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南商城县汤家坪钼矿辉钼矿铼_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2,自引:8,他引:42  
杨泽强 《矿床地质》2007,26(3):289-295
为查明商城县汤家坪大型钼矿床形成的时代,建立钼多金属矿成矿模式,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汤家坪等3个钼矿床的7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汤家坪钼矿床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13.1±7.9)Ma,准确厘定其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测得天目沟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21.6±2.1)Ma,大银尖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122.1±2.4)Ma,初步确定大别山钼成矿带的成矿年龄大约在(122.1±2.4)~(113.1±7.9)Ma之间。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大别山北麓钼成矿作用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燕山晚期大别造山带在伸展机制下岩石圈减薄,中国中东部区域构造-动力体制由近EW向构造为主向近SN向构造为主的大转换时期。  相似文献   

2.
吉林福安堡钼矿中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定年及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福安堡钼矿是吉林中部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规模斑岩型钼矿,成矿地质特征与同一成矿带内的大黑山超大型钼矿相似,其深部找矿前景良好。文章首次对福安堡钼矿中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铼-锇同位素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辉钼矿中铼含量为9.94~15.12μg/g,模式年龄为(165.3±2.4)Ma~(167.0±2.3)Ma,平均模式年龄为(166±1)Ma;等时线年龄为(166.9±6.7)Ma,其加权平均方差(MSWD)为0.60,属燕山早期成矿。成矿物质主要为壳源,但混有少量的幔源组分。燕山早期由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含矿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位于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的交汇部位,成矿物质在岩浆期后聚集形成了福安堡钼矿。燕山早期为吉黑成矿省吉中—延边(活动陆缘)成矿带钼矿的主要成矿期。加强对该地区燕山早期岩浆作用的研究,有助于地质找矿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季德屯、石马洞大型钼矿床地质特征,并对季德屯及石马洞钼矿辉钼矿样品分别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所获季德屯大型钼矿床辉钼矿的模式年龄值为(168.79±0.42~169.91±0.47)Ma,加权平均年龄为169.31 Ma,等时线年龄为(169.1±1.8)Ma(MSWD=7);石马洞大型钼矿床辉钼矿的模式年龄值为(164.85±1.46~166.21±0.90)Ma,加权平均年龄为165.66 Ma,等时线年龄为(169.3±1.9)Ma(MSWD=1.3)。这些年龄说明两个矿床成矿年龄均为中侏罗世,与大黑山等钼矿成矿年龄基本一致。结合区域上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吉林省中东部钼矿成岩成矿作用主要集中在早—中侏罗世。通过区域构造演化和区域钼矿矿床特征及成岩成矿年龄的分析,认为吉林省中东部大规模钼矿的成矿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的联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池州地区马头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徽马头钼矿是长江中下游安庆-池州矿集区一个中型钼矿床。利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技术,分别对马头钼矿床中1件斑岩型矿石和1件砂板岩型矿石中辉钼矿进行定年,首次获得马头钼矿床成矿年龄。两件矿石的模式年龄分别为148.6 Ma±2.1Ma和150.2Ma±2.7Ma,算术平均值为149.2Ma±3.2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也与马头钼矿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锆石U-Pb年龄(147Ma±2Ma)一致,因此149 Ma±3.2Ma代表了马头钼矿的成矿时代。两件样品辉钼矿Re含量分别为134×10-6,421×10-6,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地幔,混有少量的地壳物质。长江中下游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间通常认为是145Ma~125Ma之间,马头钼矿和池州地区其他多金属矿床一致的成岩成矿年龄,表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在150Ma左右可能存在与中国东部由东西向构造体系向北北东向构造体系转变相关的一次成矿事件。  相似文献   

5.
小秦岭金(钼)矿床辉钼矿铼_锇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8,自引:12,他引:38  
最近在河南灵宝小秦岭地区大湖金矿及其附近的泉家峪含金石英脉中发现了具有工业价值的钼矿化。为了研究小秦岭金矿集中区钼矿的成矿时代,笔者选取大湖金(钼)矿床及泉家峪石英脉型金钼矿体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法同位素定年,在大湖钼金矿石中获得3个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223.0±2.8)Ma、(223.7±2.6)Ma和(232.9±2.7)Ma;泉家峪钼金矿石中2个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129.1±1.6)Ma和(130.8±1.5)Ma。这些年龄数据表明,该区的成矿作用不仅发生于燕山期,而且还发生在印支期。与金堆城、黄龙铺等典型钼矿床不同,大湖和泉家峪矿床中辉钼矿含铼很低,可能表明它们的成矿物质来自壳源。  相似文献   

6.
