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岩性、构造等地质特征及放射性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了下庄矿田帽东地区铀矿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帽东地区铀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对铀成矿十分有利的岩性和构造条件,是下庄矿田富铀矿找矿的重点地区之一,群脉型和交点型铀矿是该区今后模式找矿的主要目标类型。  相似文献   

2.
磨石山火山盆地位于宾县-伊春-甘欣(俄)火山岩型铀钼成矿带中部,为白垩纪中-小型火山盆地.盆地北部的滚子沟地区新发现一铀矿化异常区,矿化异常区内存在一条铀异常带及两处铀异常高值点.在综合该异常区地质和矿化特征基础上,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区域地层、侵入体和构造等地质特征,通过对滚子沟地区铀异常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分析,认为该异常区内赋矿岩性为早白垩世宁远村组碎裂流纹岩,主体受到北北东向断裂控制,蚀变类型主要为硅化和赤铁矿化,具明显分带性.与区域产铀火山盆地对比分析显示,磨石山火山盆地具有更优越的成矿前景.可依据滚子沟地段归纳的铀矿化特征,在火山盆地内进行铀矿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3.
甘肃芨岭岩体已发现的三个铀矿床和众多铀矿化(异常)点,均沿NW—NNW向断裂带分布,铀矿化作用总是产于一定的构造部位,因此,加强对芨岭岩体控矿构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芨岭岩体主要控矿断裂构造(马路沟断裂、革命沟断裂、绿草沟断裂以及牛角沟断裂)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勘查,获取了主要控矿断裂的地电场结构分布特征,基本厘清了各控矿断裂的地表延伸及深部发育情况等信息,指出了对成矿有利的构造部位。研究表明该地区控矿断裂电性特征一般表现为舌状低阻带、高低阻区分界线或电阻率等值线密集带,认为这种强弱电性异常过渡带可以作为地球物理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4.
邵飞 《铀矿地质》2011,(5):286-292
钦杭古板块结合带抚州—绍兴段及两侧地区火山岩型铀矿床密集分布,区域构造环境演化及铀成矿地质特征分析表明:它们是中生代相同构造背景下构造-火山岩浆活动的产物,可归属为钦杭成矿带北东段的组成部分。构造是区内火山岩型铀矿主要控矿地质因素,火山构造与断裂构造联合控矿特征明显,不仅表现为构造分级控矿规律,而且各级铀成矿单位均表现了铀矿定向三等距分布规律。依据矿产集中域定向三等距分布规律,开展了铀成矿预测,指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及勘查的工作区。  相似文献   

5.
安徽黄梅尖地区位于庐枞火山岩盆地东南缘,区内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类型是与碱性岩有关的低温热液型铀矿,铀矿化受地层、断裂、岩浆岩及热液活动控制。通过开展地面伽玛能谱、伽玛总量、激发极化法等综合物探方法,进一步研究了黄梅尖地区典型铀矿床(点)的地球物理特征,认为该区铀矿床(点)一般位于伽玛偏高、能谱铀异常场—高场梯度带上,含矿断裂的电性特征表现为低阻高极化。通过总结该类铀矿床(点)的地质特征,圈定了黄梅尖岩体成矿远景区和8413矿床东侧成矿远景区,为下一步寻找同类型铀矿有利地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诸广山中部是华南主要产铀地区之一,以鹿井矿田为研究对象,开展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控矿规律的研究,旨在揭示矿体产出规律,为找矿预测提供依据。本文基于野外详细观测和显微构造变形分析,揭示NE向断裂是鹿井地区主要控矿和含矿断裂,属浅层次构造变形,具有多期构造-热液活动特征:经历了早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压性、中期(早白垩世—古近纪)的张-张扭性和晚期(新近纪)的右行压扭性变形过程。铀矿(化)体主要发育在NE向断裂破碎带中,结合铀成矿时代,主成矿期断裂力学性质表现为张性、张扭性,后期NE向断裂右行压扭变形派生出近EW向、NW向和NS(NNE)向的剪裂隙,一方面对先成铀矿体具有改造作用,另一方面富集部分铀矿体。根据构造组合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认为NE向断裂破碎带中,沿走向存在不连续的脉状、透镜状富铀矿体,而在其他方位的断裂带中可能存在部分铀矿体。  相似文献   

