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锡霍特成矿带是指与我国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毗邻的俄罗斯的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以锡霍特-阿林山脉为主体。这里是太平洋钨、锡成矿带的一部分,发育许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钨、锡矿床。1构造背景兴凯地块、老爷岭-格罗杰科晚古生代岛弧和东锡霍特—阿林西北太平洋造山带是研究区的3个主要构造单元。兴凯地块是志留纪末期拼贴到一起的稳定陆块。它  相似文献   

2.
正1中锡霍特-阿林的区域地质背景中锡霍特-阿林地区位于锡霍特-阿林造山带的中部。锡霍特-阿林造山带位于俄罗斯远东的东南部,北邻蒙古-鄂霍茨克造山带,西接布列亚-兴凯地块,南和东向直达太平洋。锡霍特-阿林造山带由侏罗-白垩时期的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西向俯冲的拼贴地体组成。它从西向东可以分为西带、中央  相似文献   

3.
广西金牙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矿床地质概况广西金牙金矿床位于桂西坳陷西林—百色断褶带北部,凌云隆起东侧边缘。矿区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下三叠统和中三叠统。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百逢组的浊积岩系中。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和黄铁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期和热液期(又分早、晚两期),热液晚期...  相似文献   

4.
滇东南南部成矿带是云南省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锡、钨、铅、锌、银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主要赋存于中寒武统、下二叠统和中三叠统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中,空间上多围绕个旧、薄竹山和老君山3个较大的花岗岩体分布。在近年矿产勘查中区内已发现锡钨等金属矿床53处。在区内成矿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锡钨等金属矿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对个旧卡房铜锡矿床、麻花坪南秧田钨矿床、蒙自白牛厂铅锌银矿床和小锡板锑矿床4个典型矿床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有利成矿地质条件、化探异常信息,将具有一定资源潜力和找矿前景的地区划为5个成矿远景区:个旧锡、钨、铜成矿远景区,薄竹山—白牛厂钨、铅、锌、银成矿远景区,老君山—麻栗坡钨、锡成矿远景区,砚山铜、铅、锌成矿远景区和西畴锑成矿远景区;预测了锡金属远景储量达133万t,钨(WO3)远景储量达112万t,铅锌矿金属远景储量达942万t,铜金属远景金属储量达326万t,锑金属远景金属储量达30万t。结果表明,该成矿带锡钨等矿产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广西有色金属成矿系列与成矿区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矿种的矿床在成因上的联系和时、空上的分布规律,可将广西有色金属矿床归为6个成矿系列,即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花岗岩成矿系列、热卤水成矿系列、基性-超基性岩成矿系列、地台型海相沉积成矿系列和表生成矿系列,其中热水沉积-叠生改造成矿系列是广西锡、铜、铅、锌、金、银、锑、汞等矿种最重要的成矿系列。按成矿系列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及其与不同构造层的关系,笔者划分了9个主要成矿区带,即丹池锡-铜-铅-锌-银-锑-汞成矿带、桂北锡钨-铜-镍-铅-锌成矿带、桂东北锡-钨-铜-铅-锌金银成矿带、大明山钨-铜-金成矿带、大瑶山铜-铅-锌-金成矿带、云开大山铅-锌-钨-金成矿带、西大明山铜-铅-锌-银成矿带、桂西金-锑成矿带、靖西-平果铝成矿带。  相似文献   

6.
柿竹园钨锡钼铋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区位于江南古陆的东南侧,东波-月枚复式向斜的东翼,为一个特大型的钨、锡钼、铋矿床.最近又在矿床的深部新发现了钨、锡、钼、铋矿体,扩大了矿区远景.本文主要介绍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控制因素等.文中部分引用了矿山开采资料,湖北地质研究所和贵阳地化所君汉辉的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矿区地质一、地层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中上统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1.泥盆系中统跳马涧组(D_2 t):下段为中厚层紫色夹灰白色石英砂岩、含砾砂岩及砾岩,厚150米;上段为厚层灰白色石英  相似文献   

7.
<正>1概况及区域地质背景弓棚子铜锌钨矿床位于滨东地区宾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晚三叠末滨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构造岩浆活动带,张广才岭隆起西缘,铁力陆缘海盆,滨东隆起带中部,成矿区带的划分属于张广-才岭成矿带。矿床及其外围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自泥盆系至第四系皆有出露。其中中二叠统土门岭组为区域上的主要近矿围岩,特别是中二叠统土门岭组大理岩,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矿  相似文献   

