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新疆开发建设的基础。为了适应自治区经济建设的需要,新疆地理所自建立以来,一直坚持地理学为农业服务的方向,在农村经济规划、农牧结合研究,土地利用与土地规划,农业布局、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等方面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为促进自治区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干旱区农业地理学研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早在60年代初期,新疆地理所还处在创建阶段,为了满足自治区农业开发建设的需要,就抽调了当时全部经济地理专业人员,投身于农村基层的经济发展规划工作。先后参加并完  相似文献   

2.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制定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对地理科学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任务,地理科学为经济建设服务形势大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土地资源综合调查"等等科学研究任务都要求地理科学有关专业参加,接受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3.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制定的《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纲要》,对地理科学提出了一系列的研究任务,地理科学为经济建设服务形势大好。“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研究”、“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土地资源综合调查”等等科学研究任务都要求地理科学有关专业参加,接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土地利用政策而制定的土地利用分配和调整的规划,是国家对土地利用实行控制,协调,组织,监督的基本措施。这是现阶段土地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合理利用区域土地资源,确保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查看并采集了相关数据;其次,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状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规划》的编制还与研究区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农牧林业发展规划等各部门相关规划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协调。在此基础上对兴和县大库联乡做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构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体系。本规划可以有效地处理研究区土地利用中的重大问题,可以通过规划的引导、调控,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合理利用,并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流域一体化法制建设是流域资源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符合世界流域一体化法制管理的趋势。山西流域资源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掠夺性的开发使流域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成为制约山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通过剖析全国及山西流域一体化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流域一体化法制建设是流域一体化管理的核心所在,是解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这一矛盾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山西转型发展的最佳选择。以汾河流域为试点,制定《汾河流域一体化管理条例》,为我国流域一体化法制建设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一、农业区域规划的任务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作为国家计划最终阶段的地区规划方案过程中,应当对地区发展有所规划。一个具体地区,每个企业及其各部门究竟应当发展什么和建设什么。在区域规划方案和设汁中,不仅要确定物质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工作内容,还要制定所有企业地域组织方面的综合措施,同时还应考虑到科学技术进步成就在生产中的应用,而且这些方案还将作为农业行政区起始阶段综合工程设计的重要国家文献。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生态敏感区具有地理位置特殊、稳定性较低和资源利用多功能等特征,存在自然生境减少、农业、林业生产面积缩减、人为干扰加剧和健康发展的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生态经济问题。通过对城市生态敏感区生态经济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建立生态敏感区划分指标体系和生态敏感性评价和预警系统、制定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和法规、建立完善相关生态补偿措施和提高公众生态意识等相应的生态经济调控对策,为城市生态敏感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探寻更为切实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新疆三工河流域农业需水量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新疆三工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发展情况以及农业用水现状,综合考虑该流域土地资源状况和农业发展方向,结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相关的宏观经济调整政策,预测2005年、2010年和2020年流域三个水平年的农业需水量,分析了未来20年的农业需水态势.同时,结合该地区工业、生活、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未来变化趋势,平衡分析了在满足未来农业需水条件下的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并提出从农业灌溉中节水,尽量追求内涵式发展的农业模式,这才是谋求三工河流域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之路.同时,这也为国家对该地区的国土开发、经济建设布局以及长远水资源利用问题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区域农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作为国内开展区域农业研究最早的研究机构之一,坚持遵循“面向国家需求,以任务带学科”的宗旨,基于农业生产及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域性特点,充分发挥地理学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学科优势,完成了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的区域农业研究成果,包括全国农业区划初步意见、新疆地区农业区划等,不仅成为区域农业研究的经典参考,同时也为国家及地方层面农业宏观调控提供了决策支持。承载80年的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新时期地理资源所将在现有农业资源调查与区划、农业生态水文与气候、典型区粮食生产与安全、耕地利用保护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与政策创新、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领域基础上,不断拓宽与丰富区域农业研究的内涵与价值,担负起服务国家战略制定实施、引领基础学科创新发展的时代重任。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自治区土地整治中心以加快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实施、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以落实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全体干部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充分发挥职能,做好基础技术服务,切实发挥了土地整治中心在全区土地整治工作中的技术支撑作用,有力推进了我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整治任务。土地整治是指按照规划,对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和未利用的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对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毁损的土  相似文献   

