨论我国当代大地测量界常使用的3种用以表示几何位置的参考系统-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全球大地测量系统1984(WGS84)、国际地球参考系统(ITRS),和一种用以表示物理位置,高程的参考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并讨论大地测量中框架和基准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城市控制点成果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伟东  曾军 《四川测绘》1997,20(2):63-66,69
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城市控制测量成果管理的现状,论述了建立控制点数据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数据结构,对控制网号、控制点号的编码、控制网构网数据的描述、控制点点之记的处理等问题作了详细的探讨,并采用FoxproforWindows编程加以实现,该系统全、界面新图文并茂,实现了对控制点成果全面的动态的、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