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主创新是发展我国GIS技术与产业的重要途径。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们发展了SuperMap GIS技术体系,形成了系列产品。SuperMap在GIS软件技术体系结构、功能和性能上。都体现和融合了众多自主创新的成果。SuperMap的发展为我国GIS技术跨越式发展开创了新的道路。GIS技术的自主刨新必须与产业化紧密相结合,在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同时,大力推动产品化和市场化。至今SuperMap已经在国内众多领域中成功应用,并走向国际市场。自主创新,团结奋斗,开放合作。共同发展已经成为SuperMap发展的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2.
MAPGIS的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  GIS的产业化为世界所关注,这股热潮从2 0世纪下半叶开始掀起,首先出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自90年代后,我国也迈开了GIS产业化步伐并迅速崛起。经过多年的发展,GIS已对国民经济形成了深层次的触动,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GIS产业化所产生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著,在《中国2 1世纪议程》中优先发展的6 2个项目里,有4 0个涉及到地理信息系统。MAPGIS是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开发的大型智能型软件系统,它集当代先进的图形、图像、地质、地理、遥感、测绘、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为一体,将传统的地图制图软件…  相似文献   

3.
据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2009年1月6日讯:日前,中国GIS协会评出2008年产业十大新闻。 一、2008年,我国从事GIS产业的有1万多家企事业单位,30万从业人员,创造了500亿产值。  相似文献   

4.
10月28日,由中国地理信息协会主办的2010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在西安隆重召开。会上,超图软件凭借跨平台大型GIS平台软件项目一举夺得2010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推动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世界》2004,2(2):16-16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定于今年11月召开协会第八届年会,同时,举办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会议主题为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议题是:社会经济生活需要与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前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共享政策与GIS标准化;GIS理论与技术开发;智能交通与GIS ;3S集成与应用;GIS应用与实效分析;GIS教育与科普等。大会仍将举行论文征集与青年优秀论文评选,欢迎广大GIS工作者围绕年会主题及各议题撰写论文。大会为GIS硬、软件厂商参展提供展台,并举办厂商新技术讲座,新产品发布专场会。年会欢迎各单位以各种形式支持、赞助这次会…  相似文献   

6.
中国 GIS产业发展的10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GIS协会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在这10年中,我国的GIS软件产品从无到有,渡过了艰难的起步阶段,形成了相对齐全的产品系列,进入了发展与健全时期;我国的GIS软件产业也经历了蹒跚的初创阶段,正在逐步走向成熟,进入了稳步成长的时期。这10年是奋斗的10年,也是辉煌的10年。回顾10年来走过的一串串脚印,面对目前蓬勃的发展形势,令人感慨,发人深醒,使人振奋,催人急进。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已成为一个GIS大国 1977年陈述彭先生访问伦敦莱顿大学后,提出了发展GIS的建议,1978年王之卓先生提出了全数字测图的学术思想,他们两位共同开创和推动了中国GIS的发展.从1980年陈述彭先生在中科院遥感所建立第一个GIS研究室算起,我们国家GIS已经有25年的发展历史了.我国政府对GIS很重视,从"七五"起就在每一个五年计划中支持、资助GIS研究或工程项目.  相似文献   

8.
受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和国家遥感中心的委托,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等单位经办的2002年度国产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测评(以下简称GIS软件测评)于8月19日至10月22日在北京举行。包括海外专家在内的32位专家组成了测评专家委员会,认真地对52个参评软件进行了严谨、科学的测评。事实证明,每年一度的国产GIS软件测评对我国的GIS产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GIS软件测评已经建立了权威性。下列软件在功能、性能、解决实际工程能力和赶超先进技术等方面表现突出,在应用和市场方面表现良好,具有明显的竞争实力,予以表彰。平台软…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信息办、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办共同主办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论坛暨2008'中国GIS协会年会"拟定于2008年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第一届高校GIS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并取得巨大的成功,获得了参会代表充分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积极推动了我国GIS教育和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主办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地图绘制暨地籍局协办单位: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香港地理信息系统学会台湾地理资讯学会议题:GIS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机遇与准备大数据、物联网与云计算对GIS产业的价值空间数据的管理、标准化与共享机制地理信息位置应用服务与新型态GIS在智慧城市、环境保护、电子商务、市政管理、城市规划、地下管网、防灾应急的应用GIS教育与普及应用GIS理论及学术前沿GIS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与展望GIS自主创新开发与应用考察活动A.《论区行赏》精华游技术考察  相似文献   

12.
11月10日,在广州举办的中国GIS协会地理信息产业高层论坛暨第十二届年会上,由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广西南宁市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荣获“2008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优秀工程金奖”。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GIS在我国电子政务中的广泛应用,由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政务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测绘局、河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河南省信息产业厅共同主办的2006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系统研讨会,于2006年11月5~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来自中共中央联络部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中心、信息产业部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外交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及全国测绘系统的专家学者200余人汇聚郑州,围绕地理空间信息与GIS技术如何更好地为电子政务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学术交流,展示研究和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是研究地理空间信息的产生、传输与转换规律,地理信息系统的形成与发展的一门学科,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是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GIS从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90年代进入到产业化的时代,它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基础设施的规划与管理、区域开发与全球变化的问题。美国1987年成立了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最近又成立了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咨询委员会,旨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1月10日上午,广州阳光明媚,舒适宜人,华秦宾馆三楼大礼堂花团锦簇,华灯齐明,来自全国测绘、国土、城建、科技、农林、水电、能源交通、环保、地震、航空航天的近1000位从事地理信息产业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欢聚一堂,首届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论坛暨2008’中国GIS协会年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5月16日,由中国GIS协会牵头,河南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信息产业厅等8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参加主办的中国GIS神州行——地理信息产业与中原崛起论坛会在河南郑州召开,以加快“数字河南”建设步伐,推动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大省、文化强省、中原城市群、城乡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电子政务建设水平,扩大地理信息产业的作用和影响。来自北京、河南各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约300人参加了会议。出席论坛会的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庆义在代表张大卫副省长的讲话中指出: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  相似文献   

17.
《浙江国土资源》2006,(5):F0004-F0004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成立于1975年,是国家测绘局首批颁布的甲级测绘资格证书持证单位,省内规模最大的专业测绘单位之一。中国测绘学会,中国GIS协会,中国GPS技术应用协会,浙江省质量管理协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会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与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地理信息系统产业的主要内涵,我国GIS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分析了我国GIS产业总体规模、市场应用、GIS企业与产品的基本情况。认为政府部门仍是我国GIS产业的主要对象,GIS正在融入IT的主流,GIS与其他IT技术分支结合,产生大量新兴的应用,给我国GIS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一月记事     
南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获金奖11月10日,在广州举办的中国GIS协会地理信息产业高层论坛暨第十二届年会上,由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自主研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广西南宁市国土资  相似文献   

20.
我国GIS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与发展的机遇 ,在GIS产业的发展中 ,应学会灵活运用资本市场与GIS产业的关系 ,利用资本市场完善GIS企业制度、筹措资金、实现GIS企业的跳跃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