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土资源情报》2014,(9):F0002-F0002
吉林靖宇火山矿泉群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吉林省靖宇县,地处长白山龙岗火山群核心地带,由火山矿泉群园区、白山湖仁义景区、龙泉龙湾玛珥湖景区构成,总面积为382.78平方公里。于2004年1月由中国国土资源部正式授牌建立。公园内分布着72座气势宏伟的龙岗火山锥,18处奔腾不息的矿泉群,3个深邃莫测的玛珥湖,1个山水如画的白山湖,与茫茫林海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2.
针对最小二乘(LS)方法、总体最小二乘(TLS)方法在用于火山Mogi模型反演压力源参数时,在线性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差,导致求得的参数解偏离真值的问题。该文分析了Mogi模型的非线性特点,同时考虑了粒子群算法在非线性问题求解的优势,将两者结合得到了一种适用于Mogi模型参数反演的粒子群算法(PSO)。通过模拟算例与真实火山反演的验证,表明该文方法所得结果在模拟算例上相对其他方法所得结果在精度上提高了1~2个数量级且更接近真值,在真实火山反演中其拟合结果更接近地表观测值,表明该文方法在火山Mogi模型反演中具有适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火山形变监测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在InSAR数据开源获取、数据处理技术快速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国内外火山形变监测与火山源参数反演相关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对基于InSAR技术的火山形变监测和参数反演研究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和总结。首先,介绍InSAR的基本原理以及主流多时相InSAR技术,分析其在火山监测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源;其次,总结常用的火山地表形变参数反演解析模型和数值模型;然后,结合国内外火山研究案例,分析InSAR和火山地球物理模型在岩浆转移、喷发、脱气与热液作用等火山构造动力学机制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最后,介绍中国火山形变监测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InSAR火山形变监测的挑战和前沿方向。  相似文献   

4.
用3S技术监测长白山火山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圈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境内有广泛的火山岩和火山分布.其中长白山火山、五大连池火山和腾冲火山是我国最具潜在灾难性喷发危险的活火山.本文阐述了长白山火山区用3S技术监测、预测、评估火山灾害的方法,并开展了此区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为火山区减灾、防灾和合理规划经济布局服务。  相似文献   

5.
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河北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内蒙古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国家地质公园江西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云南澄江动物群国家地质公园云南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云南石林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黑龙江五大连池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安徽浮山国家地质公园安徽淮南八公山国家地质公园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四川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湖南郴州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湖南崔山国家地质公园广东丹傲山国家地质公园陕西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河南焦作云台山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已揭碑开园…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情报》2010,(6):F0002-F0002
位于中国南端琼州海峡两翼,总面积379平方公里,由海南省海口园区、广东省湛江园区组成。公园内火山密集,共有101座火山。火山类型几乎涵盖了玄武质岩浆爆发与蒸汽岩浆爆发的所有类型:熔岩锥、碎屑锥、混合锥、玛珥火山。  相似文献   

7.
《国土资源情报》2014,(2):F0002-F0002
正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吉林省东南边陲,面积约439km~2,1000年前世界规模大爆发造就了雄伟的长白山火山—长白山山脉的主峰。它是一座现代休眠火山,海拔高度2749.2m。园区内典型独特的地质遗迹,享誉世界的长白山火山,充满神秘色彩的火山口湖—天池,落差68m的长白火山瀑布,炽热的火山温泉群,规模宏大的古冰川峡谷,鬼斧神工的鸭绿江峡谷、锦江峡谷及浮石林峡谷,神秘莫测的火山熔洞,奇特的梯子河裂谷……  相似文献   

8.
甘肃北山地区基岩裸露好, 古生代的火山岩系在区内广泛发育, 这就给用遥感技术寻找和研究古火山机构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北山地区卫星MSS像片、全色航空像片的解译, 阐述了锰铁山、黑鹰山古火山机构的形态、地貌、水系等遥感影像特征以及古火山机构与构造、矿产的关系。北山地区古火山机构的发现, 对类似地区用遥感方法寻找古火山机构及与古火山机构有关的矿产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9.
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汤加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是近30年来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产生的强烈大气波动为开展火山喷发电离层扰动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本文利用GPS数据探测火山附近、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国地区的电离层扰动,从波形、频率、传播速度和时空分布等角度分析汤加火山喷发电离层行扰(TIDs)的特征,并利用电离层测高站、海平面监测站和大气压监测站的观测数据进一步验证TIDs的传播特征。研究结果发现,汤加火山喷发在其附近区域、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国地区引起了3类TIDs。在火山附近东、西、南、北方向上均探测到第一类TIDs, TIDs的传播速度为617~972 m/s,该类TIDs极有可能由火山喷发产生的声波引起。汤加火山喷发仅在火山附近东、西方向引起第二类TIDs,其传播速度分别为472 m/s和418 m/s,可能由声波传播过程中衍生的声重力波或者混合波引起,形成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汤加火山喷发在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中国地区引发了第三类TIDs,其传播速度为328~352 m/s,该类TIDs与Lamb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情报》2010,(1):F0003-F0003
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位于黑龙江省中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转换地带,曾在200多万年到280年前相继喷发形成了井字形排列的14座层状火山和28座盾形火山高低错落、姿态迥异。五个汐水相连串珠状湖泊与星罗棋布的泉、溪、池、河,是新期火山岩浆填塞了浩瀚的远古凹陷盆地湖乌德林池而形成,五大连池也因此而得名,被誉为世界火山奇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