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远程通讯技术在地震电磁波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远程地震电磁波监测通信系统的方案、系统的组成、硬件的配置、软件设计、工作原理、功能,以及技术性能进行了论述。该系统通过下位机(MCU),经MODEM模块与上位机(PC机)通讯,工作人员通过上位机实现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LabVIEW与基于32位ARM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电路结合,研究实现了一种高精度、多功能的双频激电信号采集系统.激电信号被采集系统接收后,经信号调理进入模数转换电路转换为数字信号,由USB接口送入基于LabVIEW软件平台的上位机中.上位机对该信号进行滤波选频、幅值测量、频谱分析、幅频率计算等处理,得到目标参数,同时还具有绘图、保存、查看等功能.本文就双频激电信号采集进行了阻容网络模拟实验,先用公式计算出理论视幅频率值,然后搭建电路进行实测.实验结果表明,该采集系统对双频激电信号采集的视幅频率测量误差小、精度高,具有良好的测量效果.  相似文献   

3.
严兴  柴剑勇 《华南地震》2010,30(4):87-96
针对自主研制的ATS-SR(自动切换继电器)地电仪的硬件系统特点,结合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具体要求,基于Microchip公司的PIC16F877A芯片,开发了一套软件系统,包括测控软件(下位机软件)和数据处理分析软件(上位机软件),系统的介绍了依托地电仪硬件电路的测控软件与数据处理软件各个模块的设计原理与程序流程,并分析了其技术特点与优势。在实际测量河北邢台大柏舍大地电阻率的实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测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人地震监测点日益增加和台网运行维护存在不足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远程监控系统。对该系统的单片机微控制器、通信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等硬件组成进行描述,并介绍其控制程序。实践证明,该系统可以对无人值守台站的设备进行断电和重启等远程操作并对工作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为地震监测设备的实时维护和稳定运行提供依据与保障。  相似文献   

5.
李杨  陈金鹰  杜洪利 《内陆地震》2007,21(2):165-169
基于USB的远程控制系统初步研究设计建立了一种救助模型。与传统生命探测仪的救助系统不同,USB的远程控制系统具有远程实时监控功能。系统的硬件主要由单片机控制电路、USB接口电路、无线收发模块构成。系统利用Internet与计算机互联,通过USB接口电路与单片机的连接,对多个目标检测和控制,实现在地震灾害中的呼叫救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SMS(短信业务)的无线远程电源控制系统的原理及设计实现。该系统由一个无线GSM模块(WAVECOM公司的Q2403模块)和一个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的监控单元组成,监控单元利用AT指令通过串口和GSM模块进行通信,借助GSM模块Q2403使用户能够通过短信便捷地对相关设备进行断电、上电和重启等控制。  相似文献   

7.
该系统提供了航空红外遥感资料的袢时采集和传输,为及时开展地震野外调查工作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手段。该系统由红外传感器系统、机载站图像和数据实时处理系统、机载站通信系统、转发站通信系统、地面站接收系统、地面站图像和数据实时处理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8.
介绍一种基于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网络SMS(短信业务)的双路后备电源管理系统的原理及设计实现.它由一个无线GSM模块(WAVECOM公司的Q2403模块)和一个单片机(AT89S52)为核心的监控单元组成,监控单元利用AT指令通过串口和GSM模块进行通信.该系统借助GSM模块Q2403,使用户能够通过短信便捷地对双路后备电源进行参数设置和控制.  相似文献   