8.
锡霍特-阿林构造带由兴凯地块、老爷岭-格罗杰科岛弧和东锡霍特-阿林造山带3个构造单元组成.其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可分为3期:里菲纪末期至志留纪末,在兴凯区形成了喷流-沉积为主的铁(锰)矿、铅锌矿及岩浆热液型锡矿;二叠纪中期,在老爷岭-格罗杰科岛弧地区形成了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和变质热液型金矿;侏罗纪至古近纪末,在东锡霍特-阿林构造带中形成了夕卡岩型钨床、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矿、夕卡岩型及脉状硼矿和铅锌矿、脉状金矿等矿床.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15,(4):543-547
缅甸克钦邦果敢地区钨钼矿大地构造位于冈瓦纳和亲冈瓦纳大陆陆块群中缅马陆块群(亲冈瓦纳型)腾冲-毛淡棉微陆块内,成矿区带位于位于中国西南三江-东南亚巨型成矿带腾冲-毛淡棉以锡钨和稀有金属为主的成矿亚带贡山-腾冲锡、钨、钼、铁、铜铅锌成矿带中。钨钼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内构造破碎带内,矿体多呈脉状、侵染状或透镜状。矿石多浸染状矿石及热液脉型矿石,构造裂隙内以细脉状矿石最为主。矿体围岩蚀变为硅化、黄铁矿化,矿床成因类型属岩浆期后热液石英脉型。  相似文献   

10.
宁芜云台山硫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台山硫铁矿矿床位于宁芜火山岩盆地北段,矿体主要产于中三叠统黄马青组碳酸盐岩、钙质泥岩及粉砂岩中,少部分矿体产于上侏罗统龙王山组火山岩系。其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明显受层位的控制。根据硫同位素及地层中硫的含量分析,其成因类型应属以层控为主体,并伴有热液成因的复合矿床。黄马青组提供了主要的硫源,火山活动对成矿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西藏波龙铜矿床的砂岩成分与构造环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矿床地质特征矿区位于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斑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多龙矿集区内。矿区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主要为:中侏罗统曲色组第一岩性段(J2q1)、第二岩性段(J2q2)及第四系(Q4)。区内地层呈单斜构造,没有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矿区主要岩浆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岩石类型以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矿区变质岩类型主要为变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板岩、变石  相似文献   

12.
姑婆山地区钨锡矿床位于南岭钨锡成矿带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钨锡产地。区内有新路、水岩坝和珊瑚三个钨锡矿田,矿床类型多样。其中,锡锌硫化物型、黑钨石英脉型和钨锡石英脉型矿床较为典型,区内钨锡成矿与壳幔混源型花岗岩体和断裂关系密切。笔者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总结了区内主要钨锡矿田和典型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钨锡矿化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带性;通过对区内构造和矿床的D-O同位素、H e-A r同位素、Pb同位素、S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分析,认为深大断裂可能为幔源物质上侵提供了通道,钨锡成矿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幔源物质参与了区内钨锡成矿。  相似文献   

13.
欧阳霖  胡斌 《矿物学报》2011,(Z1):84-85
湘南香花岭锡多金属矿区位于华南褶皱系中部。南岭成矿带上钨锡矿床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即北多钨南富锡;东钨西锡;中部钨锡均富,还伴有钼、铍、铋,从成矿地质历史演化来看,自前寒武纪到燕山期,钨、锡多旋回成矿至燕山期,达到最大程度富集,湘南地区位于南岭中部,于燕山期形成一系列特大型、大、中型矿床,尤以夕卡岩型钨锡多金属矿床发育。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丘北县舍龙矿区位于滇东南褶皱带、丘北-广南褶皱束内,磷矿体呈面状分布于中三叠统个旧组第四段(T_2g~d)之含磷白云岩、含磷硅质岩,暴露地表面后第四系风化残积层中,矿层隋基岩风化面起伏呈舒缓波状展布,矿体形态主要受岩溶地貌及溶坑的影响和限制。经岩石地球化学测量,该区中三叠统个旧组第四段(T_2g~d)白云岩中P含量较高,无疑为该磷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该矿床属次生—风化淋漓残积富集型磷矿床。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博白县松旺钨锡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旺钨锡钼矿区位于下水—东桃铅锌钨锡钼多金属矿化集中区的西南段,通过对松旺钨锡钼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认为具备形成中-大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对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合群 《西北地质》2007,40(4):108-108
众所周知,钨锡为亲花岗岩元素。不论矽卡岩型的还是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的钨锡矿床,成矿母体均为花岗岩。虽然世界上的花岗岩有多种成因类型,但富钨锡花岗岩似乎主要来源于古陆壳物质的重熔。1钨锡成矿时代特点前寒武纪形成钨锡矿床比较少且规模小,在我国有扬子地台西缘的平地钨矿床和扬子地块中间的贵州梵净山钨锡矿床,在北斯堪的纳维亚地盾上有矽卡岩型钨矿床,它们各自的钨锡金属储量不足1万t。早古生代是一次重要的钨锡成矿期,形成有西欧的康沃尔-伊比利亚-比利牛斯-厄尔士巨型钨锡成矿带,有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塔斯马尼亚钨锡成矿带,有我国…  相似文献   

