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探讨稀有金属的高温钠质交代岩形成时特定的构造条件积物理-化学特征。深成型的构造要素——变余压碎岩和变余糜棱岩——控制着具有同生的细粒浸染矿化的交代岩体的构造。岩石变形的程度,决定着高温的(650~600℃以上)携带钠的热液流的渗透作用的速度,控制着钠的浓度梯度的形成和交代分带性的扩散-渗透型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门学科发展的方向,都是要求它的资料数字化和定量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结论是一元的,它的结果是可以再现的,也就是说,这个结果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后人的验证。沉积地层的形成年龄是地质学家关注的重要实验数据之一,令人遗憾的是在目前发表出来的年龄数据中,很少能够经得起复验和不同方法、不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出现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样品的采集没有一定的规范,大多数样品的采集点只有一个笼统的地名,或者是某个地层剖面的总称。既没有明确的经度、纬度和海拔高度,也没有为采样而设置的标志。一人、一家所获得的…  相似文献   

3.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我国未来城市建设的唯一选择,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除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与合理的城市人口规模外,还必须具有一种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其中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体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合理的人口规模应与城市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载体,而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则是城市可持  相似文献   

4.
成矿规律的研究工作是一门新的年青的地质科学,它是研究矿床在空间的依存关系和分布关系,在时间上的连续性及周期旋廻性,矿物共生关系及矿床形成的内在联系的总和.也就是研究成矿作用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在地质构造上分布的规律,矿质的分散和富集所表现的矿物-地球化学的特征.成矿预测是在研究成矿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依据大量的实际资料,反映矿产在地理上的实际分布和推测的分布范围,反映成矿区的位置.根据成矿条件划分不同的预测极别,指出发现矿床的空间位置.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的快速进步,对各种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都会注意事务管理的质量,档案管理的水平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为档案关系着人们的整体信息,是绝对不能外泄的。对于医院来说,档案是患者的隐私,是不能让除亲人以外的其他人知道的,因此,必须要对医院的档案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为了加强医院档案的管理,医院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辅助管理人员的工作,这样可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在医院计算机档案管理的工作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要将它们解决好,这样才能使管理的工作发展的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6.
充满流体的多孔地质介质的基本状态,与干燥多孔介质的基本状态是明显不同的。干燥介质的大部分变形是非弹性的且与时间无关。可是,孔隙流体的存在以下面两种方式影响介质的特性。当加荷速率低时,由孔隙流体流动引起的排水导致一个固有时间的依赖性。在地面沉降或固结时看到了这个现象。当加荷速率高时(如地震),在介质的特性中,流体流动即排出的水是微不足道的,但孔隙压力的增大成为重要的。目前的分析是在无排水扰动的情况下推导的。  相似文献   

7.
简要评述了构造地貌的研究.并以青藏高原西北缘克里雅河流域地貌演化说明了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历。以西域砾岩顶部的玄武岩作为区域构造地貌的标志,获得的高质量Ar-Ar年龄的加权平均值为1.09Ma±0.13Ma。该年龄不仅代表了西域砾岩沉积结束的时间,并制约了区域风沙堆积时代的下限,是一个重要的气候环境变化的转折点。更重要的是,该年龄标志了克里雅河演化的开始,即目前可观察的克里雅河的历史不过1.1Ma。另外获得的系统、丰富、翔实的沉积学、构造地质学、低温热年代数据和克里雅河流域地貌的测量结果还揭示了上新世晚期以来区域强烈的变形与构造地貌的演化。获得的重要结论还包括:能够分析恢复的前克里雅河的历史不超过西域砾岩沉积期,能够推测的青藏高原西北缘河流体系演化的最老历史不超过上新世阿图什组沉积期。在中新世乌恰组沉积时,基本观察不到青藏高原现今地貌体系产生的沉积作用的记录,而是更老的前青藏高原构造地貌格榘对沉积体系产生的影响。青藏高原的主体可能在中更新世早期前后才抬升进入冰冻圈。现今的克里雅河地貌主要是在区域构造抬升中由冰川融水侵蚀形成的。克里雅河源头可能残留了青藏高原演化的关键记录。  相似文献   

