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变质作用PTt轨迹的基本概念传统的变质岩石学研究主要是将变质岩作为一种天然平衡体系,通过对岩石中矿物组合的观察,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建立某些矿物和矿物组合代表的温度压力条件。变质相就是根据岩石在峰值变质条件下典型的矿物和矿物组合,粗略地给出峰值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变质相系则是将某个地区一系列岩石达到峰值变质条件所稳定的范围划分成若干区间。虽然变质相系将变质作用与大地构造环境结合起来,使变质岩  相似文献   

2.
贵州紫云扁平村石炭纪珊瑚礁剖面微相分析与沉积相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扁平村生物礁产于马平组Triticites带内,Fomitchevella骨架构成生物礁主体。扁平村的这种以珊瑚为主要造礁生物的石炭纪生物礁在全球也是不多见的。本文以实测剖面微相分析为主要手段,观察、分析珊瑚礁的生长、沉积环境,对该珊瑚礁的剖面进行详细的微相分析。我们总结了6个微相;划分出5个沉积相:在剖面上由下至上,相1较浅的受保护的台地相,相2搅动水中的浅滩相,相3较深的开阔台地相,相4浪基面以上斜坡相,珊瑚礁在这个相上发育起来,就是相5珊瑚礁相,再向上为相3,相1;进一步总结出了与圆丘礁缓坡类型相似的局部相模式;并分析了珊瑚礁生长、沉积环境。总体上剖面沉积环境为潮下开阔台地环境。  相似文献   

3.
成岩相作为油气勘探过程中的热门方法,其定义的不同造成研究成果的差异。前期通过对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盒8段储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的详细研究,按照邹才能等(2008)提出的成岩相分类和命名原则,将研究区盒8段储层划分为五种成岩相。此次研究结合流体包裹体的分析测试结果,对研究区盒8段储层的成岩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成岩环境对其成岩相进行了再研究,在原研究程度的基础上完善了成岩相的形成过程和形成阶段。研究区盒8段储层在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淡水-弱酸性的大气成岩环境、弱酸性-酸性的埋藏成岩环境和弱碱性的埋藏成岩环境。受成岩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成岩相:同生成岩-早成岩A早期受大气淡水、弱酸性埋藏成岩环境的影响,主要发生压实、弱酸性溶蚀作用形成弱溶蚀-压实相;早成岩A晚期-早成岩B期受弱酸性埋藏成岩环境的影响,压实作用与酸性溶蚀作用持续增强,形成溶蚀-压实相;中成岩A期-中成岩B早期为酸性埋藏成岩环境,广泛产生胶结作用与酸性溶蚀作用,形成溶蚀-胶结相;中成岩B晚期表现为碱性埋藏成岩环境,主要发生碱性交代作用,形成交代相。根据储层成岩相的影响因素:岩性、成岩环境、成岩作用类型和孔隙结构特征,按照"成岩相是成岩环境的物质表现"的定义,提出采用"岩性+成岩环境+(孔渗级别)+主要成岩作用"的命名方法,将苏里格气田东二区盒8段储层成岩相划分为五种类型:中细粒(杂)砂岩大气环境致密压实相;净砂岩大气、酸性埋藏环境特低孔渗溶蚀-压实相;净砂岩酸性埋藏环境低孔渗溶蚀相;净砂岩酸性埋藏环境特低孔渗溶蚀-胶结相以及净砂岩碱性埋藏环境致密交代相。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东部奥陶系马家沟组微相分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奥陶世马家沟期,在鄂尔多斯东部的陕北地区沉积了近千米厚的碳酸盐岩-蒸发岩地层。运用微相分析的方法,对这套地层进行了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学、沉积动力特征及形成环境的分析。按矿物组成、微观结构、组构和生物化石(及其碎屑)的组成等特征,把该区碳酸盐岩-蒸发岩划分为18个典型的微相类型。又根据其成因概括为6个微相系列,即与开阔海环境有关的微相系列、与滩相沉积有关的微相系列、与生物礁(丘)有关的微相系列、与隐藻席有关的微相系列、与局限-强烈蒸发条件有关的微相系列、次生晶粒结构微相系列。各系列的微相类型具有相近的成因环境特征,且微相的变化表现为相对的连续性。微相研究结果还表明,该区马家沟组的石灰岩类微相主要形成于开阔海陆棚环境和潮坪环境,部分与生物礁的发育有关;硬石膏岩、石盐岩等蒸发岩类微相主要形成于蒸发盆地与外海周期性隔绝的干化蒸发条件下;白云岩类微相有两种成因类型,即萨布哈环境的准同生白云岩化作用和埋藏成岩环境的成岩白云岩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全球大地构造相刍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继亮 《地质通报》2009,28(10):1375-1381
研究中国的造山带需要一个对照模型。阿尔卑斯是研究相当成熟的造山带,选择它作为研究中国造山带的对照系是可行的。许靖华先生提出了把阿尔卑斯模式化、功能化为三大块的办法,绞尽脑汁想出了3个古民族的名称,用这3个名称把这三大块叫作3个相。这就是后来的雷特相、凯尔特相和阿勒曼相,其功能分别是上冲体、下插体和逃逸体。说穿了,分析大地构造相为的就是找一个把中国造山带和阿尔卑斯相对比的方法,纯粹是方法学,没有什么深奥的理论。在研究中国造山带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阿尔卑斯不具有的大地构造相,造山带分析中又不可或缺,于是笔者补充成为6个相类、15个相的分类方案。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地构造相模式剖面和平面模式图。全球大地构造相分析不同于碰撞造山带,需要全面地表达全球大地构造环境。我们使用了3级分类要素:第一级是动力学要素,第二级是大地构造环境,第三级是构造与岩石组合。根据这些要素,划分了4类大地构造环境、11类亚环境和31个大地构造相。  相似文献   

