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斯腾湖的咸化机理及湖水矿化度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盐量平衡为基础,把影响湖水咸化的原因分解为水量、矿化度、水面蒸发等咸化因子,从物理机理上解析了各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1960-1999年的逐年资料分析,提出盐分交换率概念,定量地阐明了不同时期各因子对湖水矿化度稳定性的影响。在博斯腾湖的不同情景下,推算了湖水矿化度的极限值;从理论上指出博斯腾湖属于微咸湖泊,其稳定矿化度为1.1 g/L,博斯腾湖的咸化原因可归因于人类水土开发活动和气候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发育大型坳陷型湖盆。湖水的升降影响着湖盆水体面积的大小、深浅以及沉积体系发育分布,进而影响全盆地晚三叠延长统地层生储盖组合的发育特征。通过野外剖面、钻井岩芯中古生物化石的鉴定,结合古生物组合特征对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湖盆的古生物生态环境进行了恢复。确定鄂尔多斯晚三叠世湖盆是一个最大水深不超过60 m的浅水湖盆,属于温暖潮湿的淡水-半咸水环境。从湖岸到湖心,可以划分为预测古水深1~2 m的河流-沼泽生物相带;预测古水深3~15 m的滨岸-河口三角洲生物相带;预测古水深15~35 m的浅湖生物相带;预测古水深在35~60 m范围的半-深湖生物相带。这些生物相带的划分,为恢复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时期的岩相古地理奠定了基础,为盆地延长组沉积边界、盆地内沉积体系发育展布以及沉积相带的划分提供了坚实的地质依据,具有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 新近,在湖南省辰溪县寺前乡二龙村清朝期间水牯农民起义壮烈牺牲地东南部三四公里海拔506.10m的高山上发现有一形状奇特的天然地下湖.湖面长约900m。宽约数十米至180m,一年四季湖面水位变化不大,水深37-41m。湖水无色透明,生息着1-30cm长的鲤鱼。湖面北段有一天然桥,  相似文献   

4.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宁市以西,丝绸之路的北道,博乐市西南90余km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乌鲁木齐—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过。赛里木湖以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享誉古今中外。在蒙语、突厥语和哈萨克语中,赛里木湖分别是"山脊梁上的湖"、"平安"、"祝愿"之意。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3m,东西长约30km,南北宽约25km,周长90km,水域面积455~460km2,呈椭圆形,最大水深92m,蓄水总量210亿m3,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湖水除周围一些小河注入外,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由于所处位置较高,蒸发量较小,湖水矿化度为3g/L左右,略带咸味,属微  相似文献   

5.
浅析新疆焉耆盆地土壤次生盐渍化治理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焉耆盆地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程度严重,分布面积大,灌溉用地表水量多,排碱渠密布,排碱渠大量高矿化度水排人博斯腾湖,使湖水水质受到影响,其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本文试图从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机制、成因分析,采用开采地下水、竖井排灌,置换地表水,结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等综合治理方法,从根本上解决盆地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以减少高矿化度水向博斯腾湖的排放,使盆地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尕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36°57'10.94"N-37°3'18.60"N、100°31'21.78"E-100°36'55.47"E,位于青海湖东北岸,海拔3196.6m,湖水面积约47.5km2,长轴走向西北,轴长约12km,短轴最宽处约6km,从湖岸向湖中心400 m左右就到湖底,湖水深8-9m,是青海湖的三个子湖之一。周围没有  相似文献   

7.
基于神经网络的沉陷区水深遥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取煤矿积水沉陷区遥感影像数据与沉陷区水深的定量关系,建立了BP神经网络水深反演模型,并对淮南潘一矿积水沉陷区水深进行了反演。首先对Landsat卫星影像数据(TM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大气校正和沉陷区范围提取等,然后输出像元反射率值,并与水深实测控制点坐标匹配,使水深值与反射率值对应。实验结果表明:以水深值2 m为阈值,水深值小于2 m的区域,模型反演水深值与实测水深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166 3 m,平均相对误差为13.29%;水深值为2~6 m的区域,模型反演水深值与实测水深值平均绝对误差为0.578 6 m,平均相对误差为15.20%。   相似文献   

