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李俊建、刘新秒等编译完成的《蒙古地质矿产研究进展》一书近日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约51万字,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中蒙合作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工作组完成的阶段性成果。蒙古是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中国地质工作者更方便地使用蒙古的地质矿产资料,由中方项目负责人李俊建博士从蒙古地调局和蒙方项目组蒙古科学院O.Tomurtogoo院士、D.Orolmaa博士推荐的一批文献资料中,选择了31篇代表性论文,组织以天津地调中心矿产资源调查院、境外勘查院和物化探院的青年科技人员为主完  相似文献   

2.
<正>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李俊建研究员主编的《蒙古地质矿产概况》一书近日已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该书约43万字,反映了作者近年从事蒙古地质矿产研究所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这是由中国学者主笔完成的第一本全面介绍蒙古地质矿产概况和矿业投资政策、法律法规的文献资料。书中介绍了蒙古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蒙古的地质矿产工作程度;较详细阐述了蒙古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和构造演化;阐述了蒙古矿产资源概况、主要矿床类型特征及成矿区划,蒙古金、银、铜、铅锌、铁、钨、锡、钼、稀土元素、铀、萤  相似文献   

3.
1.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该委员会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的下属组织,总部设在巴黎.该组织以世界各国国立地质调查研究机关为成员,亚洲国家绝大多数都参加了.该委员会的具体成果首先是1983年出版的亚洲地质构造图(4幅,1:500万),然后在此基础上以同样比例尺编制亚洲矿床分布图,预计在1984年早些时侯出版.亚洲矿床分布图也和亚洲地质构造图一样,包括了西至伊朗,北达蒙古,南迄印度尼西亚的广大范围.在以上编图工作中,日本完成了他所分担的各项任务.2.环太平洋编图计划该计划自1973年开始,为1974年成立的环太平洋矿物资源理事会活动中的一项.其宗旨是搜集环  相似文献   

4.
南蒙古及邻区地质矿产简图及地形地貌特点   总被引:27,自引:20,他引:7  
南蒙古及邻区地处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中亚-蒙古巨型造山带内,属准噶尔-南蒙古-大兴安岭造山系中东部,主要由一系列向南凸的弧形构造-岩浆岩带所构成.  相似文献   

5.
二、蒙古与苏联等国联合勘探开发矿产资源,以矿养牧,效果显著,促进了经济发展蒙古正执行新的五年计划(1986~1990),计划规定煤产量要从1985年的650万吨/年增加到1990年的900万吨/年.电力的年增长率要求达到15%.铜精矿产量要增长13%,钼要求增长5%,萤石增加30%.现在,蒙古正加紧对戈壁省南部巨大的焦煤矿床进一步勘探.继额尔德尼图音敖包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乌拉山区原乌拉山群地层划分新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内蒙古乌拉山区的太古代变质岩系,三十年代孙建初划为桑干群;1957年李毓英等称其为五台群;1958年内蒙古地质局呼幅队在一比一百万区调中将区内的片麻岩系笼统划归太古界;1972年内蒙古地质局第一区调队在一比二十万佘太镇幅和固阳幅区调报告中将其与山西桑干群对比,时代定为早太古代;1978年出版的华北地层表《内蒙古分册》主要依据佘太镇幅资料正式命名为乌拉山群,时代改定为晚太古代,自上而下划分为小溪沟组、  相似文献   

7.
《新疆地质》2002,20(2):158-158
矿业管理机构与开发计划 蒙古燃料能源管理由内阁的基础设施发展部负责;地质、地质勘探、矿业、冶炼和矿产采掘方面管理由农业与工业部的矿产资源总局负责,总局下设3个主要部门:地质局、矿业局和地质与矿业地籍局.蒙古于1997年制定了“蒙古矿产资源长期计划”,该计划分三个阶段完成.1998-2000年主要任务是,为计划实施建立健全法律框架和组织基础以  相似文献   

8.
吕金波  丁孝忠 《城市地质》2017,12(4):94-100
北京是中国最早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的地区,1863年秋天庞培莱到达直隶北京调查,1867年出版《中国、蒙古和日本的地质研究》,提出了"震旦抬升系和震旦革命",后来维理氏在回忆文章中强调了"震旦方向"。1869年和1871年,李希霍芬2次到北京调查,1877年出版《中国》,提出了"震旦组"。1920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出版《北京西山地质志》,建立了西山沉积岩总剖面,划分了5个不整合。1958年至1961年,完成第一轮23个图幅的1∶5万区调,出版《北京的地质》。1964年至2002年,完成第二轮44个图幅的1∶5万区调。1991年出版《北京市区域地质志》,资料截止到1985年,突出了山区以"燕山运动"为特色的中生代地质。即将出版的《中国区域地质志——北京志》,亮点是平原"新构造运动"为代表的新生代地质,以及与城市发展、布局和建设相关的城市地质。  相似文献   