龚银杰  朱江  陈冬明  张遵遵  范川 《矿床地质》2017,36(4):992-1002
梨木岭钼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钼矿,也是目前大别山构造带唯一具有工业意义的中型钼矿床。通过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测定,获得梨木岭钼矿Ⅰ矿脉5件样品辉钼矿的Re-Os模式年龄为(115.3±1.4)Ma~(118.1±1.5)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6.8±1.3)Ma;等时线年龄为(119.9±6.2)Ma(MSWD=1.6)。Ⅱ矿脉2件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分别为(114.7±1.6)Ma和(117.0±1.4)Ma。两条矿脉中辉钼矿样品的Re-Os模式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这两条矿脉为早白垩世同期热液产物。梨木岭钼矿床可能为与早白垩世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岩浆热液型矿床。早白垩世大别山钼成矿作用不仅仅局限在北大别的北淮阳构造带,在大别山南麓同样存在该阶段钼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靖辉 《中国地质》2014,41(4):1364-1374
河南省嵩县大石门沟钼矿床是近年来在豫西地区新发现的大型钼矿床,采用辉钼矿Re-Os精细测年技术,对与成矿相关的5个含辉钼矿角砾岩样品、3个含辉钼矿的破碎石英样品进行同位素年代学测定,获得了模式年龄:模式年龄变化范围(156.1±3.4)~(228.0±4.1)Ma,模式年龄明显分为2组:一组为(208.4±3.1)~(228.0+4.1)Ma,平均年龄(218.07±4.3)Ma,加权平均年龄(217.1±8.5)Ma,另一组为(156.1±3.4)~(160.9±3.3)Ma,平均年龄(158.6±3.35)Ma,加权平均年龄(158.6±4.7)Ma。结果表明,大石门沟钼矿成矿时代为印支期、燕山晚期。2个期次的成矿作用又与该区隐爆角砾岩的两次隐爆有关。印支期的成岩成矿发生在东秦岭钼矿带碰撞造山后的构造体制从挤压到伸展的转折期,上地幔、下地壳的部分熔融产物上涌在地壳薄弱的NW向与NE向构造交叉部位隐爆产生。燕山晚期成矿作用继承、改造和叠加印支期成矿作用,两者一起构成东秦岭钼矿带中生代成矿作用大爆发的完整旋回。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辽宁宽甸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东北沟钼矿的成矿时代及其物质来源,对东北沟钼矿床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地球化学测试和定年。结果表明,辉钼矿的模式年龄为127.1~132.6 Ma,等时线年龄为(128.1±5.1)Ma,与赋矿围岩二长花岗岩的成岩时代(129.4 Ma)一致,由此认为二者均为燕山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辉钼矿Re含量为(5.10~23.38)×10~(-6),与内生钼矿床辉钼矿Re含量对比介于壳源-壳幔混合源之间,初步判定东北沟钼矿成矿物质来源介于壳源与壳幔混合源之间,有可能以壳幔混合源为主。结合区域构造演化,认为东北沟钼矿可能是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构造背景下岩浆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松权衡  邢树文  张勇  李超  王岩  于城 《岩矿测试》2016,35(5):550-557
吉林省中东部地区地处中国东北部陆缘、兴蒙造山带的东段,目前已探明大中型钼矿床十余座,矿床类型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长安堡斑岩型钼(铜)矿床是吉林中部地区新发现的一座大型斑岩型矿床,成矿年代学研究工作至今尚未开展。本文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区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体系的定年研究,获得辉钼矿模式年龄值为167.3±2.4~168.7±2.4 Ma,加权平均值为168.0±1.0 Ma(MSWD=0.16),等时线年龄为168.0±6.2 Ma(MSWD=0.42),表明长安堡钼(铜)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属中国北方燕山期大规模钼成矿期成矿,结合已发表的钼矿床高精度年代学数据,认为吉林中东部地区的钼成矿作用发生在早-中侏罗世(167~196 Ma)。矿区辉钼矿的Re含量介于25.17~34.80μg/g,平均值为29.54μg/g,指示了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且更偏壳源特征,为准确认识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进一步的制约。这些成果对于研究吉林地区钼矿资源的成矿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吉林大黑山钼矿位于吉黑成矿省,是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一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文章首次对采自矿床不同类型矿石中的辉钼矿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定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68.2±3.2)Ma,其加权平均方差(MSWD)为0.56,表明大黑山钼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早期。