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014年10月10日,是中国气象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日,《气象知识》与中国气象学会渊源深厚。1978年,在中国气象学会在京理事会上,提出由中国气象学会创办一本全国性、公开发行的气象科普刊物——《气象知识》。后设立《气象知识》编审委员会,筹备《气象知识》的创刊及内容审定。1981年2月25日《气象知识》创刊号(图1)正式出版发行,以刊物为载体,开展气象科学技术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2.
东方风来满眼春.正当改革的热潮席卷全国的时候,我们又喜遇《湖北气象》创刊十周年.十年来,《湖北气象》在探索中成长.结出了串串硕果,着实可喜可贺.改革开放是时代的强音.小平同志的南巡谈话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气象部门的改革开放正跨入新的天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湖北气象》应抓住有利时机,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希望《湖北气象》进一步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顺应改革的大潮,弘扬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精神,为气  相似文献   

3.
<正>为团结作者群,稳定优质稿源,扩大《气象科学》影响力,吸引作者将创新程度高、学术水平高的学术论文在《气象科学》上发表。经学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决定,2014年起逐年开展《气象科学》"优秀论文"评选。首届"优秀论文"评选,以2011—2013年《气象科学》上发表的文章在知网被引频次排名作为初选推荐,评审专家复审投票评选出33篇优秀论文,现根据"《气象科学》优秀论文评选办法"的规定,对获奖论文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广西气象学会主办的《气象研究与应用》(原名《广西气象》)于2016年迎来了她的60华诞。站在创刊60周年时间节点上回首过去,《气象研究与应用》60年来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和发展的困难,但仍然不改初心,担负起科技期刊应有的使命,坚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重要作用"的宗旨,认真履行"传播科技信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职能,与时  相似文献   

5.
《气象学报》70年(1925─1995)《气象学报》是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至今创刊已经70周年了。在将近四分之三个世纪里,共出版中文版53卷,英文版9卷,忠实地记录了我国气象科学发展的历史。(一)早在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后的第8天,即1924年...  相似文献   

6.
祝贺《气象》复刊20周年烟台市气象局,烟台市气象学会在纪念《气象》杂志复刊20周年之际,烟台市气象局、烟台市气象学会谨向《气象7)杂志编辑部的领导、编辑同志及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祝贺。20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感《气象》杂志是我们基层气象台站业务人员的良...  相似文献   

7.
《广西气象》创刊40周年的回顾本刊编辑部《广西气象》从1956年创刊至今,已经整整40周年了。在纪念《广西气象》创刊40周年之际,我们特向关怀、支持、帮助过本刊的领导、专家、广大作者、读者,向负责印刷、发行等单位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广西气...  相似文献   

8.
最近(1983)农业出版社做为“中国农书丛刊气象之部”其中的一本,出版了洪世年和陈文言编著的《中国气象史》一书,全书142页,按年代分为六章。这是世界上有关中国气象学史的第三本著作,第一部是日本的田村专之助于1973—1977年间出版的《中国气象学史研究》上、中、下三册;第二部是我国台湾省的刘昭民于1980年出版的《中华气象学  相似文献   

9.
《气象知识》2021,(1):77-77
《气象知识》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唯一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普及气象科学的彩色期刊。为庆祝《气象知识》创刊40周年,编辑部将推出“《气象知识》创刊四十周年”特别策划,欢迎您踊跃来稿!一、稿件内容内容包括广大读者在《气象知识》创刊40年来与杂志的联系、收获和感触,或你理想中的气象科普杂志会是什么样的,或身边与气象科普知识有关的感触与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日月如梭,《气象研究与应用》杂志迎来了六十周年华诞,喜讯传来,开启了我封尘已久的记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有幸在她的前身《广西气象》杂志编辑部工作了六年。尽管离开《广西气象》己整整三十载,对她仍记忆犹新,情怀依旧。忆往昔,《广西气象》作为局机关刊物,肩负着"喉舌"和学术交流的任务,是一份综合性刊物,由局办公室承办。赵月年局长亲自为刊物命名、提字,并为  相似文献   