8.
常本春  陈锁忠  陈玲  徐网谷 《水文》2006,26(2):43-47
本文在研究孔隙地下水流可视化模拟系统框架的基础上,较详细地阐明了基于GIS的孔隙地下水流模拟概念模型的构建、模型的时间与空间离散、计算参数的自动赋值、模型的可视化拟合、模拟结果的可视化表达等的技术路线与实现的具体方法,基本实现了GIS与孔隙地下水流模拟模型的紧密集成以及孔隙地下水流模拟过程的可视化,为其它类型的地下水流可视化模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进行这项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测定法MetPLATEM^TM,评价径流、被金属污染的土壤、Marrakech区两个采矿点的地下水中的金属毒性。这种生物测定方法主要是根据金属污染引起的Esther ichia大肠菌突变株的β半乳糖苷酶的特异性抑制。两个矿区所有采样站的河水样全部都是毒性的.而且呈现出的酶抑制超过87%.矿区C中SWA4和SWB1站除外。这些河水的Cu和Zn的浓度高。说明MetPLATE表现出了剧毒性。B和C矿河水的pH值在2.1和6.2之间变化,可能是金属的活化作用造成的,这就提出了这些矿区酸性矿山排水的问题。生物测定的MetPLATE方法还应用于酸性水污染的尾矿和土壤的测定。结果表明.由于可溶性Zn和Cu的浓度较高导致这些土壤和尾矿的毒性高。地下水毒性测试使用的MetPLATE方法说明。除了B矿GW3外、(潮湿季节抑制作用95.3%,干燥季节抑制作用82.9%),其余的呈现出的金属的毒性都低,抑制作用为2.7—45.5%。这种毒性高的原因主要是铜(189μg Cul^-1)和锌(505μgZnl^-1)的浓度高于常见的浓度。这些结果说明这两个含金属矿附近的不同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观察的总的趋势是MetPLATE测定的金属毒性随着研究的母岩中总金属浓度和移动的金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MeIPLATE生物测定是评估水样和土样金属毒性的可靠而且快速的生物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中锆石的韵律环带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相  王汝成 《矿物学报》1993,13(2):124-129
花岗岩中锆石的电子荧光观察和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锆石中的韵律环带结构主要是以较宽的浅灰色条带与较窄的灰黑色条带交替重复出现而形成的。相应于条带灰度的变化,呈负相关性的锆与呈正相关性的铀的含量亦在起伏变化。由于锆石中铀与锆的类置同象置换是非常有限的,锆石中铀含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铀的分配系数的变化。因此,当含铀锆石的结晶过程处于非理想体系时,它以固溶体相变的形式来协调固液界面的局部体系与整个花岗质熔体的热力学平衡,从而形成含铀锆石的两种固溶体相交替生长的韵律环带结构。  相似文献   

11.
岩石矿物中的结晶水和二氧化碳的测定通常用双球管灼烧和直接吸收法。这两种方法不但称样量多、分析时间长,而且劳动强度大、精度低。目前大多教已采用仪器分析法。 我们认为凯第尔电解法仪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低廉,而且精度较高。因此研制以铂—五氧化二磷—水体系来测定微量水和二氧化碳分  相似文献   

12.
The changing of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hanging of global ice sheet,temperature and sea level. Knowledge of the past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is an important method of predicting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Coccolith derived long-chain alkenone carbon isotop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xies to reconstruct past carbon dioxide, which is wildly appli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enozoic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In this paper, we focused on the method of alkenone-based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including the geochemical properties of long-chain alkenone, carbon diffusive model and the carbon isotope fraction. Then, w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of alkenone-based carbon dioxide proxy and its uncertainty. Coccolith cell geometry and growth rate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arbon dioxide fraction. Besides, there are some uncertainties about carbon concentration mechanisms in coccolithes, which may have some influence on alkenone-based carbon dioxide method to reconstruct ancient carbon dioxide more accurately. At the end, we summarized the Cenozoic carbon dioxide record with various proxies including alkenone carbon dioxide, boron isotope, palaeosol carbonate nodules and stomatal indices of fossil leaves.  相似文献   

