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聂焱 《地球》2011,(10):25-27
鉴于目前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料的档案管理没有具体统一的规范,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只能暂时依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一些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等相关的文件,从中整理出项目资料档案管理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2.
《地球》2017,(4)
在土地开发整理中,地籍测绘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在对土地开发整理与地籍测绘加以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与探讨了其在土地开发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1,(7):56-56
青海拥有丰富的盐湖、可燃冰、有色金属、水能等资源。通过实施“358”地质工程,开展了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等,青海国土资源调查成果显著,“大手笔”频频告捷。  相似文献   

4.
建设用地     
《地球》2014,(1):49-49
建设用地land for construction: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是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用地等。付出一定投资(土地开发建设费用),通过工程手段.为各项建设提供的土地。是利用土地的承载能力或建筑空间.不以取得生物产品为主要目的的用地。  相似文献   

5.
《地球》2011,(9):60-60
1993年8月10日,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局等4部门《关于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管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意见》规定,对已出现滞销的项目和赛马场、高尔夫球场等高消费项目原则上不得立项、不核发规划许可证、不供给土地、不予贷款。1997年4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明确规定,禁止征用耕地、林地和宜农荒地出让土地使用权用于高尔夫球场、仿古城、游乐宫、高级别墅区等高档房地产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土资源部发布新修订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有业内人士称,该《办法》将在闲置土地的认定、查处等环节更加规范。长期以来,土地开发过程中有法不依现象较为普遍,而《办法》将加大力度,重点解决长期困扰土地开发中的土地闲置问题,将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闲置土地的准确认定了解《办法》,首先要弄懂何为"闲置土地"。根据《办法》第二条规定:闲置土地,是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7.
蓝颖春 《地球》2014,(8):38-39
历经近10年的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管控之后,各方关注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终于迎来“调整完善的时刻”。《地球》记者获悉,近期国土资源部将专门据此形成草案,上报国务院审议。“这项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已经算是正式启动了,姜大明部长也布置了有关工作。”7月10日,国土资源部有关工作人员证实,国土资源部已经正式启动了对“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按照国土资源部初步拟定的方案,“规划”的调整完善工作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耕地保有面积,二是城市开发边界,三是及时更新规划数据库,强化监管。其中,耕地保有面积和城市开发边界,都是十分敏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人口逐渐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城乡规划建设中土地整理规划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做好土地整理规划对城乡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整理规划路径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9.
曹云松  ;于杯图 《地球》2009,(6):68-71
河北省境内的长城,绵延曲折地修经秦皇岛、唐山、承德、张家口4市,有山海关、冷口、喜峰口、黄崖关(天津开发),司马台(北京密云开发)、金山岭、张家口等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10.
何宝庭 《地球》2013,(10):59-61
正我国土地资源匮乏,主要表现在人均耕地少、山地丘陵多、耕地总体质量差、后备资源匮乏、土地开发强度大、盲目用地突出等方面,因此,通过科技手段提升现有耕地质量和对未利用土地的开发水平,实现土地资源高效、持续、科学利用迫在眉睫。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曾明确指出:"国土资源工作已经进入创新驱动的阶段,科技创新能起到引领作用,在某些方面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土地管理的深化改革,越来越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撑。科技创新就是要用先进实用的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再建4亿亩高标准农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土地整治内涵外延也发生了深刻转变:在范围上,已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综合整治转变,逐步演变为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在内涵上,已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在目标上,已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转变;在手段上,已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为  相似文献   

12.
N.  N.  Srivastava  R.U.  Thakor  S.V.  Patel  S.G.  Viroja  U.  S.  Chetta  S.A.  Sharma  庄天舒 《世界地震译丛》2007,(1):47-52
引言 描述了一种新的应用软件——“Dishansh 2005”,它通过使用基于Java的应用软件来制作“震源机制图”。名称“Dishansh”源于印度古吉拉特梵语词汇“disha”(方向)和“ansh”(度)(Patel,2005,261,240)。Dishansh 2005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严格遵循软件工程学的理念。它是一种交互式、多用途的工具,被设计用来满足用户各种各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利用势必会造成一系列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本文从遥感卫星观测的角度对矿山开发所造成的矿山压占和损毁土地、矿山地质灾害、矿山环境污染等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解读,进而阐明利用遥感卫星进行矿山开发环境监测尤为迫切,且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袁立明 《地球》2012,(1):132-135
水电开发与地质灾害之间关系的讨论早已是甚嚣尘上,支持水电开发与反对水电开发的两方争论已久,都不能说服对方。2011年《地球》杂志第5期(总第181期)刊登的“再争怒江建坝”系列文章,讨论的焦点就是关于水电开发与地质灾害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水电开发是否能够防治地质灾害的发生,还是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潜在隐患?结果仍然没有定论。  相似文献   

15.
袁立明 《地球》2012,(1):32-33
2011年12月21日,国土资源部公布了《闲置土地处置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于闲置土地的认  相似文献   

16.
在整理垂直摆地震响应的基础上,采用USGS提供的有限断层模型和速度结构模型,运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王荣江研究员开发的(PSGRN/PSCMP)计算程序,分析日本MW 9.0地震和中俄交界MS 6.6地震倾斜场变化,并与垂直摆记录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整理现有地质资料和断层数据,模拟依舒断裂带北段鹤岗周边发生MS 6.0地震时,该地区同震及震后倾斜场的变化,以了解不同震源性质的地震产生的地倾斜变化及对鹤岗地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蓝颖春 《地球》2014,(6):100-103
均田制是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耕作一定年限后使用权归其所有。土地为国有制,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均田制的目的是建立一套限额授受的土地制度,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缓和被统治者的反抗,使劳动力与土地结合,以利于政府对农民的控制,以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保证政府赋役来源。同时通过奴婢、耕牛受田(隋以前)或依照官品授永业田(隋以后)等方式,保障贵族官僚地主利益。我国从北魏到唐代中期实行的计口授田的制度。  相似文献   

18.
开发地球物理(Exploitation Geophysics)是在油气田开发阶段应用的地球物理理论方法技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与辽河油田合作,在辽河油田开发过程中应用地球物理技术取得了初步成果.实践表明,油田开发与地球物理相结合,能够产生显著效果.希望地球物理家能够和油田专家深入合作,把油气田开发阶段工作做的更好,为我国油气资源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南沿海土地资源可分为五大类、四大区。过去,中国东南沿海土地利用与调查存在的问题有:耕地面积锐减,土地资源利用程度有待提高,土地质量退化(水土流失、滨海土壤盐渍化,水稻土潜育化及次生潜育化,土地污染严重等),土地资源调查结果有待更新。新一轮国土资源综合调查(1:25万)的内容有:成土因素,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盖现状与发展态势,土地适宜性,土壤化学等;专项调查(1:5万)的内容有:盐渍土,侵蚀土  相似文献   

20.
杨晓武 《地球》2014,(3):102-103
根据未利用地资源特点及地力评价的原理,以陕西省定边县板完滩土地开发项目为例,选取了开发项目未利用地16个地力影响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了权值计算和综合评价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地貌类型是开发项目未利用地地力的最大影响因子,其次是地下水矿化状况、有机质和剖面构型,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开发项目未利用地地力评价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