6.
何周  史基安  唐勇  丁超  张顺存 《沉积学报》2011,29(6):1069-1078
西北缘克百地区二叠系砂砾岩储层是准噶尔盆地最重要的油藏储集岩之一。运用偏光显微镜在对碎屑岩储层的成岩作用、自生矿物及孔隙特征详细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扫描电镜、孔渗测试及测井、录井资料的分析,对该区二叠系砂砾岩储层的岩石类型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是影响该类储层物性的主要成岩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成岩作用和成岩阶段的研究,划分出了7个成岩相:1)高成熟强溶蚀相,2)高成熟强胶结相,3)高成熟中胶结中溶蚀相,4)高成熟弱压实相,5)高成熟强压实相,6)低成熟弱压实相,7)低成熟强压实相,并对各个成岩相的形成条件、成岩特征、成岩环境、成岩演化序列和成岩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不同成岩相的砂砾岩储集性能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优良储层发育的主要成岩相带及沉积相带。  相似文献   

7.
黄县盆地第三纪含煤岩系岩相与沉积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钻孔岩芯资料对含煤岩系的岩相进行了划分,识别出主要九种岩相类型:小型扇——三角洲砂岩相;河道砂岩相;决口扇细砂岩相;河口坝砂岩相;湖沼黑色泥岩-油页岩相;泛滥平原泥岩相;泥流含砾泥岩相;潟湖泥质灰岩相与潮沼炭质泥岩相。对沉积环境的空间变化与演化进行了分析,并对成煤沼泽的环境背景对煤层、煤质的控制作用做了扼要讨论。最后对整个盆地的演化阶段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中下扬子区广泛分布着三叠纪滩相、潮坪相和岩溶带三类碳酸盐岩。根据成岩作用类型、成岩组构、孔隙类型和成岩环境等特征对三类岩石进行比较。滩相碳酸盐岩主要成岩作用是在海水渗流、潜流和淡水渗流、潜流成岩环境下产生的胶结、云化和溶解作用。潮坪相交代白云岩和富含石膏的蒸发岩则以高盐度的海水渗流带的准同生毛细管蒸发浓缩云化作用为主。在大气淡水渗流或潜流成岩环境下则以去云化、去膏化和溶解作用为主。岩溶带碳酸盐岩-蒸发盐岩及其岩溶堆积角砾岩主要经历早期海水强烈蒸发作用下准同生云化作用和晚期表生淡水环境下的岩溶作用。上述主要成岩作用使三类岩石次生孔隙率增加。因此,成岩作用对其成为有希望的储层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黔桂泥盆纪层序地层及海平面变化的频幅,速度和相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一鸣  吴诒 《地球科学》1994,19(5):575-586
通过对广西六景、贵州独山和乌当泥盆系剖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及作用相和环境相的系统研究,识别出2种层序界面;3种海进过程和10种层序,体系域和相对海面变化,并发现,阶跃型高幅海平面变化形成的层序界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和旋回层往往可在大区域追踪对比;剖面作用相、环境相分析是露头层序地层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的基础,剖面上层序、体系域及其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频率、幅度、速度和相位研究对层序界面、层  相似文献   

