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山东沂水杂岩由新太古代岩浆杂岩和中太古代的变质杂岩组成,其后者中的变基性岩石,特别是基性麻粒岩,常与紫苏花岗岩紧密伴生,而且多呈大小不等的包体或呈层状体产出。本文主要对变基性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SHRIMP UPb定年研究。根据岩石学特征,可将变基性岩分为三类:含紫苏辉石斜长角闪岩、含石榴子石角闪二辉斜长麻粒岩和含尖晶石—石榴子石的角闪二辉麻粒岩。它们原岩分别为安山质玄武岩、高铁镁质玄武岩和玄武质科马提岩(?)。三类岩石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有一定差别:第一类含紫苏辉石斜长角闪岩富集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Hf等高场强元素;后二类麻粒岩相变质岩的稀土配分模式为近平坦型或轻稀土略为富集, K、Rb、Ba等元素也轻微富集,其他元素与MORB的比值接近于1。变基性岩中锆石定年结果显示有四组年龄值,其中2719Ma和2560~2607Ma分别代表早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年龄下限和上限;2509~2522Ma代表另一期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时代,发生在沂水岩浆杂岩侵入之后;2485Ma和2497Ma代表与流体作用有关的变质作用和新生锆石的形成年龄。  相似文献   

2.
胶北莱西古元古代的高压基性麻粒岩和钙硅酸盐岩的基本矿物组合分别为以铁铝榴石为主的石榴石-普通辉石-铁紫苏辉石和钙铝榴石-黝帘石-葡萄石-钠长石.矿物岩石学研究表明钙硅酸盐岩是由含石榴石高压基性麻粒岩经退变质和钙质交代作用形成.南山口高压基性麻粒岩记录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前、麻粒岩相变质作用、退变质和钙硅酸盐岩化共同作用以及完全钙硅酸盐岩化的四个阶段的地质作用,其矿物组合分别为Cpx+ Pl+ Qtz(M1),Grt+ Cpx+ Rt+ Qtz(M2),Cpx+Pl+ Opx+ Ilm+ Mgt+ Ep(M3)和Grs+ Zo+ Prh+ Ab+ Cal(M4).微量元素研究表明,高压基性麻粒岩中大离子亲石元素Ba、Rb、K、Rb、Th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Zr、Ti、Y亏损,具有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曲线.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配分图解显示了岛孤拉斑玄武岩的特征.主元素、微量元素的构造判别图解进一步分析表明高压基性麻粒岩及其钙硅酸盐岩的原岩形成于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综合高压基性麻粒岩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莱西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原岩是拉斑玄武岩质岩石,可能是形成于孤后扩张背景下基性的侵入岩或喷出岩.岩石形成以后,在胶-辽-吉带碰撞闭合过程中,经历了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又在后来的抬升过程中经历退变质和钙硅酸盐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虽然微量元素模式用于解释玄武岩系列岩石成因已经有很大进展,但类似的研究在花岗质成分的火成岩上还比较少。通常花岗质熔融体矿物/熔融体稀土元素分配系数等于或大于玄武岩相似矿物的分配系数。因此,在部分熔融和分异作用时花岗岩熔体与残余相容易出现的玄武岩系列比较,这些矿物对稀土元素图谱的影响被夸大。对于K/Rb比值,如果在残余相中既不是钾长石成分,也不是黑云母—金云母成分出现,那么通过分异作用或部分熔融这两个因素,使熔融体K/Rb比值比母岩K/Rb比值减少是困难的。可以得到4个明显不同岩石的成因:(1)太古代云英闪长岩,推测是由太古代拉斑玄武岩在地幔深处部分熔融衍生来的,并留下石榴石加斜方辉石残余物;(2)太古代石英二长岩,推测是在地壳范围内由存在时间短的硬砂岩——泥岩序列部分熔融衍生;(3)塞斑岛英安岩,推测由玄武质母岩通过分异作用形成;(4)南极州罗斯岛粗面岩,推测由玄武岩类母岩分异作用和通过大陆壳组分混染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4.
太古代含紫苏辉石的麻粒岩呈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的小块普遍分布在澳大利亚西南的威特地带(60000平方公里)。该地区现在主要由黑云母或角闪石片麻岩组成,并被26亿年的颗粒很粗的灰白色花岗岩丘侵入。有些麻粒岩是太古代的沉积物、火山岩(镁铁质和硅质)和高镁的超镁铁质岩石,而有些大的区域看来是较老的太古代基底,现在变成了象印度的硅质紫苏花岗岩的深色脂状岩石。虽然有些镁铁质麻粒岩线理很发育,有些硅质麻粒岩发育着很好的扁平石英颗粒,但大多数麻粒岩线状构造不清楚,显出受过热变质作用而不是强烈变形的外貌。堇青石、夕线石、尖晶石和橄榄石在相应成分的岩石中常见,但没有见到兰晶石和高压的单斜辉石一石榴石组合。经Rb—Sr法测定为元古代的线状麻粒岩带,三面环绕着威特地带的太古代地块,并与东部的绿岩相邻。被一条宽阔的糜棱岩带和强烈的布格重力异常带与太占界分开的弗雷塞地块(8000平方公里)主要由无水镁铁质麻粒岩组成,它们的生成压力比威特地带的太古代麻粒岩要高。镁铁质麻粒岩是克拉通内带在1338百万年(Rb—Sr)时受到变质的大陆拉斑玄武岩型基性熔岩和小侵入体。在马斯格雷夫地区,硅质和镁铁质麻粒岩是在大约1380百万年时形成的,有无水和有水型两种,变质范围从低级到中级麻粒岩相。这些麻粒岩被大约1130百万年的大的“岩浆型”紫苏花岗岩质石英二长岩体侵入。较老的硅质和镁铁质麻粒岩(1860百万年)见于阿鲁塔(Aruuta)地块的斯创韦斯地区以及报导过有第二期麻粒岩(时间大约在1470百万年)的地区内。阿鲁塔地块内还没有发现太古代基底。麻粒岩形成于深成火成岩和沉积岩的迭瓦式逆断层部位。主要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研究揭示了弗雷塞地区的镁铁质麻粒岩和大陆拉斑玄武岩非常近似,而马斯格雷夫和斯创韦斯地区的麻粒岩都有岛弧或大洋型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时,元素的活动性受热梯度和流体梯度的严格控制。在弗雷塞地区沿100公里长的横越路线内,温度近于不变总压力大为增加,干镁铁质麻粒岩中没有产生显著的元素活动。并且,U和Th的值与变质程度无关。在麻粒岩角闪石和黑云母常见的马斯格雷夫地区,Th、U、Rb、Ni和Co随着总压力和温度的增加而减少,而Ba、Sr、稀上元素、Na、Ca和P富集。变化小于20%的元素有Si、Al、Ca、K、Zn、Cr、Y、Nb、Fe~(3 )、Fe~(2 )、Mg、Ti、Zr、V和Pb。在氟曾很活跃的紫苏花岗罟大侵入体接触变质带中,U、Th和Rb有明显的增加,但Zr和Ti减少,一般认为后二种元素是不活泼元素。上述三个地区的硅质麻粒岩,随着变质程度增高其中U、Th和Rb减少,并且K/Rb比值增加。这如在其它几个太古代地盾区见到的一样。由于流体分压、温度、复杂的复变质作用和许多地区不同构造背景的各种影响,在太古代和元古代麻粒岩之间,迄今还没有看出显著的化学差异。  相似文献   

