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蒙自地区35a气象资料与夏粮产量进行分析,夏粮产量与1月上、中旬的降水量有正相关关系。夏粮产量与1月日照有反相关关系。在计算机上用五点三次虑波法模拟趋势产量,用逐步回归模式进行气象产量模拟和预测,对预报夏粮产量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用蒙自地区35a气象资料与夏粮产量进行分析,夏粮产量与1月上、中旬的降水量有正相关关系。夏粮产量与1月日照有反相关关系。在计算机上用五点三次虑波法模拟趋势产量,用逐步回归模式进行气象产量模拟和预测,对预报夏粮产量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陕西渭北地区农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20世纪60一70年代曾提出过渭北农业发展以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以夏粮为主,夏粮以小麦为主的三为主方针。这种种植结构从气象学角度考虑,不利抗御渭北地区重发、多发的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4.
先用调和权重法将夏粮气象产量分离出来,再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大气环流因子,最后用模糊综合评判及逐步回归等方法建立了夏粮产量丰欠年景预测模型并已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5.
苏永秀  陈靖 《广西气象》1997,18(1):41-43
先用调和权重法将夏粮气象产量分离出来,再通过个关分析筛选出与产量关系密切的大气环流因子,最后用模糊综合主送及逐步回归等方法建立了夏粮产量丰欠年景预测模型并已投入业务使用。  相似文献   

6.
甘肃旱作区粮食丰歉的气候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甘肃河东旱作区22个气象站1961~1996年区域平均降水量、气温、各级雨日,对夏秋粮丰歉的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夏粮产量与全生育期降水量和雨日关系密切,特大旱涝年对夏粮的丰歉影响很大;秋粮产量与6~8月降水量、雨日及7~9月的月平均气温关系较密切。  相似文献   

7.
3—5月的春寒,是我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自1970年以来,在我区多次发生。其低温冻害主要影响山区三县夏粮作物。如发生春寒的1970年和1974年,山区三县夏粮总产分别比上年减少1600多万斤和5400多万斤;平均亩产分别比上年减少18斤和62斤。因此,作好春寒预报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介绍了区域性春寒年的环流形势。探讨了发生春寒年的超长期气候振动背景和与太阳活动的关系。以农谚为线索,分析了春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与粮食呼吸、发芽、发霉的关系及夏粮安全储存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温度、湿度、风等气象要素与粮食呼吸、发芽、发霉的关系及夏粮安全储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万信  王玉洁 《干旱气象》2000,18(1):25-28
通过对夏粮、秋粮和油料作物降水的增减产效应分析,找出了降水对产量影响的关键时段。在些基础上,提出了作物合理值比例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夏粮生长期9—6月份有关气象要素,找出4个相关因子建立了预报方程,并分析了这些因子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采用1961—2008年陕西关中40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运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基于GIS技术分析了陕西关中冰雹气候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关中北部多冰雹,南部最少;主要梯度方向呈明显的北—南走向。铜川市和渭南、咸阳北部要积极防御夏秋季的冰雹危害。夏粮、秋粮生长季冰雹灾害年出现频次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逐渐降低。关中中北部和西部冰雹灾害呈减少趋势,铜川等冰雹多发地区的冰雹灾害气候变化呈减少趋势,对当地秋粮作物的灾害程度相对减轻。夏粮生长季冰雹灾害的范围和强度大于秋粮生长季,要重视5月冰雹灾害的防御。  相似文献   

13.
高汉民  王伟民 《气象》1980,6(8):15-16
北京农业生产近三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粮食产量起伏较大。近些年来夏粮徘徊,秋粮发展缓慢。 是因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差吗?从农业现代化条件来看,每亩耕地占有拖拉机的马力已接近美国水平;农药、化肥也超过了美国的每亩使用量;京郊水  相似文献   

14.
延安地区地膜小麦一膜两用及接茬间套技术初探王保民(延安地区气象局延安·716000)小麦是延安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区每年种植面积都在10万ha以上,产量占夏粮总产的50%~90%。然而,由于多种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栽培技术的欠缺,多年来,生产水平一直...  相似文献   

15.
闫雅珍 《气象》1995,21(5):2-2
冬小麦倒春寒天气的长期预报闫雅珍(天津市气象台,300074)冬小麦是天津市主要的夏粮作物.小麦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正常年份气温从冬季到春季是逐渐回升的,但有些年份冬季并不很冷,甚至早春(即3月上旬)也较常年同期明显偏暖,使得小麦提前...  相似文献   

16.
杨毓英 《气象》1980,6(5):12-13
秦安县是甘肃中部地区18个干旱县之一,春、伏旱是这里的主要自然灾害,交替出现频繁,而尤以伏早为重。盛夏常有伏旱发生,直接影响着大秋作物生长。伏雨的多少不仅直接影响当年秋粮生产,而且伏墒的好坏关系秋播,对来年夏粮收成也有一定影响,“麦收隔年墒”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以“秋冷伏雨  相似文献   

17.
气象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昌吉市每年五月份的降水对全年夏粮产量影响很大,是至关重要的天气事实.所以确定形成产量的关键期及其降水量指标,加强预报针对性,对农业生产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决定夏粮产量的关键降水时期对每年4月1日到6月10日的降水量按旬进行分析(因冬麦发育期早晚有差,并都有一定过程期,就采用了两旬为一时段,并将相邻时段都各重复一旬),以便于分析出降水关键期及其量值指标.这样就有1/4-20/4、11/4-30/4、21/4-10/5、1/5-20/5、11/5-31/5、21/5-10/6共有六个时  相似文献   

18.
宋连春 《气象》1987,13(8):62-63
5月,时值春夏交际,气温变幅大。月初,江苏、山东等省出现晚霜冻;月末,江苏、安徽、湖北、云南等地高温炎热。月内,北方气候适宜,夏粮丰收在望;南方大雨滂沱,广东、广西发生洪涝。风雹天气较为频繁。大兴安岭发生森林大火,灾情较重。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2003年气候影响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度(2002年12月—2003年11月)陕西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是降水偏多,气温陕北偏高,其余大部地区正常或略偏低。初冬严寒,隆冬偏暖,春季透雨偏早,夏秋季降水偏多,关中东部、陕南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沙尘暴天气异常偏少。本年度气候条件对夏粮生产有利,对秋粮生产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陇东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干旱频繁,尤其是伏旱,不仅影响当年秋田作物的产量,而且影响次年夏粮作物的收成。因此,做好伏早预报对党政领导部门指挥农业生产,合理安排农作物布局,制订抗旱对策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陇东伏早,以前有人做过大量工作。关于青藏高原对伏旱气候形成的作用、伏旱的形成和预报,徐国昌等人做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