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下水》2017,(6)
渭河下游南山支流治理区位于陕西关中东部,西起临渭区尤河,东至潼关县东桐峪河,北至渭河,南至秦岭北麓分水岭,是渭河水量的主要补给源之一。同时也是陕西省重点防洪地区之一。受河南省三门峡水库泥沙淤积影响,南山支流"南高、北仰、中间低凹",上游洪水暴涨暴落,下游泥沙淤积使堤防临背差达2~4 m,"小水大灾"频繁发生,已成为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渭河南山支流治理中支流堤防工程、华县南山支流入渭口防御渭河洪水倒灌工程和应急分洪工程三大防护工程进行介绍,提出应坚持防御洪水、控制洪水、利用洪水的防洪、减灾、兴利的综合性治河理念,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效益,实行多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手段并举,重视和加强非工程措施,深入研究工程体系及上游水库防洪调度规律,充分挖掘潜力,配套建设调度设施,形成长期有效的调度运用机制,确保渭河下游南山支流防洪安全,保障沿渭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渭河下游干流堤防防洪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峥 《地下水》2005,27(5):408-408,410
三门峡水库修建后,由于泥沙淤积严重,渭河下游防洪问题突出.本文根据实际资料,对渭河下游大堤各段防洪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西98洪灾的祸根主要在于江河上游水土汉失所造成的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造成的鄱阳湖区水面和湿地面积的大量减少。解决洪水的核心问题在于减少河床,湖床的泥沙淤积和退田返湖,把我省水利建设搞上去,确保安全度汛,把水土保持这项根本的战略措施放在防洪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比翼齐飞。  相似文献   

4.
余凤鸣 《地下水》2011,33(5):187-188
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水资源利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及建议。研究认为,渭河流域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污染、下游泥沙淤积、水土流失等多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推进"数字渭河"建设,进行渭河水资源功能区规划,完善渭河水权制度建设,加强渭河水土流失防护建设等,以实现渭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雷蕾  雷文青 《地下水》2008,30(6):79-83
渭河流域暴雨洪水频繁,加之近几十年来渭河下游河床抬升及河段淤积引起行洪条件恶化,使得洪水灾害已成为陕西关中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对渭河洪水防御体系建设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现状防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渭河洪水防御体系建设及做好渭河防汛工作的措施,为减轻洪水灾害损失,做到有效的防御洪水灾害,做好渭河防汛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9,(6)
渭河是黄河最重要的一条支流之一,研究和分析渭河多年径流变化特征,有助于把握渭河多年径流情势,更有助于对黄河多年径流情势的把握。近年以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渭河径流分析过程和对渭河洪水过程的研究。通过对渭河甘肃段6个水文站近14年洪水资料进行分析,重点从渭河洪水的历时、洪水总量和洪峰流量等方面出发,得出渭河洪水的发生和变化规律,结果可知:渭河流域一般干流上洪水总量大,洪水历时较长,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而河道支流洪量通常较小,对沿岸的危害较小,其中葫芦河秦安站由于地势特别,洪水总量大,历时短,需要加大沿岸的防洪力度。研究结果对渭河未来洪水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7,(6)
