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Delphi编程,实现自动站实时观测气象要素进入12121系统,自动完成实时查询节目的更新.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黑龙江省各县(区)自动气象站(简称自动站)采集数据主要是通过SDH气象专线上传到省气象信息中心,这给地市运用自动站实时数据带来诸多局限。本文结合ftp和.bat技术,利用已建好的VPN线路收集伊春区域内各自动气象站的实时数据,达到集中存储的目的,以解决气象声讯电话(12121)及气象信息网站调用自动站实况数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利用菏泽市气象科技服务中心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12121”气象声讯电话自动答询系统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统计分析菏泽市“12121”拨打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探讨影响“12121”拔打量的敏感因素,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并提出对“12121”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基于WEB的自动站数据图形化显示的技术方法,以及如何利用C#语言在.NET框架和公共语言库的基础上,使用ASP.NET模型开发数据库+WEB模式的自动站数据查询及图形显示系统.  相似文献   

5.
1选取数据介绍为了保证文章所用数据的可比性,选用同一系统下同一时段的最新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于移动“12121”业务于2005年1月转接至区局,与网通、铁通、联通三家所用“12121”查询系统不同,信箱的功能设置上也有差异,因此只对网通、铁通、联通三家的数据做分析,对一些信箱的  相似文献   

6.
市级自动气象站数据库中建立了自动站分钟、小时各气象要素实时数据库;用N etF ram eW ork框架技术开发了运行于自动站主机上的数据实时入库程序;开发了自动站数据实时显示程序,以图形、曲线和表格形式实时显示分钟、小时等数据;并可对数据作分析查询。使用结果表明:市级自动站数据库系统可减轻自动站和网络负荷,为各种应用提供方便高效的实时自动站气象信息,实现了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1引言随着大气监测自动化项目的实施,为了适应气象预报服务等气象现代化业务发展的需要,我们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Visual Basic6.0开发了自动站数据远程接收系统软件。主要目标是基于局域网,针对远程异地自动气象站采集的定时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接收处理,可同时对多个自动站采集的数据进行异地远程接收,并以多功能窗体  相似文献   

8.
“ASOM及自动站运行监控记录查询分析系统”的开发成功和应用,取得了以下两方面的成效:①提高了ASOM系统记录和自动站到报率监控的时效性和准确度。②自动站到报率记录数据库的建立,能够从每天大量的到报率数据中查询统计各种到报率的自动站,及时了解掌握自动站的运行情况,对于自动站故障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律性的原因,有利于自动站的维护保障和到报率的提高。这对于自动站的运行监控和保障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无人自动站的实际应用,提出了一种无人自动站远程故障诊断和修复系统的架构,并通过运行参数采集系统、子站现场诊断中心、无线网络接入系统、中心站远程诊断中心、故障修复系统等五个方面论述并实现了无人自动站故障的远程诊断和修复.  相似文献   

