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通过对湖北九宫地区成矿地质背景、物化探异常特征及邻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九宫地区钨锡多金属矿赋存于S型花岗岩岩体内及外接触带上。岩体内及接触带上见有石英脉型黑钨矿化、砷矿化;在冷家溪群浅变质碎屑岩中的东西向韧性剪切带中发现了金、银、铜矿化;北部留咀桥零星见有锌矿化,且磁黄铁矿化明显,在该区深部可能有隐伏岩体,其外接触带找寻接触交代型白钨矿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萍乡市志木山铜多金属矿为矽卡岩型矿床,矿产以铜为主,共(伴)生钼、钨、铁矿,成矿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就该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模式、找矿方向问题作初步探讨,为断裂加矽卡岩复合成因类矿床找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青海三江北段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带,具有形成大型、特大型金属矿床的赋存条件及地质背景。纳日贡玛矿床是该区带中最为典型的斑岩型Cu–Mo矿床。针对斑岩型矿床的典型蚀变分带特征,利用ASTER数据,采用Crosta技术和比值法进行高岭石化、青磐岩化、黄铁矿化和硅化等遥感蚀变异常信息的提取;通过对ASTER和QuickBird图像的遥感解译,获得花岗斑岩体和断裂构造的空间分布图;根据纳日贡玛矿床的成矿规律和控矿要素,利用遥感数据获得的找矿预测因子,圈定了8个具有良好找矿前景的遥感找矿预测区,并总结出纳日贡玛的遥感蚀变异常分带规律,可为三江北段成矿带中其他斑岩型Cu–Mo矿床的找矿勘查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4.
西藏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岩金遥感找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具备形成金矿的地质背景条件,是西藏最具潜力和规模巨大的贵金属成矿带.但由于该区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和对成矿规律认识不清,至今没有一个可供开发的岩金矿产地.通过班公湖-怒江板块结合带砂金、岩金矿(化)点,地球化学异常和重砂异常的分布并进行控矿因子分析,建立了该带两种岩金遥感找矿模式,通过验证发现该区具有大型远景规模的岩金矿产地,并认为蚀变岩型金矿和穆龙套型金矿是该带最重要的两种矿床类型,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陈圣波 《遥感学报》1998,2(2):131-136
应用遥感技术在大范围内预测超大型矿床尚处于探索之中。本文通过对遥感、航磁、重力、伽码能谱等多元地学信息的综合处理,提取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地质特征信息,即岩性、构造、蚀变带。在此基础上,重点将同一成矿带上的中国满洲里地区与俄罗斯、蒙古邻区的五个已知大型一超大型矿床的遥感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控矿因素,建立了遥感像模式,提出7个找矿远景预测区.  相似文献   

6.
翠宏山矽卡岩型矿床产于加里东期蚀变碎裂白岗质花岗岩与早寒武纪海相碳酸盐接触带及其附近。按照不同的矿物组合划分出高温的铁钼钨(FMW)带、中温的铁钼锌(FMZ)带和中低温的铅锌(PZ)带。利用温度分带规律来指导矿体的圈定可使矿体形态接近真实,提高资源量计算的准确性,有利于指导矿山开采。同时也可以推广用于地表化学找矿。  相似文献   

7.
云南锡矿遥感地质找矿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云南锡矿床成矿地质环境、时空分布及矿床特征出发,将花岗岩的等级体制概念、控岩控矿构造的成矿构造体系概念和矿床展布的矿化单元等级体制概念引用到锡矿遥感地质模型研究中。根据丰富的锡矿地质科研资料与遥感图像的对应分析,发掘锡矿遥感影像-地质特征,进而拟建锡矿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即由赋锡总体特征模型、矿床定位最佳模型和影像-地质鉴别程序模型三部分组成的云南锡矿遥感地质找矿系列模型。  相似文献   