8.
潮间带地震资料采集施工中的放线精度问题影响地震资料的品质。以SK工区为例,分析了潮汐的变化情况,选取在低潮期进行放线。为了保证放线质量,根据水深及实际施工情况,将放线模式分为两种,水深0 m~1.5 m以及水深1.5 m以上。这两种分类主要基于放线人员的安全,水深小于1.5 m放线人员可以在水中直接放线,而水深大于1.5 m需借助于船只放线。在水深0 m~1.5 m范围内为了保证检波器的耦合性,选用带尾椎的陆用压电检波器,借助于新研制的检波器下置杆将检波器放置于淤泥层下;而水深大于1.5 m,选用没有尾椎的水域压电检波器,借助于船只进行实时定点放线。  相似文献   

9.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 通过系统性航道整治和疏浚维护, 长江荆江河段航道水深已由2002年的2.9 m提升至2020年的3.5~3.8 m, 但仍低于上游三峡大坝库区(4.5 m)及下游河段(4.5~6.0 m), 航道水深与上下游不衔接且制约长江航道综合效益发挥。为了适应上下游航道水深, 需提升荆江河段航道尺度, 亟需明确航道水深资源、碍航特征与河道演变等关系。以长江荆江河段为对象, 分析1960—2020年水沙及地形等资料, 开展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滩槽演变与航道水深资源提升关系研究。研究表明: 三峡工程运行后荆江河段以枯水河槽冲刷为主, 冲刷量占全部冲刷量的90.97%, 江心洲和边滩面积减少18.3%, 其中江心洲、边滩面积减幅分别为9.4%和24.9%;在河床冲刷与航道整治工程实施条件下, 以4.5 m×200 m(水深×宽度)进行航道尺度核查, 荆江河段碍航总长度占全河段5.3%;4.5 m水深碍航特征包括砂卵石河段枯水位下降幅度高于河槽下切深度引起航道水深不足, 沙质河床内弯曲河段"凸岸侧边滩冲刷、凹岸侧深槽淤积"引起滩槽形态及航道边界不稳定, 以及分汊河段内洲滩萎缩与汊道间不均衡冲刷引起枯水航路不稳定及水深不足。  相似文献   