17.
张建明  程培生  李壮 《江苏地质》2023,47(3):249-258
西湾铅锌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段庐枞矿集区北部、NE与近EW向基底断裂交会处,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区地质、矿化蚀变、矿体特征及矿石特征等进行分析,认为西湾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为中三叠统周冲村组灰岩角砾岩,控矿构造为基底褶皱隆起带、基底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构造破碎带和“硅钙面”对铅锌矿体的控制明显。NE向断裂为导矿构造,其次级断裂及其形成的破碎带和“硅钙面”为容矿构造。根据赋矿围岩、控矿构造及铅锌矿赋存特征,认为西湾铅锌矿床的控矿因素为地层和构造,该矿床为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8.
鹅地斑岩含金银黄铁矿矿床,是1981年验证化探异常时发规的。经过三年的评价工作,初步肯定该矿床属于品位低、储量大的斑岩型含金银黄铁矿矿床。矿区位于潮安—陂沟大断裂南东侧,马鞍山—铜锣湖向斜南西段。区内出露下侏罗统中段的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和上侏罗统的含砾晶屑粗凝灰岩。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作用强烈,断裂构造发育。矿床明显受构造裂隙控制。北东和北西向断裂的交汇处,是含矿花岗斑岩体的中心部位,矿体即产于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岩体蚀变强烈,  相似文献   

19.
兴蒙造山带东缘包括松辽盆地以东的小兴安岭-张广才岭造山带、布列亚-佳木斯-兴凯地块和锡霍特-阿林增生杂岩带,是古亚洲洋与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过渡的地带。岩浆岩研究表明,古太平洋板块在佳木斯地块的俯冲作用最早可能始于早二叠世,三叠纪-早侏罗世时,其俯冲影响到牡丹江断裂两侧,形成了南北向分布的岩浆岩带以及由黑龙江杂岩为代表的增生杂岩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锡霍特-阿林的地体群沉积了来自佳木斯-兴凯地块和华北克拉通的碎屑物。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变化,板片俯冲作用相关的岩浆活动在这段时期逐渐减弱,大量北北东向的左行走滑断裂将锡霍特-阿林的地体向北运移、拼贴至现今位置;同时,中国东北地区则转为伸展环境。晚白垩世时期,俯冲作用再次活跃,产生了锡霍特-阿林地区广泛的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印支期南秦岭勉略洋盆闭合,华南和华北两大块体最终拼贴、构成中国大陆的基本轮廓。普遍认为这一洋陆转换、碰撞造山发生在三叠纪,但具体时间和空间过程仍存在较多争议。秭归盆地位于秦岭逆冲褶皱带东段南缘,是扬子北缘前陆盆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在沉积序列和碎屑来源上与秦岭印支期造山作用密切相关。该盆地经历早中三叠世滨-浅海相到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三角洲-河流相的沉积转变,中三叠统巴东组和上三叠统九里岗组之间发育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之上的上三叠统-下侏罗统砂岩在碎屑组分上不仅含有泥岩、粉砂岩等沉积岩岩屑和千枚岩、板岩和片岩等中-低级变质岩岩屑,而且还见有中酸性火山岩岩屑。结合碎屑锆石颗粒U-Pb定年和古流向数据,这些火山岩岩屑揭示北部的秦岭造山带源区在晚三叠世(225~200Ma)存在火山活动,与同期的花岗质侵入岩一起反映秦岭印支期的同碰撞造山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