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俞建章  郭鸿俊 《地质学报》1951,(Z1):63-78,113,115
在中奧纪,中國北部舆南部各有標準的頭足類動物,在華北的叫做珠角石,性質與北美相近,在華南的叫做直角石,頗近歐洲種類,我國地質工作者在近三十年中多沿用此說。李四光教授首稱華北舆華南在同時各有特殊的頭足類動物而不相混合,是因為在懷遠運動後,有東西向的陸地穹起,横阻在中國中部,即今秦嶺及其東延之淮陽山脈。李氏並謂該山脈遺有缺口,所以華北珠角石得有流向華南的機會。近由珠角石之先後發現於華南,知其分佈地點漸多,且直角石亦復散見於華北各地,這些事實,都是證明李氏所謂南北兩式標準頭足動物交流之說,是最正確的。翻閱本國地形图,伏牛桐柏兩山間約當襄陽南陽一帶,地勢忽趨低窪,這大概就是李氏所稱横亘中國中部山脈的缺口,南北兩式頭足動物互相交流的孔道。珠角石的名稱,在現時已覺過於籠統。賽瑪爾和施樂克謂真正珠角石的壁襟較長,算珠式體管亦較扁平。至於壁襟最短而算珠式體管發育較差者,已另名之為阿摩角石。近得賈汪林子馬家溝灰岩上部所產珠角石標本,舆葛利普氏算盤形珠角石相比,並無不同的地方,細窥之,方知其壁襟特短,應歸入阿摩角石一屬中。由此想到葛氏華北奧陶纪化石—书所載珠角石各種,似須重新研究,以謀訂正。 華南標準頭足類化石是直角石,普通又稱為寶塔石,商人喜琢磨之,推銷国外,作陳列品。清水三郎与小幡忠宏二氏更創立新屬名震旦角石,選俞建章著中国中部頭足類化石书中第六版第二图(原名中国直角石)為該新屬的基形標 本。據稱這新屬的特點,在壁襟甚長,和殻外飾有横紋。現因二氐所述有舆事实不盡相符的地方,特改訂之。本文附有腹足類化石環螺等類的描寫,詳英文稿中。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多金屬礦床的主要組份為銅、鉛、鋅,在成礦過程中,它們与硫化合,構成了單獨的礦物。其組合體,成為多金屬礦床的礦石。由於成礦條件之不同,主要組份含量比率變化是很大的。在找礦和初步勘探階段中,地質人员往往注意到礦床中的鉛、鋅、銅組合關係和其含量比率的變化。本文系就已知礦床資料試作整理,希同志們指正。 鉛鋅銅皆為親硫元素,在地球化學輪廻中,主要富集於岩漿期後熱液礦床中。雖有某些人主張,有沉積成因的多金屬礦床,但已為確鑿的證據所否定。多金屬礦床分類問題,迄至目前,尚無定論。例如有人主張按共生礦物生成溫度的標準將其分為高  相似文献   

3.
一、斷層的勘探分類有色金屬矿床在產狀方面一般頗不規則,在構造上如果又受到褶曲或斷裂的破壞,礦床的形狀更加複雜化,勘探時更須細緻從事。即使在規模巨大的煤矿或鐵矿區倘若同樣受到構造的影響也會增加在勘探中的困難。褶曲對礦床的產狀變化雖有影響,而在勘探時倘有綫索可循,但當矿脈遭受斷層破壞時则須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否則勘探工程就會產生浪費。在勘探中所遇斷層,不按成因而按其明顯程度約可分為二類:一為無明顯斷层面的,一為有明顯斷層滑動面的。第一類斷層之特徵為破碎帶寬,有角礫岩,無一定的斷層滑動面,由於斷層兩壁多為厚層灰岩或砂岩,甚或其他上下岩層位對於對比的岩層,很難分辨斷层的性質,斷層走向或斷層錯動的方向,僅可能按角礫岩的礫石組成物質和礫石间粘結性的鬆緊程度,以及粘結物的性質來推斷其屬於逆斷層或正斷層。  相似文献   

4.
四川江油縣發現了三億年前的古生物——節甲類魚化石。這塊魚化石包括頭甲、中背甲、前側甲及腹甲等,它們保存在不純的灰黑色石灰岩中。像 這樣比較完整的節甲類魚化石在歐洲、北美洲發现較多,而在我國還是第一次發現。經古生物學家研究證明,這种节甲類魚的特徵在已知的种屬中還未見過。是巨大的恐魚和雷魚的祖先型的旁支,繁生於約三億年前的泥盆紀時代。  相似文献   