10.
运用VB语言编程,把"12121" 自动答询系统每个信箱所对应的VOC格式的文件还原或转换成WAV格式文件,实现在局域网内的所有的计算机用户能监听 "12121"信箱内容,方便预报员及时更新信箱的内容,提高拔打率.源程序在VB6.0上通过.该方法在我局的"12121"系统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时常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合理的设计外部进程访问数据库的时闻控制方案,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响应时问的前提下。把握好系统与网络负载同系统事务响应处理速度之间的平衡关系。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对于某些类型数据的响应处理缺乏有效率的解决途径。此类数据采用通常的处理方式往往不能较好地得到解决。基于此,开发了1种由ODS API和Socket缩程的数据库ESP扩展方法,由应用系统主动查询方式变为数据库系统主动通知或推送的方式,从而提供了1种高效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对发生季节、地域及影响系统都十分相似的"97.5"、"81.5"两次孟湾风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影响系统强度的差异,造成降水的范围及量级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气候外交”与达沃斯“六大挑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从事气候变化外交谈判多年,而2005年对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同时,在2005 年1月举行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选出的六项优先议题(称六大挑战)中,气候变化的议题位居第三。作者以他敏锐的思考,科学的分析,把气候外交与达沃斯六大挑战的深刻内涵作了充分的诠释,并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谈判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4.
“西马仑”与“海贝思”台风特大暴雨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资料,采用多种物理量诊断分析方法,对路径相似、在闽南地区产生特大暴雨的1308号台风"西马仑"和1407号台风"海贝思"的环流形势特征、云系结构特征及水汽、动力、热力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马仑"的过程特点是雨强大、降水时间集中,而"海贝思"的特点则是雨强小、降水时间长;"西马仑"云系结构紧密,属中尺度对流云团降水,而"海贝思"云系结构松散,其外围的螺旋云带产生的列车效应是产生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两个台风都具有低空急流、风速辐合、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流场等有利于产生特大暴雨的环流形势特征;两个台风都存在低空偏东风和偏南风急流,两支急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低空急流较强的时段与强降水时段相对应;台风中心附近强辐合辐散区的建立和维持是产生特大暴雨重要的动力条件,水汽辐合区的面积和强度与暴雨区范围和降水强度相吻合;垂直速度大值区的维持时间与强降水的维持时间相一致;垂直速度、假相当位温和水汽通量散度的增大和减小,可作为降水增大和减弱的重要依据之一;暴雨区主要落在700 h Pa螺旋度场大值区内,所以螺旋度分析可为台风暴雨落区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超强台风“罗莎”和“韦帕”大风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要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FY-2C卫星红外云图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径向速度资料,对2007年登陆浙南闽北交界的超强台风“罗莎”和“韦帕”大风过程及成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地面气压场的分布对台风登陆前后大风的出现时间、影响范围以及登陆后大风的持续时间有重要的影响;台风登陆之前FY-2C红外云图对大风的影响范围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而台风外围螺旋云带进入东海海域的时间则可以作为预报台风大风开始影响温州的一个参考依据;多普勒雷达最大径向速度对台风极大风速的预测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预报挑战度"(measure of forecast challenge,MFC)是一种衡量预报难易的新尺度;"可预报性演变指数"(predictability horizon diagram index,PHDX)是一种检验集合预报的新评分。这二种新指标是杜钧等于2019年提出来的,文章发表在美国气象学会英文杂志《天气和预报》上。为了让国内基层台站业务预报和研发人员也能熟悉和应用这些方法,我们在此作一简短的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冷”“暖”冬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61个站1961~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首次采用月平均气温权重系数法确定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标准,分析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年以后呈明显变暖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和暖冬指数的气候变率分别为0.568℃/10a、13%/10a,增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大部份地区冷暖冬权重系数指标的气候变率在0.4℃~0.8℃/10a之间,山区大于相对较湿润的平原。  相似文献   

18.
利用黑龙江省61个站1961~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首次采用月平均气温权重系数法确定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标准,分析了黑龙江省"冷""暖"冬的气候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年以后呈明显变暖趋势,冬季平均气温和暖冬指数的气候变率分别为0.568 ℃/10 a、13%/10 a,增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大部份地区冷暖冬权重系数指标的气候变率在0.4℃~0.8℃/10 a之间,山区大于相对较湿润的平原.  相似文献   

19.
北极海冰“强信号”影响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冰冻圈作为下垫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大气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文中主要研究了北极海冰与中国华北地区降水的关系。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区域与北半球季尺度气候变异前期北极海冰“强信号”现象。探讨了中国华北地区旱涝前期北极海冰特征 ,比较了华北旱涝前期北极海冰相关区域特征分布 ,并揭示出北极海冰“强信号”区与中国区域夏季降水的相关分布 ,分析了北极海冰“强信号”区对华北地区夏季旱涝影响的动力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温州地区地面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Micaps资料、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和温州新一代气象雷达资料等,对"南川""狮子山"外围云系对温州造成的大风和强降水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台风外围云系影响时大风和强降水的预报着眼点:可根据雷达基本速度场中的强径向风、地面气压梯度的增大区和台风路径、移速等判断大风;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