9.
2010.0年代蒙古地区地磁场曲面样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斌  袁洁浩  王雷  徐如刚  倪喆  顾左文  冯丽丽 《地球科学》2014,39(12):1927-1932
蒙古为我国的北方重要邻国, 其境内的西蒙古构造块体为我国主要地震带——南北地震带的主要北端构造.应用曲面样条(SP)方法, 对蒙古地区119个野外地磁测点的观测数据进行了计算, 获得2010.0年代蒙古地区地磁场空间分布, 并与EMM2010.0模型给出蒙古地区地磁场空间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曲面样条方法建立的蒙古地区地磁场模型与EMM给出的地磁场描述的蒙古地区各地磁要素的空间分布基本类似, 但在局部地区存在一定差异, 该差异在局部地区能达到±30'(I), ±60'(D), ±500 nT(H、F、X、Y、Z).   相似文献   

10.
蒙古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回顾了蒙古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蒙古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侧重于对树轮、风成沉积和湖泊沉积物的研究。蒙古的树轮研究恢复了杭爱山(Hangai)地区过去1 783年以来的温度变化及蒙古中东部地区过去340多年以来的降水和径流量变化。蒙古全新世风成沉积主要分布在蒙古北部的走廊地带,全新世古土壤的层数可以和中国北方地区的古土壤层数对比。蒙古的湖泊研究显示蒙古全新世气候演化存在2种模式,即冷干—暖湿型和冷湿—暖干型,这2种模式以杭爱山为分界线。这说明蒙古全新世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其水汽来源和水热组合存在差异。迄今为止,蒙古全新世气候变化的研究仍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1.
192 1年~ 1930年间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H .F .Osborn派C .Andrews率队到中国寻找人类起源发祥地。后来将搜寻区缩小到宁夏、甘肃、河北、内蒙古及蒙古 ,虽未找到人类化石 ,但却找到大量恐龙化石。其中一种发现于蒙古戈壁巴音札克盆地“焰崖”上白垩统下部牙达赫达组红色砂岩的四足行走鸟臀类恐龙化石 ,常大小多只个体连同蛋化石被成窝埋藏。经研究认为是一种原始的角龙类 ,为表彰考察队长Andrews ,特命名为安氏原角龙。这种以植物为食的恐龙化石在内蒙古乌拉特旗及宁夏额齐纳旗等地也有发现。 1988年 ,中…  相似文献   

12.
李廷栋 《地质论评》2013,59(2):592208-592216
本届(第34届)国际地质大会展示的地质图件很少,远远少于过去历届国际地质大会.现仅从收集到的一些资料中略述一、二. 1世界地质图委员会仍是全球和洲际性地质编图 主要组织者 2008年以来,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又组织编制了一系列洲际性地质图件,包括地质图、地震构造及地球动力学图、大地构造图、地球物理图、金属成矿图、变质地质图、海底地质及地球物理图、环境及自然灾害图、水资源图等. 1∶5000万及1∶2500万世界地质图,分别于2009年及2010年出版第三版,并附简要文字说明. 其中一些图鉴既有数字版,又出版纸质版,但仍有不少图件只出了纸质版.1∶5000万世界构造及动力学图出版了高精度数字图.  相似文献   

13.
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蒙古-鄂霍次克洋于志留纪打开,志留纪-二叠纪该大洋板块向其两侧地块持续俯冲,形成与俯冲相关的古生代岩浆岩带,同时在大洋北侧的杭盖-肯特-达斡尔地区形成巨厚复理石建造,并不断有海山与其发生拼贴;二叠纪末,蒙古-鄂霍次克洋在其西段杭盖地区发生闭合,形成依旧具有大洋性质的喇叭状蒙古-鄂霍次克大海湾,此时,杭盖地区磨拉石建造大范围不整合覆盖于二叠纪之前复理石建造之上;三叠纪-中侏罗世,杭盖以东地区,蒙古-鄂霍次克洋板块继续向其两侧地体俯冲,在北蒙古-外贝加尔地区及中蒙古-额尔古纳地区形成与俯冲相关的中生代岩浆岩带;中-晚侏罗世-白垩纪,蒙古-鄂霍次克洋迅速闭合,大洋两侧地块发生碰撞拼贴,产生强烈构造变形,最终形成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伴随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其中段的艾伦达瓦地区发生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形成艾伦达瓦韧性剪切带,该剪切带面理平均产状为327°/22°,线理平均产状为322°/19°,带内S-C组构及不对称旋转碎斑,指示上盘由北西往南东强烈的推覆型剪切运动。同时,通过确定该剪切带原岩及后期侵入剪切带的未变形伟晶岩脉锆石U-Pb年龄,限定了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的形成时代约为174~163Ma;白垩纪,伴随造山后的构造垮塌,外贝加尔地区广泛发育拉张盆地和变质核杂岩,并伴随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志留纪-二叠纪末,蒙古-鄂霍次克洋的演化与古亚洲洋的演化密切相关;三叠纪-早侏罗世,大洋板块主要为正常俯冲阶段;中-晚侏罗世,蒙古-鄂霍次克洋迅速关闭,主要与"东亚汇聚"事件有关;白垩纪岩浆岩,拉张盆地和变质核杂岩的形成,与造山带增厚地壳的垮塌及地幔岩浆上涌有关。  相似文献   

