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星宇 《地球》2014,(8):30-32
新能源作为能源产业的新生力量,对中国未来能源产业发展和的发能源供应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因为政府的大力扶持、国营和民营企业的大力参与,发展得尤为迅速,其中风能、太阳能的装机总量均已跃升到世界首位。目前,在中央提出“能源革命”的大背景下,中国能源转型面临怎样的难点?蓬勃发展的新能源在未来会对中国经济以及传统能源产生怎样的影响?带着以上问题,《地球》记者采访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  相似文献   

2.
何宝庭 《地球》2014,(8):27-29
所谓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形式的能源。1981年8月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将新能源分为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现代生物质能、海洋能;传统生物质能。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三个阶段的不断发展,取得了积极的进步,近年来,新能源产业更是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在当前国际能源形势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在国家《国家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政策指引下稳步发展,在未来将与传统能源进行互补,成为我国能源有力的支撑点。但在我国新能源繁荣发展的背后,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对新能源发展要保持清醒的发展头脑与长远的战略眼光,才能使我国新能源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丹 《地球》2011,(6):65-68
【政策焦点】 “节能、环保、低碳”成能源调整主题词 2011年3月14日,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通过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关“十二五”期间能源发展的战略规划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4.
蓝颖春 《地球》2014,(8):40-42
中外嘉宾云集,新兴成果汇聚。7月26日下午,“首届中西部节能环保产业国际合作促进大会”在北京开幕,众多国际性节能环保企业应邀出席,展示新兴发明成果,共同交流并展开国际性的合作,以期促进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并推动人类共同进步。本次会议由国际节能环保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西部有关省、市产业组织共同筹办,由“中西部节能环保国际合作促进平台”(简称:IPCW)负责承办,会议主题是推动中西部地区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以及产业规模化发展。十一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汪纪戎、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首席科学家牛文元、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车书剑、著名经济学家、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任玉岭、新华社原副社长马胜荣、南非驻华大使Bheki W.J.Langa(兰加)、韩国岭南大学副校长Jin Sam Kim、瑞士商会秘书长Andrea Nessi、中国英国商会顾问Patrik Li等众多中外嘉宾共同出席。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6,(11)
正10月13日,以"选择·行动——未来从现在开始"为主题的2016(第四届)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览会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展览会(2016IEEVChina,简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果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展会为期4天,于10月16日圆满落幕。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推动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大力支持下,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果历经三载洗礼和打磨,现已发展成我国第一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专业展览会,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专业  相似文献   

6.
马云川 《地球》2012,(7):58-60
在今年5月召开的全国财政节能减排会议上,新能源汽车被定为完成下半年国家节能减排任务的重点。而另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业内期盼已久的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也将于近期由国务院发布实施。这预示着一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运动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始了。那么新能源汽车真的就环保吗?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当前国际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面临能源、环保危机,正在发展绿色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代替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但当前各项新能源都受到各自的自然条件、科技理论实践、成本等多方面制约,还不能满足需求.为拯救当前危机,寻找低碳、无碳水溶气能源应召而出.本科研组应用经典的地质、物化探和自主创新的卫星应力遥感、生物化学综合法勘探海西陆缘连江盆地水溶气能源,获得中温型水溶气能源(已用多年),并继续深入研究开发高温、低温型水溶气能源.其实验报告,文内阐明.  相似文献   

8.
《地球》2015,(11)
<正>10月21~24日,以"选择·行动——未来从现在开始"为主题的2015(第三届)中国国际节能环保汽车展览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成果展览会、中国国际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及关键零部件技术交流展览会、中国国际汽车新能源及技术应用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全面展示了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与趋势。  相似文献   

9.
刘锴 《地球》2010,(5):57-59
近日,记者就我国新能源战略发展及国资委牵头央企成立“新能源汽车央企大联盟”等焦点问题,专访了东北,亚开发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李继凯。  相似文献   