10.
新疆北部泥盆纪火山沉积岩系的作用相类型主要包括:爆发相、溢流相,火山碎屑、钙屑、陆屑风暴岩相,火山喷发海啸岩相,粗粒、中粒、细粒火山碎屑浊积岩相,同沉积、软变形震积岩相和砂质、粉砂泥质等积岩相。文章阐述了它们的特征和识别标志,并以东准噶尔纸房剖面和西准噶尔沙尔布尔提山剖面为例,讨论了作用相和环境相的时空结构及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并认为以作用相为主体的相分析是槽区、造山带和活动大陆边缘相分析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11.
蒋干清  徐元恺 《现代地质》1995,9(2):170-178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地区下二叠统大石寨组火山沉积岩系的作用相类型主要包括爆发相、溢流相、爆发进流相、爆发沉积相、火山碎屑、陆屑风暴岩相、震积岩相;环境相类型主要包括滨海海滩、潮坪、浅海及近岸陆相。本文对它们的特征及识别标志进行了简述,并以达尔罕敖包东剖面为例,讨论了作用相与环境相序列演化的规律及其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煤相的几种方法(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所谓煤相就是煤层的沉积相,也就是在某一成煤环境中形成的煤的原始成因类型。一定类型的成煤沼泽导致一定煤相的形成。通常可根据下列三方面特征鉴别煤相:(1)煤的有机显微组分、矿物组分的组成与含量;(2)基本上不受煤变质程度制约的一些化学成分,例如硫与氮含量、灰分与灰成分、镜质组的氢/碳等;(3)煤的某些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3.
龚一鸣  吴诒  杜远生 《地球科学》1994,19(5):575-586
通过对广西六景、贵州独山和乌当泥盆系剖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及作用相和环境相的系统研究,识别出2种层序界面;3种海进过程和10种层序、体系域和相对海面变化.并发现,阶跃型高幅海平面变化形成的层序界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和旋回层往往可在大区域追踪对比;剖面作用相、环境相分析是露头层序地层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研究的基础,剖面上层序、体系域及其反映的相对海平面变化的频率、幅度、速度和相位研究对层序界面、层序、体系域、副层序和旋回层的空间延拓、等时追踪对比和驱动机制的成因解释有重要的指导、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三江地区阿中陆缘弧火山沉积作用与古环境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岛弧从水下生长到水上其沉积环境也发生了演变,西藏东部三江地区中段的情况就是如此,厚度大于1210m的上三叠统哇曲组(T3ω)由弧火山岩央酸盐岩与溪岩组成,沉积相自下而上由海氏扇发展到河流相。与此相对应的火山熔岩流开矿也发生了变化,从下而上由块状向块体或枕状体的变化说明这是渐进的浅水环境。综合火山-沉积物特征的研究,表明陆缘弧曾经历了水下浸没的深水环境而后上升到陆上环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大别山南北缘中-晚元古代火山岩的浅变质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荣兴 《矿产与地质》1999,13(6):358-362
研究认为:大别山深变质基底杂岩北缘中-晚元古双峰式火山岩系,普遍遭受过缘片岩相浅变质作用,相当于中-低压相系到中-高压相系。南缘火山岩系寻段发育蓝片岩带,属蓝闪绿岩相变质作用,属高压相系。变质作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拉张环境中的中-低压“细碧岩化”变质作用→挤压造山环境扣-高压区域变质作用→局部地区的高压蓝闪石绿片岩相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甘肃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是一套厚度较大的复杂岩系 ,颜色、岩性特征仅具二分性 ,长期以来一直以群代组。经过基本层序和盆地相分析 ,河口群具有 4种不同类型的基本层序和不同的沉积相、作用相 ,这 4种不同类型的基本层序和环境相、作用相为盆地开裂、发展、萎缩、消亡不同阶段的产物 ,因而可以划分为 4个组。组的建立 ,给盆地分析带来便利。因而 ,基本层序、相分析是陆相地层划分不可忽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物性、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对阜北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成岩矿物、成岩环境、所处成岩阶段、成岩演化序列、成岩相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阜北地区三工河组二段储层砂岩现今已进入中成岩B期,主要发育压实压溶、胶结、溶蚀等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根据成岩作用类型和强度、成岩矿物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划分出3种成岩相:中等压实弱胶结弱溶蚀相、中等压实中等胶结中等溶蚀相、中等压实强胶结中等溶蚀相,其中,中等压实弱胶结弱溶蚀相和中等压实中等胶结中等溶蚀相为有利成岩相带。  相似文献   

18.
作者选择了67个分布于不同海岸相带及近海河流环境表层碎屑沉积物中的锆石、电气石、长石、石英四种矿物,用扫描电境放大300至10000倍观察分析其表面结构特征。观察分析发现,不同环境下的矿物表面结构特征有一定区别。这些区别主要由不同环境因素造成。河流环境的矿物表面结构简单,由物理作用造成;海岸环境的不同相带,矿物表面结构特征比较复杂,但程度有所不同。其特征主要取决于物理作用和所迭加的化学溶蚀作用。热带、亚热带海水对矿物的化学溶蚀和改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动力变质作用对金矿有直接的成矿意义。动力变质过程就是成岩成矿过程,不同程度的动力变质相带金的迁移、富集规律不同,形成的矿石建造也有差异。动力变质作用中岩石力学变形梯度不一定都与深度有关,常因岩性和应力集中面分布不均一,水平方向脆性—韧性应变带相间出现。  相似文献   

20.
麻山群孔兹岩系主期区域变质作用及演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麻山群孔兹岩系主期变质作用在区域上可以划分出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两个变质带。麻粒岩相带内的岩石先后经历了由低角闪岩相—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的递增变质阶段。对稳定矿物共生组合及特征变质反应进行了详细研究并确定了变质作用的P-T-t轨迹。根据麻山群变质作用P-T条件在大规模范围内的一致性,认为其发生于晚太古未—早元古初期的区域造山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