5.
Shar.  RS 马瑞 《世界地质》1991,10(1):27-28
Sand Mata麻粒岩岩组形成印度半岛西北部Rajasthan地区太古宙片麻岩杂岩体。其主要岩石为泥质麻粒岩,由石榴石、矽线石、蓝晶石、黑云母、堇青石、紫苏辉石、石英和长石组成。在各种规模范围内可见由石榴石、石英、长石等组成的成分条带。该岩组另一个岩石类型为基性麻粒岩,其矿物组合为石榴石、透辉石、紫苏辉石、斜长石和少量石英。这些麻粒岩被苏长岩脉侵入,而岩脉的年龄还没有确定。它们主要特征是有变余辉绿结构,同时有时含有橄榄石。麻粒岩岩组为卵形,并被片麻岩-片岩-花岗岩杂岩体围绕,该杂岩体被称为条带状片麻岩杂岩体(Banded Gneissic Complex)。它们的接触界线为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具有陡的下倾线理。基性麻粒岩在紫苏辉石和斜长石表面具有石榴石—透辉石和石英的反应边。反应边矿物的随机方位表明结晶作用是在麻粒岩相变质的静态环境中进行的。石榴石—透辉石—石英组合在冷却过程中还没有形成,这可由其P-T估算以及苏长岩脉中石榴石的发  相似文献   

