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地名》2009,(6):69-69
为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进一步加快地名数据库建设,民政部区划地名司于5月15日至18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举办了国家地名数据库建设培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计划单列市及各省会城市民政局的区划地名处、地名办、勘界办负责同志;北京、天津、上海市地名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共150多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2.
地名信息     
民政部将网络门牌纳入地名服务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日前将万通国际网络连锁集团的网络门牌系统纳入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使其成为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项合作中,万通国际网络连锁集团通过开展网络门牌服务,为全国问路服务系统(声讯、短信、彩信平台、触摸屏、电子地图问路)和国家地名数据库提供所需的地名、单位地址、位置及有关其他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民政部指定“网路114(china114.net)”为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服务网站。网络门牌作为新一代门牌,创新了地址标志和查询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名大词…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名》2011,(9):F0004-F0004
在民政部的统一部署下,吉林省的区划地名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方针,以区划工作为牵动,以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地名设标和平安和谐边界创建活动,确立了地名设标和界线管理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吉林模式,为勘界和地名工作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朱江领 《中国地名》2011,(11):16-17
国家地名数据库3.0版(以下简称地名数据库)已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的地名管理进入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管理阶段,是地名管理工作的重大突破,提升了地名公共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地名数据库对地名的分类较之国家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对地名的分类显得更加细致,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区划地名工作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尤其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颁布以来,区划地名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把它列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维护国家稳定、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抓。吉林省的区划地名管理是推进全省城市化进程、建设平安吉林和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大局出发,  相似文献   

6.
《中国地名》2009,(2):62-62
为推动地名数据库建库工作,2006年9月民政部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民政部地名研究所、总参测绘信息技术总站合作开发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下发了《民政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通知》,将软件下发到全国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和地名主管部门试用。针对试用中发现的问题,2008年9月完成了“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V2.0”的开发研制,11月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验收,并下发全国县级以上地名主管部门使用。为加快地名数据库建设,当前各级有关部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面临的问题 1.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吉林省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滞后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度,地名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交流、交往的需求,还处在单项服务阶段,离完善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一是建立起来的地名数据库的地名信息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10,(9):80-80
按照民政部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国家地名数据库数据上报汇总工作的通知》(民地办发[2010]2号)精神和四川省地名数据库工作座谈会的要求,扎实做好有关工作,如期完成上报任务,推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全面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9.
一、背景"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由国家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领导小组于2006年牵头联合开发,并于当年配发至国家、省、地市、县民政部门使用。"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对地名数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名》2011,(9):F0003-F0003
按照民政部的部署,自2005年9月15日,吉林省民政厅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建设地名公共服务示范市(县)活动的通知》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开展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各级民政部门“以开展建设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示范市(县)活动”为主线.积极完善地名数据库建设,建立起了一套信息全、现势强、规范标准的地名数据库。以此为平台,开发了地名查询服务系统,开展了地名网站、触摸屏、电话问路等信息化服务。初步形成了地名信息服务一体化、服务方式网络化、问路系统声讯化、可视系统摆放广域化。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信息社会对空间地理信息的需求,解决4D(DEM、DOM、DRG、DLG)产品为主要内容的1:5万、1:25万、1:100万数据库中存在的采集的地图数据资料出版年代参差不齐,特别是地名、地物等信息现势性较为滞后的问题,实现基础测绘地名数据库同步更新技术与方法,我们通过对多尺度地名数据库相互关联及其应用进行了方法实验,阐述了基本比例尺地名数据库相互关联的原则、方法及其工作流程。通过开发地名匹配程序软件和实验,得出多尺度地名数据库地名自动匹配的方法,为今后的基础测绘地名更新工作提供了应用示范。一、三种比例尺地名数据库关联的…  相似文献   

12.
梁玉梅 《中国地名》2009,(12):32-33
地名是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载体,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各种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建立地名数据库的前提是地名信息全、符合标准化要求、现势性强、处理系统先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实施,为地名档案馆的数字化、信息化、社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名》2012,(6):16-16
实践"三个创新"实施"三个联动"实现"三化"近年来,南京市根据地名工作由管理转向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新情况、新要求,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中以地名信息化、地名文化、地名规范化"三化"为重点,积极发挥地名委员会的协调功能,创新机制,积极开展地名标志设置、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地名数据库建设,先后建起了南京地名网、网上问路系统、声讯问路系统、触摸屏问路系统,实现了地名公共服务的系统化、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名》2011,(9):8-9
近年来,吉林省的区划地钇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人局”,狠抓区划地名政策法规落实和规范管理,进一步宄善行政区划体制,加快推进地名公北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创建平安和谐边界,形成了区划布局合理、地名工作理念先进、业务水平突飞猛进、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崭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名》杂志是由国家民政部主管,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辽宁省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以宣传国家地名工作的方针、政策,开展地名学研究,交流地名管理先进经验,宣传与推广标准地名,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宗旨,及时传达民政部有关区划地名工作的部署,为各地提供最新资讯。《中国地名》杂志是在民政部区划地名司指导下,探索地名理论、开发地名资源、传播区划地名信息的惟一媒体,是各级地名工作者明确思路,掌握信息的必读刊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名》2012,(3):33-33
2010年,是我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的收官之年,也是区划地名工作取得可喜成果的一年。丹东市作为全国地名工作的前沿,以四个专项事物为驱动,以征名为契机,全面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发挥了积极的牵动效应。丹东市的一班人乘势而上,以完善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使之成为社会各界获得地名信息的主渠道,与群众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地名》杂志中汲取外地区划地名工作先进经验,指导基层区划地名工作,规范乡(镇)地名管理,提高区划地名干部专业素质,推进农村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进程是辽宁省东港市推出的全新做法。近年来,东港市加大了《中国地名》杂志的订阅力度,实现了所有乡(镇)订阅《中国地名》杂志的目标,为县、  相似文献   

18.
姑苏城外春意闹,营财苑里掌声鸣。江苏省地名工作会议于2006年3月16日在苏州市金都饭店举行。会议由江苏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贾敬业处长主持。省民政厅副厅长刘广哲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全省各地级市民政分管局长、区划地名处(科)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会议、全国城市地名设标总结表彰暨部署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会议等5个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江苏省近年来的地名管理工作,研究部署今后工作任务。刘广哲副厅长在会上做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的重要讲话,他指出,近年来全省地…  相似文献   

19.
薄洋 《中国地名》2011,(9):59-59
(一)加强数据库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利用民政部研制升级的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新版软件,普遍开展软件培训,启动数据转换、集成和建库工作,利用我省现有地名档案资源,积极建好国家地名数据库,严格标准,确保建设质量。在地名数据库工作落实当中,要严格执行国家地名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的有关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20.
张斌 《中国地名》2009,(4):46-46
2009年3月24日,辽宁省民政厅召开了全省区划地名工作会议,14个市民政局的分管局长和区划地名科(处)长参加会议。会议对2008年全省区划地名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回顾,并对2009年工作做了周密细致的安排。2008年辽宁省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城乡地名普查和农村地名设标工作基本完成;一半以上的市已经完成城市地名规划的初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