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黑沟铁矿床位于甘肃省肃南县镜铁山一带,地处祁连山褶皱系北部,北与阿拉善地块和阿拉善南缘加里东褶皱带相接,南与中祁连隆起带毗邻,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镜铁山铁矿的第二大矿区,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床。铁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长城系朱龙关群桦树沟组第七岩性段中,因受褶皱构造的影响而呈向斜构造形态。根据近年来黑沟铁矿床的勘查成果,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区域与沉积变质型铁矿相关的找矿标志为地层标志、构造标志、岩石蚀变标志。通过对黑沟铁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研究,为镜铁山周边区域同类型铁矿的找矿方向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是我国鞍山式铁矿的典型矿床,近年来采用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寻找深部富铁矿体获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总结弓长岭铁矿二矿区深部富铁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解释磁异常特征,建立了该矿区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预测了矿区深部富铁矿体赋存部位并经钻探验证。  相似文献   

3.
李连廷 《云南地质》2014,33(3):387-392
老挝帕莱通铁矿,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以出现多层矿产于中—晚三叠统基性火山岩系中,该铁矿为火山活动的直接产物.矿区显示了较好的找矿前景.尤其是矿区东部及其外围找矿潜力巨大,深部玄武岩喷发间断面之隐伏矿也有较好的找矿前景.矿区中东部除寻找Fe以外,也是Cu多金属矿形成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4.
沙梁铁矿与镜铁山桦树沟、黑沟铁矿床处在同一成矿带,是构成卡瓦铁矿富集区的重点支撑矿床之一,沙梁铁矿体产于长城系桦树沟组中,共圈定铁矿体22条,矿体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矿体长度在200~1 480m之间,平均厚度在1.72~28.19m之间,全铁平均品位为22.49%~33.69%,矿石自然类型以磁铁矿矿石为主。通过对沙梁铁矿地层层序及含矿岩系特征、构造、侵入岩及矿体特征等多方面的调查分析研究,初步提出了今后勘查中找矿方向以赋矿层位及向斜褶皱构造为主,对卡瓦铁矿富集区内其他矿床的勘查具有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西赣中铁矿位于江西省新余市,属沉积变质型铁矿,围岩均不具有磁性,具备磁法勘探找矿的物性基础。赣中铁矿矿体具有薄且深的特点,以往对矿区磁法勘探的资料解释工作未取得较好效果,勘探工作多以地质勘查和钻探为主。在充分了解研究区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杨家桥矿区磁异常进行了多尺度分解,提取了深部场并加以解释;将重磁异常边界识别技术应用到磁测资料的解释中,划分了深部找矿远景区;最后,应用井中三分量磁测资料解释技术对松山工区62勘探线进行了精细反演解释,提供了定量解释结果,指出井中三分量磁测是寻找深部矿的有效方法,为赣中铁矿深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疆黑峰山铁矿区位于东天山东段哈密南东的雅满苏-沙泉子成矿亚带,矿区南部为沙泉子大断裂带通过地段。以往地质勘探工作主要对近地表露头矿开展评价,转入勘探开发后对矿区控矿构造和成矿控制因素研究不够,本次借助地调研究课题对该矿床特征、控矿构造等进行研究,并总结了找矿标志,为矿区深部和外围找矿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7.