11.
乌海市的发展规划是:依据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围绕"五个基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加快经济转型步伐。本文从乌海市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现状入手,对金融支持城市转型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支持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疆石河子垦区农业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出发,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在分析影响新疆石河子垦区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的地理要素的基础上,研究该垦区农业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通过模型及形成的相关图件了解垦区光、热、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农业气候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指导垦区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们国家的疆土、版图是很多人流血换来的,每一寸土地都曾历经血染。我们要牢记历史,守护好每一寸国土资源。国土资源是国家和居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资源是国土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资源是社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劳动资料,是一切生产和存在的源泉。土地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土地,充足优质、合理分布的土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土地也是人类生产关系中的核心关系,它能决定土地使用制度,决定土地的水平和价值,而且与土地产品的价格、生产成本、市场价格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生产在不断地发展,土地已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问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全国性的土地调查至今已开展三次,目前正在进行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开展土地调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查清土地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利用状况,掌握第一手基础数据,为计划期间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土地,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土地资源,对耕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依据,促进经济能够持续发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通知于2017年10月16日,李克强总理签发《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通知指出:土地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调查对象是我国内陆国土,调查时间点是以2019年12月31日为标准时点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目标。为了全面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国务院、国土资源办于2018年1月11日批准发布《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并制定了《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通过对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学习和了解,做了如下的总结,愿和大家一起实践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皇甫川流域生态及自然地理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同步进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等政策运行情况和农户生产、生活情况的调查。在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皇甫川流域农业现状的相关矩阵分析,研究了当地农牧业在生态和经济上的不合理性,以及面对冲击发展草产业、推行圈养舍饲的必要性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晶 《西部资源》2011,(6):10-11
根据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编制省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总体方案的有关要求,以及提高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全面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现实意义,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依托黄河流域和西辽河流域的水土资源优势在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6.
依据2009年全省湿地资源调查成果,从湿地类型、面积、分布、动植物资源等方面分析了江苏长江流域湿地资源现状与基本特征,探讨了江苏长江流域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通过加快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江苏长江流域湿地保护与管理规划编制,加强流域湿地保护体系建设等措施,遏制流域内湿地整体生态质量退化、生态功能下降的趋势,实现江苏长江流域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珠江流域经济带源头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创琳  高群 《山地学报》2002,20(3):296-301
珠江流域经济带是我国南方地区唯一一条正在隆起的东西向经济长带,其源头山区是我国三大流域经济带中唯一能达到的源头,也是唯一适合发展的源头。本文从保护珠江源山区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详尽调查,系统分析了源头山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优势与机遇,把珠江源头山区总体定位为珠江流域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点,云南省优质资源产业化基地,云南省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和烤烟生产基地,滇东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具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休闲胜地之一,突出发挥珠江流域经济带东西部工业合作发展示范基地的功能、绿色农业产业化示范生产加工基地的功能、珠江源生态旅游休闲胜地功能、交通枢纽服务功能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的综合示范功能。提示了农业富区-推进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工业强区-加速实现城乡生态工业化、旅游活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保区-建设国家级生态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李飞  张克  董锁成  李泽红 《地理研究》2021,40(11):3063-3072
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战略合作对于“一带一路”共建、加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意义重大。本研究综合运用遥感影像解析、野外实地考察、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分布格局,剖析了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制约因素;研究了中国对外耕地合作开发的主要问题,探索提出了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合作对策建议。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欧洲部分莫斯科河和伏尔加河流域,以及鄂毕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阿穆尔河流域与贝加尔湖流域等地。中蒙俄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耕地面积和高产耕地面积分别占经济走廊的60%和74%左右;而经济走廊俄罗斯部分未利用耕地面积占俄罗斯未利用耕地面积的近50%,占中蒙俄经济走廊未利用耕地面积的95%左右。今后应高度重视中蒙俄经济走廊耕地资源合作开发,推动中蒙俄耕地与农业合作自由化发展,可探索在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等地率先开展中俄毗邻重点耕地国际合作创新示范区建设和农业自贸区建设,扩展延伸经济走廊耕地产业链和价值链,共建多元稳定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农产品物流贸易通道。  相似文献   

19.
气候周期性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着额尔古纳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流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减少来自工业和农业方面的环境负面影响。尤其是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流域内矿业开发(包括矿石和沙金开采)、能源设施和水库设施建设等重大工程对生态系统负面影响较大。在自然和人为压力的共同影响下,水资源(水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态系统开发的限制性因素。  相似文献   

20.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海行 《地理学报》1999,54(B06):101-109
澜沧江-湄公河流跨亚洲中国、泰国、柬埔寨、越南和缅甸6国,是亚洲第一国际大河。从北至南流经了多样的气候区和地理单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随着流域内各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人类经济活动已给流域的生态环境带来许多问题。为维持整体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流域内各国必须通力合作.促进全流域整体规划和其同制定各国都应遵循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在加快对河流和其它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必须把生志环境的退化与资源浪费作为整治的重点,使流域的巨大天然财富造福于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