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深弹发射装置安装在甲板部位,使用环境恶劣,过去均采用传统的试验方法进行环境适应性考核。最近几年,随着三维设计的广泛应用,仿真技术也开始发挥作用,以发射装置接线箱的冲击响应为例,介绍仿真技术在发射装置环境适应性分析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可知,仿真分析对于发现机械结构设计中的薄弱环节还是非常有效的,它突破了环境试验受限于试验样机和特定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仿真结果,对装备模型进行及时修正。  相似文献   

2.
三维符号构成及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敏  刘宁  丛凤波 《海洋测绘》2006,26(2):45-48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二维平面电子地图正在向直观、形象的三维电子地图方向过渡,而原来的二维地图符号已难以满足三维场景逼真性的要求,它必然要求与之配套的三维符号理论和技术的产生。由于三维符号如何构成及怎样标注尚无标准可遵循,在对三维符号的构成、分类及建模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体模型符号的两种建模方法,实验表明它们切实可行,能较好地表达三维实体模型。  相似文献   

3.
利用OPENGL构建海洋三维景观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军 《海洋测绘》2003,23(5):51-54
利用OPENGL技术研究海洋三维景观的建模方法,对建模机理和场景构建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利用DEM数据和DOM影像数据构建三维景观的方法,及构建背景图的几种方法,纹理影像几种情况的映射方法。并仿真海洋三维场景,由实验数据得到比较好的三维可视效果。  相似文献   

4.
港湾三维水动力和污染物扩散数值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一种浅海三维污染物扩散数值模拟的方法。首先建立σ坐标系下的Navier-Stoker方程及物质扩散方程。基于过程分裂法将前者分解为外模式(二维方程组)及内模式(三维方程组);并且引入窄缝法对变边界进行模拟,由此建立三维σ坐标潮流模型;并找到σ坐标系下三维污染物扩散方程的差分方法,最后建立三维σ坐标污染物扩散模型。本模型已被应用于厦门海域,并对其2002年海水水质(CODCr值增量)进行了预测。应用结果表明,这种三维可变边界污染物扩散数值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具有较大面积浅海滩涂的海区进行水质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5.
水下滑翔机尾部增加推进器实现其快速前进,螺旋桨是推进器的核心部件,要求其具有较高的推进效率、振动小、噪声低。首先通过分析螺旋桨的推进效率随直径、转速的变化关系,引入低速高效螺旋桨的设计理念,提出基于数学计算软件及三维建模软件的螺旋桨三维建模方法;然后,运用数学计算软件及螺旋桨曲线算法快速绘制螺旋桨的三维曲线,并对螺旋桨的直径、叶数、叶片厚度及倾角进行优化,大幅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最后,在数学计算软件中计算出螺旋桨的特征点在空间笛卡尔的坐标,将桨叶的特征点导入三维建模软件,生成三维实体。文中所述方法提高了设计螺旋桨的推进效率及模型构造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三维分离回归法是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转换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地克服病态矩阵问题。同时,为切实、有效地提高三维分离回归法的转换精度,计算时引入了三向尺度因子,使得三维转换参数由传统的7个变为现在的9个。详细介绍了三维分离回归法的基本原理、转换过程及转换实例。  相似文献   

7.
随着机器学习算法的不断更新发展,加之其良好的适应性、准确性及鲁棒性,在三维物体识别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当前点云处理的研究热点。首先,本文对三维物体点云数据识别及机器学习的发展应用进行归纳。然后,从特征选择、特征提取、特征识别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指出机器学习在基于点云的三维物体识别领域的应用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地震勘探方法是研究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我国某海域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单源单缆准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获得了天然气水合物矿体较好的三维成像效果。影响天然气水合物矿体三维成像的因素很多,其中,电缆排列长度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电缆排列长度对野外采集资料的影响,研究结果与海试资料及国内外资料非常吻合,最后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资料对比,基本确定了在南海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地震调查时最佳的排列长度及电缆段划分等参数,对天然气水合物准三维调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张店油田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构造、沉积微相、测井解释、储层非均质等研究基础上,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储层三维模型,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三维计算潮流场基础上,根据物质输运方程,考虑陆源排油、分散油的挥发、悬浮物对油类的吸附沉降及微生物对油类的净化作用,建立了三维油类浓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