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全省各级海洋主管部门以“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根本宗旨,以浙江省海洋灾害防御三年行动方案为指导,创新工作机制和载体,压实主体责任,统筹整合资源,以海洋灾害复核与整治、风暴潮重点防御区划定与管理、海洋综合减灾县(市、区)和综合减灾社区建设为主要抓手,在全省沿海系统全面实施了海洋灾害应急防御三年行动(以下简称“三年行动”),为全面提升全社会海洋综合防灾减灾和应急响应能力,保障浙江省经济社会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浙江印发《关于加强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自2012年国家《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发布以来,全国首份省级层面明确划定海洋灾害重点防御区并加强管理的指导意见。根据《指导意见》,浙江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以乡镇为单元划定,共涉及19个县(市、区)146个乡镇,从健全工作机制、科学编制规划、  相似文献   

3.
正浙江地处东南沿海长三角南翼,是全国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省份之一。防范应对因台风梅雨引发的地质灾害,风暴潮、赤潮等海洋灾害成为浙江省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自然资源系统上下同心、全力以赴,在全国率先实现地质灾害重大隐患"清零"、海洋灾害一级隐患区全部消除等,全省自然资源防灾减灾和应急响应能力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了牢固防线。  相似文献   

4.
<正>舟山市是我国海岛最多的设区市,由于海洋环境复杂多变,舟山市也是海洋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风暴潮、海浪、赤潮等海洋灾害给舟山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近年来,舟山市一直把海洋防灾减灾作为海洋管理工作的重头戏。今年5月,舟山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工作的意见》,7大举措推动海洋"一盘棋"管理,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推进海洋防灾减灾建设,实施海洋灾害应急防御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海洋综  相似文献   

5.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及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是1949年来水利行业最大的非工程措施项目,是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防灾减灾基础信息普查工程,历时4年,涉及全国30个省305个市2138个防治县(区),国土面积755万km2,人口近9亿。运用普查、详查、外业测量、分析计算等多种手段,掌握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范围、人员分布、下垫面条件、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等基本情况,科学分析了山丘区小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评价了现状防洪能力,计算了预警指标,划定了危险区,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本文系统介绍了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核心要点,综述了调查评价成果,归纳了调查评价成果要素类型,揭示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人口、历史山洪灾害事件与预警能力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即山洪灾害各要素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带、川滇交界地区、黄土高原区、东部沿海地区及华北等地区,最后初步探讨了该成果的应用前景。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将为中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及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落实国家海洋局《关于做好2010年度汛期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国海预字[2010]259号),6月22日~24日广西海洋局在沿海三市开展了汛期海洋灾害防御工作检查。  相似文献   

7.
山洪灾害防治是我国当前防汛减灾的薄弱环节,开展山洪灾害预警是防御山洪灾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应急制图可为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决策部署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突发性强、时空过程变化剧烈的山洪灾害,常规应急制图方法的时效性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本研究利用参数少、结构简单的SCS模型能快速分析计算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结合“模型计算-应急制图-辅助决策”框架,以提升山洪灾害风险应急制图的时效性。2020年主汛期长江流域遭遇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汛情,迫切需要开展山洪灾害风险应急制图研究,本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改进SCS模型,对划分的每个子流域进行气象数据的山洪灾害风险计算,并且通过构建前期基础数据库、快速数据处理工具,设计标准制图模板,提高了模型计算及应急制图效率,保证了应急制图的规范性,单幅应急专题图制图时间提升至约50 min;(2)将实时模型计算与应急制图结合,并且通过采用每日24 h降雨预报数据,实现专题图动态持续更新;(3)研究有效应用于2020年汛期长江经济带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累计制作150幅山洪灾害风险专题图支撑国家应急管理决策部署,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8.
5月16日,2014年淳安县防灾减灾演练在金峰乡安上村举行。这是淳安县第一次由多部门(应急办、防汛办、国土局、气象局、民政局、金峰乡政府)联合进行一次综合性防灾减灾的演练,安上村今日在家的村民几乎全部参加这次应急演练。这次演练主要由气象预警、地质灾害撤离、山洪防汛、民政救援四大块内容组成。通过对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部门的联动协作能力,使村民掌握了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了灾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逃生线路,确保在灾害来临时,最大程度减轻损失。通过这次演练,同时也检验了基层乡镇干部在灾害来临时的应急能力,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做好防灾和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浙江先后受玛莉亚、安比、云雀、摩羯和温比亚等5个热带气旋和台风的影响。《2018年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显示,2018年浙江省风暴潮和海浪灾害造成31人死亡(含失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88亿元。海洋防灾减灾是浙江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支撑海洋强省建设、保障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为了提升海洋防灾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最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国家之一,为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国务院于2020年启动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以下简称灾害普查)。灾害普查数据质量的检查和控制,是保证普查数据共享利用、灾害评估、应急救灾,甚至防灾减灾国际合作的根本。灾害普查任务内容广泛,由多个部门分工完成,其中我国应急管理系统承担着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调查、综合减灾能力3项调查任务。本文面向应急管理系统灾害普查数据质检的需要,深刻融入地理大数据的思想,探索自然灾害普查数据质检方法体系。具体包括:(1)设计了国家、省、市、县4个层级的应急管理体系质检业务流程框架;(2)建立了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合理性四位一体的质检技术规则体系;(3)构建了由11位编码组成的新型质检规则编码体系,形成计算机软件系统可更新和调用的质检规则库;(4)提出了标准差、中位数等经典统计与空间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属性与空间组合质检方法;(5)探索了基于第三方大数据等异常值交叉检测的新模式;(6)建立了适应我国国情的特殊普查数据处理机制和软件系统响应方式。结合国家试点县质检实践和江西省某县级普查应用实践,对上述方法的可用性进行了实证。实践共...  相似文献   