10.
王国起 《地球》2011,(10):28-2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提速,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规模也在急剧扩大。以煤炭、石油等资源为主的传统能源结构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相比之下,天然气能源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炭的百分之四十左右,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很少,并且燃烧后不会产生废渣和废水,被称为“洁净能源”。  相似文献   

11.
陈侠仁 《地球》2011,(2):49-51
中国是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如何开发新能源、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12.
刘奎峰 《地球》2011,(10):29-32
欧美专家预测,在本世纪末,大量待利用的“后院能源”——分布式能源将全面取代集中式能源。我国在“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新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那么,什么是分布式能源,它与传统大电厂相比有何不同?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新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日益巨增,而且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基于对能源安全和环境承受的力度,在发展进程中必须调整能源消费的配置,即在广为利用化石能源的同时必须大力发展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和氢能,而新能源则主要包括地热能、天然气水合物和核能.预计到2050年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将会由现在的3%左右上升到40%以上,化石能源的比重将会由现在的80%降至50%左右,之后还将会降低于新型可再生能源的水平.应当说此乃人类未来可利用能源的潜在效能.然而在这种发展进程中人类则又必须对生态平衡、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冰山熔化与全球变化及对营造人类良好生活与生存空间给予切实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蓝颖春 《地球》2012,(9):32-35
能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能源问题不仅直接影响经济增长,还关乎地缘政治、国际外交乃至军事格局变化。鉴于此,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无不把能源问题的解决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经济体均积极致力于新能源和新技术的开发,以寻找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页岩气,因其储量丰富、价格低廉且碳  相似文献   

15.
韩朝 《地球》2014,(6):56-5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对能源的消耗也在不断增加,"从目前的情势来看,未来全球能源供应艰巨的局面将长期存在,能源、资源之间的政府博弈更加错综复杂,国际能源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我国能源安全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潘爱华在2014中国国际煤化工展览会暨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上表示,。我国是富煤缺油少汽的国家,根据这样的能源禀赋特点,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由其是现代化工产业,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实现能源获取渠道多元化、化工原料多元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球》2015,(10)
<正>清洁能源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大势所趋,这给中国电力和新能源产业"走出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不久前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电力及清洁能源合作论坛"中,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成为专家学者的热议话题。原国家能源局油气司副司长、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秘书长胡卫平介绍,目前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电网总规模均跃居世界第一位;同时水电、风电装机容量和核电在建规模也均为世界首位,电力绿色发展成为发展主流。"经过数  相似文献   

17.
蓝颖春 《地球》2014,(8):33-34
近年来,全球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的煤、电、油、气、运紧张局面也反复出现,生态环保形势日趋严峻。以新能源和智能电网为标志的新一轮能源技术革命,正不断孕育发展,而电力在能源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更加凸显。无论从电力与其他能源品种之间的关系看,还是从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及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来看,电力的作用都十分重要。就此,《地球》记者采访了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  相似文献   

18.
《地球》2017,(7)
<正>2017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暨智慧能源产业博览会将于11月7~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其新闻发布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中国智慧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王忠敏、中国智慧能源专家刘建平、国务院原参事石定寰、中国节能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计量科学院副院长房庆、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司徒昊、启迪清洁能源集团常务副总裁李旭光、智慧能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局秘书杨健等嘉宾出席并讲话,中国智  相似文献   

19.
高芯蕊 《地球》2010,(1):36-37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把人类推向了工业社会,与此同时,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低碳经济”由此应运而生。新能源在低碳经济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段雯娟 《地球》2019,(6):47-47
6月12日至14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19)及同期举办的2019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将在北京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静安庄馆)举办,主办方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近日召开媒体见面会,副秘书长滕建礼介绍了相关筹备情况及精彩内容,副秘书长燕中凯发布了《全球环境技术专利热度分析报告(2008~2017》、环保产业信用平台、2019第五届"环保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发布大赛活动预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