10.
南海西部表层沉积物碳酸盐分布特征及其溶解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学杰  陈芳  刘坚  黄雪华 《地球化学》2004,33(3):254-260
碳酸盐是海洋沉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海表层沉积物中含量最高可超过 70%,因此深入研究现代碳酸盐的分布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南海西部底质的大量取样分析表明,该区 CaCO3含量在上陆坡最高,其中在北部和中南部含量较高,中部和东南部含量较低,其分布特征主要受陆源物质供给量的控制,与陆架的宽度和陆坡的坡度密切相关.CaCO3最富集区出现在水深 400~600 m的上陆坡区,其中水深 500~600 m内的平均含量最高,达 44.37%,水深超过 1 300 m时含量开始明显下降,表明溶解作用增强.对 CaCO3含量与水深关系进行多项式拟合,结果表明,本区没有出现碳酸盐溶解作用突然增强的溶跃面;但在水深 3 500 m附近,拟合曲线出现转折点, CaCO3含量由随水深迅速下降变为相对稳定,因此该水深应为碳酸盐临界补偿深度.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博斯腾湖芦苇位居全国四大苇区之首。据1981年普查,以减至31.6×104t。面积和产量仍在不断萎缩,品质也在下降。目前博斯腾湖芦苇面积及产量基本攀升在1980年前的水平,总体稳中有升。研究表明:1958-1980年芦苇覆盖率达到40%,主要由一类芦苇来覆盖,对应的年均水位1 046.5 m,年均矿化度0.79 g/L;1980-1995年间,博斯腾湖芦苇覆盖率由40%降到29%,主要是三,四类芦苇占到了70%,所对应的年均水位1 047.5,年均矿化度1.36 g/L;2003年后的芦苇覆盖率基本达到1980年前的芦苇覆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南海西部浮游有孔虫含量与水深关系定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海西部4°~18°N,1085~115°E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孔虫定量分析表明,从陆架至深海盆区,随着水深增加,底栖有孔虫丰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而浮游有孔虫在上陆坡区水深200~2 000 m处最丰富,向浅水和深水方向,其丰度均下降,浮游有孔虫百分含量(P)与水深(D)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在陆架区和陆坡-深海盆区,两者关系完全不同:在陆架区随水深增加浮游有孔虫百分含量明显增大,而在陆坡-深海盆区,两者呈负相关关系。经定量拟合水深小于200 m的陆架区,浮游有孔虫含量与水深满足关系式:lnD=0.021P+3.208;而在水深大于200 m的陆坡-深海盆区,两者满足D=-5263P+52 105.2。这主要是由于陆架区随水深增加,浮游有孔虫增加,但水深大于200 m后,碳酸盐的溶解起主要作用,浮游有孔虫比底栖有孔虫更易于溶解,造成其含量随水深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徐燕 《地下水》2008,30(1):115-118
介绍了用水质评价方法对博斯腾湖低水位运行中水质问题进行分析评价,得出博斯腾湖低水位运行时水质超标,但是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配合治理下,水质状况在1996年得到了改善。有限的博斯腾湖水资源必须在保护水质的原则下进行,在政府职能部门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下合理利用,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中部兹格塘错1970年来的湖面变化及原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受人类活动影响微弱的兹格塘错1970-2006年湖面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从1970年的地形图,1977年MSS影像,1992年TM影像和2001年ETM+影像中提取的湖泊面积显示,湖泊有逐渐增大的趋势.1999年8月和2006年9月水深2 m处湖水中稳定离子K+和Cl-的浓度对比表明,湖水体积在这期间是增大的.近年来湖面持续上涨也得到了1998年8月,2002年8月和2006年9月野外实地考察的证实.通过分析兹格塘错附近那曲、班戈、安多气象站的记录发现,该区温度自1965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表现在夏季(5-10月)和冬季(11月到次年4月)温度均有明显增高,冬季温度增幅更大.该区1965年来降水量也有增加的趋势,表现在夏季和冬季降水均有增加,但是夏季降水量增加幅度更明显.结合青藏高原1970年来最大蒸散和干燥度的变化,夏季和冬季降水量增加而蒸发量下降是导致兹格塘错湖面增大、湖水水位增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2016—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联合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大队组建盐湖调查队伍,针对西藏羌塘盆地西段泽错盐湖开展调查评价工作,探获大型锂(硼)矿产地1处。泽错湖表水体长16.3 km,宽3.3~11.3 km,湖表面积113.8 km2。湖水深度变化较大,四周水较浅,逐渐向中间变深,最深处达44 m,湖水平均深度为24 m,湖面海拔4940 m。泽错盐湖位于藏北羌塘—三江复合板块内,矿区第四纪地层可划分为更新统湖积,全新统现代湖水,全新统冲洪积,全新统冲积和全新统湖积。湖盆可划分基岩裂隙水层、亚砂土孔隙含水层、亚黏土孔隙含水层和湖表卤水4个水文地质单元。经计算直接补充到湖盆表面的大气降水量为1.081×107m3/a,地表水补给湖水量为8.262×107m3/a,地下水补给量为2.052×107m3/a,泽错年补给水量为11.395×107m3/a左右。自然蒸发为泽错湖盆的主要排泄方式,泽错湖水年蒸发量为12.745×107m3/a,年均水量变化值为1.35×107m3/a,地表水补给湖水带入的总盐量为7.8×104t/a。泽错湖盆卤水中主要成盐元素有Cl-、Na+、SO42-、K+、CO32-、HCO3-、B2O3、Mg2+、Li+等,平均矿化度41.57 g/L,pH值为9.31,泽错湖水为高矿化度盐水,水化学类型为硫酸钠亚型。泽错盐湖LiCl平均品位为376.02 mg/L,LiCl资源量为102.68×104t,远景规模达到大型;B2O3平均品位为840 mg/L,B2O3资源量为229.38×104t,远景规模达到大型。在综合分析锂、硼资源需求、提锂技术、盐田建设、气候条件、经济价值等方面的基础上,对泽错盐湖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工作区位于马绍尔群岛和夏威夷群岛之间的中太平洋海盆,区内无岛屿,外围岛屿除夏威夷群岛的一些火山岛外,其他多为珊瑚岛,富含钙质。区内地形起伏,东北为圣诞海脊的余脉,水深最浅处仅1400m;西南为麦哲伦海隆,水深3000m,东南部有的水深小于400m;  相似文献   