11.
根据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状分析,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等隐患区是防治工作的重点,这些地质灾害在梅汛、台汛期表现为多发或频发,往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不仅对基础设施造成毁灭性破坏,更严重的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以将地质灾害隐患信息有效地管理起来,做到预防、治理、应急处置工作一体化和信息化,将极大提高地质灾害应急保障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国务院应急平台建设,完善有关专业应急平台功能,推进地方人民政府综合应急平台建设,形成连接各地区和各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体系"。为了充分发挥浙江省地理信息资源的作  相似文献   

12.
2009年3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公布了一项从1999年开始的调查成果,透露了目前已查明700个县(市)208万平方公里内的地灾隐患点10.4万处.同时国土资源部明确表示支持湖南等省市加紧组建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从多方面创新、垒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给湖南等地质灾害多发省份带来了新的治理任务和机遇.  相似文献   

13.
正12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追思同胞、警钟长鸣,全国防灾减灾日设立。2020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浙江是地质灾害多发易发之地,也常受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影响,这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近年来,浙江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和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激光雷达技术,分析了机载激光雷达的快速性、穿透性、主动性、高密度高精度、高效性、信息丰富等优点。以海地地震、汶川地震、飓风"艾克"为例概述了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析了洪水、地震、飓风、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应对过程中,机载激光雷达在综合风险调查、灾害监测预警、灾害应急救援和救助、灾情损失评估和社会影响评价、灾后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业务的应用潜力。展望激光雷达技术在提高我国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中的应用前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据获取成本的降低以及后续数据处理水平的提高,激光雷达技术将和其他的空间信息技术一起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枣庄市薛城区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的每一位镇村干部都有一份地质灾害安全“责任书”,地质灾害防护区每一个家庭都有一张“明白纸”,这是薛城区为确保汛期地质灾害安全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为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薛城区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划分了防治重点地区,将防治重点分为地面塌陷灾害重点防治区和崩塌滑坡灾害重点防治区,编制了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2013,(5):16-17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牵动着万千民众的心。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立即启动一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组织40个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组300余人,分赴雅安、成都、乐山等9个市州的36个县(市、区),重点开展次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灾情险情评估、监测预警和临时安置点选址等相关工作。四川省地矿局党委书记、局长杨茂华率成都水  相似文献   

17.
门源县国土资源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和应急分队,明确了分工责任;强化宣传教育,加大对相关法律法规及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隐患排查,全县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80处;强化预警机制,加强与气象、地震等部门的联系,畅通乡、村、  相似文献   

18.
《浙江国土资源》2005,(7):29-29
6月30日,保存了545个县市地质灾害点和隐患点资料的两台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成果演示系统,分别摆到了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楼大厅内。这一系统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集成《全国县(市)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发研制的。调查取得了大量数据资料,初步查清了被调查区(县)的地灾隐患,调查登记各类地灾点66982处,调查发现地灾隐患点78944处;针对查出的重要隐患点,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监测预警体系,编制了防灾预案。目前,已完成调查的县(市)均编制了地灾分布与易发区图、地灾防治规划图等系列图件,所有调查数据和图形数据均已被纳入全国地质灾害调查和监测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丽水地区是浙江省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有多个县(市)发生了多起重大地质灾害事故,并遗留有多处灾害隐患点。从统计汇总上看,人为因素在丽水地区地质灾害发育及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人为因素在地质灾害形成中的作用方式和途径,地质灾害的社会特性,并提出了非工程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桐柏县地处淮河源头,属低山丘陵区。全县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66处,威胁着472户3168人5000余万元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桐柏县是南阳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积极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检验各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好2014年地质灾害预防工作,5月28日上午,桐柏县人民政府在银洞坡金矿露天采场大规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活动。本次演练按照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