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矿山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越来越被重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是矿山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当今社会、政府主管部门以及矿山企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露采矿山导致了山体景观、植被系统、土地资源的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各种地质灾害,因此,加大露采矿山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根据枣庄市峄城区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造成的破坏及对矿业可持续发展调研分析,认为开采不仅对山体、植被等造成了直接破坏,还导致诸如地表塌陷、山体滑坡等安全隐患,矿山环境治理要从思想上、经费上、法律法规上、技术上入手解决,对已关停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除加大宣传力度外,重点落实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责任、治理规划的编制实施,不断完善、探索治理方法和治理技术攻关及对策预案工作。  相似文献   

3.
以陕西潼关、大柳塔及辽宁阜新矿区为例,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差异性响应的主要因素。上述3个矿区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包括:20世纪90年代以前,陕西潼关金矿区是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十分混乱的矿区之一,地下开采的采矿废石随意堆排导致了极为严重的矿山泥石流地质灾害及其隐患,"三废"无序排放导致土壤、河水及其底泥的重金属及氰化物污染严重,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带的陕西大柳塔煤矿区,20年大型机械化地下煤炭资源开采导致大面积地面塌陷及其链生的地下水含水层破坏严重,但矿区土地沙漠化程度总体没有呈现加重的趋势,水土环境重金属呈轻度污染;具有百年开发历史的辽宁阜新煤矿区,露天开采使土地生态破坏严重、边坡滑坡灾害频发、土地压占与破坏突出,地下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对地表建筑物及人居安全影响严重,但相对于金属矿区,该矿区水土环境重金属污染相对轻得多。对比上述3个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其差异性响应主要因素:矿产资源种类、原生地质环境条件、开采方式及矿山环境保护意识等。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2月22日~23日,由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支持、绿色矿山推进委员会主办的2018全国矿山生态修复高峰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会长汪民参加会议。会议指出,我国矿业发展对推动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粗放式发展也使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地面塌陷、占用和损坏耕地、植被和地貌景观遭到破坏等问  相似文献   

5.
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金属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有明显上升的势头,导致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潜在隐患显著增多。文章概述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地质灾害等金属矿山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同时指出了加强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工作的必要性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黑龙江省存在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占用破坏土地、破坏地貌景观、水土流失、水土污染、水均衡破坏,以及采空塌陷、滑坡、泥石流等。  相似文献   

7.
正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浙江全省现有总共近3000家矿山,其中露天开采建筑石料类矿山占了绝大多数。传统的矿产资源"先开发后治理"模式表现为粗放式的资源开发易导致资源浪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  相似文献   

8.
南四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煤矿资源丰富,高强度的开采利用给矿山地质环境带来巨大挑战。本文对区内12个煤矿山进行了现状调查、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了地面塌陷、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含水层结构破坏、水土污染等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特征、危害程度等基本特征。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评价,综合划分评价单元及影响等级,提出治理建议,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桂林是广西石灰岩矿的主要产地之一,开采石灰岩的矿山达250个。桂林地区石灰岩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基本类似,发育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岩溶地面塌陷。该文以广西永福某石灰岩矿山为例,在收集矿山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发现该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采场的高陡岩质边坡,基岩裸露,破坏和影响了地貌景观,容易引发岩质崩塌灾害;矿山功能区和废渣、表土的堆放占用和破坏了土地资源,可能引发小型的滑坡;灰岩石料加工等人类工程活动致使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较为严重,对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影响。针对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划分了恢复治理分区,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可从根本上改变矿山采场的地貌景观,恢复破坏和压占的土地资源,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创造绿色矿山,为桂林地区石灰岩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恢复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了解矿山基本情况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地质条件,从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的破坏等4个方面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有效避免和减少因矿山开采产生的地质灾害,恢复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维护矿区的生产生活及人身安全,为促进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通知》(国发[2005]28号文)精神,有效遏制破坏矿产资源、破坏矿山环境、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于2005年下发了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勘查评价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之后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勘查评价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2.
煤炭开发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繁荣的同时又造成矿山环境的破坏.束缚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透视煤炭开发对矿山环境的破坏问题.旨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去指导煤炭综合开发、延伸煤炭产业链.实现固体、液体和气体废弃物的零排放,通过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重建进而达到煤炭开发与矿山环境整治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环宇铁矿地形地貌、地质、水文地质、开采等资料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从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及土地资源破坏三个方面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采矿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及土地资源影响程度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严重。依据评估结果,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综合防治对策。研究成果可为环宇铁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数百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成绩显著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崩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益阳市赫山区矿山开采行为造成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等三类地质环境问题,介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中使用的三种"矿山复绿"治理模式和"矿山复绿"带来的积极改变。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矿山地质环境形势严峻,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矿山地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为此,要充分认识矿山地质灾害的产生,并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作为矿山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我国矿山地质环境污染与破坏十分严重,矿山开采不当造成地表塌陷、矿山崩塌、滑坡、泥石流、水体污染、矿震等多种地质环境问题,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危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01年财政部批准设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落实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2001~2009年,国土资源部共实施矿山地质...  相似文献   

18.
一、认识黑龙江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我省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从资源环境角度可以大致归类为四个大方面:煤矿矿山、砂石黏土矿山、石油、砂金和金属矿山。煤矿矿山以“四大煤城”为代表,问题以地面塌陷、矸石和地卞水疏干为主;砂石黏土矿山分布范围广,靠近城镇、公路、铁路,以破坏土地资源和自然景观为特征;石油矿山以加剧我省西部缓变地质灾害及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等区域性问题为主、砂金和金属矿山的环境问题则以水污染和地表植被破坏为主,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黑河、伊春和牡丹江等地。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矿藏之乡”之称。建国50多年来,矿业发展很快,截止到2003年底,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41种,已开发利用83种。矿业企业总产值124.46亿元,矿产资源为湖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了物质基础。但长期以来,由于观念、法制、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矿山及其周围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大量矿山植被被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危及矿区周边地区人居生态环境安全,同时也制约了地方经济和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烟台市牟平区某废弃矿山为例,介绍了该区域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分析了造成该区域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原因,以恢复耕地、草地、林地为目的,对区内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采坑、残丘、料场提出相应的修复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需从科学的角度树立正确的修复理念,落实地貌重塑、土壤重构和植被恢复三大矿山修复核心技术,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治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