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研究地名学,我们发现古今的许多地名,大都寓意美妙并富有文学情趣。正因为某些地名蜚声文坛,所以古往今来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尤其那些平生“好入名山游”的文人学士,对祖国的名山大川,往往都是先慕其名而后往。他们借旅游之兴或互相唱和,或幽情思古,对所到之地加以讴歌和吟咏。使地名颇富文学性。一、诗词与地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是一位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曾多次漫游,足迹所到之处留下了不少带有地名的诗句。如在中州的漫游中,曾以梁苑为中心,涉足于今东兖州、济宁;河南的虞城、商丘和开封一线。此间,李白留下了…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初,在进行地名普查时,并没有“地名摄影”这个概念,甚至在拍摄地名实物照片时,也没有想到日后要分类建立照片档案和对外提供利用。然而,这些仅存的老照片却为今天的地名工作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实物资料。摄影的真实再现功能是摄影的主要特征之一。它真实地再现...  相似文献   

3.
"烧锅"烧得留下了历史踪迹"烧锅"烧得留下了时代遗存"烧锅"烧得留下了靓丽地名烧锅,是民间制做白酒的作坊。历史的长河溢满了酒香,留下了许多可以追寻的踪迹,散落辽宁全省的"烧锅"地名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柳条边和燕长城、明长城同样是历史遗迹。辽宁省法库段柳条边横贯法库东西,全长160余华里,沿线留下了许多地名。据笔者考证,这些地名有四个特点:第一,为寻觅柳条边遗迹指明了方位。清初修筑的柳条边距今已有300年左右了,大部分地段模糊不清,要想找到它的遗迹是很困难的。但是由于有这些地名流传至今,沿着这些地名去寻找,很容易就发现了它的遗迹。在法库边门的东边,有个至今仍叫“边沿”的居民区,因“边沿”处于城镇边缘,附近无其他建筑,柳条边的遗迹清晰可见。“边沿”地名成为发现柳条边遗迹的线索。用这种办法,准确地确定了法…  相似文献   

5.
周春玉 《中国地名》2010,(10):55-59
上海世博会园区占地5.28平方公里,分布在以黄浦江为中心的狭长区域内,看似毫不起眼的地名,却留下了上海各个历史阶段的印迹,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的地名渊源和总体特征,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6.
四百年前,哥伦布在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过程中,为这片广裹的土地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地名,这些沿用至今的地名已成为探险家航海生涯的一座座丰碑。1492年7月,哥伦布奉命率船队首次西航,试图取道大西洋到达东方的“黄金之国”。船队在茫茫的大海中漂泊了刀多天后,几乎水尽粮绝,在同伴们一片强烈的返航声中终于发现了第一个岛屿。为纪念给自己解围的这个小岛,感谢上帝的恩赐,遂将其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岛”(在西班牙语中是救世主之意)。据专家考证该岛就是今天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1493年,哥伦布在第二次远航中为美洲留下了更多…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09,(12):61-62
各省、市、自治区民政厅(局)区划地名处:经过各省、市、自治区民政厅(局)区划地名处及地名档案馆的认真组织和严格把关,第二届中国地名论坛暨地名文化成果展示会组委会共收到论文和各类地名文化作品100余篇(件)。经过专家评审,评出论文一等奖7篇,二等奖12篇,优秀奖16篇,获奖论文将以专辑的形式刊登在《中国地名》杂志上;地名图、书籍、摄影、书法、收藏作品24件(组)获得地名文化成果优秀奖,云南、吉林、黑龙江省地名档案信等三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相似文献   

8.
一、以科学命名反映当代地名的命名特征 地名是历史文化的化石,不同的名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命名者的思想意识。这就是地名的时代特征。我国从原始公社的部落生活到奴隶社会的分封制,到封建社会的郡县制,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很多地名都留下了每个时代的烙印,成为时代的佐证。在国外资本主义兴起之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名》2009,(5):66-66
我国地名中与军事历史关系最为密切的莫过于那些体现古代军事设施的地名。广东省高州市石龙镇现存大量冼夫人时代留下的军事地名。如,石龙镇旺沙村的上营、下营、新寨及其附近的上大部、下大部、将军地等,曹江镇的帅堂,大潮镇的军圩,大坡镇的军屯、军堡。构成了以良德、旧城、石龙三角地为中心的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地名与摄影     
准确生动的图象,为人类留下了永远固定的真实形象,更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地名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摄影:编制地名图、书离不开摄影,地名管理离不开摄影,地名学术研究同样离不开摄影。就这样,‘’地名摄影”应运而生.并由此而产生了“地名照片档案”,它既是档案专业的一个门类,又是我们地名事业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地名摄影是在地名工作实践中,用照相机和感光材料真实地记录地名工作活动、客观地再现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原貌和现状。同时,按照归档制度集中保管起来,使之成为具有利用和查考价值的地名照片档案。这其中…  相似文献   