5.
微体古生物因形体微小肉眼不易見到而得名。微体古生物一名是用來和大形古生物區別的。微体古生物包括的东西很多,不是生物分類的名称,只要是形狀微小的化石,不管屬於何門何類,都可称微体古生物。微体古生物的研究和發展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在此之前,虽早有發現,但系統研究較少,对其应用價值估計不足,很少有人注意。近二、三十年來因石  相似文献   

6.
書報述評     
此書爲研究經濟地質及變質岩者所不可不讀,歐美各國對於火成岩之研究甚早,獨我國對於此類之研究殊屬罕見。此篇为著者等三年心血之結晶,關於野外之觀察以及室內顯微鏡下之研究與化學成分之分析均叙述精詳。凡所有岩石之分類,以倪格里氏為主,鑛物及產狀爲副。據研究所得岩石種類共三十  相似文献   

7.
周明镇 《地质学报》1951,(Z1):89-96
山东大学地质礦物系同學及王鳞祥、關广岳二先生,於1950年春在膠东萊陽縣金刚口及趙疃附近,白堊纪上部王氏系中所採的恐龍化石及蛋化石,已經初步研究,恐龍骨骼屬於鸟脚類中的鸭嘴龍科,屬類及種類因材料不足,未能作確切鑑定,但与谭錫疇教授及司丹斯基博士在同一屬位及地區內將軍頂附近所採的譚氏龍(Tanius)很相近,可能為同一種屬,祇是骨骼形體较罈氏龍稍大,但就僅有的材料作比較,則与外蒙古所採的姜氏巴克龍(Bactrosaurus johnsoni Gilmore),亦甚接近。山大地质礦物系所存標本,除零星碎塊外,计有大體完整之脊椎骨七,左鸟喙骨一,左右脛骨各一,左腓骨一。蛋化石包括受壓擠破裂之蛋三枚,零星蛋殼破片若干。由外表及製成薄片後在顯微镜下觀察之結果,發現舆現今已知的恐龍及其他爬行動物蛋殼構造,都不相同。但比較上舆外蒙古白堊纪上部伊蘭達巴索層內所採的鴨嘴龍式蛋殻結構,最為接近。依據外形,內形结構,及一般爬行動物和鳥類蛋殼之生長及構造,作比较推测,莱陽所產蛋化石為一種新的恐龍蛋型,可能為一種屬於鴨嘴龍類的恐龍所產。本文著者承山大地質礦物系何作霖主任及王麟祥先生供給標本和有關资料,及各项帮助,中国科学院楊钟健教授在标本之鉴定及研究上,赐予指導,並為校改原稿,表示無限謝忱。  相似文献   

8.
胡伯素 《地质论评》1937,2(5):471-482
中國礦產分佈甚廣,尤以南方為最著,工業上或軍事上佔重要位置之金屬除鐵錳不計外,如鎢鉬錫銅鉛鋅銻汞等,皆分佈於粤桂閩浙贛皖湘黔川滇等省,湖南之銻,產额冠全球,尤屬名震中外,今則鎢錫等礦,在湘省亦渐臻重要,故在歐洲之習礦學者,莫不知湖南金屬礦產之豐富。作者抵德隨許那德勋教授Schn-  相似文献   

9.
“地質與勘探”第五期發表了黎彤同志「关于用量的概念來理解金属矿床勘探類型的问题」一文,在該文中强調了確定礦床勘探類型的主要標誌為矿床的規模大小,形狀的複雜或穩定程度、矿化的连续性、金屬組份分佈的均匀程度,還着重强調用數學分析方法的一些數據作為划分類型的「尺度」,作者并根據  相似文献   

10.
徐瑞麟 《地质论评》1937,2(4):361-376
著者於廣東北江地貿之探討,始於民國十七年冬,舆朱庭祜先生旅行曲江樂昌乳源三屬,凡一月有餘。十八年春復舆王樹藩先生测勘曲江田螺冲(?)石壩一帶煤田。关於調查之結果,後者曾  相似文献   

11.
張遹駿 《地质论评》1937,2(4):345-356
岩石學為晚近發展之科學,故其分類旣尚無一定標準,岩石名稱尤極散漫而少統系,治斯學者每感望洋之嘆。據何姆斯A.Holmes之搜集,岩石稱謂有從古名者,如basalt及por-  相似文献   