11.
我省王奉安谢世俊为主要撰稿人本刊讯一部洋洋 14 0万字填补空白的宏篇巨著《中国气象史》近日已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气象史》是中国气象局党组确定的“党委领导 ,政府主持 ,专家编撰”的史书 ,编撰工作历时 10年 ,历经中国气象局三届党组。开始由中国气象局办公室牵头 ,后来由气象出版社负责。本书主编温克刚 ,副主编刘英金、毛耀顺 ;主要撰稿人陈少峰、王奉安、谢世俊(已故 )、鲍宝堂 ;责任编辑陈少峰、王奉安。全书由《古代编》《近代编》《当代编》及《附录》组成 ,并配有 14 0幅彩色照片 ,图文并茂。本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总结经验,提高《辽宁气象》的现有水平,省局于1989年12月9日,召开了《辽宁气象》创刊5周年座谈会。在沈全体编委和编辑部成员近20人参加了会议。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和《辽宁日报》等单位的有关同志应邀到会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3.
《辽宁气象》已创刊15周年了!作为《辽宁气象》的一名读者,我想写几句话,表示祝贺。《辽宁气象》我每期都翻一翻,办得不错。该刊政治标准、业务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发行标准、管理标准都符合国家要求,办刊质量在辽宁省期刊界和全国气象期刊界一直排在前列。1992年在由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全国首届优秀气象期刊评比活动中,《辽宁气象》与《气象》、《气象学报(英文版)》并列荣获一等奖。《辽宁气象》编辑部1997年被辽宁省科委评为“辽宁省科技期刊优秀编辑部”,王奉安同志1998年被辽宁省科委授予“辽宁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4.
《广西气象》从1980年复刊至今,已经整整十周年。十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指引下,《广西气象》为促进我区气象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进我区气象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广大气象工作者的一致好评。在此,我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  相似文献   

15.
我与《广西气象》苍黎(梧州地区气象局543000)我与《广西气象》是同龄人。《广西气象》创刊至今,几经风雨,已达40周年。我来到这个世界亦风风雨雨度过了40个春秋。自从跨入气象部门,我就与《广西气象》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与《广西气象》相伴成长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湖北气象》创刊十周年了.在这十年中,《湖北气象》作为一个省级气象专业刊物,在宣传我国气象现代化,交流气象科研成果以及为国民经济有关部门提供信息和情报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刊物在全国的影响愈来愈大,刊物本身的水平也愈来愈提高,从各方面已逐渐走向成熟."七五"期间,湖北省气象局在主持灾害性天气监测和超短时预报系统(湖北省负责长江三峡片)国家攻关项目中作出了很大贡献.配合这个项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疆气象事业几乎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其蓬勃发展是新疆“老中青三代”气象人满怀豪情、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创新的辉煌业绩。新疆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为了全面、系统地总结新疆气象科技进步取得的成果和新疆气象事业发展取得的经验,充分发挥一批退休气象学家和技术专家的作用,组织编写《新疆气象手册》。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辛勤努力,该书已于2006年12月由气象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100万字。  相似文献   

18.
《湖北气象》的编辑同志来信,要我在该刊创刊十周年即将届临的喜庆日子里,写点文字.作为曾经是《湖北气象》的一个忠实读者的我,感到欣慰、喜悦,同时也认为是一个责任.细想起来,确没有理由推辞.因为办好这本刊物不单是编辑的事,读者也是应付出辛劳的.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在这短短的十年里,《湖北气象》从创刊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着实是令人振奋的.这是因为有省局党组领导同志倾注的心血,编辑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广大热心读者鼎力的支持,才使得这块科技园地耕耘得那样绚丽多彩,花繁叶茂.《湖北气象》在提高气象科技队伍的学术水平,推动区域中心、省的气象现代化建设,交流气象工作经验和宣传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得到了全省气象工作者的支持和厚爱.一种专业理论性刊物,它不同于文艺性刊物那样,可以在艺术天地里纵横驰骋,广  相似文献   

19.
祝贺《广西气象》创刊40周年苏用能(广西气象台南宁530022)在《广西气象》创刊4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广西气象台全体气象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多年来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劳作表示诚挚的问候,对《广西气象》一直以来对我台的气象科技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形势进入"大潮"的时候,我们迎来了全省气象科技工作者的良师益友——《湖北气象》的十周岁生日!《湖北气象》的十年历程,也正是我国大改革、大开放的十年,她的诞生标志着湖北气象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湖北气象》开办的第一天就把"培养和发现我省气象科技人才"列为重要目标之一.十年后的今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一目标得到了圆满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