结合该区域其他钼矿的成矿年龄,燕山早期可能为吉林中部钼矿的成矿集中期。根据辉钼矿中的铼含量及矿床硫同位素特征表明,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壳幔混源。矿床的形成可能与谷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有关,构造作用与岩浆作用的耦合是成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船肚钼矿床是近期在大宝山矿区内发现的大型矽卡岩型钼矿床,对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63.3±2.5)Ma~(165.2±2.3)Ma,等时线年龄为(165.8±9.2)Ma(MSWD=0.80),表明其形成于中侏罗世,与大宝山石英脉型辉钼矿年龄相一致,同属华南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第一成矿阶段(170~150 Ma),是华南中生代大规模岩石圈伸展—减薄背景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卓资县大苏计钼矿是近年来华北陆块北缘中西部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通过对含辉钼矿石英斑岩中采集的辉钼矿样品进行铼-锇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铼-锇等时线年龄为(222.5±3.2)Ma,模式年龄变化于(222.1±3.2)Ma~(224.6±3.4)Ma,表明辉钼矿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该铼-锇同位素年龄值指示华北陆块北缘存在着印支期成矿地质作用,对在该地区寻找印支期钼多金属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平和包围山钼矿床成矿岩体、赋矿火山岩及辉钼矿开展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包围山深部花岗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98.1±1.1)Ma,容矿围岩-石帽山群底部凝灰熔岩成岩年龄为(104.6±1.1)Ma;矿体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95.2±1.5)Ma。辉钼矿中Re的含量指示成矿来源与壳幔物质混合或幔源物质进一步演化有关。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及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包围山钼矿床的形成可能与125~92 Ma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机制有关。受该期区域伸展构造背景的影响,上杭-云霄成矿带下地壳或上地幔部分熔融诱发了平和包围山一带岩浆-热液-成矿事件。  相似文献   

14.
小狐狸山钼矿是内蒙古北山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中型规模的斑岩型矿床。通过对成矿斑岩锆石和成矿晚阶段石英脉型钼矿的同位素研究,获得小狐狸山含矿花岗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216.9Ma±0.5Ma(MSWD=0.41),与斑岩型钼矿化的时间220Ma±2.2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为该矿床主要为一个斑岩型钼矿床提供了同位素年代学的佐证;晚成矿阶段辉钼矿单矿物Re-Os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13.2Ma±4.6Ma(MSWD=1.3)。小狐狸山钼矿床成矿岩体的展布受控于沿黑河展布的北东东向构造,该组构造切割了早期形成的北西向区域构造,暗示216~220Ma为北山地区由后碰撞进入板内伸展环境提供了初步的年龄约束,北山地区印支期的成矿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5.
藏东拉荣斑岩钨钼矿床辉钼矿Re- Os定年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荣钨钼矿床位于类乌齐-左贡成矿带的东南部,是藏东地区发现的首例大型斑岩型钨钼矿床。其成矿地质背景尚缺乏成矿年龄制约。本文对拉荣矿床含矿石英脉中的辉钼矿进行Re-Os定年,6件样品的模式年龄集中于91.5±1.3~92.3±1.3 Ma,其加权平均年龄为91.8±0.5 Ma,等时线年龄为90.6±2.1 Ma,表明拉荣钨钼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辉钼矿样品的Re含量为53.0×10~(-6)~86.1×10~(-6),表明成矿物质具有壳幔混源的特征。拉荣钨钼矿床成矿年龄指示了班公湖-怒江构造带北东侧类乌齐-左贡成矿带内存在一期晚白垩世的钨多金属成矿事件,成矿作用发生于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阶段。  相似文献   

16.