12.
李學清 《地质论评》1936,1(3):237-240
地質論評爲紀念丁在君先生發行專刋,崇德報功,禮也。丁先生之才德學問,中外報章,騰布已廣,毋煩贅辭。茲所寫者,僅就作者個人之所受知於先生,及先生曾爲國立中央大學地質學系所擘畫者,追述一二,藉作紀念而已。前清宣統三年,余肄業於上海南洋中學,其時丁先生甫自歐  相似文献   

13.
黃勘資 《地质论评》1957,17(4):393-401
於世界上許多火山岩中合有柘榴石已數見不鮮。關於火山岩中的柘榴石成因,過去學者研究有種種議論,但多以為捕虜變質岩而被火山岩混染之說頗佔優勢。本人於1953年特為研究此間題親往寬甸縣黄椅山採集礦物岩石標本,此柘榴石呈紡錘狀巨晶,實屬罕見。據過去文獻所載,於世界任何地方未曾發現如此情况。茲提出此論文的目  相似文献   

14.
板状硼镁石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秀璋  徐学炎 《地质科学》1964,5(3):295-298
板状硼鎂石矽卡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板状硼鎂石矽卡岩型矿床产在古老地台上,其围岩为前古生代变粒岩类,旷体賦存于变粒岩中的白云菱鎂大理岩透鏡体內。变粒岩一般由角閃岩相的区域变貭岩所組成,其主要变种为黑云母粒岩及花崗状粒岩(或混合花崗岩),在矿床产出区常見到电气石粒岩。变粒岩中并夹有斜长角閃岩透镜体。变粒岩普遍遭受了混合岩化作用,有很多伟晶状石英长石脉沿层理及交叉层理貫入。  相似文献   

15.
编後     
為了配合工作的需要,本期登載了幾篇有關普查找礦的文章。‘漫談怎樣找金剛石’一文對於金剛石的礦床類型及找礦標誌和勘探方法作了介紹。‘次生石英岩’作者根源蘇聯對石英岩研究的先進理論,並結合我國的地質情况,指出在我国石英岩發育的區域中可以尋找各種金屬與非金屬礦床。為了配合今年大規模  相似文献   

16.
(一) 赋存於前震旦紀地层中的條帶狀含铁石英岩礦床,以其本身極其豐碩的礦石储量而成為铁礦床中最重要的一種工业類型,這種礦床的產地,不論是在我国或者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中,大多都形成鋼铁工業的中心。 這種礦床在礦床学中一般把它归之於受變質礦床,而在我國,由於這種礦床最早發现於鞍山地區,所以一般通稱它為鞍山式铁礦。 對於鞍山本溪地區的鞍山式铁礦,在本世纪的初期就開始研究了。先后在這裡作過地質工作的中、外地质學者很多,他們對於這种铁礦成因问题的看法是不相同的,有的認為是水成沉積后又经受區域變质而成的,有人主张是熱液交代成因的,有的人认為這種礦床可能不是一種成因的。下面概略地引述一下各種不同的意見。 1.主張水成變質成因的人認为,礦床是在前震旦紀時期在海水中沉积的一种铁质岩石,以後又經受區域變質作用而成的。對於礦床形成的具體過程和成礦物质來源,不同的學  相似文献   

17.
一、云母的工业应用天然所产的云母是一种良好的絕緣材料,其化学成分有鉀、钠、鉄,鎂、鋰、氟等元素的鋁硅酸鹽矿物,伴生矿物多为石英、长石、方解石、电气石、綠柱石、柘榴子石、輝石、角閃石、以及蛇紋石、尖晶石等。  相似文献   

18.
解放以來的數年中,地層上及化石上新的重要發現時有增加。最近潘江同志對於南京附近的地質研究頗詳,曾在雷鼓山剖面烏桐系發現魚化石,經劉憲亭同志鑑定,認为胴甲魚類(Antiarcha)的一種(屬名及種名俱未能鑑定),地層時代應屬於泥盆  相似文献   

19.
常人對于土壤一物之概念,僉以為地殼外表,可以生長植物之鑛物質及有機質之混合體而已,唯就土壤分類學之立塲論,土壤一辭,固應別有所指也。攷歷來學者,如K. Sprengel,E.Hil-gard,E.Ramann等,對于土壤之解釋,雖各略有出入,然類皆  相似文献   

20.
黄懿 《地质论评》1940,5(5):441-448
林格崙(Waldemar Lindgren)爲鑛床學(Mineral Deposits)一書之作者,此書於我國各大學中之習地質或鑛冶者,莫不熟讀,而奉為圭臬者也。林氏之名,早已稔悉於世界地質界及鑛冶界。1933年秋華盛頓第十六屆國際地質學會,先生任大會主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