14.
漠河盆地位于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MOSB)东段南缘,是研究蒙古?鄂霍茨克洋东段演化的绝佳窗口.本文对漠河盆地东缘出露的绣峰组砂岩进行详细的岩相学、U-Pb锆石定年和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了蒙古?鄂霍茨克洋乃至中亚造山带东段演化历史.结果表明,绣峰组砂岩碎屑物磨圆度较低、分选差,表现出近源剥蚀的特点;U-Pb锆石定年共获得217个谐和年龄,可划分为3个年龄组,其峰值均与盆地南缘额尔古纳地块的岩浆事件相吻合,其中最年轻的碎屑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58±2 Ma(N=5);样品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和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和重稀土元素(HREEs),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样品源岩为上地壳长英质岩石,形成于大陆岛弧的构造环境,源区可能为漠河盆地南侧的大陆岛弧、额尔古纳地块以及盆地的古老基底.综上所述,绣峰组的最大沉积年龄为晚侏罗世,物源区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的大陆岛弧环境,形成于晚侏罗世蒙古?鄂霍茨克洋向南俯冲、闭合造山的构造背景下,指示在绣峰组沉积时期(约158 Ma),蒙古?鄂霍茨克洋仍处于俯冲阶段,尚未完全闭合.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推断蒙古?鄂霍茨克洋最终闭合的时间可能在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之间.   相似文献   

15.
根据最近国外出版预告,自1963年年底至1964年第一季度苏联将出版下列图书。现将主要有关图书的名称、内容及预计出版日期开列如下,希读者注意选购。目前尚未出版的个别图书的书名可能有所变动,出版日期也可能提前或拖后。1.1964.  相似文献   

16.
钱迈平 《地质学刊》2009,(2):149-149
化石最初发现于蒙古戈壁沙漠的乌哈托喀上白垩统德加多克塔组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巴彦满达呼组地层。经美国华盛顿大学生物科学系的JamesM.Clark,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MarkA.Norell和蒙古科学院的巴斯保德共同研究,认为是一种新的盗蛋龙类恐龙。因发现的化石骨骼埋藏在火红色的岩石中,其姿态仿佛呈舞蹈状,所以属名就取自当地佛教传说中的火葬柴堆上舞蹈的骷髅——葬火主的梵文名称,种名则取自1965年和1970年波兰一蒙古联合考察戈壁沙漠期间作出杰出贡献的波兰古生物学家Halszka Osmolska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小资料     
<正> 国际地质对比项目(I.G.C.P)156号,即国际元古代—寒武纪磷块岩讨论会举行过四届: 第一届,1978年在澳大利亚举行; 第二届,1979年在美国举行,我国叶连俊参加; 第三届,1980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举行;  相似文献   

18.
1983年7—9日,阿拉木图市,举行了全苏成矿作用第十次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700多名代表,来自78个科学研究及生产单位.会议听取和讨论了24个大会报告及用图表展出的15个报告.对乌拉尔—蒙古褶皱带和哈萨克斯坦的矿床须其成矿一般理论问题、金丰矿床建造和成矿预测进行了研究.在会议决议中,指出了近几年内最重要的成矿研究课题是:进一步完善成矿分析的  相似文献   

19.
一九八二年七月,由江苏省地质局主持,并由特邀评审员及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了公开出版审查委员会,对《江苏省及上海市区域地质志》进行了审查.地质矿产部程裕淇总工程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地质论评》1947,12(6)
苏联古生物学家奥尔洛夫Jury A.Orlov,近曾致函我国杨钟健氏,谓曾于民国三十五年间去外蒙古调查。初于沙拔拉克乌苏Shabarak Usu处采集恐龙蛋及原角龙化石,继赴十余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