甚低频电磁法在柴胡栏子金矿间接找矿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老矿山资源危机迫切需要经济有效的找矿手段,在矿区外围寻找新矿段,增加开采储量.甚低频电磁法(VLF-EM)是可以选择的对象.在具备甚低频电磁法应用的地质、地球物理前提下,通过对所测数据进行技术处理,并且结合矿区地质研究控矿规律及矿体赋存规律,从而有效地圈定掩盖区异常地质体及其产状和展布方向,预测矿体空间赋存部位,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晋红展 《江苏地质》2013,37(2):308-312
新疆契列克其铁矿位于阿克陶县.目前,矿区内发现2个矿体、12个铁矿矿脉,赋矿地层为奥陶—志留统下组(未分)的第一、第二岩性段.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碳酸盐型菱铁矿.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找矿标志的研究、分析,阐述了矿区地质、矿床、矿石特征和矿体找矿标志,为矿区及其外围进一步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崔伟 《地质与勘探》2022,58(5):989-1000
铁矿是重要的大宗金属矿产资源,冀东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基地面临着后备资源不足的问题,亟待深入开展冀东地区铁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研究。本文在近年来冀东地区找矿实践的基础上,利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方法体系,系统归纳冀东铁矿床特征,共划分5个成矿区带,分析了本区鞍山式沉积变质型铁矿含铁建造、变质变形空间分带规律及控矿构造特征,并总结该地区矿床成矿规律。提出滦县滦南铁矿成矿区带成矿构造受背形和断裂构造共同控制的观点,指出冀东地区“就矿找矿”预测要素可简化为矿体控制程度和地球物理标志两大类。认为冀东铁矿地质工作程度高,进一步找矿的2个主要方向:一是已有大中型矿山深部和外围“就矿找矿”,预测其仍有较大资源潜力;二是迁安铁矿成矿区带第三层硅铁建造,属新发现的成矿空间,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疆且末县迪木那里克铁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且末县迪木那里克铁矿床位于阿尔金山南缘大断裂东南侧。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工作和室内分析,发现矿体严格受地层控制,产于长沙沟构造蛇绿混杂岩带之中,赋矿岩石以千枚岩为主,属于沉积变质型磁铁矿矿床。初步确定矿区存在一个大的向斜构造,已对主矿体(F e36、F e37)进行了工程控制,新增资源量3 003万t。矿体向深部和外围的延伸情况还未完全控制,而且矿区外围存在大量航磁异常有待进一步查证。说明该矿找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1.
李东风 《地质与资源》2013,22(2):101-104
茨榆台锰矿是辽北唯一的锰矿产地,赋存于中元古界蓟县系铁岭组一段地层中,是以氧化锰矿为主的沉积变质型矿床.区内含锰赋矿层位主要受控于顾官屯-大屯向斜,其在空间上不仅分布稳定,而且范围较广.近年工作表明,在向斜的转折端、已知矿体的深部及南翼中生界覆盖层底部都有着较大的找矿潜力,这为在区内实现寻找隐伏-半隐伏矿体能有突破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甘肃省肃北县红山铁矿外围通过地质调查工作,新发现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铁矿点2处,初步评价为大-中型铁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蓟县系平头山组,其产出形态与空间分布受层位及背、向斜构造控制,且深部矿体好于浅部,矿体呈层状、透镜状。勘查区北部罗雅楚山复式向斜内红山铁矿西侧已圈定出长度大于50km的磁异常带,经验证为矿致异常。参照红山铁矿区潜力评价思路及预测成果,该区铁矿资源潜力可达10×108 t以上。通过进一步勘查工作,该地区有望形成大型铁矿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近几年的地质找矿工作,莱州市土山—东宋地区发现了中型变质沉积铁矿床。矿床产于古元古代粉子山群小宋组二段底部的含铁岩系。矿石工业类型为需选弱磁性铁矿石,主要成因类型为磁铁黑云片岩型、磁铁变粒岩型。矿床范围内共划分了5个矿段40个矿体。该文以此为基础,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以期促进山东省铁矿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铁矿资源现状与铁矿实物地质资料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依据我国铁矿资源的类型、成矿区(带)和赋存特点,概述了当前我国铁资源的状况,提出了铁矿资源进行实物地质资料筛选要考虑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铁矿床类型齐全,以沉积-变质型为主,岩浆型、接触交代-热液型次之;我国铁矿床成矿条件复杂,大型、超大型矿床少,贫矿多、富矿少,且伴(共)生有益组分多,但呈现相对集中分布的特点,主要包括鞍山-本溪、攀西-滇中、冀东-密云、长江中下游、鄂西-湘西北、邯郸-邢台等6个成矿区(带),新疆地区铁矿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找矿的重点;铁矿资源实物地质资料筛选应考虑铁矿床成矿规模、成因类型、成矿时代、成矿区(带)等因素,兼顾具有典型、潜力巨大的铁矿床作为筛选对象。  相似文献   

15.