6.
骆驼山镁铁--超镁铁岩体主要岩石类型有单辉橄长岩、橄榄辉长苏长岩、橄长岩、辉长苏长岩、辉长岩。橄榄石Fo为76~83,为贵橄榄石。辉石化学特征以及主量元素特征表明其属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总体表现为轻稀土稍富集、重稀土微分异的特征。微量元素具有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Sr)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Ta、Hf、Th相对亏损的特征。岩浆演化过程中分离结晶作用主要受单斜辉石控制。Nb/U、Ce/Pb值更接近于地壳值以及敏感元素比值协变关系表明岩浆演化过程发生了同化混染作用。Th/Yb-Nb/Yb、La/Ba-La/Nb之间的关系指示岩浆源区可能为流体交代改造的富集型岩石圈地幔。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沂水地区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演化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尚国  顾德林 《岩石学报》1997,13(3):331-345
山东沂水麻粒岩相岩石出露于断裂带中,它是断裂带中最古老的岩石。主要岩石类型有孔兹岩(石榴石-石英-条纹长石-夕线石片麻岩)、紫苏辉石麻粒岩(紫苏辉石-斜长石-厂长央片麻岩)以及紫苏花岗岩等。根据矿物共生组合、变质反应,温压条件得出本区麻粒岩相岩石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前阶段为角闪岩相变质作用,温度条件为T=575℃ ̄600℃,P=0.59GPa;峰期他阶段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峰前阶段为角  相似文献   

8.
西藏定结地区高喜马拉雅隆起带中淡色花岗岩体紧靠藏南拆离断层内呈等轴状小岩株产出。淡色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为过铝质,高Si和K,低Ca、Fe和Mg,岩石富轻稀土元素及Rb、Ba和Th,贫Hf、Zr、Y和Yb,呈现S型花岗岩特征。基底副交质岩中广泛发育淡色花岗岩脉体,在副交质岩中的淡色花岗岩脉体内发现紫苏辉石暗色麻粒岩残留体,通过对淡色花岗岩与基底副交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发现它们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富K、Rb、Ba和Th,贫Hf、Zr、Y和Yb。认为基底副交质岩为高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源岩,其在快速隆升降压的条件下发生缺水熔融生成淡色花岗岩浆面残余麻粒岩残留体。  相似文献   

9.
印度南部 Tamil Nadu,Madras 地区典型紫苏花岗岩产地的太古代麻粒岩是由一套基性和酸性两种形式的正片麻岩组成的,并伴随有沉积变质片麻岩(孔兹岩系).紫苏花岗岩是一种主要的岩石类型。基性麻粒岩表现出一种具有明显富铁拉斑玄武岩的特点,伴随着稀土元素(REE)浓度的增加,并出现了铕(Eu)负异常.这些特点被认为是反映了辉石——斜长石组合在氧逸度(fo_2)低的条件下的低压分离结晶作用。超 Fe—Mg 质麻粒岩可能代表着这个过程的堆积物.酸性麻粒岩(紫苏花岗岩)一般是富 K_2O 的,而在大多数麻粒岩相地段占主要地位的酸性片麻岩则显然不同,K_2O 都低。然而,紫苏花岗岩中 REE 丰度具有在富 K 和贫 K 的两种太古代片麻岩中所观察到的整个范围。在这个地区大量前麻粒岩相钾质伟晶岩的出现,表明在原来钾含量较少的岩石组合中产生了钾质交代作用。微量元素产生了这样一个模式,即在麻粒岩相变质事件之前产生了酸性片麻岩的交代作用和局部熔融。这种事件的顺序是与地壳深部变质流体的成分的波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引言斯里兰卡岛,除了西北部狭窄海岸是被中新世灰岩和钙质砂岩覆盖之外,主要是由前寒武纪变质岩组成。斯里兰卡的前寒武纪地层可分为三个主要单位(图1): ①高兰岩系(Highland Series),是由紫苏辉石花岗岩(紫苏花岗岩)、石英岩、大理岩、含石榴石片麻岩、角闪片麻岩和麻粒岩组成的辉石麻粒岩相岩层。②维贾扬岩系(Vijayan Series),是由角闪黑云片麻岩、混合岩和花岗岩组成的角闪麻粒岩相岩层。 3西南群(Southwest Group),是由堇青石片麻岩、紫苏片麻岩、含石榴石片麻岩、硅灰石岩和斑花大理岩组成的堇青石麻粒岩相岩层。  相似文献   