王翠芝  李超 《岩矿测试》2012,31(4):745-752
福建武夷山坪地钼矿为中高温热液型钼矿,产于晚侏罗世钾长花岗岩岩体"层节理"及岩体与下元古界大金山组接触带的南北向断裂中。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硅化岩型(石英脉型)、黄铁绢英岩型、花岗岩型、蚀变构造岩型。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浸染状、角砾状、细脉状等构造类型。矿石结构以中粗-中细粒鳞片结构为主,局部呈现厚板状、带状(常常弯曲)。辉钼矿是唯一的矿石矿物。本研究采集坪地钼矿不同矿体、不同产状、不同标高的辉钼矿进行Re-Os同位素测年,得到等时线年龄为(102.9±1.8)Ma,MSWD=2.1,Re-Os模式年龄为(103.70±1.7)Ma~(111.6±1.6)Ma,加权平均值为(107.4±3.3)Ma,MSWD=16。MSWD均较大,说明坪地辉钼矿的成矿具有多阶段性,钾长花岗岩中细脉状、岩体"层节理"中粗脉状和断裂角砾岩带中团块状三种类型的辉钼矿分别是在(111.20±1.7)Ma~(111.60±1.6)Ma、(105.60±1.6)Ma~(107.40±1.6)Ma和(103.70±1.7)Ma三个不同的成矿阶段形成的,成矿时代属早白垩世晚期。这一同位素年龄资料为福建东南沿海浦城—宁德北西向中生代构造-岩浆带中同类矿床的形成演化与指导区域找矿提供了新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化德县三胜钨钼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为岩浆期后中高温热液型矿床。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辉钼矿的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8±1Ma,等时线年龄为138.6±1.4Ma,推测三胜钨钼矿床的形成时代为燕山晚期,这与区域上华北陆块北缘主要金属矿床的形成年龄吻合。辉钼矿的Re含量平均值为0.5548×10~(-6),表明其主要为地壳来源特征。成矿发生在陆内构造环境,为燕山期大规模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安徽沙坪沟斑岩钼矿锆石U-Pb和辉钼矿Re-Os年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沙坪沟斑岩钼矿是大别成矿带近年发现的超大型矿床。在对矿化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采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技术,得到含矿岩体的成岩年龄。细粒石英正长岩与中粒石英正长岩分别形成于122.51±0.81Ma和121.5±1.3Ma,正长斑岩形成于120.7±1.1Ma。通过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其模式年龄为100±1.8~113.6±1.7Ma。成岩与成矿时差约7Ma,指示含矿热液活动时限较长。长时间的热液活动可能是形成沙坪沟超大型斑岩钼矿床的重要因素。沙坪沟钼成矿时间与大别带钼矿化时间(133~110Ma)高度一致,与东秦岭晚期钼矿化时间相同。大别带钼矿是秦岭-大别成矿带的组成部分,形成于相同构造背景下,是区域构造岩浆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东天山东戈壁钼矿床辉钼矿Re-Os年龄及印支期成矿事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东戈壁超大型钼矿床位于新疆境内的东天山觉罗塔格成矿带.8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年龄介于228.7±2.7Ma ~ 241.7±0.9Ma,等时线年龄为231.9±6.5Ma(95%置信度,MSWD =0.71),加权平均年龄为238.5±3.7Ma(95%置信度,MSWD=5.8).其中,最小的辉钼矿Re-Os年龄与矿区内斑状花岗岩年龄(227.6±1.3Ma)一致,表明成岩和成矿作用发生在三叠纪.7件辉钼矿样品Re含量为26.51×10-6~91.34×10-6,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古生代增生作用形成的不成熟大陆壳.已有成矿年龄显示了印支期成矿事件在东天山地区非常显著,发生于大陆碰撞造山体制.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是新发现的超大型斑岩型钼矿床.文章介绍了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并对其进行了精确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代学测定.结果表明,沙坪沟钼矿辉钼矿模式年龄为(112.2±1.7)~(113.9±1.7)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13.18±0.54) Ma,MSWD - 0.39;等时线年龄为(1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