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地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技术进展、地图资料等基础信息,采用OGC标准制定的WMTS服务规范加载相关地理底图,设计XML文件组织旅游景点数据。将旅游景点信息、"天地图·湖南"矢量底图聚合在线发布,使"天地图·湖南"更好地服务大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可行性,能够保证旅游在线地图的现势性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种网格服务的积累和版本升级,知识网格平台中知识发现算法和辅助决策模拟模型日益增多,如何快速发现和定位满足用户需求的网格服务,是制约平台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对网格服务模型进行有效描述,并最终形成统一的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标准,是推进网格服务模型广泛共享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对建立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标准的必要性进行简要分析之后,文章给出了网格环境中服务模型元数据的基本框架和内容,采用二级元数据模型对包括标识信息、权限信息、运行条件、参数信息、分类信息、内容信息、参考信息等7个方面的模型元数据进行定义与说明;随后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作为描述语法对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并对基于B/S结构的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管理模块设计与实现进行介绍。最后,将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管理模块紧密集成到研究小组现有的地理知识网格服务平台GeoKS-G rid中,实现网格服务模型的规范化管理,并对网格服务模型元数据的网格工作流制定、执行和调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详细描述了建设专项历史地图资料数据库及其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全过程。从需求分析入手,介绍专项历史地图数据库技术架构和总体架构,明确系统开发所涉及的各种技术;描述了历史地图资料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逻辑模型建立和物理存储应用功能实现。以中国东海南海历史地图资料公众服务系统建设为例,介绍历史地图资料公共服务系统的功能和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4.
多比例尺地图数据库建设是广西快速制图供图服务系统的数据基础。文章根据广西多比例尺地图数据库建设,对以基础地理信息成果数据为主要数据源来构建多比例尺地图数据库的技术方法、作业流程及技术亮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主要设计了应用于地理数据网络发布中的地图预览模型结构,利用SVG技术中数据量小、可缩放、可连接的特点和元数据描述作用,实现了基于SVG的地图预览模型,并提供相应地理空间数据信息查询,该模型适用于地理空间数据图形的在线浏览,以及复杂地理空间数据的在线图形预览.  相似文献   

6.
国外地图资料是指国外出版发行的地图资料,是测绘资料档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国家多、范围广、数据量大.长期以来,这些资料一直采用帐册、图表的手工管理方式,手工管理效率低、不规范、易出错、不便于交流,难以对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查找、提  相似文献   

7.
模型元数据是资源环境模型共享的重要信息,它有利于促进模型的高效利用。在面向对象的资源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中,模型的属性、方法、数据接口和元数据被封装为模型对象,模型元数据用于资源环境模型的辅助管理。通过建立资源环境模型元数据库,开发基于Web的资源环境模型元数据管理系统,使Internet上的一般用户也可以查询到已建立模型的信息,避免了模型的重复构建,促进了资源环境模型信息的共享。目前,模型元数据研究还需要解决以下两个主要问题:①制定资源环境模型元数据的国家标准;②建立面向对象资源环境模型表达的行业规范。  相似文献   

8.
重点研究了电子政务应急信息的快速发布理论及技术,界定了突发事件快速信息发布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一个工作流的分层概念模型和一个与之有关的基于XML的元数据分层描述,由此形成了一个基于XML元数据的从高层的业务应用到底层的分步、动态资源的逐层绑定的运行机制,初步解决了从突发事件业务工作流到底层分布服务和资源的装配问题.提高了快速信息发布业务在执行过程中的自动化水平和自适应性.同时也分解和简化了应急信息发布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所管理的数据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从过去仅仅管理结构化数据,至今必须管理多种类型的非结构化数据。这一变化给数据管理带来了挑战。元数据在避免数据的重复性建设以及协调不同数据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能代理通过具有一定智能性的搜索策略建模,实现对元数据库的快速检索、数据的快速下载、数据的交互预览和信息缓存机制。同时讨论了基于元数据技术和智能代理技术的“数字成都”数据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0.
多源遥感影像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不同来源遥感影像共享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多源遥感影像的"影像波段/影像栅格+GridGeome-try+元数据"的基本数据结构。GridGeometry是遥感影像空间信息的抽象,采用GridGeometry可以避免直接对大数据量的遥感影像进行处理;采用ISO 19115元数据标准实现对遥感影像相关信息的描述,并基于XML和数据库技术实现对元数据的表达、存储、解析和处理。最后本文提出了多源遥感影像共享平台的主要体系,并在该体系的基础上实现了多种服务形式,包括:定制的共享网站和符合OGC规范的WMS、WFS和WCS服务等。不同的服务形式能够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要,而且为更灵活的服务应用提供了标准接口,在技术上为共享服务的广泛使用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The South China Sea locates at the convergence center of the Eurasian Plate,the Pacific Plate and the Indo-Australia plate. The Cenozoic seafloor spread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Basi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at records information of the continental margin tectonic history and its impact on regional geologic evolution. Magnetic data contains abundant geological structure information from the surface to deep. This paper reports magnetic data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rough the conventional processing of these magnetic data,we report general results on the regional magnetic anomalies,such as the upward continuation graph,the polar magnetic anomaly map and the magnetic anomaly partition map. The magnetic anomaly fiel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divided into eight areas,of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are explained,an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is preliminari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京杭大运河则担负着河运的重要职责,其重要性决定了古代关于黄运工程及其治理的地图数量繁多。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量明、清时期黄河、京杭大运河水利地图的梳理,对明、清时期水利地图的载体形式、表现形式和绘制特点进行剖析,并探讨其在地理学、地图学、水利学方面的应用价值和研究价值。明、清时期的黄河、京杭大运河地图,从载体形式来分,主要分为水利典籍(志书、图说)附图和绘本舆图2类:前者多为示意性地图,画法比较简单,只起到辅助说明水利典籍的作用;后者多采用山水形象画法绘制,多为长卷展开景物再现式地图,其主要特点是形象直观。其采用的“对景法”地图表现形式(即所绘黄河、京杭大运河两岸各类地物要素均朝向河流中心线),容易引起读者的视觉共鸣,轻松构筑被描画事物的整体画面。从表现形式和绘制特点来看,明、清时期还出现了另外2类地图:计里画方类地图和经纬度实测地图,但由于其实用性和艺术性不如山水形象画法地图,因此,这2类地图在明、清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但从功能和价值而言,不论是长卷展开式古地图、计里画方类古地图,还是经纬度实测地图,对于古地图史、历史地理学、古代水利研究,对如今的地图、水利、地理学研究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瑰宝。  相似文献   