11.
新疆尉犁县兴地Ⅲ号岩体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的库鲁克塔格地区,出露面积约为0.5km2。岩石类型主要为橄榄辉石岩、二辉辉石岩、单斜辉石岩、辉长岩等,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岩体辉长岩和橄辉岩的稀土元素含量较低(∑REE为39.58×10-6~149.39×10-6),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3.83~9.91]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Sr),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δEu显示弱的正异常。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浆运移过程中发生了橄榄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原生岩浆为富镁拉斑玄武岩,岩浆上升过程中遭受了地壳物质的同化混染和流体交代。兴地Ⅲ号岩体与金川岩体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而且岩体地表已见铜镍矿化,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2.
再论麻粒岩的分类命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粒岩的变质作用必须达到麻粒岩相,但麻粒岩相岩石不都是麻粒岩。麻粒岩应具 有花岗变晶结构和麻粒构造井含有紫苏辉石以及含>to%的斜长石。分类命名以实测的岩石实际 矿物的百分含量为基础,采用长石类(斜长石上钾长石士石英)一无水铁镁矿物(紫苏辉石十 (次)透辉石+石榴石等》一含水铁镁矿物(普通角闪石+黑云母)为三个顶点的三角图解进行。 单矿物岩的矿物含量范围为9o-1oo%。以斜长石(包括钾长石士石英)30%. 60%和90%来 划分暗色、中色和浅色麻粒岩。麻粒岩和斜长角闪岩等(包括部分片麻岩)的分界从无水铁镁矿 物和含水铁镁矿物连线的中点(即50%处)向三角图的长石顶角画一直线,据此共划分出麻粒岩 和其他岩类共14种。  相似文献   

13.
张宣高变质花岗岩-绿岩带内早期花岗质侵入体是以英云间长岩和花岗间长岩为主体的TTG岩系,经历了麻粒岩相高级变质作用的改造,已变质成以含紫苏辉石为特征的片麻岩类岩石。麻粒岩相峰期变质作用的时代为2390±19Ma。紫苏花岗岩属典型岩浆成因侵入岩,其侵位成岩时代为2390±24Ma,是区域麻粒岩相峰期变质作用期间长英质熔浆直接结晶的产物。钾质花岗岩类具多种不同的岩石类型,为一系列小规模的富钾质花岗岩侵入体,是与紫苏花岗岩同一构造岩浆活动事件的产物。麻粒岩相峰期变质作用、岩浆活动时代的一致性,表明了本区太古宙末-古元古代早期,由于大规模构造运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由峰期变质条件向相对低温低压条件演化、花岗岩-绿岩带基底岩石由地壳深部向地壳浅部抬升、并同时伴随紫苏花岗岩及钾质花岗岩等大规模岩浆侵入活动的区域地壳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太古代建平变质杂岩主要由高Na/K比的、原岩为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系列(TTG)侵入岩的中性麻粒岩和片麻岩、少量变沉积岩、基性麻粒岩、斜长角闪岩和变超基性岩组成。各类岩石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野外关系考虑,斜长角闪岩和基性麻粒岩可与世界其他高级区内的变质拉斑玄武岩对比;TTG片麻岩,中性麻粒岩、紫苏花岗岩和斜长质片麻岩可能由镁铁质源岩部分熔融而成。变质作用的演化轨迹为反时针型。因此,本区可与冀东、内蒙、南印度和苏格兰的刘易斯等高级地体对比。  相似文献   

15.
南天山北缘麻粒岩残迹与辉石相韧性变形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良树  王赐银 《地质科学》1996,31(4):375-383
对新疆北部南天山北缘蛇绿混杂岩带中麻粒岩的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辉石相韧性变形构造的研究表明,榆树沟麻粒岩的共生矿物组合为透辉石-次透辉石-紫苏辉石-石榴石-斜长石,属基性岩类暗色麻粒岩,以低硅高钙为特征,稀土总量低,轻稀土与铕弱亏损,反映高温高压熔融环境和岩浆分异差的特点。麻粒岩及超镁铁岩中的辉石经历了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作用,不对称辉石残斑系、动态重结晶辉石亚颗粒集合体、辉石变形双晶纹、鱼尾构造、核幔构造等显微韧变构造广泛发育。宏观和微观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一期从南向北的推覆构造。麻粒岩的形成与早古生代大陆地壳拉伸作用有关,辉石相韧性变形则与早古生代末南天山边缘海的挤压关闭和推覆逆冲有关。  相似文献   