高新宇  王登红  黄凡  王岩  郭唯明 《地质学报》2022,96(7):2494-2505
司家营铁矿是冀东最大的单体铁矿床,其资源量约占冀东铁矿资源总量的六分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资源战略地位。司家营铁矿自1914年发现至今已有100多年,有悠久的勘查和研究历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进展:矿床的成矿时代为新太古代晚期;矿质初始来源于海底高温热液与海水混合;矿区内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对矿体的最终定位有控制作用;矿床的原始成矿地质背景可能为弧后盆地;矿区有原生沉积和热液改造贫矿而成的富铁矿,后期构造运动可以导致进一步的富集。通过对司家营铁矿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综述,本文认为:滦县岩群的中上层是后续深部找矿的目标层位,而富铁矿应在厚大的贫矿体中找;辨别断裂的性质有助于推断深部矿体位置,褶皱的转折端和断裂的交汇处有助于赋存富铁矿;磁异常和重力异常是找大矿、找富矿的重要标志;混合岩化和热液蚀变作用发育的位置更利于找富铁矿;后续的找矿工作建议在矿区西侧矿体延深方向上开展;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大,弱小的磁异常也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那西郭勒铁-石墨矿床位于伯喀里克-香日德印支期金、铅、锌(铜、稀有、稀土)成矿带(Ⅲ12)的西端。铁、石墨矿体主要赋存于金水口岩群地层中的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中。矿体产出受地层岩性控制,成矿经历了热水喷流沉积期、变质作用期和构造-岩浆变形-改造期三个阶段,矿区地磁异常明显,并具带状分布特征,同时分布有规模较大的激电异常,槽探揭露和钻探验证表明,激电异常与石墨矿带具有一定的对应性,铁、石墨矿体表现为明显的低阻高极化特征。在矿床发现及勘查过程中,磁法测量、激电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归纳总结得出东昆仑地区沉积变质型铁-石墨矿床有效的勘查方法组合为:①通过成矿地质背景及找矿模型的研究,确定找矿远景区;②开展1∶50 000高精度磁测圈定磁异常并划分成矿有利地段;③进行1∶10 000地面高精度磁测和激电剖面测量工作,进一步缩小靶区;④进一步开展1∶2 000磁电剖面测量,详细了解异常特征,进行磁异常的2.5D反演解释;⑤利用钻探进行验证,确定矿体或矿床。该方法组合经济有效并能够提高找矿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鲁西南单县地区赋存沉积变质型铁矿,近年来,该地区铁矿找矿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了更好地指导区内铁矿勘查工作,通过介绍单县地区铁矿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剖析大刘庄铁矿床、龙王庙铁矿的矿床特征,建立找矿标志,并对今后铁矿找矿方向进行研究。单县大刘庄、龙王庙铁矿赋存于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铁矿体总体呈层状、似层状,局部呈透镜状,铁矿体产状与围岩一致。通过分析认为,区内的铁矿总体受山草峪组控制,构造、侵入岩对铁矿有破坏作用。经过对重磁测量成果分析,总体认为磁异常及其化极明显部位是区内铁矿勘查中最重要的指示标志,重力梯度带是铁矿赋存的重点位置。通过对以往勘查成果的综合分析认为,辛羊庙异常区应为今后铁矿勘查工作的首选地区。  相似文献   

18.
宁芜盆地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芳 《地质与勘探》2012,48(4):760-767
[摘 要] 本文在分析研究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宁芜盆地卧 儿岗铁矿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卧儿岗铁矿位于宁芜断陷盆地NW 向和NNE 向断裂的交汇部位,矿 体主要赋存在浅成、超浅成侵入的辉石闪长玢岩体顶部,严格受岩体制约,认为该矿床属于玢岩型铁矿。 指出在卧儿岗铁矿深部仍有较大找矿空间,在宁芜断陷盆地NW 向和NNE 向断裂构造交汇处,并且发 育有辉石闪长玢岩的部位是寻找玢岩铁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9.
白云鄂博矿区深边部铁矿床勘查突破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围绕白云鄂博矿山寻找铁矿接替资源的急迫需求,聚焦构造对深部矿体控制作用,开展复杂地形及强干扰地区重力-磁法-电法-高精度反射地震综合勘查示范研究.通过一系列专题地质填图和综合研究,笔者构建了白云鄂博矿床成矿模式和新的勘查模型,提出矿区近东西向逆-平移断层(F2)导致了主矿、东矿深部矿体向东平移的新认识,明确指出深部存在...  相似文献   

20.
简单地介绍了矿床地质特征,详细地分析了矿床的构造特征,推测矿区为一北北东向—倒转向斜的一部分,在F2断层的东侧已控制矿体的下部倒转向斜的核部和另一翼为本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