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常布设GPS E级控制网作为测区的平面控制。通过在冉渡滩水库狭长的灌区带状地形图测量中布设GPS E级平面控制网,对布测狭长的控制网精度的影响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
林双霞 《福建地质》2013,(4):315-319
为满足泉州市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通过精密GPS C级水平控制网的实践,对其精度及误差进行分析,认为对精密GPS水平控制网质量控制主要是起算数据、控制网的设计、定位测量及数据处理.依据工程项目,提出减少或消除其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潮汐运动是冰架短期垂直运动的来源, 对冰架影响十分显著. 选取2003/2004年度南极夏季期间中国在Amery冰架上连续5 d的GPS数据, 利用GAMIT/GLOBK进行数据处理, 获取了由海潮引起的冰架垂向运动时间序列;垂直方向精度优于0.18 m, 并且和中国南极中山验潮站的潮汐变化曲线进行了对比, 获得了一致的结论. 利用GPS测量海潮可为精化南极地区的海潮模型提供可靠的现场数据, 对南极冰盖物质平衡研究及冰海交互动力学模型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许传新 《世界地质》2016,35(3):887-893
当使用传统的观测模式观测GPS控制点较难达到预期的精度要求时,可以利用参考站高精度的坐标作为静态GPS网的起算点进行控制网布设。以山东省临沂市D、E级GPS控制网建立工程为例,介绍了使用基于SDCORS点观测模式布设GPS平面控制网的方法,并对控制网的精度进行了分析。得出基于SDCORS的点观测模式在D、E级GPS控制网的布设中应用是完全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某地区矿业权实地核查D级GPS控制网平差计算已知控制点选用的实例,对影响GPS测量精度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CORS系统的发展情况,分析了GPS C级控制网测量的精度,就GPS网的布设、基线解算、GPS网平差及检核进行有益的探讨,旨在发挥CORS的优势,解决GPS控制网测量中控制点缺乏的问题,提高CORS的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角峪铁矿普查项目采用现代大地测量的方法,利用已知的3个D级GPS点,以E级GPS控制网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网,选用6个E级点构成骨架网,按照 GPS 网的效率、可靠性、精度,进行优化设计。在四等水准点的基础上,高程测量采用GPS拟合高程的方法。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法构造的 E 级控制网,精度完全符合矿区普查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上海某石化厂厂区间石化管线三维坐标测量首级控制网(GPS平面控制网、精密水准高程控制网)的建立及数据处理方法,对比分析与讨论了对基点进行严格筛选的必要性,为保证GPS网的精度对基准点进行了检核,并对三维控制网的稳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9.
通过某厂二种常规方法获得的成果与GPS网分别用广播星历(随机商用软件)、精密星历(精密软件)处理采集数据获得成果对比,研究GPS定位技术建立精密控制网和广播星历(随机软件)误差对相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兴国  林斌 《福建地质》2002,21(4):230-234
在布设隧道工程GPS控制网过程中,根据工程具体要求,需对工程GPS控制网进行基准设计,有的工程要求边长投影到测区平均高程面上,应对起算数据进行处理。有的工程要求采用一点一方位为控制网起算,以保证GPS网内符合精度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和掌握潮汐对过江隧道江中段沉管高程的影响,对江中段沉管组织了连续36小时沉降观测,结果表明高程达最低、最高的时刻分别与潮位达最高、最低的时刻基本一致,沉管江中段高程与潮汐有较强的相关性,经谐波分析,沉管高程与潮位均表现为以12小时为周期的周期运动,振幅分别达2.8mm、1061.5mm,相位差为170°,潮位达波峰22分钟后高程达波谷。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隧道沉管竣工后经较长一段时间的稳定期,沉管高程的这种日变化规律主要是由潮汐变化引起。  相似文献   

12.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Earth tide effects on the GPS kinematic/static positioning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oretical Earth tide computation and practical GPS data processing. Tidal effects could reach up to 30 cm in Denmark and Greenland depending on the measuring time and the position of reference station. With a baseline less than 80 km, the difference of the Earth tide effects could reach more than 5 mm. So, in precise applications of GPS positioning, the Earth tide effect has to be taken into account even for a relative small local GPS network. Several examples are given for demonstrating that the Earth tide effects can be viewed by GPS surveying. They are given through static GPS data static processing, static GPS data kinematic processing, and airborne kinematic GPS data processing. In these cases, the Earth tide effects can be subtracted from the GPS results. The determination of tidal parameter through static GPS data kinematic processing has also been tested.  相似文献   

13.
近海陆架区内潮观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内潮是近海陆架区内最常见的海洋内波,一般是由正压潮经过特殊地形或海况激发产生,内潮由此具有天文潮周期且出现频率相对稳定。频繁出现的内潮对人类海上活动的影响有弊也有利,它可引发强烈的海水混合或产生上升流,使深层营养盐提升从而形成丰富的渔场;而大振幅内潮或由其演变出的强孤立内波会干扰海洋工程作业,对建成的石油钻井平台和海底油气管道构成严重的威胁;内潮导致的水体扰动还会对海上舰船的行驶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对近海陆架区内潮的观测研究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对内潮的一些相关特点做了简要介绍,主要论述了国际上近海陆架区内潮观测研究的进展情况,以及近几年来观测方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并着重分析了南海北部海区内潮研究现状,讨论了目前南海内潮观测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今后开展进一步观测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天津市区地面沉降GPS监测网为例,探讨了高精度GPS地面沉降监测网数据处理中的若干技术问题。研究表明,GPS数据处理软件、GPS监测网的框架基准、大气延迟改正和粗差对计算结果的精度有很大影响。在对GPS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后处理时,只有对影响计算精度的各种误差源进行有效改正,GPS高程分量的精度才有可能达到毫米级,才能满足地面沉降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GPS在三峡水库区云阳县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概述了在库区云阳段建立GPS滑坡监测网的观测实践,以黄泥巴蹬坎滑体为例,介绍了GPS相对定位技术在云阳县滑坡的应用现状和进展。在采用GPS监测、深部位移监测、宏观地质巡视的同时,还监测降雨量、地下水位、库水位及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通过多种监测方法分析,发现在雨季滑坡容易产生变形,非雨季变形缓慢。目前,雨季日变率均小于5mm,而在非雨季平均日变率小于1mm。认为该边坡处于缓慢变形阶段(警惕线)。此外,在巡视过程中,也发现了多条宽1~5mm、长度不等的裂缝和高度不等的局部错台。根据近2年所获得的观测成果分析,深部位移监测、GPS监测和宏观巡视的结果十分吻合,效果令人满意。文章还总结了在滑坡监测中消除GPS测量主要误差的对策。满足方便快捷的同时,在不同时段采集GPS监测数据,适当延长监测时段,每个监测点至少观测2h的要求。多方收集信息,尽量避开潮汐、太阳黑子等活动的时段进行GPS监测。  相似文献   

16.
林斌  邱荣乐  张国喜 《福建地质》2001,20(3):149-152
在工程GPS控制网测量中,所应用的两种随机软件与PowerADJ3.0软件作了比较,及在基线向量解算,构网评差及高程拟合作出简要论述,并提出在工程GPS控制网测量中几点值得考虑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