7.
巴丹吉林盆地沙枣泉铀矿床成矿特征与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丹吉林盆地是我国砂岩型铀矿产地之一。笔者通过沙枣泉地区地质调查、钻探查证和地球化学分析等,对该区铀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沙枣泉铀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依据沙枣泉地区的构造及盆地演化、铀矿化特征、控矿因素和成矿年龄等,认为区内铀成矿具有两阶段特征:即同生预富集矿化阶段和后生氧化改造富集成矿阶段;铀矿体主要赋存在早白垩世晚期的构造-沉积转化面,产于盆地形成后由于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向斜凹陷部位。  相似文献   

8.
粤北下庄铀矿田坪田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粤北贵东岩体的外接触带变质砂岩中,受北北东向构造、热液活动、岩性及接触带共同控制。运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测试分析方法,对该地区铀矿体成矿期均一温度和流体盐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含铀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500℃2520℃,流体盐度为04114857 wt% NaCl eqv,属于中低温、低盐度活动范围。坪田地区热液活动具有多期次性、含矿构造发育、围岩蚀变强烈及低温、低盐度的含矿流体特征,是铀成矿有利的地质条件,也是下庄铀矿田开展花岗岩外带型铀矿找矿潜力较大的重要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地面伽马能谱测量是铀矿勘查中最常用的方法,可直接测得地表铀、钍、钾等放射性元素含量。鹿井铀矿田是20世纪发现的大型铀矿富集区。鹿井西部铀矿勘查工作程度较低,为了探索鹿井铀矿田西部的资源前景,在该地区开展了地面伽马能谱测量。通过钍铀比、古铀量能谱特征参数,以及计算传统统计法、含量-面积法计算异常下限对能谱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结合地质背景,分析了研究区放射性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总结了铀成矿与地质因素的关系,并圈定了放射性异常位置。研究结果表明,铀在后期发生了二次迁移富集,其成因是富铀热液的迁移与断裂构造和地层岩性接触面发生的蚀变作用,该地区主要控矿因素是断裂构造及其次级裂隙和地层的岩性接触面。经过能谱特征参数及铀、钍异常下限分析,预测了三片铀成矿有利区,为研究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兴义市雄武地区铀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郑懋荣 《贵州地质》2005,22(2):112-116
简述了雄武地区成矿地质背景,重点论述了铀成矿特征及成矿条件。铀矿化主要赋存于下一中三叠系及龙潭组底部,和沉积环境有一定关系。构造分级控矿明显,断裂构造和热液是铀成矿富集的必要条件。铀和钼、砷关系密切,铀和金常相伴出现,可以利用元素之间关系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11.
林西—乌兰浩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铀成矿省中南段,构造岩浆活动强烈,铀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限于植被发育、覆盖厚等因素制约,单一勘查手段难以满足当前深部找矿的需求。在成矿条件及控矿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航放、航磁、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信息,构建了火山岩型铀矿综合找矿模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功能,提取了多源找矿信息,采用证据权重法开展铀矿定量预测,优选了与成矿密切相关的16个证据层。其中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为主要赋矿地层;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潜火山岩与成矿关系密切; NE-NNE向断裂控矿作用显著,铀矿化多发育在断裂密集带及交切带;航放参数异常(U高场、F高值晕、U/K高值晕、Hu低值晕)、化探异常(Mo、Ag、Pb、W、Sn)及遥感蚀变异常(铁染异常、羟基异常)对铀矿化指示作用明显。依据证据权重法确定的后验概率圈定成矿远景区18处,覆盖了区内多数铀矿床(点),表明预测结果较为可靠,其中7处成矿远景区内尚未发现铀矿床(点),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线索丰富,找矿前景较好,对进一步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下庄矿田湖子地区铀矿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子地区位于NNE向诸广-新兴铀成矿带与近EW向大东山-漳州大断裂复合部位,是华南早、晚两期铀成矿热液活动叠加区、放射性高场区,既有"硅化带大脉"型铀矿产出,又有"交点"型铀矿存在,找矿前景良好.文章在论述下庄矿田铀成矿地质环境、铀成矿特征及铀矿定位条件基础上,分析了湖子地区铀成矿条件与找矿前景,指出该区今后铀矿找矿方向是:① 6009号硅化断裂带,在其北段找硅化带大脉型铀矿,在其南段找"交点"型铀矿;②新桥-下庄硅化断裂带和6009号带之间成矿部位,寻找硅化带型和"交点"型铀矿;③NW向、近EW向辉绿岩脉与NNE向、NE向构造交汇部位(交点),寻找"交点"型铀矿.  相似文献   

