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以数字测绘、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4D产品以及高精度、高效率的新型测绘仪器的出现,地籍测量与现代测绘新技术的结合逐渐紧密,使地籍测绘从理论到实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地籍测量主要是指利用现代测绘技术以一定的精度测定土地界、土地权属位置、土地面积并以反映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状况以及质量等级的专门测量,它为国家土地管理部门提供具有现时性的土地详查资料,  相似文献   

2.
3月20日,河南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明确,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将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以着力提升自然资源治理能力为抓手,以加快推动自然资源工作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精心抓住重点、专心突破难点、匠心打造亮点,集中推进九项重点工作。会议还就推进测绘地理信息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积极履行公益服务保障职能,为全省重点工程项目提供高质量数据服务;深入开展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建设,推动“多测合一”;重点建设省级卫星技术应用中心,提高卫星遥感影像推送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全空间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池,支持鹤壁地理信息成果融合应用试验区建设;承办好中国测绘年会,整合测绘科研技术力量,着力为自然资源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等方面,对全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而兴起的一门新兴的测绘技术。数字中国、数字城市等概念的提出以及相关数字化工程的启动,特别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使工程测量的手段和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相应进一步延伸,而且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谈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数字测绘技术和3S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应用,分析各种测量模式的应用背景和适用环境,对地籍测量同"数字国土"进行比较,从高效的角度得出具有GPS与PDA的组合方式和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模式是今后地籍测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近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推荐的"国家西部测图工程技术体系及其应用"和"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更新技术体系与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西部测图工程技术体系及其应用"项目,解决了地形困难区域的外业控制测量、大范围卫星影像高精度立体测图、遥感影像智能解译、人身安全保障4大难题,构建了信息化测绘生产与服务新工艺、新流程、新模式,提升了我国测绘整体技术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6,28(2):F0002-F0002
王任享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专家。1933年10月生于福建省长乐县,1958年毕业于郑州测绘学院航测系,1980年至1982年在荷兰国际航空航天测量与地球科学院(ITC)进修。曾任西安测绘研究所所长、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及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为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 随着测绘事业的不断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全站仪和测绘软件相结合在各项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全站仪是集测量距离、电子经纬仪、微处理机于一体的电子测绘仪器,测绘软件是测绘工作者智慧的结晶。全站仪和测绘软件标志着数据采集到数据处理、地形图绘制、纵横断面图测绘和工程测量计算的真正自动化,它的出现给测绘技术带来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2019年12月16日,由平顶山市测绘地理信息局和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共同完成的智慧平顶山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国家试点项目顺利通过了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本期《图说测绘》栏目带您回顾“智慧平顶山”项目近三年的攻坚克难建设历程以及应用场景,看一看智慧宜居的“新鹰城”是如何冉冉升起的。  相似文献   

9.
一、测绘工程概述测绘是采集、测量、处理、分析、解释、描述、利用和评价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数据的一门科学、工艺、技术和经济实体,具有基础性、前期性和公益性和特点。工程测绘是把工程地区各种地面物体的位置和形状,以及地面的起伏状态,用各种图例符号,依照规定的比例尺测绘成地形图,或者用数字表示出来,为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提供必要的图纸和资料。要测绘的地球表面形态以及地物地貌虽然复杂多样,但其形状和大小均可看作是由一些特征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所决定的。测绘工程的主要任务有控制测量,碎部测绘,线路测绘,施工放样,数据处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6年8月,常德市国土资源局测绘大队更名为常德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主要从事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国土资源系统相关规划设计等工作。具有乙级测绘资质、土地规划乙级资质。  相似文献   

11.
管道工程测绘是各种管道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必要手段。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和管道施工工艺的进步,管道工程从单一测绘手段转变成多元化测绘模式。以西气东输某标段配套工程的测绘工作为例,探讨在数字测绘技术的背景下,管道工程数字测绘的基本内容及关键技术,包括控制测量、坐标系转换、槽口放线、坡度控制标志的测设、顶管施工测量和基于AutoCAD的线路纵断面快速生成等,为同类管道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卫星遥感一体化数据采集、处理等对地观测体系已经构建,但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尚不成熟,极大地限制了卫星遥感应用综合产品体系的构建以及地方自然资源调查监管体系的现代化。结合当前测绘遥感行业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研究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常态化监测的新方法、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突破自然资源卫星遥感常态化监测等系列关键技术,开展全国全要素常态化季度监测、重点区域高频次精准监测、特定目标即时监测和“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监测,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监管主体业务,构建全覆盖、全要素和多尺度的自然资源卫星遥感监测体系,全面提升自然资源卫星遥感数据保障、常态化监测、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测绘界,人们把工程建设中的所有测绘工作统称为工程测量。实际上,它包括在工程建设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它是直接为各项建设项目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竣工、监测以及营运管理等一系列工程工序服务的。  相似文献   

14.
9月21~22日,河南省遥感测绘院面对三次山体滑坡让陇海铁路雪上加霜的困境,主动制作遥感影像图和数字线划图,积极为铁路部门疏散群众、决策指挥和抢险救灾提供测绘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日,栾川县自然资源局采取多项措施严厉打击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项目提供测绘及规划设计服务的违法行为,积极推进全县测绘地理信息管理秩序良性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测绘服务。一是以备案制为抓手,进一步规范测绘市场。栾川县自然资源局严格按照“一事一备案”要求,明确各测绘项目负责单位要及时依法依规到该局测绘管理股备案;探索创新网络电子备案模式,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和测绘成果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保障依法测绘单位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6.
<正>浙江省测绘大队隶属于浙江省地质勘查局,归口管理为浙江省国土资源厅,组建于1958年,是专业从事测绘的省级事业单位,是全国首批甲级测绘资质单位之一,"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浙江省"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纳税"AAA级资信单位"和"全国测绘质量表彰单位"。全队有17个二级单位,其中"浙江省国土勘测规划有限公司"为具有独立法人的全资公司。全队现有职工34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国家级注册测绘师12人,全国土地登记代理人5人,高级职称36人,中级职称8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人数的80%以上。服务领域:甲级资质: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绘、房产测绘、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互联网地图服务;乙级资质:摄影测量与遥感、行政区域界线测绘、地图编制、海洋测绘;另外还能开展土地规划设计与软件开发等服务。  相似文献   

17.
近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专门下发通知,以规范矿山测量行为,确保矿山安全生产,提高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效能。近年来,山东省矿山测量成果存在着测绘基准及测绘系统不统一,技术标准不一致,测绘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矿山测量工作管理,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加强矿山测量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矿山测量的概念;强调从事矿山测量必须依法取得相应的测绘资质,测量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执业资格;必须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测绘系统、测量规范等,保证测绘成果质量,测绘成果质量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矿山测量实行项目登记和…  相似文献   

18.
他,1990年开始学习测绘至今已有30年,从一线测量员到技术骨干再到副院长,他跑过外业,管过项目,带过队伍,不仅精通业务,而且善于管理;从手工绘图到数字化测绘再到智能测绘,他经历了测绘技术的更新换代,见证了测绘行业的转型升级……他就是河南省遥感测绘院副院长张向军。  相似文献   

19.
数字化测绘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城市地籍测量中应用的作业原理、作业方案等内容,为测绘队伍从事地籍测量,走向市场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0.
地质工程测量是为了地质找矿而做的基础工作,基本上都是山区作业,近几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地质工程测量工作中,为测绘工作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定位测量手段,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赢得了广大地质和测绘工作者的青睐。因此,讨论如何合理地利用GPS定位技术布设控制网,取得适宜的精确度,达到地质工程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