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2.
3.
4.
安芷生 《第四纪研究》2007,27(6):908-909
值此恩师刘东生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之际,作为他的第一个研究生,向恩师表示深诚的谢意,感谢他多年来对我的严谨学风教育和始终如一的关怀;感谢他引导我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参加国际科学的竞争;感谢他教导我们为科学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5.
6.
李连捷先生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土壤科学的教育家,为土壤科学发展的地学理论基础和生产应用做了大量工作。我作为李连捷先生的研究生,有幸在先生身边度过了10年,切身体会到了他对研究生的关心和培养。他不仅教我学业,而且教我做人。他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幽默的谈吐让我难忘。他注重调查研究,力求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他不墨守成规,注重创新发展;他精益求精,不畏困难,不怕挫折,乐观地面对人生都给我留下了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8.
9.
10.
本文以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为例,系统地论述了作者提出的“研究型”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并就该模式的三大部分构成:即指导思想体系,技术和工作方法体系,管理目标与质量监控保证体系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12.
13.
王洪恩  吉峰  潘兴丽  徐静  李玉铭 《贵州地质》2013,(6):422-423,426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以医学爱心教育为基础,激发创新能力,锻炼临床能力,通过构建"爱心-创新-临床能力"三位一体的特色培养模式,最终达到培养合格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国外铀金地质》2014,(1):F0002-F0002
刘红旭,男,汉族,1977年3月生,吉林省松原市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200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3年获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构造地质学专业在读博士研究生。2011年获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优秀党员”称号,2013年被中核集团地矿事业部聘为“伊犁基地铀矿资源扩大与评价技术研究”项目总地质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勘察设计》2007,(2):I0007-I0008
肖学文,男,中共党员,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工学硕士,高级工程师。1998年任中冶集团重庆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2003年任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冶赛迪)董事,总经理,2005年12月7日,接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与此同时,肖学文已获得国际职业经理人高级认证资格,还担任了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重庆市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钢铁业》杂志社常务理事、《重庆经济年鉴》编委会副主任等社会职务。  相似文献   

16.
生态经济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徐中民  钟方雷 《冰川冻土》2011,33(5):1183-1192
阐述了生态经济学和个人发展的目标手段谱之间的关系,生态经济学和个人面对的问题分类与解决途径,生态经济学中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学习生态经济学的作用;论述了生态经济学方向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与个人的成功要素对应起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从研究生要相信自己,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健商,培养逆商,培养情商,...  相似文献   

17.
18.
《地质学报》2007,81(2):I000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于1993年,是融科研、教学和研究生培养、科技开发三位一体的高层次研究实体,目前在编教师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讲师6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6人,硕士研究生86人。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具有很强的研究实力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其中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研究领域涉及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和油气资源评价等。  相似文献   

19.
20.
李连捷院士是杰出的土壤地理学家、我国土壤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土壤地质学派的创史人。他有关土壤发生的地学基础背景的正确而鲜明的学术思想引导着土壤地理和土壤资源的研究、土地资源开发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他一方面不断学习国际上在这方面的学术发展动向及前沿;另一方面紧密结合中国发展的生产实际。他在20世纪50-60年代以综合考察,70年代以后以扎根基点的形式发展土壤科学、培养研究生。他一生刚正不阿、高风亮节,实为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