金陵河属渭河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陇山山脉南部的陈仓区新街镇赵家山,由宝鸡卷烟厂西侧注入渭河,全长55.0 km,河道平均比降7.4‰,总流域面积427.1 km2。该流域屡暴雨洪水时有发生,对沿岸造成了严重损失。为减少洪水灾害,改善流域防洪基础设施条件,建设金陵河寺沟村段防洪工程极为迫切,结合工程保护对象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设计洪水及水面线进行推求计算,分析拟建工程的防洪标准,确定防洪标准确定为10 a一遇,10 a一遇洪水洪峰流量为581 m3/s,推求出各断面的洪水位。最后从河道的行洪能力、河道护岸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工程建设的投资费用等方面对70 m、80 m堤距两个方案的进行分析比较,最终确定寺沟村段最小堤距不小于70 m。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4)
针对陕西省凤县安河两岸居民聚集、土坡垮塌淤积河道影响行洪等问题,为准确掌握防洪工程设计断面水位流量关系,便于采取合理防洪工程建设加固措施提高河道的防洪标准,确保河道行洪安全。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防洪治理河道的暴雨洪水特性,结合参证站52年逐月降雨资料和洪水数据,对治理河段河道洪水进行水文比拟等方法推算设计洪水。分析结果表明:洪水分析计算成果与历史洪水记录值相一致,计算成果比较合理可靠,为堤防工程优化设计、防汛预警和调度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1.水库泥沙问题的内容及其严重性自新中国成立起到1978年底,我国修建了八万多座大中小型水库(台湾省暂未计入),总库容3950亿立米。这些工程在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不少河流含沙量较高,输沙量较大,水库淤积问题异常严重。截至1980年,全国水库总淤积量已达110多亿立米;平均每年淤积10亿立米。年淤积率(年淤积体积占水库原始总库容的百分数)为2%,这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日本为1%,美国为0.7%,印度为0.7%,阿尔及利亚为1.2%)。水库泥沙问题包括:(1)泥沙淤积、库容损失,使防洪标准降低。如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6,(1)
随着渭河全线整治防洪工程的建设,渭河防洪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渭河滩区区治理相对比较滞后,河道生态环境欠佳。开展渭河滩区治理工程不仅可以使河道脏乱差的现象得到彻底改变,也是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之一。分析认为:将高陵段滩区分为梁村渭河湿地公园区、西安泾渭湿地—原生湿地区、西安泾渭湿地—鹿苑湖景区、生态农业休闲区及设施农业区进行治理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
马存信 《地下水》1989,11(4):226-229
针对太原市地下水开发利用所引起的严重问题,文中提出用人工回灌解决这一问题的设想.并指出汾河泾流和汾河水库汛期弃水有1.77亿m~3,另有兰村以下的各支流洪水、及城市污水和雨水,都可作为回灌水源;作为回灌库址,西山古交区、兰村至三给地垒、三给地垒至小店约有9.12亿m~3的库容。通过拦河闸坝和打回灌孔,便可解决地下水的回灌问题.文中还对回灌涉及到的煤矿突水、水质、下游供水、河道堵塞,含水层泥沙淤积等问题,提出了见解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5)
澽河系黄河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陕西省黄龙县黄龙山主脊冢字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黄龙、韩城两县(市),于韩城市芝川镇司马庙东汇入黄河,流域面积1 083 km~2。澽河入黄段因黄河洪水倒灌淤积,河床不断抬升,加之黄河主槽不断西移,导致澽河入黄口己上提2.50 km。通过对澽河入黄段河道输沙量进行计算,并对泥沙淤积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实际产沙进入澽河的流域面积为119 km~2,年平均进入澽河河口段的泥沙量为6.77万m~3。澽河入黄泥沙量较小,对河道淤积影响不大,澽河下游黄河洪水倒灌段受黄河高含沙洪水倒灌影响,淤积明显,倒灌段以上河段冲淤平衡。为该河段治理工程建设、防汛工作和黄河流域同类型河流泥沙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渭河秋汛暴雨洪水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2003年8月26日~10月24日期间,泾河、渭河连续发生了6次洪水过程,成阳、临潼、华县等站出现历史最高洪水位,渭河中下游南山支流洪水发生倒灌,尤河、石堤河、方山河、罗纹河等支流大堤受持续高水位影响先后发生决口。在渭河首场洪水过程中,临潼至华县河段洪水削峰率高达53%,传播时间52.3h,均为历史之最。对2003年渭河秋汛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梁林江 《地下水》2005,27(6):500-502