13.
针对硝酸盐对地下水污染的严重性,介绍了用CaO除去CO2和H2O的测定氮同位素比值的燃烧等方法和和利用AgNO3 C(石墨)生成CO2的测定NO^-3中氧同位素比值的燃烧法,研究了用^15N和^18O同位素分析地下水中NO^-3来源和判断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4.
沉积岩中无机CO2热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三水盆地的地质特点,分析了无机CO2热模拟实验研究的可能性,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和相关的分析测试,提出了无机CO2生成量和转化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从实验结果来看:含有一定量碳酸盐矿物的沉积岩,在一定温度下可转化形成相当数量的无机CO2,无机CO2转化率越高,岩石中碳酸盐矿物越容易转化生成无机CO2;相同热成熟度条件下,Ⅱ型干酪根生成有机CO2的量较Ⅲ型的少;CO2中碳同位素与CO2的成因密切相关,随有机质热成熟度的增加,同种类型有机质生成的有机CO2相对富集13C;无机CO2较有机CO2的碳同位素明显富集13C,随水介质的pH值降低,无机CO2气含量、模拟温度及时间的增加,无机CO2相对富集13C。实验研究结果为CO2成因研究及其资源评价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黄骅坳陷二氧化碳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二氧化碳气是经济价值很高且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非烃气体。黄骅坳陷二氧化碳气有多种成因类型,即有机成因、热变质成因和壳 幔混源成因,其中前两种分布较广泛。对于不同成因的二氧化碳气,其分布控制因素有所不同。有机成因二氧化碳气主要分布于生油凹陷周围,是烃类气体的次要伴生产物,并远离大断裂分布。热变质成因二氧化碳气主要分布在深部碳酸盐岩发育、岩浆活动较强烈的地区,并在大断裂附近富集;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有机成因的高,但比壳 幔混源成因的低。壳 幔混源成因二氧化碳气主要出现在深大断裂附近,其分布虽然局限,但纯度是最高的。二氧化碳富集的地区常常是次生溶蚀作用较强的地区,因此也是寻找深部次生优质油气储层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的地下空间和时间特征,并结合水环境同位素技术的特点,提出将其应用于碳储存方面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利用水环境同位素技术判断二氧化碳规模化封存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的方法,评价典型二氧化碳规模化封存咸水层的安全持久性及储存二氧化碳的适宜性;(2)确定判断泄露二氧化碳“碳源”的同位素方法,研究泄露的“碳”源;(3)通过水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地下水循环、径流之间的关系,评价规模化封存二氧化碳潜在泄露对浅层含水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杜玉昆  庞飞  陈科  林拓  陈晓红  王瑞和 《地球科学》2019,44(11):3749-3756
高效开发页岩气有利于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但页岩储层的开发极为困难,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新型页岩气钻采流体,可以有效保护页岩储层,置换吸附提高页岩气采收率,并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埋存.研发了一套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射开发页岩气装置,并开展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射破碎页岩室内试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喷射后岩石强度降低,且射流压力和温度越高,降低幅度越大;本实验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破岩体积是水射流的1.73~6.51倍,破岩优势显著,井底环境温度对超临界二氧化碳射流的破岩性能有较大影响.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可显著提高页岩气钻井速度,有望形成一种高效的页岩气开发方法,应用潜力广阔.   相似文献   

18.
片钠铝石的成因及其对CO2天然气运聚的指示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高玉巧  刘立  曲希玉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0):1083-1088
片钠铝石作为胶结物、自生矿物或脉体,不仅分布在海相白云岩、油页岩中,而且还广泛分布在陆源碎屑岩及煤系地层中。大量的实例及人工合成片钠铝石实验表明,片钠铝石的形成需要碳酸溶液或过量的CO2气,片钠铝石的分布往往与CO2天然气藏相伴生。CO2气的来源决定了片钠铝石具有无机和有机两大成因类型,其中,无机成因包括岩浆成因和碳酸盐热解成因。然而,不论源于有机成因CO2气还是无机成因CO2气,片钠铝石均可作为富CO2流体运移或聚集的“示踪矿物”,地质过程中片钠铝石的出现或富集表明该区曾存在大量CO2运移或聚集。  相似文献   

19.
亨利定律的引入,使煤层气在溶解过程中发生的组分分馏得以合理解释,为煤层气的富集成藏研究提供了信息。采用半经验公式计算CH4(甲烷)和CO2(二氧化碳)的亨利常数,根据逸度因子公式求取CH4和CO2的逸度,根据亨利定律计算出不同埋深下CH4和CO2在地层水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CH4溶解度随埋深的增加而增加;CO2的溶解度则随埋深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在800 m深度以下)又减小,但CO2与CH4溶解度比率却在不断减小。这就意味着浅部CO2的溶解运移分馏更为活跃,它随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弱。这一认识为圈定煤层气富集区和确定CO2注入(以驱使CH4产出)的最佳温压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储层建造是商业化开采干热岩高温地热能的关键技术,二氧化碳爆破致裂技术为此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简述了二氧化碳爆破致裂技术,以及爆破过程中二氧化碳充装量、活化器用量、定压片厚度之间的关系。重点完善了用于干热岩储层建造的二氧化碳致裂器相关工作,设计了致裂器内部具体参数,优化了外部结构和系统,最终研发了一种可用于干热岩热储层建造的二氧化碳致裂器,为干热岩储层建造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填补了耐高温高压的井下二氧化碳致裂器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