8.
新疆境内穆龙套型金矿的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龙套型金矿找矿区位于南天山构造带西段东阿赖褶皱带费尔干纳断裂西侧的乌恰县吉根乡一带。该区为萨瓦亚尔顿金矿的南延部分,出露的地层为泥盆系灰黑色浊积岩系,碎屑岩系中普遍含炭质,岩石硅化较强。通过新疆与西侧毗邻国家成矿环境遥感影像的对比解译,认为境外已知矿床的成矿带经过天山,可以延伸进入我国新疆境内,并根据境外已知典型矿床穆龙套金矿和境内萨瓦亚尔顿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对比,认为二矿床具有相似性,可以进行类比找矿。根据解译结果,确立了4个找矿预测区,在其中的一找矿预测区内发现了5条金、铜矿体,金最高品位达27.62 g/T,铜最高含量达15.85%,并总结出了新疆境内穆龙套型金矿的找矿标志和在深部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云南澜沧老厂银铅矿床环形构造研究及其地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老厂地区遥感图像上环形影像特征及对应地面环形构造的产出地质构造环境分析,结合岩浆岩的发现及围岩蚀变、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等,证实该环形影像为隐伏花岗岩体上侵、成矿热液上涌形成的环形构造的反映。老厂银铅矿床不是火山岩矿床,而是与隐伏岩体有关的中偏高温热液的多因复成矿床,并伴有银铅锌和铜金两种矿床产出。通过预测,在矿区深部已新找到了中型以上的铜矿床及小型以上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一、铜 (一)主要、次要和较新的矿床类型 铜矿床的主要地质一工业类型如下: ——玄武岩类岛弧构造中的斑岩型铜矿床,这类矿床的特点是金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的蚀变遥感异常信息快速提取及找矿应用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新疆卡拉先格尔成矿带内新发现的哈腊苏铜矿化区为例,进行ETM 矿化蚀变遥感异常信息快速提取研究.分别在ETM 1,ETM 2,ETM 3,ETM 4,ETM 5和ETM 7等6个波段图像和增强图像(比值图像、主成分分析图像)上已知蚀变岩分布区及地质背景进行像元光谱采样,并分析蚀变岩在ETM 的6个波段图像及铁染异常和羟基异常图像上的光谱特征,进而发现蚀变岩与矿区地层区分的光谱知识.利用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和典型矿床成矿模型建立遥感地质找矿模型,发现遥感地质控矿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知识规则的在ETM 图像上提取蚀变遥感异常信息模型,利用ERDAS IMAGING V8.7图像处理系统中的专家分类器模块快速提取该区蚀变遥感异常信息,实现了地质与遥感在图像处理平台上的有机结合.经实际验证,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并且新发现铜矿化带一处,可为与该区地质背景类似的新疆阿勒泰南缘开展铜矿普查勘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3维矿床地质体既具有复杂的几何形态特征,又具有连续的矿化分布与控矿作用分布等空间分布场特征,结合3维地质建模软件Datamine的可视化环境,基于线框模型研究了地质体实体建模与3维可视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将实体模型离散化输出为体素模型,提出采用趋势面分析方法和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地质体空间形态分析,比较和研究了这两种方法提取地质体空间趋势形态和形态起伏特征的过程。实例研究和论证了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的地质体空间形态因素分析和提取方法处理某方向上存在有超覆现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地区位于内蒙古二连浩特—东乌旗成矿带与大兴安岭成矿带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及成矿条件复杂。以该区域遥感信息为基础,并结合地质、物探、化探综合信息的研究表明,除NE—NEE向构造外,该区还存在大量的NW向构造,特别是在东乌旗—翁图一线存在1条重要的NW向构造带。沿该NW向构造带见有断续分布的遥感线性构造特征,它是该地区重要的磁场、重力场和地球化学场梯度变化界线,对中生代火山沉积建造的形成和区域成矿具有重要意义;构造带以东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主要以寻找铅锌银、钨和铁矿等矿种为主;构造带以西地区,中生代岩浆活动明显减弱,找矿主要以铜、钼和铬铁矿为主。在找矿工作中,应高度重视NE与NW向构造交汇部位及与NW向构造密切相关的地球化学异常。  相似文献   

14.
新疆乌恰县花园铜矿遥感近矿找矿标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ETM+多光谱数据,通过合成、融合、校正等数据处理获得研究区基础图像。在掩模数据处理基础之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铁染、羟基矿化蚀变异常信息,并根据遥感影像进行了有关成矿控矿构造的遥感地质特征"五要素"解译。从遥感地质的角度分析了该矿床的遥感近矿找矿标志,以期为该地区找矿工作提供一定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红外细分波段新疆铁木尔特航带为例,依据不同地质体各自的光谱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多种信息复合等技术与综合分析方法,使该地段的矿化特征提取收到了良好效果。 本航带的矿化特征信息在图像处理结果中表现为黄色异常色调。它反映了当地多金属成矿带中二氧化硅含量低、全铁含量较高的岩矿矿化特征。团块状黄色异常色调表示出地表出露的铁帽、磁铁矿化和矽卡岩化的分布状况。野外验证表明,黄色调的分布地域与实地的地表矿化范围相吻合。 遥感特征信息提取的综合分析方法包括信息基本特征分析、图像处理、后验分析和机理解释等四个相互联系的步骤。研究表明,只有经过综合分析,才能揭示出特征信息的内在规律性,使特征信息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周边国家中,距我国国境线100公里以内,已知至少有22个大型、特大型金属矿床,其所处的成矿区带直接延入我国境内,了解这些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为我国在同一个成矿区带内找矿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3维可视化是当前数字矿山理论及其技术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以云南澜沧老厂为研究区,将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与矿区高分辨率2维遥感图像(QuickBird影像)叠合生成3维遥感影像,能够真实再现老厂矿区的景观特征,有效反映该地区的复杂地形、地貌、地质特征,提供综合、全面、实时、动态的矿山地面变化信息,为矿床定位及开展地质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18.
根据矿床遥感地质理论,解译分析老厂矿床线、环构造及蚀变信息,并结合地质、物化探信息,拟建老厂矿床线-环结构模 式。在区域性北西向线性构造带遥感地质背景下,南北轴向南老环和东西轴向透镜体系列叠加形成老厂环-环横叠式结构,二者分 别反映华力西期火山洼地和燕山-喜山期隐伏中酸性岩体,其叠加地段是有利成矿部位。影像上受北北西向线性构造控制的色调异 常斑块显示了近矿围岩蚀变的范围,并据此模式进行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9.
以安徽省矾山镇矿区为研究区,在分析研究该区域地质背景及其区内典型矿床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美国ASD公司的Field Spec FR便携式地物光谱仪进行岩矿高光谱测试,研究岩矿光谱的整体或部分形态和它们的典型吸收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建立矿床地质勘查评价系统是提高矿床储量评价的工作效率和精度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矿床地质勘查评价系统的总体结构,然后描述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最后在辽宁省本溪市某铁矿床地质勘查评价工作中得到了应用。矿床地质勘查评价系统由数据库及其管理子系统、制图子系统、储量评价子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录入和编辑、信息查询和检索、矿床储量评价以及可视化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