13.
1∶500万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图范围广,包括中国陆地及所辖海域以及周边陆地和海域,共涉及8种地质、地球物理专业图.本文介绍了建立本次编图的数学基础即地图投影的过程,讨论了确定系列图投影方式及参数的原则和方法,选择墨卡托和兰伯特等角割圆锥两种常用的保角投影方式做试验,比较了在这两种投影之下系列图范围内编图重点...  相似文献   

14.
“同一个地质”(OneGeology)计划是一项旨在建立全球大约1∶100万比例尺的地质图数据库,使地质图数据可以在互联网上共享的国际合作计划.“OneGeology”计划是一个基于WebGIS技术的分布式系统,每个提供数据的组织者在自己的Web服务器上管理数据,“OneGeology”门户网站和每台Web服务器进行联...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国家西部1∶50 000地形图空白区测图工程:丰富产品种类,拓展服务领域的设计宗旨,根据ISO 9000对产品的概念,提出了西部测图工程整体产品模式,并对其进行细化,建立了国家两部测图工程地形图产品模式.本文以西部测图工程1∶50 000影像地形图的设计与实现为实例,详细介绍了1∶50 000影像地形图测绘新产品...  相似文献   

16.
60年来,利用我国各种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结合野外考察,运用块体构造学说编制了中国海陆1∶500万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其从理论基础、方法技术上,实现中国海陆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的融合;系统地反映出我国海陆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现状及大地构造格架;同时展示古生代以来中国海陆各块体的发育、运移、拼接和联合大陆的形成过程,以及印支运动后中国大陆由"东高西低"转为目前"西高东低"的演化规律。另外,通过系列图件的编制与建库,为我国矿产资源勘探及资源环境效应研究提供了基础图件数据。  相似文献   

17.
GIS在历史地理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IS技术的日益发展,对历史地理学缺乏量化指标,历史地理制图内容单一、时空覆盖率低、无法反映历史变化等缺点发出挑战。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过去2000年中国环境综合研究、省级断代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相继启动,GIS开始应用于历史地理研究中。历史地理信息系统尚处起步阶段,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8.
Struts和Hibernate在信息共享平台中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数据共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导致从海量数据中找出有用信息,实现信息的完全共享还存在不足。本文结合Struts和Hibernate技术,提出了一种信息共享平台的框架。利用Struts优化了数据表示层和数据处理层的设计,利用Hibernate优化了共享平台的数据持久层的设计。文章先分析了这两种技术的应用,接着重点说明了如何利用它们构建一个4层结构的共享平台,该平台可以对多种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能在多个服务器间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供用户浏览、下载和查询,从而实现了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19.
传统网络电子地图生成是以要素进行组织的,在表达地理实体动态变化、关联关系以及多粒度特征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旨在解决现实世界到对象所组成的事物空间之间的映射这一科学问题,为时空实体的可视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展示地图要素间复杂关联、多维动态等特征提供了模型基础和数据保证。本文将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引入网络电子地图生成当中,渐进得改变了以往网络电子地图依靠图层数据生成的模式,基于多粒度时空对象的概念、模型框架以及数据存储与管理方式,提出了2种网络电子地图生成方法。一种是利用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重建图层,为现有网络制图工具提供“中间件”,使其能够调度和使用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另一种是将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和地图符号进行绑定,使网络电子地图不再依赖于图层而能根据多粒度时空对象动态更新,同时便于将对象之间的关系、组成结构等非结构化属性特征进行可视化。同时,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2种方法的可行性,为多粒度时空对象在网络电子制图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