三门峡建库以来,渭河下游泥沙淤积严重,分析其原因,主要受水沙条件和潼关高程的影响.针对渭河下游的泥沙问题,本文提出了在上游干支流上修建水库,进行调水调沙;在下游降低潼关高程,有利于渭河下游的水沙排泄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受上游水沙条件和水库调度过程等影响,三峡水库实际淤积过程较为复杂。本文基于一维泥沙数学模型,分析上下游边界条件变化对三峡水库淤积特征的综合影响,建立入库沙量和汛期坝前水位与库区淤积的经验关系,讨论了其贡献及未来淤积趋势。结果表明:上游干支流入库沙量和汛期坝前水位是影响三峡水库淤积的主要因素,其变化均将造成库区淤积重心的偏移,变动回水区下段及常年回水区上段的泥沙分选及冲淤情况受影响最为明显;2013—2020年,干流来沙对三峡库区淤积的贡献减小(由65%减小至42%),支流来沙贡献逐步增大(由32%增大至56%);汛期坝前水位变化对该时段库区淤积较2003—2012年期间的影响已经较小(1.6%~1.8%);当遭遇平常水文年水沙过程,未来三峡水库泥沙淤积量约在0.5亿t/a左右;当遭遇不利洪水组合水文年,尤其是支流发生大规模强降雨使岷江和嘉陵江洪峰流量大于30 000 m3/s时,三峡水库泥沙淤积量约在1.6亿t/a左右。  相似文献   

16.
王学良  陈学林 《地下水》2012,34(5):151-152
河流上修建的控制性工程—水库除具备灌溉、发电、防洪、航运功能外,还有拦蓄泥沙的功能。而泥沙淤积程度大小又是衡量水库使用期限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水库淤积测量和分析工作,对淤积来源、产生原因、测量、计算、库容修正方法的体会和认识进行阐述。同时介绍一种利用淤积量推求多年输沙总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17,(2)
2011年9月上旬,陕西渭河流域出现了三次明显的降雨过程,形成了三场较大的洪水过程。在洪水过程中下游防洪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巨大的防洪保安效益,确保了渭河堤防的安全,但河道工程遭受了严重的水毁。本文主要针对河道工程出险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通过完善河道工程建设和优化工程断面结构形式等应对措施,完善河道工程布局,为了满足新时期下的治河新理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渭河下游特别是三门峡库区范围是陕西省的重点防汛地区之一,左右两岸支流较多,水文站网布设不完善,代表性差,洪水情况及水资源总量不能及时准确掌握。通过对石川河和赤水河流域已有水文站网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对渭河南山支流石川河和赤水河从设立水文站点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洪水是内蒙古河段1989年以来历时最长、洪峰流量最大的洪水过程。为了解粗泥沙对黄河内蒙古段河床冲淤变化的影响,依据宽河谷河段巴彦高勒、三湖河口和头道拐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了内蒙古河道2012年洪水水沙特征,通过计算推移质输沙量和比较断面河底变化,探讨了粗泥沙对河底调整的影响。结果表明:2012年洪水造成粗泥沙在上游段冲刷、下游段淤积;固定低水位下过流断面存在涨冲落淤的规律;洪水过后,巴彦高勒和三湖河口低水位面积分别扩大了19 m2和29 m2,头道拐减小约100 m2。由于粗泥沙排沙不平衡,底部河床的真正高程并没有降低,防洪风险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江湖关系演变趋势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中下游防洪系统为对象,概述了在大型复杂防洪系统洪水行为数值模拟基础上,成功地将长江中下游洪水演进数学模型转化为面向长江防洪系统防洪规划方案评估需求的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演变的数学模型.为适应防洪规划方案论证涉及江湖水沙相互制衡相互关联客观情况,建立了面向江湖水沙关系及其演变的数学模型.针对长江中下游江湖水沙运动特点,在水沙数值模拟的范围内侧重对下荆江河道冲刷、荆江三口分流分沙模式、洞庭湖泥沙淤积、江湖耦合等环节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合理可行的数值处理方法.模拟结果较好反映了江湖水沙演变规律,主要成果已应用于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和防汛调度方案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