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黑龙江省矿业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内对黑龙江省的矿产资源形势进行了分析,矿产资源态势分为天类:优势矿产资源;平势矿产资源;劣势矿产资源。根据资源现状,提出了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发展的对策建议,合理开发和保护资源,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东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为指导,进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研究,在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存在的矿产资源后备基地紧缺、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以及过度开采等问题,进而提出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措施,以便更好地为东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关于江西省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定堂 《江西地质》2001,15(4):294-296
在分析了江西省矿产资源优势和开发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今后开发和保护的几点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努力实现矿产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本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其中资源问题,特别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问题更显突出。矿产资源是国土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  相似文献   

5.
江苏生态省建设中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特别是江苏省人大《关于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进入实施阶段后,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省建设的矛盾更加突出.因而在生态省建设中矿产资源如何合理开发利用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本文通过对全省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矿产资源开发诱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省建设主要目标和措施的论述,就如何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省建设之间的矛盾,提出对生态省建设影响最小的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即合理规划和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实施生态矿业、建立矿产资源工业园和矿业循环经济链、保护矿山环境,挖掘、开发旅游等资源,最终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省建设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省凤县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为典例,利用战略管理理论,分析了地处我国西部贫困山区的凤县在矿产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中的产业结构、矿产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资本良性循环等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通过演绎推理,提出了西部矿产资源开发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认识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承菘 《中国地质》2000,(10):1-2,7
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是矿产资源自然属性和我国资源国情的客观要求矿产资源是一种耗竭性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是它的自然属性,也是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性;同时,矿产资源又是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源泉.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保护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并将其作为一项始终不渝的方针,长期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8.
罗钊生 《江西地质》1997,11(2):71-73
本文从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出发,根据九江市矿产资源的优势及其存在问题,向各级领导及决策部门提出了一重视、二协调、三加强、四提高、五兴办几项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易眉白 《湖南地质》1996,15(3):179-182
该文分析了冷水江市矿产资源特点及矿业开发现状与存在问题,论述了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构想,并对矿业开发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是矿业大省,矿产资源的开发程度较高,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六项建议,强调应从增强矿产资源的忧患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矿产勘查、强化政府管理职能及依靠科技进步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1.
硼矿是我国的重要的优势矿产资源,辽宁省硼矿资源与开发规模均居全国之首,在国内外硼矿资源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具有较大影响。 一、资源形势 1.世界硼矿资源分布不均匀,73%的储量和70%  相似文献   

12.
钟启宝 《江苏地质》1996,20(4):199-204
江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现已形成特有的粘土类,建材类,有色金属类和特种用途非金属类矿产四大优势。我省矿业发展基本上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但不面临不少困难,江苏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相当严峻,对矿产资源可利用程度和对建设的保证程度,应有实事求是的评价。通过对矿产开发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的讨论,得出了解决困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强接替资源勘查刻不容缓。《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严重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矿产勘查工作要以国内急缺的重要矿产资源为主攻矿种,兼顾部分优势矿产资源,按照东部攻深找盲、中部发挥特色、西部重点突破、境外优先周边的方针,实施矿产资源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湖南地质》2009,(2):9-9
“以试验区综合配套改革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一是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并实行先补后占,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强化执法监管,促进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深入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大对重点矿区、重点矿种和超深越界等问题的专项整治力度。推进矿产资源管理制度创新和资源整合。建立健全矿产资源有序、持续、规模开发的长效机制。加强地质工作。加强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波 《安徽地质》2009,19(4):314-316,320
对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的性质及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指出了当前我省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就今后如何做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谈了个人的体会与建议,同时,也就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在当前经济建设中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张玉韩  张寿庭  赵玉 《地学前缘》2021,28(3):403-411
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成为未来扶贫开发的核心任务。我国相对贫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由于自然本底脆弱、产业基础薄弱等原因,其资源优势并未得到有效转化。本研究在系统分析影响相对贫困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各项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矿产资源储量、资本投入、生态环境重要指数、交通优势度、缺水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地形起伏度在内的影响要素指标体系,并以乌蒙山片区为研究案例,采用地理探测器工具从空间角度解析各项要素对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表明:资源储量是乌蒙山片区矿产资源开发空间分异的最直接决定因素,基本控制了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空间分布;其次为固定资产投资、生态环境重要指数和地形起伏度,影响系数均约为0.44,交通优势度影响系数略低于上述三项指标,缺水程度和工业化水平对乌蒙山片区矿产资源开发的影响较弱。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加强相对贫困地区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进一步挖掘矿产资源潜力,在专项资金安排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激励和引导采矿业投资,大力支持矿业绿色发展,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优势进一步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17.
转型期矿业经济和矿政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产资源是工业的粮食,矿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现代工业和工业文明的基石。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行政管理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行政管理原理,阐述了当前矿业经济和矿政管理的严峻形势和突出问题,分析了体制转轨和增长转型期的矿业实际,从开展理论研究,提高对矿产资源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健全矿产资源管理新体制,完善矿业市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将保持旺盛态势,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更加突出。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更加重要的地位,而作为生态环境与地质灾害问题比较突出的矿产资源基地,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逾越的鸿沟。今后,无论是推进矿产资源基地的绿色矿山建设,还是开展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综合  相似文献   

19.
当前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下,战略(关键)矿产已成为各国贸易争端焦点。我国已将“资源安全”纳入16个国家安全之中。本文在系统梳理全球主要经济体战略(关键)矿产资源策略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战略矿产资源供应链产业链存在的四大堵点和难点,提出了四个方面建议:①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推动国有地勘单位深度改革,着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央所属国有地质勘查企业集团,履行央企职责,承担极端条件下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特殊功能;②战略布局,高起点,着力打造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保障产业链链长,全面协调打通供应链产业链的堵点和难点;③部委协同,系统梳理,着力推动战略矿产资源安全保障法治体系建设;④生态先行,资源环境并重,着力推动生态保护与资源安全“双轮驱动”。  相似文献   

20.
龙胜县矿产资源丰富,经多年的开发利用,基本形成了以滑石为龙头,辅以金、铅锌、温泉的资源开发格局。为了正确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矿业经济与生态经济建设的关系,通过对龙胜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形势的调查研究,阐述了在规范龙胜县的矿业活动及调整矿业经济结构方面的思路。指出以矿山开采企业为主体的龙胜矿业经济体系,其资源开发利用层次不高,经济效益不理想,产生的环境影响也比较大。认为调整矿业产业结构,改变矿业经济不合理增长方式,已成为保障矿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