13.
大乌山地区位于桃山-诸广铀成矿带的北段,东邻古龙岗铀矿化集中区,南与兴国铀矿化集中区以兴国红盆相隔。为进一步分析总结区内铀成矿规律,并对区内铀成矿远景进行整体评价,文章在资料综合整理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成果,认为:区内铀矿化虽然含矿围岩差别较大,但热液型成矿特征均非常明显,控矿的主要因素相同或相近,为相对统一的区域岩浆-构造-热液活动所制约;区内铀矿化主要赋存于不同期次花岗岩、花岗岩与变质岩的接触部位,不同方向断裂交汇或夹持部位、同时与中基性脉岩、热液蚀变等密切相关,可作为区域上的铀成矿预测要素和找矿标志。通过研究区内铀成矿地质背景、铀成矿地质特征,总结了区域铀成矿模式、铀成矿规律与找矿标志,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物、化探测量成果,圈定了1片铀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4.
北金齐火山盆地具有较好的铀矿找矿基础和成矿潜力,其铀矿化特征在新疆北部火山岩带具有普遍性。文章以北金齐火山盆地南、北缘和中部的3条典型铀-多金属矿化带为研究对象,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各带地质、矿化及蚀变组合等特征,并通过总结分析区内主要控矿因素及其控矿作用,初步建立了区域铀成矿模式。北金齐地区铀-多金属成矿具多因素联合控矿作用,铀-多金属矿化整体分布受火山盆地及北东东向区域大断裂控制,且盆地南、北缘大断裂较中部火山机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盆地内大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带、裂隙带为主要含矿构造;酸性火山熔岩与酸性凝灰(角)砾岩为主要赋矿岩性,并为铀成矿提供一部分铀源;花岗斑岩等岩浆岩侵入活动为区内铀-多金属矿化主要成矿作用,推测火山机构塌陷后,花岗斑岩等岩浆岩侵入活动带来的含矿流体沿断裂贯入,在有利的构造和岩性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5.
徐浩  蔡煜琦  刘佳林 《江苏地质》2013,37(3):419-423
郴州—钦州铀成矿带紧邻桃山—诸广山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带,其成矿前景越来越受到关注。分析了郴州—钦州地区花岗岩型铀成矿地质条件,认为本区断裂控矿明显,富铀岩体发育,特别是其北部地区花岗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较好。通过对航空放射性异常、水系沉积物、化探异常等要素的叠置分析,指出了郴州—钦州地区铀资源量扩大的前景,认为骑田岭岩体是本区寻找花岗岩型铀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收集、整理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新疆准噶尔西北部雪米斯坦地区进行铀成矿条件分析,认为区内铀成矿与大地构造环境、地层及火山作用、控矿构造、铀源等密切相关。结合已知铀矿床的产出地质特征和近年来的野外地质工作成果,总结了该地区火山岩型铀矿的分布规律,预测并圈定了一级铀矿远景区6片,二、三级铀矿远景区11片。  相似文献   

17.
江西盛源火山盆地构造对铀成矿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盛源火山盆地铀矿地质找矿工作以往更多关注早白垩世打鼓顶组和鹅湖岭组的含矿性以及早寒武世外管坑组矿源层等问题,忽视了构造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文章在收集和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近些年来该区铀矿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最新成果,探讨构造对该区铀成矿的控制作用,并总结铀成矿规律。不同时期、级别、性质和序次的断裂组成控矿构造系统; 萍乡—广丰深断裂带控制武功山—铅山铀成矿带呈近EW向展布,较大规模的“构造结”决定铀矿田的产出位置,低级别的EW向、NE向和NW向断裂控制铀矿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修水—宁国地区铀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根据重力资料解译出了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不同规模的断裂构造、侵入岩体等地质要素,进而总结了铀成矿的重力异常找矿标志,为下一步的铀矿勘查和分析找矿前景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根据对现有铀矿化特征的认识,结合祁漫塔格地区区域地质资料,笔者对区内的铀成矿条件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大地构造背景、火山岩、花岗岩和断裂构造等方面分析,认为本区具有良好的找铀矿前景。根据控矿因素分析建立了该区的铀成矿模式,并依据该模式和成矿要素分级,借助MRAS软件,利用综合地质信息法圈定6片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分析潘公潭铀矿床的成矿特征和成矿条件,认为雪峰山隆起带西北缘地区的铀成矿作用主要受赋矿地层(下寒武统牛蹄塘组)、NE向断裂、断陷红盆和寒武纪岩相古地理等因素控制。区域化探表明,Mo、V和Ag等元素与铀成矿关系密切,对指导找矿有重要作用。根据全国铀矿资源潜力评价技术要求,通过总结、归纳区内碳硅泥岩型铀矿成矿地质要素和预测要素,采用固体矿产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技术,预测了有利成矿远景区,为该区铀矿地质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