11.
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历史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孙冬虎 《地理研究》2000,19(2):217-224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英美等国在我国南海海域的测绘活动,给这里的岛礁留下了一大批以英语为主的外语名称。文中论述了南海诸岛外来地名的命名背景及其对我国三次公布官方名称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在总结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处理南海地名问题的缺陷,提出了若干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名》2009,(11):50-50
2009年10月23日至26日,第二届中国地名论坛暨地名工作培训班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来自云南、贵州、广西、新疆、安徽、河南、山东、天津、黑龙江、吉林、辽亍等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和地名工作培训。本届论坛组委会共收到论文及地名文化成果作品100余篇(幅),经过专家评审,论坛组委会对获奖论文和作品进行了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13.
地名谭讳     
一、释 名 1、地名: 地名是每个具体地方的代号,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地名的出现应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文字出现以前的远古时代。随着生产的发展,为了“度地居民,本有定居”,地名便应运而生了。可以想见,地名的开始出现,其命名原则是以自然因素为主的。如方位,道里、山川、高下、气候以及物产等等。这些以自然因素为依据而命名的地名,体现了每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便于人们的记意、辨认和寻觅。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活动的频繁、复杂,在地名的舍取上,逐渐浸入了社会因素,并在许多惰  相似文献   

14.
一、地名信息的传播地名信息传播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地图、网站、广告标志、报刊杂志、电讯、电视、文学艺术作品、学生教材等等,都能够很好地传播地名信息。我们要积极地利用这些手段来传播地名信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地图地图是传播地名信息最直接、使用最方便的工具之一,非常普及。一张好的地图,是一个称职的助手。但是目前地图市场很混乱,除了一些专业部门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名》2009,(12):F0002-F0002
2009年10月23日至26日,第二届中国地名论坛暨地名工作培训班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来自云南、贵州、广西、新疆、安徽、河南、山东、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了本届论坛和地名工作培训。本届论坛组委会共收到论文及地名文化成果作品100余篇(幅),经过专家评审,论坛组委会对获奖论文和作品进行了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16.
承载着昔日的光荣与梦想,2005年的《中国地名》杂志又站在了一条新的起跑线上。地名是人类相互交往的工具,它伴随着人类语言文字的不断发展而更加丰富和完善。在人类活动的历史长河中,地名充满朝气和希望,包涵文化和浪漫,洋溢热情和活力。让我们透过环境、文化、经济等更加全面细致地了解了历史的沿革和变迁。见证历史,地名从中发挥了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地名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了世世代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与我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浩如烟海的地名中,几乎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名》2010,(5):27-30
沧海桑田的演变.并不是时间的刻痕.无数人形人影.晃动在历史银幕上.留下了.或者.弥散了。于是,每一个地名背后,都有一段传说,每一次地名的变更.都有一段故事.在等着我们去倾听。  相似文献   

18.
地名,是百科全书,其自然地理状况、社会经济特征,在地名中都有恰当的记载;地名,是镜子、万花筒,人类生活的光辉场面、伟大社会的风云变幻,亦会在地名中得到形象的反映;地名是史册,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均会在地名中留下值得纪念的篇章。地名仿着影片、相带、影碟、软盘、存贮器等多媒体载体,摄录贮存各方面大量信息。今年,是辛亥革命90周年。辛亥革命及其领导者──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事件和伟大人物之一。多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涌现出许多与这两者相关的纪念地名。广众而庞大的地名群体,丰厚而绵延的地名…  相似文献   

19.
正乡镇、村落地名多产生于民间,又在百姓中口耳相传。一些地名读音和文字音不能很好地对应,形成了不少地名特殊读法。这些读音具有封闭性,多数只有本地人熟悉并使用。地名特殊读音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有历史的因素、方言的因素也有民俗心理等原因。这些有特殊读音的地名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我们有必要记录保存它们。本文试就苏州地区村镇地名的特殊读音从语言文字角度作一个简要分析。一、历史语音变化导致了地名的特  相似文献   

20.
汉译地名是指汉语、汉字翻译其它语言文字 的地名。 我国的汉译外语地名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史记》的《大宛列传》中已经出现了诸如: 安息、条支、奄蔡这些音译地名。 在我国正式出台《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 这一国家标准之前,国内一直没有对汉译外国地 名予以规范。众所周知,汉字有时一种发音就可 以写出多种汉字,而有的字有多种发音,基本无 法按发音准确译写。译名者掌握资料不同,方言 读音的存在导致了出现同一地名有的人音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