16.
华北克拉通,扬子克拉通与秦岭造山带古地幔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路凤香  刘永顺 《地球科学》1997,22(3):247-251
经研究,华北克拉通古地幔以含石榴石的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及纯橄榄岩为主,地我代作用强烈,岩石富集不相容元素,明显高于南非及西澳克拉通者,扬子克拉通古地幔主元素亏损程度差,并代作用较弱。岩石为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秦岭造山带壳、幔交界带的岩石类型复杂,包括蛇纹石化尖晶石二辉橄榄石(蛇纹岩)、石榴石辉石岩、榴闪岩、变辉长岩及变玄武岩等,蛇纹岩受强的塑性流变,剪切有结构发育,与克拉通相比,地幔交代作  相似文献   

17.
Schirmacher山区的前寒武纪基底岩石位于南纬70°44′33″~70°46′30″和东径11°22′04″~11°54′00″,岩石表现出几个阶段的褶皱作用、剪切带的发育以及两期截然不同的变质-混合岩化事件。区内的岩石经受了初期阶段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及紧随其后的紫苏花岗岩化。非常粗粒的含紫苏辉石、石榴石的伟晶岩呈平行条带状侵入,并使岩石转变成为混合岩。这一事件之后为角闪岩相退化变质作用与区域花岗岩化,形成了区内的主体长英片麻岩。某些变斑晶具有紧闭微褶的Si,它主要由针状矽线石包体反映出来。这些早期微褶  相似文献   

18.
徐武家麻粒岩相糜棱岩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中部土贵乌拉南徐武家早前寒武纪麻粒岩地体中发育北东向韧性剪切带,其中发现有宽达5km 的麻粒岩相糜棱岩剖面,成分相当于紫苏辉长岩、钠质花岗岩和泥质岩的麻粒岩相糜棱岩出露齐全,保存完整。二辉斜长麻粒岩中紫苏辉石、斜长石、钾长石和透辉石斑晶普遍发育强烈的塑性形变;细粒重结晶相矿物组合 Hy+Di+Pl+Kf+Hb+Bi+Scap+Q 显示糜棱岩形成于麻粒岩相变质条件,二辉石矿物对给出温度 T=710℃。该糜棱岩带与麻粒岩相变辉长岩和地壳熔融型石榴子石花岗岩密切共生,这一事实既确证了韧性剪切带在麻粒岩变质过程中发育,为研究该区麻粒岩相岩带构造演化找到了一个构造标志,同时,也为深入探讨下地壳的实际构造过程,包括麻粒岩相条件下剪切形变发生的饥理以及克拉通化提供了地质实例。  相似文献   

19.
峨眉山火成岩省东部盐津地区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盐津玄武岩w(SiO2)为47.97%~52.33%,w(Na2O+K2O)为3.35%~6.57%,Ti/Y值为496.29~567.80,w(TiO2)为3.60%~4.14%,属于钙碱性高钛玄武岩(HT)。岩石LREE/HREE值为7.34~7.88,轻稀土元素富集,分馏程度高,总体亏损Ba,K,Sr,P。高场强元素Nb/U比值为26.39,Ce/Y-Sm/Y和Th/Nb-Ce/Nb等比值均呈明显正相关系,表明盐津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受到了明显地壳混染作用。Nb-Nb/Y和La-La/Sm图解中样品投点呈倾斜直线,表明盐津玄武岩岩浆受分离结晶作用影响较弱,δEu值为0.86~0.93,CaO/Al2O3与Mg#无明显相关关系,以及镜下观察均表明仅有少量斜长石、单斜辉石的分离结晶。盐津玄武岩与盐源和越西等地高钛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具地幔柱成因特征,岩浆可能起源于富集地幔。分配系数相近的强不相容元素Ce/Sm比值为25.50,La/Yb-Sm/Yb图解中样品靠近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区域,表明岩浆源区为石榴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  相似文献   

20.
中部Rajasthan地区的紫苏花岗岩主要呈“补片”状出露于早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地体(一般称为条带状片麻杂岩或BGC)中。条带状片麻杂岩组成了印度次级大陆著名的Aravalli山脉基底的主体部分。以紫苏斜长花岗岩、石英紫苏闪长岩和紫苏闪长岩为代表的紫苏花岗岩类,与本区的科马提岩、变质苏长岩、方辉角闪岩、麻粒岩、花岗变晶岩、高级变质的泥质片岩、不纯石英岩、钙硅酸盐岩、花岗岩和混合岩等深就位岩石密切共生。清楚的侵入关系以反内部含有大量未吸收的变基性岩和片麻岩包体的存在,是紫苏花岗岩类的一个重要特征。紫苏花岗岩类具有坚硬、致密的特点,中粗粒,浅绿色至古铜色。这些特征与世界其它典型地区紫苏花岗岩相似,但本区紫苏花岗岩缺少层状、叶理、条带和与围岩渐变过渡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