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屏南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然而由于旅游业起步晚,受交通网络、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制约,旅游业发展滞后.文章从旅游文化角度分析了屏南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及旅游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塑造旅游形象、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发展特色旅游的几点建议,以便使屏南尽快发展成为闽东地区旅游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2.
试论德宏宗教文化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文化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古今中外,人文旅游景观中的宗教文化内容都是游客为之注目的亮点。在新阶段,德宏州的旅游业要得到较大发展,就不能忽视宗教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在挖掘德宏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如何对德宏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问题,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从而提出了建设德宏孔雀湖宗教园,将宗教文化打造为德宏旅游特有的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3.
论西藏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西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对西藏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构成压力和挑战,如何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是西藏面I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对西藏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市场特点的分析,指出西藏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据此提出西藏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战略:优化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和地域组合,构建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快传统产品的升级,积极开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特种、专项旅游产品等.  相似文献   

4.
通过评述滇西北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概况,重新剖析了怒江州旅游资源特征。对该区域几大旅游目的地旅游景观、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市场进行比较,认为滇西北旅游业发展呈替代性竞争的态势。最终将落脚点放到怒江这个滇西北各旅游目的地中的"后起之秀"上,提出旅游产品创新是怒江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并从"高起点、大手笔打造观光型旅游产品;全方位、多角度开拓主题园区型旅游产品;深层次、宽领域挖掘民族文化体验型旅游产品"这3个方面具体对怒江旅游产品类型进行构思与设计。  相似文献   

5.
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玉梅  秦俊丽 《地理研究》2011,30(5):845-853
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主流,如何提升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底蕴,是世界各地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山西省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提升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底蕴,实现旅游与文化很好联姻,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山西旅游业向前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对山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山西文化旅游资源合理开...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旅游的根基,是旅游业的灵魂.本文通过对闽东旅游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讨论,提出加快宁德旅游文化发展,推进宁德旅游业上新台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钟章奇  李山  王铮  闫丹  刘华婷 《地理研究》2014,33(8):1427-1441
在厘清中国旅游业发展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并识别出不同发展阶段下主要驱动因子的基础上,以基于自主体模拟(Agent-based Simulation, ABS)为建模工具,构建不同旅游业发展阶段下旅游者行为的模拟模型。对旅游资源因子驱动下、市场因子驱动下和文化因子驱动下的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进行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旅游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旅游资源是影响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的基础因子;随着旅游经济发展,旅游资源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市场逐渐成为中国旅游业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由于旅游业发展受到旅游资源和市场因子的持续影响,文化因子对其引导作用则可能叠加在资源和市场因子的“惯性”作用之上,进一步强化中国旅游业的空间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年“非典”的影响使中国旅游业受到重创。但是“非典”过后留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过多地依赖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将加剧旅游业的脆弱性,旅游产品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云南旅游业,要想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运用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区域旅游开发理论,在分析了云南省旅游产品结构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云南省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调整内容,指出了丰富观光旅游内涵、度假旅游产品的重点开发、文化旅游的渗透开发、工业旅游、民族体育旅游及会展旅游等多种形式的联合开发是云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云南红河县独特地理环境和奇异人文景观基础上,对其尽管拥有绝美的梯田风光、壮丽的红河峡谷、迷人的哈尼风情和厚重的马帮文化等丰富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于云南省总体旅游发展水平的原因进行了思考。经过实地考察和调查访谈,研究发现导致红河县旅游业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资源缺乏整合和深度开发,将优势资源打造为优势产品的转化力度差;产品缺乏包装和宣传推介,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推广力度差。针对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3项对策措施:挖掘与展示独特旅游资源、塑造鲜明独特旅游形象、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展旅游产业等,以推动红河县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崇武古城闽南文化旅游的开发构思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崇武旅游业发展较快,但旅游业整体经济效益低,旅游业在经济社会的地位﹑关联带动作用与旅游资源丰富和旅游市场潜力不相称.文中在实际调研基础上,总结了崇武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相似类型旅游区的开发经验,力图对盘活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使其转型为有价值的旅游产品作探讨.提出了开发闽南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想: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文化韵律实施农居点改造,开发仿古"明街"的商业休闲新空间;开辟影视基地、拓展训练基地;建设闽南海洋文化博物馆,排演大型实景舞台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