9.
分布式声波传感(DAS)技术可以将现有城市通信光缆转化为密集宽频带地震观测系统,利用城市通信光缆进行主/被动源面波成像为城市浅地表结构成像和地下空间探测提供了新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充分利用高阶面波信息能显著提升面波结构成像效果.为探索DAS记录中的高阶面波提取和利用的可行性,本文推导了适用于DAS系统地震记录提取多模式面波频散曲线的 MF-J变换公式,并成功应用于白家疃光纤实验的主动源观测数据,提取了多模式频散曲线并反演构建了研究区高分辨、高精度的横波速度结构剖面.研究结果表明,MF-J方法能有效地从DAS主动源记录中提取多模态频散曲线,并能去除传统 F-J方法中的交叉假频现象;基于多模式面波频散曲线反演的速度结构分辨率和置信度都明显优于只用基阶模态的反演.本文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利用城市通信光缆实现低成本高分辨率地下结构探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首先简要介绍了已完成的大庆油田防震减灾系统,并在其基础上详细探讨了基于WebGIS的大庆油田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关键技术开发,其中包括系统的技术架构、功能组成、软硬件结构、计算机语言、数据库连接和分析模块的远程调用等。同时阐述了在现有的分布式防震减灾系统的基础上扩展利用遥感信息功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人值守地震台站逐年增加,运行维护模式不佳的现状,设计一种远程电源监控系统,采用远程电源控制模块,设计软件通过TCP/IP协议,在仪器出现死机时,远程实现设备的断电重启。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思路、硬件构成进行描述,并简要介绍软件功能设计、监控告警以及该系统在无人值守台站的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可有效解决因仪器死机造成的观测数据缺记,为地震专业设备的可靠运行和及时维护提供依据与保障,为今后地震台站,特别是无人值守台站的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根据河北省地震局邯郸中心台监控需求,提出一种基于STM8的台站远程监控系统,对控制单元、电源模块、视频监控模块、仪器远程控制模块等进行说明,介绍软件设计与人机交互界面。在邯郸中心台远程监控中实际应用,认为此系统可提高台站维护效率,保障观测数据的连续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测震台站智能隔离防雷系统的设计实现。其电源部分设计为步进电机控制双电瓶交换充电、放电,保证设备与交流市电完全隔离;信号传输部分设计为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将测震信号传输到网关,再通过有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此设计的优点是使测震核心设备与市电和外线完全物理隔离以达到最好的防雷效果。同时制作先进的NEMS传感器用于检测空间电磁场的变化,根据相应算法判断当地是否发生雷电,在附近有雷电发生时可控制断开信号线、市电等达到保护相关仪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无人值守台站仪器因为软件等原因造成的通讯故障问题,研制了以Arduino Uno为硬件基础的电源控制器,其主要特点是,在无人值守台站需要监控的仪器和供电电瓶之间安装控制器,并将控制器接入网络;在远程同一网段的计算机安装管理端,并保持打开状态,可以不间断地实施监控功能,对仪器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判断;并根据需要,实现多控制器的管理功能。经台站安装使用测试,表明设备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SOMATOM DR3型CT扫描系统在主控计算机为PDP11/44小型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思想是采取以主控计算机为核心进行控制,由于PDP11/44系列小型计算机具有单总线结构,并有较强的中断处理能力,因此在整个系统中它能很好地进行扫描启动、控制、实时数据采集、图象重建和管理、图象存贮和传送等,并完成主操作台与独立诊断台任务的分时处理,若主控计算机发生故障将对整修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SOM  相似文献   

16.
基于C/S模式架构,设计闪电与罗兰C信号接收处理系统,并阐述系统中数据采集模块、分析与计算模块、存储与回放模块、多台站数据匹配模块的作用和功能。该系统在安徽省地震局运行以来,工作状态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C/S模式架构,设计闪电与罗兰C信号接收处理系统,并阐述系统中数据采集模块、分析与计算模块、存储与回放模块、多台站数据匹配模块的作用和功能。该系统在安徽省地震局运行以来,工作状态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成像测井系统软件主控模块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成像测井系统中的主控模块主要包括刻度、测井、回放、重测井等子模块.系统的测井主控采用双进程、多线程的设计方案,一个进程是采集管理器,它主要负责和前端机进行通讯.另一个进程就是主控软件,其中多个线程共享同一个内存空间.线程之间的通讯方便.系统采用实时抢占式调度控制方式.可及时处理在测井过程中的紧急事例和数据采集.根据windows NT中的DLL技术和面向对象中的动态联编技术,采用动态添加新仪器的设计思想,设计了测井仪器类及动态添加机制,可以将各种测井仪器的动态链接库动态安装到测井系统中.达到动态添加新仪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