17.
热融湖塘对寒区环境可产生较大影响, 其侧向热侵蚀会诱发冻土工程病害.选取青藏工程走廊热融湖塘分布密集的楚玛尔河、五道梁、北麓河3个亚区, 于2009—2010年通过HOBO水位传感器对4个固定湖塘的连续监测和大量湖塘的随机观测, 探讨了不同季节、不同水深湖底的热状态.在结冰期的1月中旬, 楚玛尔河90%以上的湖塘湖底温度都在0 ℃以下, 主要与湖塘较浅和湖水高矿化度有关.五道梁和北麓河湖底温度相对较高, 只有约20%的湖底温度低于0 ℃, 这些湖水深小于最大冻结冰层厚度; 最高温度高于4 ℃, 主要与湖较深有关.但3个亚区湖底温度均随着水深增加而增加.在6~9月融冰期, 湖底温度普遍增加, 最高达到18 ℃以上, 浅湖增温快于深湖, 湖底温度随着水深增加而递减.湖底温度年际变化近似为正弦曲线, 在1~2月, 湖底温度最低, 之后逐渐升高, 到7~8月, 湖底温度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量平衡的博斯腾湖水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涛  吴剑锋  林锦  吴鸣  张浩佳 《水文》2015,35(3):78-83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也是新疆南部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20世纪50年代以来,博斯腾湖水位多次剧烈变动。尤其是近30年,博斯腾湖水位波动尤为剧烈,甚至有不断加剧的趋势,这给该区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造成重大负面影响。基于水量平衡原理,分析博斯腾湖流域1986~2012年的气象水文数据,得到1986~2002年博斯腾湖水位急剧上升的原因在于开都河径流量的增加及开都河灌区引水量的减少。2002~2012年,开都河径流量持续走低,地下水的开采导致河道损失水量增大以及泵站扬水量的增加使得博斯腾湖水位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19.
沉积盆地古水深恢复及其演化是含油气盆地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烃源岩、储集层和盖层及油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之一。用地震方法解析三角洲前积层的厚度来研究水深是一个比较可靠的方法。文章采用这一方法,并结合部分测井、录井资料及岩心对渤海湾盆地北部的辽西凹陷、中部的南堡凹陷和近南部的东营凹陷沙三中期的古水深进行了研究,发现辽西凹陷在沙三中期发育了一个大型三角洲扇体,在其前缘相发育了含大量灰—深灰色撕裂泥砾的重力流沉积,并获得了辽西凹陷沙三中期最大古水深为1092 m;南堡凹陷沙三中期为一套暗色的泥页岩夹砂岩,最大古水深在552 m;东营凹陷沙三中期为一套暗色泥岩夹含暗色漂浮泥砾的粉砂岩,也为一套重力流沉积,结合史128井—牛43井地震测线的连井剖面,获得了最大古水深在681 m。这三个古水深揭示了整个渤海湾盆地在古近纪沙三中期是一个极超深水(≥500 m)的盆地,为形成大面积分布的优质烃源岩和大型含油气盆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河流域2003年"四源一干"河川径流及输水运行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2003年塔里木河四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量258.21×108 m3,偏多12.8%,属偏丰水年.阿拉尔站以上的三条源流(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出山口天然径流量为221.19×108 m3,偏多14.0%,属偏丰水年;开都河孔雀河为37.02×108 m3,偏多6.0%,属平略偏丰水年.四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总水量为47.66×108 m3,占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18.5%.阿拉尔站以上三条源流入塔里木河水量为44.08×108 m3,占三条源流出山口天然径流总量的19.9%,叶尔羌河是惟一无水输入塔里木河的源流.2003年塔里木河干流上游段耗水量20.51×108 m3,是干流最大的耗水区段,中游段耗水量16.89×108 m3,下游段耗水量11.16×108 m3.上、中游耗水量在减少,下游耗水量在增加.从2003年3月3日至7月11日第5次应急输水历时132 d,从博斯腾湖调水入塔河干流水量3.58×108 m3,而塔河干流到达恰拉水量7.58×108 m3,干流来水量继2002年后再次超过了博斯腾湖调水量.可以确定,2002年塔里木河向下游输水属于由博斯腾湖调水为主转为干流为主的转折年份,但是2003年干流向下游输水的比例更高.2003年大西海子水库向最下游下泄水量为3.455×108 m3,首次打通了145 km的老塔里木河,采取其文阔尔河和老塔里木河双河道输水,水再次流到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加上车尔臣河水的汇入,年内在台特玛湖区最大形成了约200 km2的水面.长期确保向塔河下游输水以干流来水为主,加大对塔河的综合治理,特别要加大对干流上游段和主要源流区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